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600000007

第7章 情与爱(6)

那时我奶奶还活着,她是大家庭里的首领,环绕着她的有大伯一家、三叔一家、三姑一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家人丁兴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各家住的平房小院,冬天堆满取暖的煤块和木柴;夏天栽种着向日葵、茉莉花,挂着竹门帘,门口摆一张小方桌,和小马扎、小板凳。黄昏时,下班的人推着自行车“叮里当啷”进来了,往小桌前一坐,女主人就端上清凉的绿豆汤和饭菜,孩子们也围坐过来,一派温馨画面。

晚饭后,孩子们跑出去和小伙伴们疯玩,他们下河游泳,那时的大河小河里的水都比较清澈,比较安全。我哥跟着亲戚家的哥哥去游泳,或去小河沟里逮蚂蚱,到工厂俱乐部看“宣传队”的演出,没有人要票,那真是孩子们的嬉戏乐园。

当小院被夜色笼罩时,女主人已经洗好了锅碗,沏上一壶茶,摆在小桌上。大人们边闲聊,边乘凉。为了驱蚊子,女主人会点燃一把蒿草,屋里屋外都不点灯,就摸黑坐着的,唯一的光亮就是天上的星星。我在奶奶家,或是大妈家住着时候,一到晚上,就是这样的情景,我就特别想家,并非想念父母,而是天津家里的热闹。那时我家住的是大杂院,一到晚上家家的灯光亮亮堂堂,炉子上烧水做饭,不到夜深不熄火。女人们坐院子织毛衣,唠家常,男人们打着大蒲扇,聊着“国家大事”,一样也是乘凉,大城市到底和小城市的风景有些不同吧!

四十多年前的唐山,在我的小时候记忆里,就是一个土里土气,空气里裹夹着细细的煤屑的小城市,人们的穿衣打扮,日常用品,都比天津要落后,所以在老家人眼里,天津是个大码头。我的衣服只能用“朴素”形容,可老家人一见到我,就忍不住地夸我的皮肤白,衣服洋气,开始我还不好意思,可接下来几天,看到我的同辈哥哥姐姐,个个皮肤粗黄,衣着发型土气,我就飘飘然起来。

我对老家既新鲜,又厌恶的纠结,一到了三姑家即刻烟消云散。我有三个姑妈,二姑远嫁乡下,我从没去过。大姑和三姑住在唐山市里,大姑家都是男孩,她脾气暴躁,家里邋里邋遢,我很怕去她家。我喜欢去三姑家,那时三姑家的日子过得红火,住房敞亮,干净整洁,小院里的葡萄架果实累累,我整天坐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看书,恍惚觉得自己也成了书里的“小姐”。

三姑家的表哥表姐,个个风华正茂。大表哥在部队当连长,一见我,满口马恩列斯毛,打倒美帝苏修!似乎祖国的未来都压在他的小肩膀上。二表哥最像三姑,帅气英俊,是宣传队的台柱子,总有女同学羞答答地找上门来,二表哥冷傲得像“张国荣”,对追求他的女同学不理不睬。大我五岁的表姐,和我最要好,她的身材和伶俐很像三姑,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五官和三姑夫似一个模子拓下来的。地震之前的两年,是表姐的幸福时光倒计时。

她在乡下插队选调回城,先在商校学会计,毕业后分到钢厂工作。大表哥还把自己的部队战友介绍给她,结果一见钟情,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战友复员到了开滦煤矿当了工会干部,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婚礼将近的日子里,大地震的死神捷足先登,结束了表姐二十四岁的如花生命。

我从小就喜欢“人生如戏”,何况是“血色浪漫”的爱情故事。表哥和表姐的爱情,不知不觉地演绎成了我的成长启示录。

但表哥表姐们的故事,和他们的母亲——我三姑比起来就显得苍白、稚拙多了。我没有见过三姑年轻的样子,只在她的照片上见过,美得不可方物。我见她的时候,她已人到中年,还是苗条轻盈,五官清秀。那是讲究朴素的年代,她的穿着一般,冬天蓝布棉罩衫,夏天细布格子小褂,可穿在她身上,似乎就成了时装,那么合体,那么富有诗意。

三姑从小就是个美人。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叫她“小周璇”,模样像大明星周璇,嗓音也跟周璇一样甜美,她爱唱歌,可惜家境衰微,大人哪有心思留意女儿的艺术天分?!

三姑十六岁就被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人追得昏天黑地, 他一天一封情书,用几粒糖块贿赂年幼的我三叔,让他转给三姑。奶奶也看不上他,可日渐败落的家境,病入膏肓的爷爷,让奶奶难以招架,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婚事。那是解放前夕,十七岁的美丽少女,坐着一顶破花桥出嫁了。婆婆家一贫如洗,饭都吃不饱。

万幸的是,唐山解放了。华新纺织厂招工人,三姑拉着姑父去报名,双双被录取。这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外表却像是妙龄少女,梳着两根大辫子。很快她就成了工友们公认的全厂“五朵金花”里最漂亮的一朵。她在车间当挡车工,车间主任,甚至厂长都爱到她的机器前转悠,就为了多看她几眼。姑父是维修工人,见老婆这么招眼,醋劲十足,就逼着三姑辞职,说宁肯饿肚子,也不能愿意她给自己戴绿帽子。三姑坚决不肯,三姑夫就打她,她就哭着跑回娘家,可刚回到娘家,姑夫就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追来了,又是求饶,又叫俩儿子下跪,三姑心疼孩子就回去了。没多久,三姑夫又吃起干醋,再次逼她辞工,她不肯,于是又动拳头打她,她哭着跑回娘家,这幕闹剧,后来成为我三叔对自己少年时的深刻记忆。

三姑始终不肯让步,姑父把她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她照样上班,在大家面前永远是笑靥如花,她年年被厂里评为“劳模”“生产标兵”。五十年代,厂里就因三姑的突出贡献,分给她一间职工宿舍,他们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的父母结婚后,父亲带着母亲第一次回老家见婆婆和其他亲戚,就是在三姑的新家吃的喜面。母亲只比三姑小一岁,也是纺织女工,两人特别有共同语言,每次见面,两人睡在一条炕上,聊到半夜。

三姑妈是五十年代为数不多的职业女性,在她的一餐一饭、一针一线的母爱之下,五个儿女健康成长起来。她的家永远是干净整洁的,粗茶淡饭,永远是定点开饭;亲戚来了,不管饥馑年代,还是票证年代,三姑永远面带微笑,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她谈吐幽默,处事伶俐,我的憨直的母亲,下辈子也学不了她。女孩的成长是需要榜样的,三姑对我的潜移默化,要比我的亲生母亲大得多。我的洁癖,我的处事灵活,我的以柔克刚,我的女性温柔,大都是来自三姑的熏陶和影响。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三姑失去了她心爱的长女,还失去了和她打了大半辈子架的姑父。那一年,她四十七岁,已经当奶奶了。所有人都以为,三姑从此形单影只,或跟着儿女,委曲求全。可三姑却做出惊人举措,地震后第二年,她就再婚了。新姑父和她是同事,老婆孩子都在地震中丧生,得知三姑幸免于难,就向她求婚,态度决绝。儿女们一致反对,理由是你都当奶奶了,一双儿女还没结婚,你就改嫁一走了之,是不是太自私了?!

一向和睦的母子关系陷入冷战,三姑病重发高烧,儿子媳妇连面都没露。这更坚定了三姑再嫁的决心。1977年的阴霾冬天,三姑和新姑父来天津住了几天,就算旅行结婚了。她依然娴静,爱美,爱清洁。我观察她,时不时对着我家墙上的小圆镜子,梳梳头,涂涂口红。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经历过命运重创的女人,丈夫、女儿、小孙子一夜之间都被死神掳走了,她被倒塌的房子砸成重伤,被解放军的飞机送到沈阳医院,才捡回性命。

“活着,就要往好处活,自己幸福了,别人才幸福,他们以后就会理解我的选择!”三姑这么诠释她的再婚,以及劫后余生。

今年三姑妈已经八十多岁了,和后老伴相依为命了三十多年,老两口一直单过,比她小好几岁的姑父,从始至终把三姑奉为“女神”,他服侍她,崇拜她,从来不吵架拌嘴,谁说半路夫妻就没有爱情?!老两口有自己的房子,有养老金,衣食无忧,他们的家仍旧是亲戚们的聚会中心,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三姑,还是那么好客、开朗。我去看她时,她还和从前一样,对我的穿衣打扮,饶有兴趣,摸摸这,摸摸那,跟老小孩一样。

三姑像是一朵绽放在废墟上的玫瑰,她柔美却不失坚韧,生命的智慧也正如此。

2014年5月14日

同类推荐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蝴蝶勇敢的破茧,美丽地翩翩起舞。很多时候没有勇敢和坚强,就无法渡过难关,也就见不到最美的风光。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勇敢和坚强的人才能欣赏到。我们应该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质,这样无论危险还是困难都不可怕。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热门推荐
  •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

    上海女孩,一朝身死,灵魂穿越。潇湘重生,自诊顽疾,玩转古代。北静王爷,一见钟情,唯爱黛玉。贾宝玉爱,薛宝钗嫉,邢岫烟痴。智退对手,惩治贪官,逮捕恶霸,其中又有史湘云,淮南王,妙玉,贾惜春,薛宝琴,薛蟠,贾雨村,边疆王等,各种爱恨情仇,一一上演!黛玉的泪尽而亡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残酷无情的封建社会,容不下真爱。而我要让她在现代人心目中活出一个精彩自我的林黛玉来,她要改变她的命运,她生命中出现的那个男人,让她收泪珠,展笑颜,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新课标必读丛书)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寸金爱她,寂寞,却也耐不住寂寞,只消舌尖轻轻一舔,所以偶尔,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酸甜苦辣。而泪的咸,是从碧波山的罂粟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个依旧黄昏的傍晚,那挤挤挨挨的芳香,一个躁动,弥漫在大胆的诱惑中,从此治病的神药,变作贪婪的瘟疫,于是他们,窦泌姨母在这时候等来了一季的凋零,却收获了罪恶的果实,有着一个和豆子一样,为此,她出卖了亲情,引发了窦泌阿爸心口处致命的一声枪响,浓的化不开的惆怅,于是天开始变得血红。可是上帝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像鱼子江的水波那样荡漾,他们陪着她,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日子,这个女孩儿,于是每一天淡淡洒下的薄暮,都会有山那般青绿的青涩。七岁的窦泌孤苦了,带着自己疯掉的阿妈过上了没日没夜地对着油灯,喝着豆汤忧伤到落寞的日子。而疼痛的青春并没有因为一夜长大的风起云涌而结束:就在一个雨夜,一个叫寸草。他们不一样,寸金和寸草的爸妈因瘟疫而客死他乡,寸草被张瘸子收养,就这么可笑地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山孩子的童年,真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我要说的,而寸金,竟是变成了窦泌姨母的养子。那云淡风轻的,如光一样和煦的美好,她有豆汤一般,在一夕间成为了过去,一段憎恨与无奈的雷雨就这么悄然而至,然后时间就这么僵持着,我想,时过境迁了很多年,直到一日灰色天空下的山路上,来了一个叫做苗俊的人,他总说,他候鸟一样地来到了这群山孩子的身旁,于是煮豆子一样难熬的煎熬就这么开始了:窦泌爱上苗俊,一个安静,苗俊恋上寸金,寸草夹在隔阂间,左右为难。那些怪味豆般的青春呵,叫窦泌。后来,会希望她甜蜜地,爱情变得懵懂,曾经熟悉的人,开始像豆萁的放手,干巴巴的名字,豆末的离开,后知后觉地渐行渐远。他总说,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落寞,一个叫寸金,所以时有,会希望她甜腻地,叫她一句蜜豆。善意的谎言,是一个豆一般的故事,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除了长相,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送上几颗白兰豆。寸草也爱她,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
  • 秘密使命2:北美搏杀

    秘密使命2:北美搏杀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拽丫头,校草是你的专属

    拽丫头,校草是你的专属

    会是怎样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密不可分的八大家族。从娃娃亲到相遇、相识到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