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800000030

第30章 一代人命运的备忘录

“知青写作,写作知青”,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黑龙江省是中国知青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大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梁晓声写的反映黑龙江知青生活的小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震动中国文坛,而后又有张抗抗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和肖复兴诸多关于知青的散文,别具一格地展示了一代人的苦难和风流。而之后梁晓声的《雪城》又以他特有的人文情怀,述说了返城知青“从头再来”的动人故事,让世人再次关注这一代人的命运。到了2008年和2009年,当有近两千万中学生卷入的知青运动过去40周年的时候,知青文学又出现了从“专业写作”到“群体写作”的新高潮,就要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中的老知青们纷纷拿起笔来,各种回忆录层出不穷,散文、小说、纪实文学为主,知青诗歌、知青日记也有多种版本问世。我也身在其中地写了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后来又写了《我们的故事2》)。我的老朋友梁晓声给我的信中说:“我对你此书的评价那就是——无一等情怀,断无这样的一本书问世。无这样一本书问世,关于知青的历史,则不能是真实的历史。”他还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中国之从前,是有告之下一代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中你我这样的人,对于中国之从前,尤有以字纸记录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尽这一种责任,我们不仅愧对‘我们’,亦愧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而言之,愧对中国对于中国之文化积压的知识分子的理所当然的要求。”

看来,以字纸记录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以存正历史,启迪后人为责任的人绝非只有梁晓声和我,我面前放着的这部大书的作者张荣斌一点也不比我们差。这位功成名就可以颐养天年的老知青“却往往内心里并不自在”,因为“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让我重新拿起笔来,潜心构思,伏案挥笔,往往又深更半夜耕耘起来,我有时苦苦寻找着这种声音,原来它就是从少年时起,根植于内心深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那种信念。通过反思和提炼下乡知青成长的人生经历,重新回味当年的情谊和感慨,思索着挽回些什么,做些什么,并留下什么。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尽己所能有意义有价值地活着,而不管结果是否如己所愿。只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有这个自己所追求的过程,就可以仰天大笑,告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灵,甚至青睐自己的亲朋和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了”。

他还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写作时的心境:“花甲再寻苦作舟,寑食俱轻思畅游。投笔耕耘孤月晓,青灯笑我欲何求。从政求索苦心志,退位仍难忘国忧。匆匆过客尽情后,自有世人道绸缪。”

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是看了荣斌这部书的前言和他写给我的这首诗,我已被他的情怀所感动。

和我这些年看到的知青回忆往昔的文本不同,他写的是一部电视剧的剧本,而且是一部长达36集的电视剧的剧本。张荣斌是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后来当过中学教师、企业领导、街道干部,一直干到区司法局长、区政法委常务书记这样的职位。他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并无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回首昨日那些跌宕起伏的难忘岁月,审视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物,竟浮想联翩,食寑不安,突发奇想地想用一种形式,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和感受记录下来。而电视剧这种最为大众接受的形式便成了他向往的装下他的心愿的“容器”。开始他只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尝试,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写就是几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张荣斌的这种强烈的创作愿望和无畏的创作精神感动了我征服了我。敢想敢为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做,当然更无所谓成功了。他缺少文学创作的经验,但不缺少生活的经验,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最朴素的道理。而张荣斌所写的是他最熟悉的生活。他说:“我从小生活在居民复杂、住房拥挤的大杂院,熟悉那既嘈杂又温馨的生活习俗,了解那里孩子们为改变命运,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状况,他们的喜怒哀乐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而同一个大院同龄的人最后命运为什么又不尽相同呢?”这样,张荣斌就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用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大院里孩子们的故事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样就拉开了一代人人生戏剧的大幕。也许他对电视剧这种形式还有些陌生的,但其内容却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细节、鲜活的人物,总是有魅力的。无论什么创作体裁,内容为王,形式是第二位的。

你看,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典型的老哈尔滨贫民区的“圈楼”,方形的大院,二层的危楼,颤抖的木制楼梯,鸽子笼式的一家挤一家的住房,院中间是臭气熏天的脏水窖,旁边就是孩子们厮闹的天地了。鸡犬相闻,气息相通。一家炒菜全院闻味,一家吵架全院听戏,就是这样大院的特色。荣斌笔下大院里的人,都是社会下层的住户,最大的官是文革中造反起家的副科长,而孩子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淘小子和疯姑娘。荣斌着笔于在这个大院里成长的男生和女生,在文革、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中的人生经历。在中国现代历史中,也许只有文革这样的全民运动才能充分展现人性的善与恶,于是风暴卷过,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好人受冤,坏人得道,平静宁和的大院突然成了“生死场”。而接踵而来的上山下乡又让在文革中狂热的孩子们掉进冰海一样的“炼狱”,在“城——乡——城”的几度沉浮中分化成社会的各色人等,上至省市级高官下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后来在改革开放这场前所未有的改变国家命运调整社会利益的历史变革中,每个人都在极度的兴奋和纠结中发生化蛹为蝶的蜕变,大院的孩子们也不能幸免,只不过是又一次更深刻的“涅槃”。在这样的社会动荡中,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你是勇往直前,还是随波逐流,甚至消沉沦落。我们钦佩从小扎实忠厚的高大众,下乡后因劳动好被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再回农场工作,返城后从小工做起,最后成为受百姓爱戴的好干部。而那个院里最出众的孩子袁道铭,从小学习好,下乡进步快,又当官儿,又上大学,返城后春风得意,直至升任副市长,却因经济犯罪成了阶下囚,实在令人痛惜。当然,院里那个最漂亮的女孩邵晓娟,无论下乡还是到南方经商,都不乏追求者,但却终身未嫁,其悲剧命运让人同情。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折射出社会这片巨镜的光影。

诚然,这样的故事在别的电视剧也并不罕见,而张荣斌追索的是决定这些人物命运的“密码”,他说:“我经常想一个人的成败得失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往往有它的偶然性,其实更蕴含着他必然的人生轨迹和结果。这种必然性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下的性格使然,以及社会大背景下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在作品中着重刻画了人物周边环境对其潜移默化影响养成的处世哲学,描绘了相关社会制度对其规范制约的微观效应。”我以为,在当下的电视剧日益庸俗化浅薄化的情况下,荣斌先生有这样的追求是十分可贵的。他在党政机关和基层任职多年,深感我们的制度公开透明不够,严细不够,使个别领导干部利用其中的漏洞擅自专权,弄权勒卡,特别在用人和干部提拔上不公正、不廉洁的现象层出不穷。他说:“我试图用文学形式揭示反腐倡廉的紧迫性和可行途径,以唤起我们的社会、家庭和有关组织的注意,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成员更加健康地成长发展。”一个党政干部的深切呼唤和一个严肃作家的社会良知,在荣斌的剧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前,评论界对电视剧批评较多的,一是“一窝风”:看到谍战片上座了,大家都拍谍战片,越拍越离奇,越拍越不着调,既歪曲了历史又嘲弄了观众;看着家庭伦理片吃香,又蜂拥而上,演了婆婆演公公,然后再拍丈母娘,又是打又是哭,看着挺热闹,过后索然无味。二是“类型化”“程式化”:“生旦净末丑”,都是老一套,“小花旦”的嘻嘻哈哈,“大青衣”的哭哭啼啼,千篇一律,许多人物让人似曾相识。作为“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初学者张荣斌,没有清规戒律,又更接近地气,所以他笔下的故事,不是人云亦云。因为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独特的、“唯一的”,必然引人入胜。当然,荣斌的文学才能,发掘细节,编织故事的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

对电视剧创作,我完全是外行,对荣斌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介。但作为一个读者来说,这个剧本是可看的,好看的。此刻正是伦敦奥运会进入高潮之际,我能在电视机的喧嚣声中,把这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剧本看下去,说明它还是有吸引力的。张荣斌还在对自己的这部作品进行仔细的修改和精心的打磨,肯定会越改越好。我曾建议荣斌把这个剧本改成长篇小说出版,但仔细一想,剧本也是一种文学形式,好的剧本的文学审美一点也不比小说差,而且可以增加读者的想象力,共同参与创作。这不是也很好吗?因此我乐于支持张荣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早日出版这部厚重的电视剧本。当然有眼光的影视公司能把这部电视剧搬上屏幕,更是我求之不得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许这部书是可以当作“关于一代人命运的备忘录”的。我们经历苦难,又逢盛世,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岁月,是否可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人,应该怎样生?

路,应该怎样行?

2012年 8月于阿城鸽子洞

同类推荐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放眼时代。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热门推荐
  • 许我千秋万代

    许我千秋万代

    当心黑毒舌女遇上叛逆不羁的少年,十七岁那年,黑暗的仓库门被踹开,光明袭来。他像天神降临般走过来,不同的是他的嘴角肿了一大块,头也破了,他走到她面前说:“宋小姐,若我毁了容,你可要包养我……”
  • 银河帝国:基地

    银河帝国:基地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战王的小悍妃

    战王的小悍妃

    (已完结!新文可戳其他作品。)宠她入骨,捧她上天。邻邦皇子愿用两座城池换她。战王殿下为她誓言要打下十座城池。而她,只是相爷府的“丑千金”——沐蝶灵。他娶“丑八怪”的她为妃,为她不惜怒打擂台赛,却从不碰她。有谁知,他对于拥有倾城倾国之貌和特别异能的另一个她,却如君临天下的霸主,千方百计要她作他的小妾。我靠!王妃都不想做,还做小妾?别作梦了!当他发现她们是同一个人时……情不知所起,只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眉间心上……所谓刻骨铭心!黯然销魂!除她,风雨欲泣,万物无色。为她疯了!痴了!他说:“小灵儿,没有你,我情愿不再呼吸,要这江山何用?要这天下何用?江山如画,苍天浩瀚,怎敌你,梨窝浅浅一笑,眼角半滴珠泪?”她,来自异次元时空,脑里,掌中,拥有最新科技的微型晶片,可以解读别人的脑电波,可以杀人于无形^……这古典美男竟当她是战俘?,给他一个狠狠的绣花脚!不幸踹中某赫赫战王最弱处,抢夺一匹战马逃之夭夭。
  • 特工妖女

    特工妖女

    现代王牌特工女唐宁莫名重生在蛟龙大陆上的一名落魄小姐身上,再睁眼,懦弱褪尽,锋芒毕露,无人敢对!她,是带着一个悲惨的灵魂,回到这个世界的十年前,那时,江山如画,美男堪夸,而此时的她,命运正是发生巨大转折的时候…只是,当一切乾坤逆转之后,她却是发现这个世界男女风向皆是变了,从前那些对她嗤之以鼻,出类拨萃的男人,不知怎么的,一个个都看上了她,为之疯狂,纠缠不休!“既然是妖修的世界,强者为尊,那么这一世,我便要素手遮天,做一个人人敬畏的无上妖女!”望着背后看似垃圾,实际上却是一个最为恐怖的妖魂,唐宁不禁满脸意气风发,如是说道。…P:这是一个特工重生在异世界所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落魄废柴小姐的重生记,这是一个绝色妖女的成长史!!!
  • 黛魂玉影

    黛魂玉影

    她是苏州城倾国倾城的绝色红颜,她是大观园中绝世而独立的绝世才女,她是皇宫中巍然站立的绝代佳人。她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注定要在政治的洪流中生存的世家女子林黛玉,然而只是在是非产生的大观园中,在纷乱的没有烽火的战场上,她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演绎自己的悲喜人生?《黛魂玉影》给您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水溶,不一样的九龙夺嫡,不一样的红楼故事,西窗雨在此以红楼故事,演绎风起云涌的皇家故事;借黛玉幻梦,诉说尔虞我诈中的儿女情长!推荐好友苏蜜新开的一片文《陛下的圈宠》推荐好友心随碧草的文《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推荐好友紫绢的作品《小鬼认妈》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推荐铃兰轻声的作品《水玉梦醉红楼情》推荐好友琉璃纹《无敌女夫子》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裁决

    裁决

    一个外表天真纯朴,一脸迷糊的大头男孩,却是一个跟着暴躁矮人学了好脾气,跟着傲慢精灵学了谦虚,跟着爱撒谎的侏儒学会了诚实,跟着野蛮人学会了礼仪的小混蛋。当这个无法修炼斗气的乡巴佬,从南方小城走上舞台的时候,他要成为最伟大的骑士。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