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800000030

第30章 一代人命运的备忘录

“知青写作,写作知青”,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黑龙江省是中国知青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大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梁晓声写的反映黑龙江知青生活的小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震动中国文坛,而后又有张抗抗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和肖复兴诸多关于知青的散文,别具一格地展示了一代人的苦难和风流。而之后梁晓声的《雪城》又以他特有的人文情怀,述说了返城知青“从头再来”的动人故事,让世人再次关注这一代人的命运。到了2008年和2009年,当有近两千万中学生卷入的知青运动过去40周年的时候,知青文学又出现了从“专业写作”到“群体写作”的新高潮,就要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的老知青们纷纷拿起笔来,各种回忆录层出不穷,散文、小说、纪实文学为主,知青诗歌、知青日记也有多种版本问世。我也身在其中地写了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后来又写了《我们的故事2》)。我的老朋友梁晓声给我的信中说:“我对你此书的评价那就是——无一等情怀,断无这样的一本书问世。无这样一本书问世,关于知青的历史,则不能是真实的历史。”他还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中国之从前,是有告之下一代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中你我这样的人,对于中国之从前,尤有以字纸记录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尽这一种责任,我们不仅愧对‘我们’,亦愧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而言之,愧对中国对于中国之文化积压的知识分子的理所当然的要求。”

看来,以字纸记录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以存正历史,启迪后人为责任的人绝非只有梁晓声和我,我面前放着的这部大书的作者张荣斌一点也不比我们差。这位功成名就可以颐养天年的老知青“却往往内心里并不自在”,因为“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让我重新拿起笔来,潜心构思,伏案挥笔,往往又深更半夜耕耘起来,我有时苦苦寻找着这种声音,原来它就是从少年时起,根植于内心深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那种信念。通过反思和提炼下乡知青成长的人生经历,重新回味当年的情谊和感慨,思索着挽回些什么,做些什么,并留下什么。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尽己所能有意义有价值地活着,而不管结果是否如己所愿。只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有这个自己所追求的过程,就可以仰天大笑,告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灵,甚至青睐自己的亲朋和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了”。

他还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写作时的心境:“花甲再寻苦作舟,寑食俱轻思畅游。投笔耕耘孤月晓,青灯笑我欲何求。从政求索苦心志,退位仍难忘国忧。匆匆过客尽情后,自有世人道绸缪。”

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是看了荣斌这部书的前言和他写给我的这首诗,我已被他的情怀所感动。

和我这些年看到的知青回忆往昔的文本不同,他写的是一部电视剧的剧本,而且是一部长达36集的电视剧的剧本。张荣斌是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后来当过中学教师、企业领导、街道干部,一直干到区司法局长、区政法委常务书记这样的职位。他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并无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回首昨日那些跌宕起伏的难忘岁月,审视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物,竟浮想联翩,食寑不安,突发奇想地想用一种形式,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和感受记录下来。而电视剧这种最为大众接受的形式便成了他向往的装下他的心愿的“容器”。开始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尝试,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写就是几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张荣斌的这种强烈的创作愿望和无畏的创作精神感动了我征服了我。敢想敢为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做,当然更无所谓成功了。他缺少文学创作的经验,但不缺少生活的经验,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最朴素的道理。而张荣斌所写的是他最熟悉的生活。他说:“我从小生活在居民复杂、住房拥挤的大杂院,熟悉那既嘈杂又温馨的生活习俗,了解那里孩子们为改变命运,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状况,他们的喜怒哀乐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而同一个大院同龄的人最后命运为什么又不尽相同呢?”这样,张荣斌就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用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大院里孩子们的故事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样就拉开了一代人人生戏剧的大幕。也许他对电视剧这种形式还有些陌生的,但其内容却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细节、鲜活的人物,总是有魅力的。无论什么创作体裁,内容为王,形式是第二位的。

你看,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典型的老哈尔滨贫民区的“圈楼”,方形的大院,二层的危楼,颤抖的木制楼梯,鸽子笼式的一家挤一家的住房,院中间是臭气熏天的脏水窖,旁边就是孩子们厮闹的天地了。鸡犬相闻,气息相通。一家炒菜全院闻味,一家吵架全院听戏,就是这样大院的特色。荣斌笔下大院里的人,都是社会下层的住户,最大的官是文革中造反起家的副科长,而孩子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淘小子和疯姑娘。荣斌着笔于在这个大院里成长的男生和女生,在文革、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中的人生经历。在中国现代历史中,也许只有文革这样的全民运动才能充分展现人性的善与恶,于是风暴卷过,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好人受冤,坏人得道,平静宁和的大院突然成了“生死场”。而接踵而来的上山下乡又让在文革中狂热的孩子们掉进冰海一样的“炼狱”,在“城——乡——城”的几度沉浮中分化成社会的各色人等,上至省市级高官下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后来在改革开放这场前所未有的改变国家命运调整社会利益的历史变革中,每个人都在极度的兴奋和纠结中发生化蛹为蝶的蜕变,大院的孩子们也不能幸免,只不过是又一次更深刻的“涅槃”。在这样的社会动荡中,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你是勇往直前,还是随波逐流,甚至消沉沦落。我们钦佩从小扎实忠厚的高大众,下乡后因劳动好被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再回农场工作,返城后从小工做起,最后成为受百姓爱戴的好干部。而那个院里最出众的孩子袁道铭,从小学习好,下乡进步快,又当官儿,又上大学,返城后春风得意,直至升任副市长,却因经济犯罪成了阶下囚,实在令人痛惜。当然,院里那个最漂亮的女孩邵晓娟,无论下乡还是到南方经商,都不乏追求者,但却终身未嫁,其悲剧命运让人同情。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折射出社会这片巨镜的光影。

诚然,这样的故事在别的电视剧也并不罕见,而张荣斌追索的是决定这些人物命运的“密码”,他说:“我经常想一个人的成败得失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往往有它的偶然性,其实更蕴含着他必然的人生轨迹和结果。这种必然性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下的性格使然,以及社会大背景下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在作品中着重刻画了人物周边环境对其潜移默化影响养成的处世哲学,描绘了相关社会制度对其规范制约的微观效应。”我以为,在当下的电视剧日益庸俗化浅薄化的情况下,荣斌先生有这样的追求是十分可贵的。他在党政机关和基层任职多年,深感我们的制度公开透明不够,严细不够,使个别领导干部利用其中的漏洞擅自专权,弄权勒卡,特别在用人和干部提拔上不公正、不廉洁的现象层出不穷。他说:“我试图用文学形式揭示反腐倡廉的紧迫性和可行途径,以唤起我们的社会、家庭和有关组织的注意,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成员更加健康地成长发展。”一个党政干部的深切呼唤和一个严肃作家的社会良知,在荣斌的剧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前,评论界对电视剧批评较多的,一是“一窝风”:看到谍战片上座了,大家都拍谍战片,越拍越离奇,越拍越不着调,既歪曲了历史又嘲弄了观众;看着家庭伦理片吃香,又蜂拥而上,演了婆婆演公公,然后再拍丈母娘,又是打又是哭,看着挺热闹,过后索然无味。二是“类型化”“程式化”:“生旦净末丑”,都是老一套,“小花旦”的嘻嘻哈哈,“大青衣”的哭哭啼啼,千篇一律,许多人物让人似曾相识。作为“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初学者张荣斌,没有清规戒律,又更接近地气,所以他笔下的故事,不是人云亦云。因为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必然引人入胜。当然,荣斌的文学才能,发掘细节,编织故事的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

对电视剧创作,我完全是外行,对荣斌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介。但作为一个读者来说,这个剧本是可看的,好看的。此刻正是伦敦奥运会进入高潮之际,我能在电视机的喧嚣声中,把这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剧本看下去,说明它还是有吸引力的。张荣斌还在对自己的这部作品进行仔细的修改和精心的打磨,肯定会越改越好。我曾建议荣斌把这个剧本改成长篇小说出版,但仔细一想,剧本也是一种文学形式,好的剧本的文学审美一点也不比小说差,而且可以增加读者的想象力,共同参与创作。这不是也很好吗?因此我乐于支持张荣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早日出版这部厚重的电视剧本。当然有眼光的影视公司能把这部电视剧搬上屏幕,更是我求之不得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许这部书是可以当作“关于一代人命运的备忘录”的。我们经历苦难,又逢盛世,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岁月,是否可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人,应该怎样生?

路,应该怎样行?

2012年 8月于阿城鸽子洞

同类推荐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宠婚:爱妻至上

    宠婚:爱妻至上

    【表面闷骚之极,冷漠至极,实际上腹黑男。】【表面闷骚的女人,被男人的手法一勾搭那就是入得卧房的好媳妇】【黑道,白道,乡村,商场,无所不有。】【片段一】“老婆,又站起来了。”伸手指指下面,男人俊美无措的脸上不带任何表情的看着自己帅气的老婆。“自己解决。”羞红了双颊,女人没想到自己的老公竟然当着满屋子的人面前说这样的话,丢死人了。“呃……”男人一愣,随即笑开了,真不愧是他的老婆,一把拽起老婆回屋,留下一屋子满脸错愕的人和不远处站着的刚满周岁的儿子……【片段二】“你不能满足他,你只是一个会喊口令以外,什么都不会干的女人。”炮灰女指着她的鼻尖骂道,做饭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她就是个废物。“稍息,立正,站好,围着操场三十圈,跑不完不准休息。”她不是个公报私仇的人,但是奈何那人到了自己的地盘挑衅那就对不起了。在这里没人敢反她,因为,她是老大。【片段三】她的痴迷者越来越多,她的男人的脸色越变越黑。无论男女老少,见面都会,英姿我爱你。“我会让你人气直线下降的。”女配的眼里盘着算计。翌日。某个女人被小道报道,跟某某人纠缠在一酒店内。女人红颜祸水,惹得锦上人间的总裁不务正业,一直沉溺在她的美色中。“沉溺在我老婆的温柔乡中,应该说得过去吧。”男人出面,将谣言一一击碎。女配被打的亲爹亲妈都不认识。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舞动分卫

    舞动分卫

    在NBA的历史上,最豪华的的球队是洛杉矶湖人和波士顿凯尔特人,当然芝加哥公牛队也因为乔帮主的所向披靡也在NBA历史上留下了最浓厚的一笔。 陈风,风一样的少年,凭借在2011年国际赛场上的惊人表现,被波波维奇收入帐下,不过身体略显消瘦,体力不充足的他一直都没有获得太好的机会,浑浑噩噩过了半个赛季之后,风一样的少年因为一个从天而降的篮球系统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曾国藩大智慧

    曾国藩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挽云歌

    挽云歌

    云倦初,倦心,倦世,倦浮生;苏挽卿,挽情,挽爱,挽君魂。他只手改天换地,却难寻一安身之所;她一笑倾倒众生,偏难留他片刻温存。滴水之恩,让他愿为了烟火人间燃尽生命;情丝万缕,教她只为他一朵笑花挥洒青春。去留之间,江山易改,他终于恍悟:原来锦绣山河比不上她如花笑靥,千秋史册敌不过彼此缱绻情深!生死之际,他终为她选择了留下,斩断他一身的枷锁——难道他拼得起破碎的山河,却拼不起自己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