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000000026

第26章 箴言七:“正”字篇——诚信义节,坦荡至尊(3)

只有懂得施予,才能真正获得。而“锦上添花”式的施予固然可以让人称道,但“雪中送碳”才能使世人铭刻在心。可见,做善事大有学问。

有人可能会说,做善事谁都会,其实不尽然,善事如何做,其中大有文章。高手可以名利双收,拙者可能费力不讨好。李嘉诚走过了七十多个不平凡的春秋,业绩举世瞩目。1995年8月,中央电视台主持称李嘉诚为香港首富,李嘉诚道:“不,我跟你讲:所谓首富大家都明白,是一个错误。在香港比我有钱的人不少,我不可以讲他们的名字,然而香港人都明白。但,富要看你的做法,是怎样富的?如果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这是肯定的。”从这段话中看出,李嘉诚并不在乎首富这顶桂冠,他更看重是否问心无愧。李嘉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满足。姑且不论李嘉诚对香港经济繁荣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单说对内地投资数百亿港元,独资创办汕头大学及其善举义行,李嘉诚堪称华夏骄子。

“沽名钓誉”是最为世人所厌恶的,因此,要做善事就要真心真意,这样反而能够名利双收。

1978年9月底,李嘉诚作为港澳观礼团的成员,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在北京,李嘉诚从街景、车流、人的服饰等表层现象,敏感地看出内地的贫穷落后。他更推断,首都如此,乡村就更不消谈。

但是,通过另一角度,李嘉诚从首都人的精神面貌上,预感到中国将会发生巨变。

李嘉诚仅仅透过一些表面现象,就看到了祖国的贫穷和祖国的希望。

客观地说,那时的李嘉诚,多少还存有戒心。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他在一番耳濡目染之后,开始郑重地思考:我应该为民族为祖国为家乡做些什么?

这是李嘉诚为家乡大做善事以至于后来大举投资的发端。

这里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李嘉诚的一些善举。

1978年底,李嘉诚捐资500万港元,在家乡潮州兴建9幢群众公寓,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安排住户250户。后来,又陆续修建了5幢。

1980年间,李嘉诚捐资2200万港元,用于兴建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

其后,李嘉诚为兴建韩江大桥捐款450万港元,名列募捐者榜首。

李嘉诚还多次捐善款,资助家乡有关部门设立医疗、体育、教育的研究与奖励基金会,每笔数额10万到150万港元不等。

李嘉诚慷慨解囊,善举义行在家乡广为流传,树起一座心碑。尤令人称道的是,他淡泊功名,保持低调。他不同意以他的名字为潮安、潮州两医院命名,甚至不愿意参加剪彩仪式。

1984年,他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00万港元;1991年,他又捐出500万港元,并表示从1992年至1996年间,陆续捐赠6000万港元。

1987年,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款50万港元,用于赞助儒学研究,该基金会在山东曲阜为李嘉诚树碑立传。

1988年,他给北京炎黄艺术馆捐款100万港元。同年,捐200万港元资助汕头市兴建潮汕体育馆。

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李嘉诚先后有数千万港元的捐款。

独资兴办汕头大学,更是李嘉诚在祖国义举的一块丰碑。从1979年至今,他捐出的款额逾8亿港元。

在香港,李嘉诚也堪称一个大慈善家。

从1977年起,他先后给香港大学等几家教育机构及基金会,捐款5400多万港元。

1984年,他捐助3000万港元,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兴建一座李嘉诚专科诊疗所。

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了3间老人院。

1988年,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香港肾脏基金、亚洲盲人基金、华东三院捐资共1亿港元。

80年代至今,对香港社会福利和文化事业的几十家机构捐善款逾1亿港元。

李嘉诚在商业上的辉煌业绩,以及在公益事业上的慷概之举,为他赢得无数的荣誉。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多次接见他,高度赞扬他为祖国为家乡作出的贡献。

1986年,香港大学校监、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称号。

1989年元旦,李嘉诚获英女皇伊丽莎白颁发的CBE勋爵及勋章奖章。

抛开功利而言,善行义举显示了李嘉诚崇高的人格和品德。

但谁又能否定,李嘉诚的高尚形象没有给他的商业事业带来效益?

道理很简单,做生意谁不想找一个人品人格高尚、信誉卓著的商人作伙伴,而愿意与奸商交朋友呢?

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的善举是他商业活动中的无形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无形资产要比有形资产更昂贵更具价值。

李嘉诚捐赠善款,不论款多款少,往往会对公众或传媒,说一席爱国爱港、利国利民的话,感人肺腑。

平常不时作一些小的善事,人们固然会感激涕零,但是当他们有难,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时,如果你能抻出援手,这才是“善之大者”,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之一。

李嘉诚先生华东赈灾的义举,就属于这种行为,这使他再一次誉满神州。

据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陈虹,在1991年7月l1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的情况介绍,1991年上半年,特别是5、6月份以来,中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旱灾。截止到7月5日,全国因灾死亡1270人。

灾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是安徽和江苏两省。据初步统计,安徽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70%,因灾死亡2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30多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人民币。江苏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因灾死亡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对这两省的救灾工作予以特别关注。但是,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大、范围广,目前仍有200万人无家可归,并已有灾民患肠道疾病等,大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急需修复。完成上述救灾任务需要2亿多美元和各种物资器材。

陈虹代表中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中国安徽、江苏两省灾区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李嘉诚先生从报刊上读到关于“安徽、江苏地区遇上百年未见洪峰,灾情特别严重”等信息,他的心情很沉重,密切关注着灾区的情况。曾私下对老朋友许伟先生谈到,“好几个夜晚我都睡不好觉!”他是在7月12日清晨六点钟,听到了香港电视台播放的“中国政府的紧急呼吁”的新闻报道的。

国家处于危难之秋,正是义者报国之时。

李嘉诚,顾不上把早餐吃完,当即拨通电话,与长实、和黄、港灯、嘉宏四大公司的负责人联系并取得一致共识。才是清晨六点多钟,“长实”董事局主席办公室经理鲍绮云小姐的家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鲍经理一骨碌地起了床抓起了话筒,只听得李嘉诚先生急切地声音:“你赶快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去!找到任何一位社长都行。我只要求见他五分钟。如果他很忙,就算站着五分钟说说话也行!”鲍绮云经理马上按李嘉诚先生的吩咐,当即驱车前往新华社香港分社完成了联络工作。李嘉诚先生以属下四大公司名义,带头捐款5000万港元,赈助华东灾区。

是日下午3时前,李嘉诚派出秘书,将总值五千万港元的四张支票,送到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并附上一封给社长周南、副社长郑华的亲笔签名信。

李嘉诚先生的信这样写道:

“作为一个身居香港的中国人,本人认为应较其他国家率先作出实际支援,希望可带来一个迅速引导作用。本人谨代表集团四间上市公司附上支票四张,共港币五千万元,请两位社长与有关部门联系,以最高效率及最佳方法,达至最好之成果。”

在那一天的中午开始,就有许多记者到“长实”公司采访李嘉诚先生,要他谈谈对“中国政府紧急呼吁”的反应。

李嘉诚是这样回答新闻记者的提问的:“关于中国政府紧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的做法,我以为这表明国家有进步。不再像当年连唐山大地震也不肯接受国际援助了。这次天灾,公开呼吁国际社会和自己的同胞的帮助,这是很正常的做法。”

李嘉诚说:“在这之前,没有谁曾叫我捐款赈灾。这次捐款,完全是我自动自觉的。”

“过去,对公益事业,我一般以私人名义去做,这次,以公司的名义,则别有深一层的意义。作为以中国股东为主的香港公司,应该用最快的时间对中国紧急呼吁作出反应。中国人要比外国人更快、更自觉地做这件事情!我希望借这一快速反应,能起到一点引导作用。”

“我们捐出的钱,和国家所需要的数目相差很大,但希望小小的贡献能起到一点好作用。我们只有这一个目的。”

李嘉诚高兴地谈到香港市民踊跃捐款赈灾的情况。他说:作为一个香港的中国人,这是应该做的事。以香港今天的情况,每个人尽心尽力,应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华东灾区。希望各界人士、各个社团,只要经济能力许可的,都踊跃参加,用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方式来支援灾区。”

李嘉诚还表示:“希望天气快些好转。希望灾区的情况早日好起来!”

李嘉诚衷心地说:“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我的有生之年,如果能为人类作出一些贡献,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死而无憾!”

与此同时,香港的各大财团、企业界的各位知名人士,各界市民,从孩子到中、小学生大学生,从街边小商小贩到家庭主妇,从演艺界的影视歌星到白发苍苍的阿伯阿婆,无不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港九市民都自觉地行动起来了。

“血越是浓、越教我激动!水深火热之中火热,千万个面容,心牵我心,苦等于我苦,同出一个天空……”

“滔滔千里心”的歌声回荡在香港、九龙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回荡在港九的每一个角落,令人回肠荡气,热血奔腾,教山河也为之动容,教铁石也为之垂泪!

香港市民中呈出了一幅“骨肉情谊,山高水长”的动人场景,再一次强有力地显示,香港市民具有极其浓烈的爱国爱乡精神和炎黄子孙同胞骨肉的深情厚谊,显示了香港无愧是一个强大的爱国基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为香港市民一个共同的行动口号。香港市民那“血浓于水”的真诚,赢得了举世的赞誉。

1991年7月12日那一天,港府立法局财务委员会,也拨款5000万港元赈助中国华东灾区。据有关方面统计,到是年7月23日,在短短的12天内,全香港的赈灾筹款总额,已达到4.7亿多港元。

与此同时,台湾对华东灾区的捐赠也起过了300万美元。澳门的捐赠也超过了2000万澳币。

联合国先后收到的捐赠,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德国、新西兰等的捐赠,总额也达到五千四百多万港元。

李嘉诚的带头捐赠行动,产生了良好的引导性的轰动效应。香港演艺界发起的“血浓于水”的筹款大行动,持续进行了两个月,堪称“史无前例”!而稚童及老人的捐献,尽管“竭尽所蓄”数目有限,也诚属“救灾不嫌百十金,点点滴滴表真情”之举,动人肺腑。

在那一年的7月19日,李嘉诚先生的家乡广东潮汕地区,又受到七号强台风的袭击损失严重。李嘉诚先生获悉这一情况后,当即与汕头市委书记林兴胜取得电话联系,询问具体灾情,并请林兴胜书记转达他对潮汕人民的关切和慰问。同时,主动捐款500万港元,以供汕头大学及潮汕灾区大中小学校维修校舍之急需,再一次表现了他的赤子深情,动人肺腑。

李嘉诚先生的爱国心赤子诚,无愧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精英和代表。

据悉,香港同胞捐款总数五亿六千六百三十二万九千零二十五元九角六分,都及时汇转给“中国减灾十年减灾委员会”和灾区。

李嘉诚箴言:

现时社会上许多人毕生营营役役,追求财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6.重义不重利:商之大者

许多成功的大商人,在事业的顶峰,都求一个“淡”字,这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有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战国时的盂尝君有个门客,常常弹剑而歌,歌词无非是报怨没有肉吃、没有好衣穿、没有车马之类,而且给了这个要那个,没完没了。但孟尝君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有一次,孟尝君派这个门客到自己的封地去收租,他到了那里,却把地契和欠据当众烧掉,告诉佃户们说:孟尝君好心免了大家的地租和欠款,使佃户们欢天喜地,对孟尝君感激不已。后来,孟尝君在朝廷失势被追杀,无处躲藏,多亏这里的佃户收留保护,才逃过了一劫。

原来,这位门客当众烧掉地契和欠据,是为了给孟尝君“买义”,让他“狡兔三窟”,以备不虞。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千金买义的人。只不过,他买义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得人心的支持,以便使自己的事业更加辉煌。

李嘉诚在股市纵横驰骋取得不凡的业绩后,又逐渐淡出股市。从1984年起,他先后实行了三次私有化。

这里所说的“私有化”是一个专门名词,是指改变原上市公司的公众性后,使之成为一家私有公司。

作为上市公司,长实从股市筹集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与此同时,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的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经营者所不希望的。因此,在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李嘉诚决定将长实逐步淡出股市。

根据证券条例的规定,公司上市必须拨出25%以上的股份向公众发售,即使是一家家族性的上市公司,本质上也是公众公司。

公司上市、收购公司以及供股集资,都被称作“进取”,而将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挂牌的上市地位,即是“淡出”。

其实,“淡出”也是一种收购形式,只不过取消挂牌后的私有公司,不能再从社会集资,也不再具有以小搏大、以少控多的优势。

李嘉诚将长实旗下部分公司实行私有化,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目前李嘉诚所控的长实系集团够庞大了,仅以长实、和黄、港灯三家巨型公司的规模而言,已足以获准浩大的集资计划。因此,将部分公司私有化,并不影响长实日后的集资扩张。

其次,私有化以后的公司,将重新变为不受公众股东和证监会制约监督的公司,因而有利于保存商业机密,也不必再像公众公司那样向公众公布财务经营状况。

同类推荐
  • 巨商书架

    巨商书架

    世界商业世子最不为人知的财富秘密,没有人能经易地抵制名著的诱惑,更没有人会拒绝财富与智慧的造访。比尔·盖茨因为一本书成为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亨利·福特说被一本书“洗脑”是自己的运气;有一本书,拥有令人无法不相信的神奇咒语;有一本书,被查禁70年后再次激起财富思维的风暴…… 这些书都是全球商业巨头财智书架里的珍藏。《沉思录》——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用灵魂书写的智慧独白;《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之外,亚当·斯密的又一传世经典;《不抱怨的世界》——出版30天内,全球有600万人加入“不抱怨”运动;《秘密》——全世界都曾注目这本书的出版;《唤起心中的巨人》——世界顶尖激励学大师的潜能学著作;《失落的致富经典》——全球亿万渎者都在阅读的百年财富古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美国政府公务员、公司员工、军队官兵的装备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出版当年即突破100万册,40余年经久不衰;《硅谷禁书》——从硅谷起家的百万、亿万富翁人人部凑过此书 。
  • 落实背后的落实

    落实背后的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落实实效的英雄。把落实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落实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贺卡题辞(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庄周今读

    庄周今读

    故事是在战国中后期广阔的背景下展开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充斥了杀伐、兼并、权谋,无正义可言。庄周始终追求自由、平等,不愿意同流合污,注定他……
  •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人生智慧的书,从做人、做事、性格、交往和处世等方面遴选了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阅读这些经典的人生故事,可以从中感触到哈佛精神的精髓所在,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在与哈佛大师进行深层的沟通。不可否认,这些人生故事就像哈佛给予的人生忠告,品味它们,就好像浸润在智者的思想里……
  • 独步清风

    独步清风

    爱情的破灭,友情的背叛,一次接着一次的危机不断的考验她的道德底线。杀人灭口、栽赃嫁祸、虚情假意、不择手段,当她蓦然回首时,她已经不是那个充满正义感的女孩,她又将如何面对自己?当她真正察觉心中所爱时,曾经的欺骗和背叛却让他负气远离,满手血腥的她还能否得到所谓真正的幸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凌家千金

    凌家千金

    喜欢占小便宜的婶婶,家长里短,看似糊涂实则精明的母亲,以及聪明却运气不大好的老爹跟小气贪财的伯伯,鸡毛蒜皮,生不出儿子的舅妈和不想娶妾的舅舅,看这一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奔小康。相公,这是一个穿越女平凡的乡村生活纪事。看起来偏心却公正的奶奶,那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 蛇衔草

    蛇衔草

    他,是蛇,是最凶狠的毒蛇。她,是草,是不起眼的杂草。他有蛇毒,她治蛇毒。是她克制住了他?还是他禁锢了她?她,和他。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这一世,是凤凰涅磐还是永生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