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200000024

第24章 西汉政治管理的出色(1)

(第一节)剪除异姓王,肥水不流外人田

汉高祖刘邦一即位,便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和统治天下。在政治制度上,他基本上沿袭和借鉴了秦始皇的那一套,包括中央的“三公九卿”和地方的“郡国并行”。前者是指朝廷仍按秦朝官职制,但名称和具体分工略有不同,如丞相只设一个(秦朝有左、右两位),后来还设丞相府,先是萧何为相、后是曹参继任,即我们平时常说的“萧规曹随”,“九卿”中原来的奉常改为太常,其他都大体不变;后者是指既保留了秦朝的郡县制,又增加了封国制,中央直接统辖15郡、各诸侯国分辖42郡(共57郡),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楚汉战争时期,高祖刘邦为取得军事实力雄厚的诸将领们的支持,经常用“共天下之利”以拉拢属下对他的忠心。分封异姓王,成为他激励将帅的重要举措。他们有的虽不是旧六国贵族,但也想割据一块土地,不听朝廷指挥。刘邦称帝初期,异姓王共有7位:楚王韩信、赵王张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其中又以韩信、彭越、英布三人的功劳最大、兵力最强。然而,当初分封异姓王实属无奈之举,他们各居一地,实力雄厚,毕竟山高皇帝远,又没有血缘之亲,时间长了难免要生事。而且这些异姓王也确实不安分。就在刘邦称帝当年,燕王臧荼就举兵造反,刘邦御驾亲征,活捉臧荼,改立卢绾为燕王。可以说异姓王始终是刘邦心头的一块石头,他们好像安放在汉朝疆域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这就很不利于汉朝的中央集权和长久统治。

而在这些异姓王中,楚王韩信无疑是高祖刘邦的心腹大患。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30万大军虽被刘邦收回,但韩信的军事才能仍令他极为不安。不久又发生了钟离眛事件,使得刘邦对韩信毅然采取了行动。钟曾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曾数次大败刘邦的军队,还射伤过刘邦,刘邦对他恨之入骨,一心要将其查办。可是楚汉之争后,钟离眛就失踪了,没有丝毫音讯。后经调查,发现他就在韩信那里,韩信十分欣赏他的军事才能,由此加以庇护。有人便借机告发韩信想谋反。刘邦得知,气愤不已,心想:你韩信竟然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私自藏匿我的通缉犯人。一时刘邦就要率军去攻打韩信,意欲将其彻底消灭。然而,此时陈平的两个问题又使他暂时放弃了出征的念头。陈平问刘邦:“您的军队在作战能力上可与韩信抗衡吗?您的将领的军事才能可与韩信相比吗?”他一时语塞。他知道,陈平说中了问题的关键。好在陈平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利用天子去云梦泽狩猎要会见诸侯的机会,将韩信在陈地抓获。那是刘邦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最后,韩信还是中了这个专门为他所设的圈套,被押回长安。而且在会见刘邦时,他由于惧怕刘邦就钟离眛事件而怪罪自己,还特意带上钟的人头去讨好刘邦。刘邦仍旧将其扣留。韩信当场感慨:“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但是这一次,有人劝刘邦看在韩信过去功劳的份上,从宽处治;刘邦便念及曾经的情谊,并没有杀韩信,而是改封他为淮阴侯。

最终韩信却是死于吕后之手,他其实是上了萧何的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因为他是萧何推荐给刘邦的,结果又是被萧何所害。那是又过了5年,有一个将军陈豨造反,自称代(今北京、河北一带)王,一下子攻占了20多座城池。高祖刘邦让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同去讨伐陈豨,但两人都以身体不好为由,不肯带兵打仗。刘邦只好亲自率兵征讨,打到了汉朝最北的边境白登山。而他一离开京城后,有人便向吕后告发,韩信与陈豨是同谋,他们计划里应外合,一同造反。韩信屡次被人污蔑,显然是他功高盖主,且出人头地,有人嫉妒他,不想他活。吕后跟丞相萧何商量了一个计策,故意传出消息,说是陈豨已被刘邦抓住,请大臣们进宫祝贺。韩信不知是计,再次上当,一进长乐宫门就被预先埋伏好的一群武士围杀了。3个月后,刘邦消灭了陈豨,回京途中,当他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后,“且喜且怜之”(司马迁),“且喜且哀之”(班固)。应该说,对待韩信,刘邦的内心还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对于他的军事威胁感到不安,另一方面韩信着实是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而且在很多关键时刻解救了他所面临的危机。只是身在帝王之位,就不得不为江山社稷考虑,很多事情难随人愿。在政治的斗争中,感情始终是处于第二位的。

异姓王中实力最强的韩信被铲除后,其总体力量和威胁已大为削弱。高祖刘邦于是乘胜追击,先后铲除了其他几个异姓王势力。开始是梁王彭越的手下人告发他谋反(就像韩信一样,估计又是朝廷的授意,最高统治者不想让人活了,设计个“莫须有”罪名并不难),刘邦便派人去逮捕彭越,接着把他处死了。淮南王英布听说韩信、彭越次第被害,知道下一步该轮到他了,干脆也起兵反叛。毕竟猛将威风犹在,他一出兵就打了几个大胜仗,占领了荆楚一带的土地。刘邦得知消息,又亲自带兵征讨。两军一对阵,刘邦便指挥大军猛击英布。英布命手下兵士弓箭齐发,刘邦没留意,当胸中了一箭。他忍住疼痛,继续进攻。英布大败,在逃跑的路上被人杀了。

高祖刘邦在击败英布后,于凯旋的路上,特地返回自己的“根据地”沛县住了几天,衣锦还乡。他邀集父老乡亲和以前的熟人,举行了一次宴会,酒酣耳热之际,亲自击筑,高唱自己所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时的刘邦,回顾起自己戎马倥偬的一生,又想起自己治理这个偌大国家的艰难,感慨颇深。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更为令高祖刘邦痛心、气愤的事情: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叛乱。卢绾与刘邦曾情同手足,是刘邦儿时最忠实的玩伴,而且二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从最初打江山时,卢绾就一直伴随在他身边。燕王臧荼造反被镇压后,刘邦令卢绾取代其位置,他是唯一非军功而被封赏的异姓王,可见刘邦对他的信任。然而这样一个儿时的挚友,竟然也会背叛自己。对刘邦而言,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感情的天平上,卢绾是远远重于韩信的。谁都可以造反,谁都有理由造反,可是你卢绾不该啊!就在卢绾叛乱这一年,刘邦病逝(他曾先后被项羽、英布的手下射中两箭,身染重疾,所以才做了8年皇帝)。而后,卢绾逃亡匈奴。做皇帝的朋友,是不是也有太多无奈呢?时光倒流回沛县乡村,曾经大家喝酒聊天,畅谈世间大事;而今,纵使美酒千杯、富甲天下,又怎有当初的心情呢?浮华背后,人们内心真正渴望的又是什么呢?权力?金钱?或许没有人真正清楚。

高祖刘邦登基之后的8年,一直奔波于平定异姓王叛乱的征途上。可以说他是在马上得天下,又是在马上安天下,其经历也够坎坷、艰苦了。而最终他还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也算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

在铲除异姓王的同时,高祖刘邦开始分封同姓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其弟刘交为楚王、子刘肥为齐王、子刘恒为代王、兄子刘濞为吴王等,这样着实是“肥水不留外人田”,总算自家兄弟,总有情谊在吧。刘邦还提出“非同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典故出自“白马之盟”,即刘邦晚年,知道自己快不久于人世了,便把大臣和吕后召集到面前,吩咐宰杀了一匹白马,要大家歃血为盟,发誓将来不是姓刘的不可以封王,不是功臣不可以封侯;谁违背了,大家就共同讨伐之。实际上这是针对当时日益增长的吕氏集团,他担心外戚干政。刘邦试图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固,认为只有同姓王才会尽力巩固大汉江山。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同姓王日后还是给中央皇权带来了巨大威胁,并于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这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担心异姓王出事,又出了同姓王问题;力图控制外戚实力,最终外戚仍葬送了大汉。在权力面前,亲情、友情(还有爱情)顿时变得无力起来。刘邦或许早该想到会有那样的局面。他不是也背弃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么?感情不在了,一个姓氏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然而,剪除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王,在王朝最初,就总体言还是更多地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确保了中央权力的稳固;同时同姓王在各地加强了对所辖区的管辖,促进了当地开发,也纠正了中央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

(第二节)以农为本,与民休息

政权的更替改换,对百姓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连年战争带来的生产力的破坏以及人口的减少,使人民群众无可避免地面临生存危机。相应地,国家税收减少,整个社会发展滞缓。由此,新王朝统治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收拾战争留下的残局。西汉之初,社会经济十分凋敝,政府财政极其匮乏,甚至连天子所乘的车都不能备齐四匹同样颜色的马,王侯将相有时只能乘牛车出门。再加上不法奸商的囤积居奇、物价极高,百姓生活更为困苦。为此,汉初统治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与民休息。汉高祖刘邦政府实行“轻徭薄赋”为主的经济政策,尽力恢复凋敝的社会经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重农抑商。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对象。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好坏。西汉统治者仍然继承秦王朝“上农除末”的农本思想,贯彻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以保证以小农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汉初诸学者,贾谊、晁错等,也都是提倡重农抑商。汉高祖诏令对商人的限制极为苛刻,并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不许他们穿丝织衣服、操兵器、乘车骑马,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做官,商人与奴婢一样每年必须加倍缴纳人头税,从重征收他们的赋税。重农抑商政策保证了国家的财赋收入,而且防止了农业劳动力流散,将农民牢牢地控制在土地上,也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稳定。由此,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们一直推行此项政策。

罢兵归农和动员流民回乡。汉高祖于称帝当年(公元前202年),即颁布了《罢兵赐复诏》。主要内容为:全面复原军队,并给以优惠条件: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留关中为民者免徭役12年,回关东者免徭役6年。扶植新的军功地主:凡复员的军官,可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赋役,爵位在第七等公大夫以上的“皆令食邑”。安抚前朝流民;令为躲避战乱而隐入山泽,在国家户籍上还未加登记的流民回归此前所属的县,政府归还曾经的田宅(《汉书·高帝纪》)。《罢兵赐复诏》主要是安定民心,扶植军功地主和自耕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尽力恢复农业生产。军功地主的产生,也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这些举措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而且调整了土地政策,还使得更多的人拥有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广农具。农业技术方面,刘汉政府重视生产工具的推广,主要表现在牛耕更加普遍,铁农具更进一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建,耕作技术有了显著改进。西汉初年,由于连年战乱,缺少牲畜,人力占主要地位。为提高农业效率,政府下令保护耕牛,私自杀牛、盗牛者受重刑。牛耕在黄河流域逐渐盛行起来,也存在用马耕地的现象。与此同时,铁制农具的制作与使用比较广泛。不但中原地区普遍使用铁器,而且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铁制农具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仅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犁铧。这些都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减轻田租。在赋税制度上,汉高祖刘邦下令减轻赋税徭役。苛捐杂役向来是百姓痛苦的直接原因。刘邦出身农家,深知赋役对民众乃是一大重负。汉承秦制,赋税制度也大体相同,但是征收的量较为减少。田租由原来的“十税一”降低到“什五而税一”。算赋也就是人头税,从15岁到26岁的男女,每人每年要向政府缴纳120钱,称为一算。口赋则是要求7岁到14岁的儿童,每年每人缴纳20钱。更赋是一种代役税。男子23岁到26岁之间,每人要到京师和边疆服兵役2年,每人每年要到本郡服役1个月。如有不愿去的,可出钱两千,叫践更。这些政策,对于恢复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减轻赋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自然增长。

释放奴婢,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关键。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奴婢,还有正继续被迫卖身为奴的,都使汉王朝直接控制的依附农民减少。为发展农业,增加务农人口,汉高祖又发布了释放奴婢的命令:因为饥饿而自卖为奴婢的人,此后皆为庶人(《汉书·高帝纪》)。大量获得自由的平民,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他们对于增加国家的赋税,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奖励生育。人口的增加,可以为封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同时,刘邦建国之后连年的征战,更需要人力上的补充。为刺激人口迅速增长,西汉朝廷鼓励人民多生育。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刘邦诏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是说,生了儿子,可以免除徭役二年。

迁移人口。与秦始皇做法相同的是,汉高祖也将六国旧贵族与地方豪强10余万口迁到关中,以充实京畿一带,既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同时又恢复和发展了经过多年兵燹的洗礼,已变得萧条破败的关中(包括京城)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使得京畿附近迅速财富集中、物质繁荣、气象兴旺,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善之区”。

总之,汉初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是以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为基础的。经过汉初数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物质经济开始有所恢复和发展,社会逐渐呈现出崭新景象。汉高祖刘邦的不懈努力,也为即将到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配合了同期刘邦的政治斗争,财力的补给无疑是他铲除异姓王势力良好的保障。

(第三节)这皇帝当得更过瘾了

公元前200年,大汉王朝巍峨华丽的长乐宫俨然落成,诸侯群臣前来朝贺。宫廷礼官主持这场隆重的典礼,百官依照顺序次第进入大殿,噤若寒蝉,鸦雀无声。侍卫武官保卫皇宫,全身盔甲,手拿武器,张开旗帜,威风凛凛。汉高祖刘邦坐着御辇,盛装华服,一脸威严地出现在百官面前。典礼结束,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群臣百官皆无放肆之举、嘻哈之态,脸上始终是敬畏之情,在礼官带领下毕恭毕敬、整齐划一地行三跪九拜,口里山呼海啸地高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场面的宏大、群臣的尊敬、气氛的庄严,使得刘邦极为震撼,不禁感慨道:“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原来可以如此尊贵,如此风光,如此快乐,如此过瘾!”而此时,已经是他做汉王后的第七年、做高祖后的第三年。

同类推荐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平四夷,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征欧洲,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不一样的历史,蔡琰,弥补历史的遗憾
  • 读者报·岁月(0223)

    读者报·岁月(0223)

    城市记忆;档案解密;国家历史;军旅时光;年代;奇谈;人世百态;人物轶事;社会万象;新知奥秘;知青频道。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俏皮王妃:女飞贼也有春天

    俏皮王妃:女飞贼也有春天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的了恶贼,翻得了围墙,装的了娴淑,扮的了萌女,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她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敢惹本狐狸,给我封杀。她是丞相府穆二小姐,也是江湖上威名赫赫的女飞贼金狐狸。他被称作捕神,是她的宿敌,却也是她的未婚夫,她却在大婚之日给了她一个“惊喜”,就此逃离了他。他原本是被抛弃的人,上天却给他一个礼物,把俏皮可爱的她送来,可是她身后怎么那么多的追求者?他是武林中有名的无痕庄主却因为她的闯入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她一直是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腹黑到了极点的狐狸,那些惹过她的孩子们要小心了,她来了!!!喜欢的亲加逍遥的群:330692358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情感底蕴

    情感底蕴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狩魔师

    狩魔师

    他,昔日武当派第一人,因爱穿越梦道大陆,拥有回龙血脉,斩仇敌、屠魔人、笑傲天下无人匹敌。三十六尊魔神很强!他们给我端鞋都不配。狩魔圣殿势力惊天!那是以前,老子穿越后,在我面前他们屁都不敢放。且看段浪如何驰骋梦道大陆,打破三重门的奥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混元剑尊

    混元剑尊

    道,混元为始;剑,心剑为尊。玄元大陆,一个精彩无限的无尽世界。人族、魔族、神族、天族、战族、灵族、冥族、海族、魔兽..诸族林立,冰火魔蛟、九尾天狐、毁灭骑士、噬魂血灵、紫薇帝族、天堂皇鸟、宇光神族、宙光神族、狱血魔族、裂天巨鳄..强强争霸。易轩,一个小小的穆云国修炼界五大门派中,沉寂了八年的废物。一次意外,得到了绝...
  • 光头老大

    光头老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