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200000016

第16章 从亭长刘四到大汉天子(3)

几日后,项羽走进咸阳城,杀子婴,火烧阿房宫,火势之大,三月不灭。曾经繁华富贵的秦宫廷,顷刻间灰飞烟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对中华文化的又一次大毁灭。项羽的军队又大肆抢劫,对美女与珍宝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关中百姓再次经历了巨大劫难,痛苦不已。而项羽在坑杀20万降兵、火烧秦宫三月之后,竟扬长而去,决不回头,东归故土,“我轻轻地挥一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他始终不曾将关中视为自己以后发展的疆土,仅想将它破坏殆尽之后回到江东,复兴楚国。他的意思是:“富贵不回故乡,好像穿了漂亮的衣服在黑夜里走路。”原来,虚荣心很强的项羽很想衣锦还乡,在父老乡亲面前炫耀炫耀,竟愿意因此放弃可成就最终霸业的富庶之地。如此看来,市井出身的刘邦与虎门之后的项羽,在目标上就大有了差距。所谓大丈夫,首先应当具备是夯实根基,志存高远,如此方能成就大事。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们心中早已在期盼着约法三章的刘邦能成为关中王,解救大家疾苦。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争夺还未开始时,一切似乎就已有了定局。

接下来就是长达5年的楚汉战争。当时,他被项羽封为汉王,居汉中、巴、蜀,头一年似乎彼此相安无事。次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东出,经数年激战,长期相持于荥阳和成皋之间,一再战败。但因有从秦国到秦朝,积累了数百年,具备雄厚物质经济基础的关中作根据地,又加上他善于用人,手下谋士虎将甚多,后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势力日盛,一举击灭了虽有军事天才、却无政治智慧的项羽。

(第五节)力拔山兮气盖世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

项羽于公元前207年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并大封章邯等19个诸侯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楚义帝心,本来一个无权无势的小朝廷,却被项羽赶到1000多公里外的蛮荒之地郴县(今湖南郴州),后来仍是不容他,派人杀了他。

由于分封不合理,一些过去的利益矛盾也并未摆平,项羽自己的威信又难以服众,反而弄得天下更乱,不久战争重新爆发。旧齐王田市的相国田荣,首先发兵迎击他的旧同僚新齐王田都。旧赵王赵歇的相国陈余,也发兵迎击他的老友新任常山王张耳。项羽认为这些叛逆在自掘坟墓,他以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的强大兵力能贯彻他的任何荒谬政策。他先是攻击田荣,准备消灭田荣后,再挥军西上消灭陈余。田荣果然不堪一击,兵败身死。项羽却纵兵大肆屠杀,人民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得不集结起来武装抵抗。叛乱随着项羽军事上的不断胜利而更加扩大,西楚军团不断陷入疲于奔命的泥沼。田荣的弟弟田横率领的新的齐兵团,开始跟项羽进行捉迷藏般的游击战。

远在西方万山丛中的汉王刘邦,抓住这个机会,悄悄从汉中出发,越过秦岭山脉,把故秦王国领土上项羽所建的一切封王一鼓荡平;然后大军东征,并为那个可怜的放羊娃义帝心发丧,号召全国共同来讨伐逆贼项羽的弑君之罪。这时他已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执掌兵权,在前指挥;萧何则是后勤总司令,整顿后方,训练兵马;智囊张良随从左右,出谋划策。西汉王朝赖以建立的三大功臣,其分工体系至此终于完成。韩信(?—公元前196),淮阴人,故楚王国穷苦流浪汉。张良(?—公元前186),城父人,故韩王国贵族后裔。萧何(?—公元前193),沛县人,故秦王朝县政府低级官员。若不是生逢乱世,他们只会湮没于人海中。韩信曾当过项羽禁卫军低级官员,也曾多次向他贡献意见,却都未被采纳。惟有英雄才能识英雄、惜英雄,也才能用英雄。项羽不过是一员勇将,他不是政治家,所以无法了解韩信,“犹如小学生不能了解大学生的课程”(柏杨)。他不但与韩信失之交臂,连他唯一的智囊、曾尊为“亚父”的范增都不能容忍,最终仍将其逐出中枢机构。他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刚愎自用,傲慢固执,所以才失败了。只有刘邦具备无人能比的政治管理才能。他的高度智慧和谋略,他的宽宏大量的帝王气魄,使包括韩信、张良、萧何在内的无数文武优秀人才为他效力,而终于成为历史上一位杰出君主。

刘邦的军队冲出陕南山川,先是趁项羽出击齐王田荣、无暇他顾的机会,攻入关中,占领三秦,连雍王章邯也被消灭,关中百姓纷纷归附;并于公元前205年春东进,占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得到消息,立即放弃与田横的纠缠,亲率3万人的精兵南下反攻。汉军大败,光是被挤到谷水、泅水(这几条河都是淮水的支流)溺死的就有10余万人,只好退到灵壁(今安徽境内)。西楚兵团继续追来,汉军再次大败,一时昏天黑地,尸横遍野,被挤到睢水溺死的又有10余万人。更不幸的是,在这次战役中,刘邦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也被楚军俘虏了。两次大战,说明项羽用兵的灵活和勇猛,确实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刘邦被迫退守荥阳(今河南境内),西楚大军将其团团包围,水泄不通,弄得刘邦狼狈不堪。其部将纪信伪装成他,开东门出降。刘邦趁楚军狂欢呼号,戒备松懈,偷偷自西门溜走,这才拣得一条性命。虽然刘邦自己受到了一连串重大挫折,他的大将韩信却用兵如神,屡战屡胜,进入河北后,对项羽的所有封王(西魏王魏豹、代王赵歇、燕王臧荼、齐王田都等),以及使项羽疲于奔命的“五百壮士”田横所辖故齐地区,短短几个月工夫便将其全部征服。

荥阳战役之后,双方呈胶着状态。刘邦巩固了关中后方,又联合各地的反项势力,在荥阳、成皋之间与项羽相持。刘邦屡战屡败,荥阳与成皋尽失。他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断地兜圈子,非常被动。好在他先是使离间计,派陈平用重金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使本来疑心就重的项羽听信谣言,范增一气之下告老还乡,伤心地死在路上,项羽身边少了位大谋士,汉军压力大为减轻;接着又叫彭越在后方截断楚军的运粮道,便有效地控制了楚军;再说萧何的后勤工作是一流的,他坐镇咸阳,使前方的汉军从来不缺少粮食和兵援;这时,扫荡完黄河以北的韩信,兵势日盛,也赶过来包抄项羽的后路——形势开始对刘邦而言大为好转。

公元前203年,项羽决定自己带兵去攻打彭越,以疏通粮道,让大司马曹咎守卫成皋。刘邦设计大破楚军,占领成皋,并逼迫曹咎自杀。项羽急忙赶回来,楚汉两军在荥阳附近的广武形成对峙。正当两军准备决一死战时,项羽派使者来给刘邦传话:“现在天下不安定,都是由你我两人僵持不下造成的。你敢不敢与我比试高低,别让老百姓再受连累。”刘邦马上回话:“我愿意和你比文比智。”于是两人各自出阵。刘邦为让项羽在两军前威风扫地,便历数对方的“十大罪状”。项羽越听越恼火,忍无可忍,也不回答,回头作了个暗示。其随从钟离眛带领一群弓箭手一阵乱箭齐发,刘邦刚要回头,胸口已中了一箭。他保持镇定,忍住疼痛,故意弯下身,大叫一声:“哎哟不好,贼兵射到了我的脚趾。”众将士连忙把他扶进军营,派医治疗。张良怕军心动摇,便劝刘邦勉强起来,坐在车上巡视阵地。

项羽已陷入求战不能、求胜不得的苦境。眼见刘邦并未射死,还能到处巡视,而自己方面粮草已供应不上,兵将又已疲惫不堪,他心急如焚。刘邦重伤在身,见双方仍相持不下,也非常着急。这时,洛阳人侯公从中调和了一下,双方定下和解协议,楚汉两家以荥阳东南的鸿沟(嬴政大帝当年开凿的人工运河,没想到如今还起了这么个作用)为界,东属楚,西归汉,两家停止战争,各守疆土,互不侵犯。协议达成后,项羽把刘太公和吕氏也放了回去。

签约以后,项羽大大舒了一口气,率领大军东归,原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而自己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抱着美女虞姬做香梦了。但谁知道刘邦可不是这样容易遵守诺言的人。次年,乘项羽撤兵之际,伤势稍好的刘邦便毁约追击,欲置其于死地方罢休,汉将韩信、彭越、英布也率军驰援,队伍浩浩荡荡。项羽本来打败刘邦还是绰绰有余,但他的克星韩信一到,即大势已去,仓促应战,众叛亲离,寡不敌众,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境内),其宠妃虞姬自刎。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项羽终于发现曾经的百战百胜抵不上最终的一败,跨上乌骓马,孤身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内),无颜以见江东父老,不愿意南渡,绝望自杀。楚汉战争终于结束,刘邦再次统一中国,即帝位,建立大汉王朝。

(第六节)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关于西楚霸王项羽与其宠妃虞姬“霸王别姬”的远古传说,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这个悲壮、凄美之极的爱情传奇,甚至被说成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古代的铁达尼号。后世同名的文艺作品非常多,什么京剧、话剧、国画、古曲、电视剧,张爱玲、李碧华的小说,陈凯歌的电影等。

项羽与虞姬的悲剧爱情故事,历史上也许果有其人其事,只不过后世文人还是做了很多夸张与加工。楚汉争霸后期,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与爱妻虞姬生死离别,感人肺腑。也许,一些道学家对此常常是“红颜祸水”之说(有人甚至联想到西施去吴国当间谍,认为虞姬也是刘邦使美人计、派她到项羽身边的奸细,我个人觉得此说很牵强);的确,虞姬既给了项羽爱情与欢乐,但最终又弄得他丢了江山、自杀而亡,是有一些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玩物丧志”、“声色犬马”的副作用吧。但是,在这里我只想谈谈他们的美好爱情和悲剧结局。其实,项羽兵败战输、丢了江山,主要原因我看还是他自己,本事有限啦,过于单纯啦,而敌人刘邦又过于狡猾、精明、阴险、恶毒且笼络了大量人才啦;以及项羽自身的一些缺点,比如武断、自负、轻信、暴躁等啦。

最早记录该事件的,是在司马迁那部文史兼优之旷古巨著《史记》的《项羽本纪》中。整个文字非常简洁,却很传神:“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在后来之《秦汉春秋》中则记载,“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位绝代佳人,就这样消失在兵荒马乱中……

虞姬是秦末虞地(今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在江南助项梁杀会稽郡守,于吴中起义。自古美女配英雄。虞姬一朝遇上项羽,即爱慕其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其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其更形影不离,日夜交欢。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道:“汉兵已略地……贱妾何聊生。”

暮色很快笼罩帐篷,案几上昏黄的灯光在摇曳。项羽与虞姬并饮数觥,可谓灯红酒绿,眉黛鬟青。此情此景,平时他们不知何等惬意。而今夜心中悲苦无限,越饮越愁,越愁越倦,显得睡眼模糊。不久项羽安卧榻中,休养精神。虞姬独坐榻旁,心中忐忑不宁。她的耳畔凄风飒飒、觱栗呜呜,或似鬼哭狼嚎、或似车驰马骤。当一切沉寂时,又隐约传来一片歌音,时高时低时长时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虞姬心绪非常敏感,禁不住悲从心来,泪水簌簌滑落。

这么多年来,随从霸王南征北战,虞姬并不觉得苦,倒是分享着他的胜利和英勇,从他那柔情无限的眼光里得到满足与回味。在历次大战中所向披靡的光荣经历,使项羽深深赢得了虞姬的爱慕,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英雄。而项羽这些光荣经历,又岂能没有她的一分爱情力量?可是,项羽在称霸天下时,竟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一个男人的厌倦,也许只有他心爱的女人才能体会。但虞姬并不懂得如何化解他的厌倦,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方向在哪。

虞姬不想拖累夫君,歌罢即猝然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灵璧县东南有虞姬墓,左右刻有后世文士联语:“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后人写道,虞姬这“一个平时水晶玻璃一样柔弱的小人儿,在关键时显现了她的英雄气慨,这一瞬间代表了她从女孩走到了女人,从一个不知稼穑的歌舞姬转变成一个为国为家用心的女中豪杰。如果是吕雉,肯定半夜偷偷卷起衣物,有多远走多远”。

虞姬自刎后,项羽伤心不已,但翌日还是得突围而出。美人已逝,他内心凄苦,且仓皇逃走,途中又遭迷路复为人骗,最后为汉军追到乌江,觉得“无颜过江东”,于是抹脖子死了。项羽尽管是个有种种缺点的人,但他最闪光的是首先有真性情。因为有情,虞姬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求生的意志,有船亦不渡。后人写道:“毕竟霸王有霸气,死都死得那么帅!如果是刘邦,过江就过江,活着就活着,占地一亩算一亩,谁怕谁呀。”

据说宋词词牌《虞美人》就是得名于虞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在他眼里,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无一人像虞姬那样坚贞,至死跟在项羽身边。西楚霸王得此一女,可谓不幸中之万幸。

同类推荐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热门推荐
  • 我老公是妻控

    我老公是妻控

    假的,【完本】他权势滔天,他分明宠她宠得全世界的女人都想杀她!她好苦:“咱们能不能回到从前,你不爱我的那个时候。”他笑得意味深长:“回不去了。心狠手辣,敌人闻风丧的,听说他高冷矜贵,不喜欢女人。”因为他一直都爱着她啊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 聊斋五十狐

    聊斋五十狐

    该书所解读的五十个聊斋女性,不仅仅是女狐,还有花妖女鬼,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种用一个“狐性”可以概括的特质。所以“聊斋五十狐”中的“狐”是一个泛指,即那些带有“狐性”的妖娆媚惑、独立自主、来去自由并敢爱敢恨的女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爷,别过分

    王爷,别过分

    与太子大婚当日被拒之门外惨遭凌辱沦为笑柄,转眼间便改嫁给太子的皇叔成为当朝最富盛名的轩王正妃。嘲笑我身残?奚落我无能?说我是克二娘克亲娘又克自己的扫把星,只是占着太师嫡女的尊贵身份,才有幸做上了王妃,其实就是天下第一的废物?切,姑奶奶我是真心不想计较。若不是我神机妙算道行高,怎么能亲自设计把自个儿嫁给了如意郎君?瘸女成王妃,是继续掩盖风华还是尽显傲姿绰妁?在太师府隐忍偷生只为不招人耳目活的清静,奈何上天不肯给她这个机会。那她只有奋勇直上,褪尽铅华,将绝代风姿傲立在本属于男儿的朝堂之上,笑傲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婚姻呼叫转移

    婚姻呼叫转移

    (正文完)番外系渣男回头的暖宠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才拒绝当爱情待罪的羔羊---题记廉诗斐曾经为了逃避对徐贺湛的暗恋只身到了异地,当她以为找到了真爱回来参加姐姐廉诗语和他的婚礼时,在他眼里她成了推姐姐摔下楼的人,姐姐成了植物人,而她成了罪人。十天后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从此她活在自责与折磨中,她曾经以为只要她真心地对他,真心地照顾姐姐她的生活就没有遗憾了,只是她忘了她也是有感觉的人,她最怕的就是徐贺湛对她的冷漠与憎恨。女儿的到来也没有让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让她对他彻底失望了。当她知道姐姐摔下楼的事是姐姐和曾经的恋人设计好的时,廉诗斐觉悟了,原来今天的一切不是她错了,而是她太傻了。她曾经对徐贺湛说我不是非得爱着你才能活下去,少了对你的爱也许我会过得更好。只是她当放弃了那份爱,徐贺湛才发现,她的放弃让他感觉到痛苦。
  •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重生为后:名门将女无双

    她爱了一生护了一生的男人却亲手将她推上了断头台,再睁开眼时,她不再是那个被猪油蒙蔽心眼的蠢女人!重回八年前那个选夫婿的前夕,这次她一定要睁大了眼看清楚,绝对不能再上那个歹毒男人的当!歹毒男,既然你与我只是做戏,那我便让你唱独角戏!痴心汉,前世负了你的情,这一世我一定好好补偿,上天入地,唯爱你一人!万里江山,只配做她囊中之物!傲睨天下,谁敢与她争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