登陆注册
2373200000024

第24章 西汉政治管理的出色(1)

(第一节)剪除异姓王,肥水不流外人田

汉高祖刘邦一即位,便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和统治天下。在政治制度上,他基本上沿袭和借鉴了秦始皇的那一套,包括中央的“三公九卿”和地方的“郡国并行”。前者是指朝廷仍按秦朝官职制,但名称和具体分工略有不同,如丞相只设一个(秦朝有左、右两位),后来还设丞相府,先是萧何为相、后是曹参继任,即我们平时常说的“萧规曹随”,“九卿”中原来的奉常改为太常,其他都大体不变;后者是指既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又增加了封国制,中央直接统辖15郡、各诸侯国分辖42郡(共57郡),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楚汉战争时期,高祖刘邦为取得军事实力雄厚的诸将领们的支持,经常用“共天下之利”以拉拢属下对他的忠心。分封异姓王,成为他激励将帅的重要举措。他们有的虽不是旧六国贵族,但也想割据一块土地,不听朝廷指挥。刘邦称帝初期,异姓王共有7位:楚王韩信、赵王张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其中又以韩信、彭越、英布三人的功劳最大、兵力最强。然而,当初分封异姓王实属无奈之举,他们各居一地,实力雄厚,毕竟山高皇帝远,又没有血缘之亲,时间长了难免要生事。而且这些异姓王也确实不安分。就在刘邦称帝当年,燕王臧荼就举兵造反,刘邦御驾亲征,活捉臧荼,改立卢绾为燕王。可以说异姓王始终是刘邦心头的一块石头,他们好像安放在汉朝疆域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这就很不利于汉朝的中央集权和长久统治。

而在这些异姓王中,楚王韩信无疑是高祖刘邦的心腹大患。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30万大军虽被刘邦收回,但韩信的军事才能仍令他极为不安。不久又发生了钟离眛事件,使得刘邦对韩信毅然采取了行动。钟曾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曾数次大败刘邦的军队,还射伤过刘邦,刘邦对他恨之入骨,一心要将其查办。可是楚汉之争后,钟离眛就失踪了,没有丝毫音讯。后经调查,发现他就在韩信那里,韩信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能,由此加以庇护。有人便借机告发韩信想谋反。刘邦得知,气愤不已,心想:你韩信竟然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私自藏匿我的通缉犯人。一时刘邦就要率军去攻打韩信,意欲将其彻底消灭。然而,此时陈平的两个问题又使他暂时放弃了出征的念头。陈平问刘邦:“您的军队在作战能力上可与韩信抗衡吗?您的将领的军事才能可与韩信相比吗?”他一时语塞。他知道,陈平说中了问题的关键。好在陈平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利用天子去云梦泽狩猎要会见诸侯的机会,将韩信在陈地抓获。那是刘邦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最后,韩信还是中了这个专门为他所设的圈套,被押回长安。而且在会见刘邦时,他由于惧怕刘邦就钟离眛事件而怪罪自己,还特意带上钟的人头去讨好刘邦。刘邦仍旧将其扣留。韩信当场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但是这一次,有人劝刘邦看在韩信过去功劳的份上,从宽处治;刘邦便念及曾经的情谊,并没有杀韩信,而是改封他为淮阴侯。

最终韩信却是死于吕后之手,他其实是上了萧何的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因为他是萧何推荐给刘邦的,结果又是被萧何所害。那是又过了5年,有一个将军陈豨造反,自称代(今北京、河北一带)王,一下子攻占了20多座城池。高祖刘邦让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同去讨伐陈豨,但两人都以身体不好为由,不肯带兵打仗。刘邦只好亲自率兵征讨,打到了汉朝最北的边境白登山。而他一离开京城后,有人便向吕后告发,韩信与陈豨是同谋,他们计划里应外合,一同造反。韩信屡次被人污蔑,显然是他功高盖主,且出人头地,有人嫉妒他,不想他活。吕后跟丞相萧何商量了一个计策,故意传出消息,说是陈豨已被刘邦抓住,请大臣们进宫祝贺。韩信不知是计,再次上当,一进长乐宫门就被预先埋伏好的一群武士围杀了。3个月后,刘邦消灭了陈豨,回京途中,当他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后,“且喜且怜之”(司马迁),“且喜且哀之”(班固)。应该说,对待韩信,刘邦的内心还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对于他的军事威胁感到不安,另一方面韩信着实是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而且在很多关键时刻解救了他所面临的危机。只是身在帝王之位,就不得不为江山社稷考虑,很多事情难随人愿。在政治的斗争中,感情始终是处于第二位的。

异姓王中实力最强的韩信被铲除后,其总体力量和威胁已大为削弱。高祖刘邦于是乘胜追击,先后铲除了其他几个异姓王势力。开始是梁王彭越的手下人告发他谋反(就像韩信一样,估计又是朝廷的授意,最高统治者不想让人活了,设计个“莫须有”罪名并不难),刘邦便派人去逮捕彭越,接着把他处死了。淮南王英布听说韩信、彭越次第被害,知道下一步该轮到他了,干脆也起兵反叛。毕竟猛将威风犹在,他一出兵就打了几个大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土地。刘邦得知消息,又亲自带兵征讨。两军一对阵,刘邦便指挥大军猛击英布。英布命手下兵士弓箭齐发,刘邦没留意,当胸中了一箭。他忍住疼痛,继续进攻。英布大败,在逃跑的路上被人杀了。

高祖刘邦在击败英布后,于凯旋的路上,特地返回自己的“根据地”沛县住了几天,衣锦还乡。他邀集父老乡亲和以前的熟人,举行了一次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亲自击筑,高唱自己所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时的刘邦,回顾起自己戎马倥偬的一生,又想起自己治理这个偌大国家的艰难,感慨颇深。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更为令高祖刘邦痛心、气愤的事情: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叛乱。卢绾与刘邦曾情同手足,是刘邦儿时最忠实的玩伴,而且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从最初打江山时,卢绾就一直伴随在他身边。燕王臧荼造反被镇压后,刘邦令卢绾取代其位置,他是唯一非军功而被封赏的异姓王,可见刘邦对他的信任。然而这样一个儿时的挚友,竟然也会背叛自己。对刘邦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感情的天平上,卢绾是远远重于韩信的。谁都可以造反,谁都有理由造反,可是你卢绾不该啊!就在卢绾叛乱这一年,刘邦病逝(他曾先后被项羽、英布的手下射中两箭,身染重疾,所以才做了8年皇帝)。而后,卢绾逃亡匈奴。做皇帝的朋友,是不是也有太多无奈呢?时光倒流回沛县乡村,曾经大家喝酒聊天,畅谈世间大事;而今,纵使美酒千杯、富甲天下,又怎有当初的心情呢?浮华背后,人们内心真正渴望的又是什么呢?权力?金钱?或许没有人真正清楚。

高祖刘邦登基之后的8年,一直奔波于平定异姓王叛乱的征途上。可以说他是在马上得天下,又是在马上安天下,其经历也够坎坷、艰苦了。而最终他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也算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

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高祖刘邦开始分封同姓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其弟刘交为楚王、子刘肥为齐王、子刘恒为代王、兄子刘濞为吴王等,这样着实是“肥水不留外人田”,总算自家兄弟,总有情谊在吧。刘邦还提出“非同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典故出自“白马之盟”,即刘邦晚年,知道自己快不久于人世了,便把大臣和吕后召集到面前,吩咐宰杀了一匹白马,要大家歃血为盟,发誓将来不是姓刘的不可以封王,不是功臣不可以封侯;谁违背了,大家就共同讨伐之。实际上这是针对当时日益增长的吕氏集团,他担心外戚干政。刘邦试图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固,认为只有同姓王才会尽力巩固大汉江山。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同姓王日后还是给中央皇权带来了巨大威胁,并于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这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担心异姓王出事,又出了同姓王问题;力图控制外戚实力,最终外戚仍葬送了大汉。在权力面前,亲情、友情(还有爱情)顿时变得无力起来。刘邦或许早该想到会有那样的局面。他不是也背弃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么?感情不在了,一个姓氏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然而,剪除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王,在王朝最初,就总体言还是更多地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确保了中央权力的稳固;同时同姓王在各地加强了对所辖区的管辖,促进了当地开发,也纠正了中央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

(第二节)以农为本,与民休息

政权的更替改换,对百姓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连年战争带来的生产力的破坏以及人口的减少,使人民群众无可避免地面临生存危机。相应地,国家税收减少,整个社会发展滞缓。由此,新王朝统治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收拾战争留下的残局。西汉之初,社会经济十分凋敝,政府财政极其匮乏,甚至连天子所乘的车都不能备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王侯将相有时只能乘牛车出门。再加上不法奸商的囤积居奇、物价极高,百姓生活更为困苦。为此,汉初统治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与民休息。汉高祖刘邦政府实行“轻徭薄赋”为主的经济政策,尽力恢复凋敝的社会经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重农抑商。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对象。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好坏。西汉统治者仍然继承秦王朝“上农除末”的农本思想,贯彻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以保证以小农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汉初诸学者,贾谊、晁错等,也都是提倡重农抑商。汉高祖诏令对商人的限制极为苛刻,并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不许他们穿丝织衣服、操兵器、乘车骑马,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做官,商人与奴婢一样每年必须加倍缴纳人头税,从重征收他们的赋税。重农抑商政策保证了国家的财赋收入,而且防止了农业劳动力流散,将农民牢牢地控制在土地上,也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稳定。由此,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们一直推行此项政策。

罢兵归农和动员流民回乡。汉高祖于称帝当年(公元前202年),即颁布了《罢兵赐复诏》。主要内容为:全面复原军队,并给以优惠条件: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留关中为民者免徭役12年,回关东者免徭役6年。扶植新的军功地主:凡复员的军官,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役,爵位在第七等公大夫以上的“皆令食邑”。安抚前朝流民;令为躲避战乱而隐入山泽,在国家户籍上还未加登记的流民回归此前所属的县,政府归还曾经的田宅(《汉书·高帝纪》)。《罢兵赐复诏》主要是安定民心,扶植军功地主和自耕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尽力恢复农业生产。军功地主的产生,也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而且调整了土地政策,还使得更多的人拥有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广农具。农业技术方面,刘汉政府重视生产工具的推广,主要表现在牛耕更加普遍,铁农具更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建,耕作技术有了显著改进。西汉初年,由于连年战乱,缺少牲畜,人力占主要地位。为提高农业效率,政府下令保护耕牛,私自杀牛、盗牛者受重刑。牛耕在黄河流域逐渐盛行起来,也存在用马耕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铁制农具的制作与使用比较广泛。不但中原地区普遍使用铁器,而且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铁制农具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仅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犁铧。这些都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减轻田租。在赋税制度上,汉高祖刘邦下令减轻赋税徭役。苛捐杂役向来是百姓痛苦的直接原因。刘邦出身农家,深知赋役对民众乃是一大重负。汉承秦制,赋税制度也大体相同,但是征收的量较为减少。田租由原来的“十税一”降低到“什五而税一”。算赋也就是人头税,从15岁到2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要向政府缴纳120钱,称为一算。口赋则是要求7岁到14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缴纳20钱。更赋是一种代役税。男子23岁到26岁之间,每人要到京师和边疆服兵役2年,每人每年要到本郡服役1个月。如有不愿去的,可出钱两千,叫践更。这些政策,对于恢复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减轻赋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自然增长。

释放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关键。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奴婢,还有正继续被迫卖身为奴的,都使汉王朝直接控制的依附农民减少。为发展农业,增加务农人口,汉高祖又发布了释放奴婢的命令:因为饥饿而自卖为奴婢的人,此后皆为庶人(《汉书·高帝纪》)。大量获得自由的平民,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他们对于增加国家的赋税,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奖励生育。人口的增加,可以为封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同时,刘邦建国之后连年的征战,更需要人力上的补充。为刺激人口迅速增长,西汉朝廷鼓励人民多生育。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刘邦诏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是说,生了儿子,可以免除徭役二年。

迁移人口。与秦始皇做法相同的是,汉高祖也将六国旧贵族与地方豪强10余万口迁到关中,以充实京畿一带,既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同时又恢复和发展了经过多年兵燹的洗礼,已变得萧条破败的关中(包括京城)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使得京畿附近迅速财富集中、物质繁荣、气象兴旺,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善之区”。

总之,汉初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是以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为基础的。经过汉初数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物质经济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社会逐渐呈现出崭新景象。汉高祖刘邦的不懈努力,也为即将到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配合了同期刘邦的政治斗争,财力的补给无疑是他铲除异姓王势力良好的保障。

(第三节)这皇帝当得更过瘾了

公元前200年,大汉王朝巍峨华丽的长乐宫俨然落成,诸侯群臣前来朝贺。宫廷礼官主持这场隆重的典礼,百官依照顺序次第进入大殿,噤若寒蝉,鸦雀无声。侍卫武官保卫皇宫,全身盔甲,手拿武器,张开旗帜,威风凛凛。汉高祖刘邦坐着御辇,盛装华服,一脸威严地出现在百官面前。典礼结束,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群臣百官皆无放肆之举、嘻哈之态,脸上始终是敬畏之情,在礼官带领下毕恭毕敬、整齐划一地行三跪九拜,口里山呼海啸地高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场面的宏大、群臣的尊敬、气氛的庄严,使得刘邦极为震撼,不禁感慨道:“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原来可以如此尊贵,如此风光,如此快乐,如此过瘾!”而此时,已经是他做汉王后的第七年、做高祖后的第三年。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兴唐

    兴唐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热门推荐
  • 夫子栽了

    夫子栽了

    二十一世纪天才少女一朝穿越成了个刚出生的奶娃?!自此,东傲皇朝史上最是顽劣有余、纨绔十足的相府千金林镜镜横空出世。俏立刑部大堂,她巧舌如簧。傲立金銮殿,她玩转异邦。弯弓射雕,她智平三国之乱!一曲《红豆》,她到底是为谁轻轻唱?战火因她生,她来平。硝烟因她起,她来灭。还有不服?好,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世,爱她的人有多少,恨她的人就有多少。这一世,她被万千宠爱过,亦死过痛苦过。这一世,她得到的爱无人能及,她得到的痛亦无人能及。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她说:“今生,我负他最多。”他问:“怪我么?”“不!如果没有你,我的一生只会在宠溺、享受和无法无天中度过,不会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他问:“是什么?”“爱恨交织。”SO:这是一部腹黑男的娇妻养成史!★【正剧版总结】看俗世红尘中爱恨情仇、痴恋纠缠、放手成全、生离死别演尽!看三国风云、王图霸业、金戈铁马中终是谁成全了天下?栽了系列之东傲皇朝八百年故事:夫子!简介无能,内容相对精彩。★【推荐区】我的完结文:《我的长孙皇后》,千古一帝后!《我家娘子》,俊美相爷PK腹黑千金!《夫子归来之霸宠》,栽了系列的终篇,此书的后续。正在连载的文:《蜜爱100度:宠妻成瘾》,欢迎围观!
  • 邪凰琳琅殇

    邪凰琳琅殇

    她,最优秀的杀手,却死在唯一信任的人手上。穿越千年原以为的重生,原来只是又一个罪孽的开始。阴谋,杀戮,背叛……她立誓:宁负天下人,决不让一人负我!他,帝国万人之上的夜王,温润俊美如神袛。“如果非要如此,才能让你留在我身边,那我就不会再有丝毫犹豫!”一夕之间,他性情大变,冷情邪佞,杀伐随性。他言:如有地狱,那必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命运既然让我们纠缠到一起,那么就算化身成魔,我也不会再放手!”
  • 弃妃不愁嫁

    弃妃不愁嫁

    好不容易穿越一把,居然穿在正在生娃娃的孕妇身上!穿在孕妇身上也就罢了!偏偏这个孕妇马上就成了弃妇!没关系!天涯何处无芳草?我给孩子重新找个爹!嘿嘿…天下第一堡堡主、七王爷、还有这天下最最有钱的人都排着队争着要娶我呢!姑奶奶带着你的娃嫁别人去!你就等着瞧吧!什么?后悔了?不好意思!晚啦!不知道什么叫覆水难收吗?情景一:某王爷:蜜儿,我是你的夫君,宝宝的爹爹,你跟我回府吧!我立刻封你为王妃,宝宝便是小王爷!”蜜儿:“呜呜.难道王爷大人忘记了吗?奴家早已被您一纸休书赶出了王府.呜.”某女故做哀戚状。“蜜儿,还在生本王气?这样吧!本王允你用这把匕首刺我一刀,若我不死,前帐一笔勾销,随我回府,如何?”某女赶紧捂住儿子的眼睛,哇!教导未成年人使用暴力!这种男人,要不得,要不得呀!情景二:某庄主:宝宝,我来做你的爹爹怎么样?宝宝天真状:“爹爹是什么东东?可以吃嘛?”庄主大人:“爹爹是可以和你娘亲和你生活一辈子的人哦!”宝宝:“呜呜.官差叔叔,有人要抢我娘亲!快把这个坏人捉起来!呜呜呜.”宝宝一付惊吓过度的模样,某庄主只能满脸黑线.肉儿回归,拜托大家多多捧场~小肉新文【九岁小蛇后】【重生一不嫁豪门前夫】力荐好友大作《致命纠缠》非常棒的文,希望大家喜欢!巫巫《霸妻》楚云《涩涩母女闹古代》莲子儿《黑道总裁的伪善妻》色灵儿《绝色妖姬》金思贝《暖心主母》倾城殇《风云皇后》毛毛《无心惹相公》长夜墨墨《重生之豪门千金》杖小竹《腹黑相公难教养》遥言《逃婚公主个个追》慕容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乔茉儿《总裁别抢我妈咪》南宫飘飘《相公排排坐》清甜水果糖《赖上一帮相公》风小色《古代男人欠教训》凤晗NP文《妖后的男寵》潇湘小刀《下堂妾》醉疯魔《调教七夫》小悠闲<邪医残宠>
  •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让她们忍受了世间最大的痛苦,并让她们付出了无人可想的努力,命运给了三位女孩最悲惨的遭遇,让她们带着仇……
  •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本书在向读者阐释了积极心态对人收获幸福、取得成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好心态的培养和运用提供了许多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读者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取舍得失,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现状,成为命运的主人!
  • 哑女皇后

    哑女皇后

    身为奸臣的女儿,并且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女,庄懿在后宫之中注定不会受宠。在父亲的安排下,她进宫了。一个哑女皇后如何一步步得到皇上的眷恋最后真正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QQ群:32893122)
  • 重生之妾本惊世

    重生之妾本惊世

    苏微,丞相的嫡长女,齐国第一美人,一生行善,行医救人,男人爱慕女人嫉妒。一觉醒来,莫名的被人捉奸在床,令父亲蒙了羞,最终在父亲愤怒之下鞭打致死。究竟,是谁要害她?!——舒离,商户之女,胆小怯懦,父亲为巴结权贵将她送给连克五妻的小明王齐月生子。只可惜,没等到小明王归,她竟被几位姨娘奚落之下推入院中池塘之中,命归故里。当她再度睁开眼眸,由水中爬起,眸子冷冽,寒光逼人,一抹灵魂交错在她的身上。绝处逢生,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苏微发誓,定要将那害她.毁她之人加倍毁之害之。——传闻小明王齐月天生克妻,五年时间相继娶五妻,没等到洞房花烛夜竟都相继死去。小明王名声响亮,传闻长相奇异,生了四个胳膊四条腿,惊得天下女子闻名全丧胆。至此,年过双十的小明王至今还不曾娶妻,可当重生而来的灵魂苏微与小明王碰撞。究竟,是谁克了谁?作者有话:各种斗,什么都斗。其实,这就是一个宠文,若偶有纠结大可放心,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相爱。男主还是个处哦,嗷嗷。
  •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快乐作文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书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育和写作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筛选并列举了众多优秀范文,突出了创新性和趣味性,并对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进行了重点示范。相信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轻松地读,快乐地写。让写作文不再头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教你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获得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