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700000029

第29章 商品投资篇(2)

在20世纪30年代,宋版书平均一页可值10块银洋,40年代便可卖50~60块,到50年代,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愿出100元人民币收购(当时月人均收入不过20元~30元),到2000年初,文物商店陈列的宋刻医书中的一页,已经标价到80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古籍图书的收藏价值。

古籍图书市场的走势,大体有四个特点:第一,主角是明清版,约占市场总量的 90% 以上,这类书数量庞大,品相、时期、价格和收藏价值也相差很大,总体而言市场价格稳步上升,但升幅较小;第二,宋、元版图书,是高收入收藏者瞩目的焦点,每年的升值率比明清版书要高20% 。由于此类书珍稀,其明清仿版也有收藏价值,仿版书的升值率每年约在15%~20%,前景继续看好;第三,中国善本古书在欧美、日本、香港等拍卖市场的成交价格经常是国内同一品质、同一类别图书成交价的2~3倍,甚至更多;第四,进入拍卖公司的古籍图书,每年竞拍价格的增长率大约10%,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投资价值。

如何获取古籍图书

通常有两个地方:一是拍卖公司,一是古旧书店。前者价格较高,但品质有保证,赝品很少;后者的古籍书源来自民间,书店一般是坐台收购,或上门收购民间古书,然后出售。在书店寻找古籍书,一般要有很大的耐心和超人的眼力。就近现代名著而言,其出版年代虽非久远,但因数量少,文化价值高,也有类似的收藏价值,且初始投入要比古籍图书低得多,因此,古籍图书的收藏家一般也同时收藏近现代名著。

商品投资要避免"一窝蜂"效应

投资理财应避免盲目跟风

“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寓言: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

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他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顿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一位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用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而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月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

巴菲特指出投资中的“旅鼠行为”就是“无意识的模仿同类的行为倾向,无论这样的模仿是多么的愚蠢”。

但是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随大流,不挨揍”。就是说凡事跟着大多数人走,才不会吃亏。其实这句话也许在为人处事上,有些道理,但是在投资理财方面就非常不适合了。

君不见前两年的土族掉渣火烧,极富民族特色的门脸加上诱人的佐料香气,仿佛只要名字跟“掉渣”、跟“土家”略略沾边的烧饼店面,就有排队购买的长龙在绵延。无论繁华的商业一条街、还是胡同里的菜市场,到处都是卖火烧的门面。更不用说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边吃烧饼边行路的吃客了。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早餐点都改卖烧饼了。一条街上,几乎每隔不到50米,就有一家挂着“掉渣”牌子的烧饼店。甚至有的地方相邻而开的烧饼店不下十家。

自2005年3月,掉渣儿烧饼在武汉的第一家店开张之后,就拉开了人们排队买烧饼的序幕,在广告效应带动下,不到半年时间,武汉大街小巷一下冒出几百家烧饼店;与此同时,最初每天3000多张烧饼的销量也逐渐远去。

随之而来的就是混水摸鱼发“掉渣儿”财的人一哄而上。什么掉渣渣、掉掉渣、土掉渣、掉渣王、土家掉渣等等,总之,凡是与“掉渣”有关的词似乎都能与财富划上等号。有挂招牌卖掉渣烧饼的,有收加盟费、招加盟商的,甚至还有超低价处理掉渣配方的。

各大网店上以上千元、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价格公开叫卖土家烧饼的配方、设备材料供货商名录、店头设计标准等系列文件资料,这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得不令“土家烧饼”走向灭亡。

从2005年中期到2006年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湖北恩施土家族风味的创意就由于众多李鬼的纷纷杀入而最终宣告失败。遭遇一窝蜂投资的掉渣烧饼,快速从诞生到鼎盛,再到各式烧饼“百家争鸣”,最后戛然而止,偃旗息鼓,不久悄然退市。

投资上的“一窝蜂”效应带给掉渣烧饼的最后结果就是:大家谁都没得做。掉渣烧饼如昙花一现,随风而逝。不过随风逝去的不只是掉渣烧饼的品牌和销量,还有众多跟风投资者的资金、心血和美好的赚钱愿望。

这不禁让人想起数年前的呼拉圈热潮。当年不论男女老幼,人手一个,不论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连买酱油的小店都在卖呼拉圈。俨然一股全中国人民转起来的势头,当然早期的投资者利润丰厚赚了不少。但是随后投资者一哄而上,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最后不得不纷纷退败。

这说明如果市场需求的改变速度,快过了投资者的应对能力,会带来很糟糕的结局,轻者产品滞销,重者工厂倒闭,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所以奉劝急切致富的投资者,当你面对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产品时,千万不要盲目追风,一哄而上。

在家庭理财投资上,盲目跟风心理也要不得。千万不要看别的投资者赚到钱了,就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投资。但是,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古董投资来说,许多人都没搞清楚关于古董的基本知识,就盲目去“淘宝”,结果花了很多钱,买了大量不值钱的所谓古董。

从某种程度来讲,并没有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投资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冷静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才是上策。如果只单单看某人投资什么理财工具赚了大钱,于是也跟着投资,就有可能做出“捉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

艺术品投资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市场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到了国外还可以继续突破纪录;数千万元一幅画的价格已成家常便饭;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艺术家,一夜之间即成大师;随之,加上伪“专家”推荐,某类画价将会翻一翻甚至将会翻两番。

于是追涨的收藏者,趋之若鹜,各方资本纷纷加入。有媒体报道,前一时期准备投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海外资本单位以亿计量。

投资者只要稍稍留意,就不难看到,近些年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回报率之高,令人跌破眼镜:2004年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以187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6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成交价仅为396万元,8年时间增值4倍;2004年,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209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309万元成交,5年的时间增值近7倍;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65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132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2倍;2004年,陈洪绶的《花鸟图册》以286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时以209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3倍;2005年,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卷》以2750万元成交,在2003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506万元成交,两年时间增值5倍。

望着这令人眩目的数字,许多当年没有投资艺术品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大有倾家荡产买后悔药之势。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但凡投资市场红火的时候,也是风险激增的时候。艺术品市场除了其艺术含量以外,与基金、股票、不动产等一样,也是一个投资市场。是投资,就有风险和回报。如果当某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50%,风险就会骤然增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局者之所以迷,主要是贪婪在作怪。当贪婪作怪时,就忘记了应有的恐惧和堤防心。不仅投资如此,做人也如此。但凡上过骗子当的,或是经济犯罪的,基本上都是由于起了贪心,被别人所利用。

当然这里所说的避免盲目跟风,并不是说所有的跟风都不对,都不好。如果投资者能端正投资理财心态,解决好“何时跟”与“跟到何时”两个问题,跟风就会变成另一种状况。

前几年,小刘几乎尝试过所有的投资方式。饱经风雨的他,认为在理财工具选择上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他买过股票,买过国债,还买过黄金、炒过欧元。

小刘认为自己不是投资专家,对市场没有长远的透视,不是能够最先发现市场机遇的投资者,因此,有自知之明的小刘,每次走的都是“跟风”路线,但他是耳聪目明的跟风者,只要一看到周围有人赚了钱,就迅速跟进;而且,每次操作,都能凭着快进快出小赚一笔,虽然跟投资高手比起来不值得一提,但是时间久了,利润率还是挺不错的。

因此,笔者认为最好不要跟风,但是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另辟蹊径的投资头脑,那就像小刘一样跟风:第一,把准时机快速进入;第二,冷静思考,不要贪心;及时收手,见好就收,这样才不至于被“套牢”;第三,是比其他投资者对信息的把握要提前,多注意与投资擅长者沟通,因为这些人整天都泡在市场里,嗅觉异常灵敏。

仔细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盲目跟风、祛除心中的贪欲、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透支自己的经济等,这些都是理财投资的好习惯,学会用这些好习惯,投资者就已经赚到了一半。

聪明的投资者冷静面对“一窝蜂”效应

在投资理财中,其实“一窝蜂”效应的本质就是"赚钱"效应。在新项目刚刚起步时,大家都看不到其回报率,很少有人大量投资;那些成熟的投资项目,由于大家已经看到了其高额的回报,所以容易趋之若鹜,走“一窝蜂”的投资路线。

这些走“一窝蜂”路线的投资者,大多数是跟风而来,很少是想做长线投资的,大多数是打算赚快钱。事实上,这些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很少能赚到大钱。

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之后,在杂志上看到生产塑料花的信息,觉得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会很有前景。于是决定生产塑料花,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人做此生意,所以当时生产的塑料花利润非常丰厚。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但是后来有很多投资者被塑料花的巨大利润空间所吸引,于是效仿“长江塑料厂”纷纷做起了塑料花,可是市场竞争激烈了,利润越来越低。

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在香港房地产暴跌之时,李嘉诚逆势而行,在人们“一窝蜂”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李嘉诚拒绝跟风卖房,而是认准形式,大胆收购大量地皮和旧楼。他认为香港工商业的前景是好的,香港是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

果然,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股神”巴菲特也是不喜欢盲目跟风的,面对投资,面对利润诱惑,巴菲特从来都是冷静面对。他总是喜欢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

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在1968年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可是当股市一片凯歌,投资者“一窝蜂”入市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第二年,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随后四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此时,唯恐避之不及的投资者们又一窝蜂似的撤出股市,这更加剧了股市的下挫。

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于是在众多投资者撤出股市的时候,巴菲特再一次作出了不同众人的举动,大举购进。

到了2000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大幅上涨,人们纷纷倾囊投资。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

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投资者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股神”巴菲特不盲目跟风的借口。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够巧妙应对“一窝蜂”效应,就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带来大收益。

商品投资——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新项目投资—--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投资项目,大家往往都持有观望态度,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枪打出头鸟,于是饱受中国保守式教育的人们都不太愿意做这种出头鸟。

可是在投资中,要想获胜,就必须能够克服人性弱点,学会理性判断分析,认清市场发展方向和趋势,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者要学会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投资市场总在恐惧与贪婪之间徘徊,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可以永远贪婪地享受投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应该学会在平稳中看到风险,在风险中贪婪的看到收益,正如美国股市1929年的崩溃是以投资者后期获取数十倍的收益作为回馈的。

同类推荐
  • 新股民炒股指南

    新股民炒股指南

    股票是何物,它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是如何发行上市的;股票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存在哪些风险并如何规避,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个新股民,如何开户、申购、交易;在买卖股票时,有哪些常用股票分析理论、技术和指标来帮助判断股票的价值,挑选和买卖股票;在实际的股票操作过程中,如何选股,解读庄家,如何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采取策略获取较大的投资回报……总之,在入市的当初,如果掌握了《新股民炒股指南》所介绍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对股票、股市、股市风险、股票分析等方面哪怕只有一点肤浅的认识及了解,资金的投入可能就要谨慎得多,机会的把握就要恰当得多,其投资收益也将会高得多。
  •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理财就是“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理财不等同于投资,应包括开源,即不断寻求合法赚钱门道,将个人资产不断升值;也包括节流,也就是科学地消费,不让个人资产无谓地流失。理财的精髓在于用财之道,赚取钱财并妥善运用钱财。本书根据家庭理财的特点,详细阐述了人们的理财目标及侧重点。书中既有概念介绍又有提示建议,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分析,力求将知识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是家庭理财必备的书籍。
  • 我们老了花什么

    我们老了花什么

    养老金领取年龄如果推后,对于个人来说,面临的有可能就是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但你还没有养老金可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充足的钱为未来预存,那老了怎么办呢?而且现在即使生活小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承受不起。夫妻双方一人失业,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住院,再或者经济主力出现意外……年收入低于十万、家庭资产如何配置、要储备多少钱才够养老?孩子的教育投资多少合适、保险是理财手段吗、投资要投什么怎么投、信用卡如何利用……少壮不算计,养老心头慌,财富时代,钱袋也得规划把积累财富和财富规划提前开始吧!
  •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本书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能够让你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并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在这样一个微利时代,中产阶级沦落为新贫阶级,期待老板加薪,不如自己帮自己赚薪水。运用投资理财杠杆原理,定期定额,分摊风险;保险基金,策略挑选;股市房产,趋势投注。赚完薪水,再赚投资,财富年年翻,你也可以从月光族变新富!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中产阶级只靠领薪水过日子,其实你的财富已经在缩水,如果你不投资理财,将成为最大输家。学会掌控6件事,你也可以是新富人!
热门推荐
  • 推销学全书

    推销学全书

    推销就是在推销中说服和诱导潜在购买者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并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推销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让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或产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企业现阶段无法完成的市场和企业知名度。从而使企业快速的发展,再这之中培训涌现出一些大量的推销人才,同时也方便了顾客,使得顾客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产品!以达成推销员和顾客之间的互惠互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的推销学五花八门。一些企业对新加入的推销员的要求更高,从而达到面对顾客时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内涵以及产品的特点。
  • 笑话一箩筐

    笑话一箩筐

    《笑话一箩筐》汇集了中外几千则幽默笑话,包括家庭幽默、校园幽默、爱情幽默、军事幽默、动物幽默、交通幽默、医疗幽默、国际幽默、机智幽默、商业幽默、职业幽默、愚人幽默、讽刺幽默、生活幽默等诸多内容,集幽默性、诙谐性、生动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笑话大全,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享受幽默带来的魅力!笑话是一种以讽刺为主要艺术特色,具有强烈喜剧效果的小故事。它在民间文学的百花园里,像一株色艳味香的奇葩,是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人生旅途上的快乐伴侣,深受人们的喜爱。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翻开本书,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
  • 传统女生VS特工王子

    传统女生VS特工王子

    他,从天而降,一袭黑衣,翩翩如谪神降临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去经年,当年的黑衣大侠无数个在眼前出现,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救她一命的黑衣大侠?……夏纤纤说:“我喜欢穿黑色长衬衫的男生,有一种特别的神秘的责任感。”于是,封子扬从此清一色的黑衣。
  • 穿越之丞相的炮灰妻

    穿越之丞相的炮灰妻

    初夏是一个小人物,从公司的小职员,不断的挖陷阱埋人拍马屁,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朝飞跃升级成了总经理,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可是这位置还没有坐稳便被灯砸到了这个坑爹的世界,之所以说坑爹是因为着个世界既然是在一本书中她闲来无事看过的一本书中,名字叫做【重生嫡女富贵命】,而她成为了一个小炮灰!上有原重生嫡姐(女主),下有特工穿越的庶妹(最大女配),而她便是“狠毒后妈”的亲生女儿(小炮灰),这节奏,要让她怎么活?看在是豪门贵女,有吃有喝,生活无忧的面子上适应性强的初夏秉承着远离女主女配过自己日子的想法,安安静静的看了5年的宅斗戏。。。但是看着眼前的大红喜衣,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便被特工庶妹打晕扛上花轿。一醒来便看到一张笑的渗人的妖孽脸蛋向着自己。“妈呀!这不是男主么?我怎么到这里来了?”在看看整个鲜红的房间,哭喊道:“老天,剧情大神我错了,不该看戏不给钱,还幸灾乐祸!!”此文女主腹黑扮猪吃老虎型,男主是腹黑加冷酷型。宠文,一对一,有宅斗,宫斗。
  •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霸道前夫:娇妻不承欢

    新书《火焰娇妻:神秘老公太难缠》已经发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评论,投票!我爱你们,么么哒……木云惜怀孕检查时,却碰到老公带着他的情人一同去检查。离婚协议书毫不留情的扔到她的身上。在晕到之前,她用血一笔一划的写上她的名字。随后木家破产,她爸去世,在那一刻,她一无所有。然而她决定放弃之后,他却纠缠不清。“孩子是我的,与你无关。”他邪笑,“孩子身上流着我的血,不如……一人一半!”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逆天废柴:至尊魔妻

    逆天废柴:至尊魔妻

    “她”,是无所不能的地下统领,狡诈,腹黑,强势。“他”,是一无是处的废柴少爷,呆板,单纯,懦弱。时空转换,她变成了“他”。玄力,战气两手抓,本少爷就要魔武双修!契约?本少爷绝对不告诉你们本少爷能无限契约!炼丹?本少爷早就玩腻了,喏,借你们一颗神品丹药观赏观赏!炼器?你们帮我瞅瞅这把神器肿么样?符咒?本少爷画个圈圈就能诅咒你!……他,是她逃不掉的宿命。“丫头,你若上天,我便劈开这天,你若入地,我便踏碎这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丫头,你生生世世都逃不掉的!”某男妖孽的脸庞一汪深情,将人溺毙其中。某女感动得眼泪汪汪,面若桃花,窝在某男怀里使劲的磨蹭。“丫头你就快快到我碗里来吧!”某男眨着邪魅的桃花眸,笑的一脸风骚,脸上明晃晃的挂着求扑倒求蹂躏。“尼玛,给老子滚!”某女一脚踹开嘚瑟的红衣妖孽美男。某男眼见形势不好,贼笑一声,直接扑倒!他,是她最亲密的伙伴。“以吾之名,与尔签订至尊血契,永生相随,不离不弃。灵魂永伴,生生不息。如有背叛,违约者灵魂破灭,永世不得超生。”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声念起了远古的誓言,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是她最忠诚的骑士。“阿诺对天发誓,从此刻起,我,阿诺,今生只忠于萧羽一人,若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灵魂永受无间炼狱之苦!”阿诺单膝下跪,指天发誓。有她,他……他们是她可爱的亲友们,还有她,他……他们是她可恶的敌人们。“今朝,我,水冰羽,要活的精彩,活的潇洒!”水冰羽指天长啸。
  • 妖孽王爷极品妃

    妖孽王爷极品妃

    (全文已完,放心收藏)她,本是二十一世纪师父门下最宝贝的徒弟,天生一身灵力,世所罕见。一朝穿越,居然变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废柴?被欺负、被抛弃?天下笑谈!从来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何时轮到别人欺负她。她会让世人看到,什么是废柴的崛起,天才的陨落。本是无心无情的她,无意中惹上一个邪肆妖孽,自此,甩也甩不掉,逃也逃不掉。他邪魅一笑,“宠一生,爱一世,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想要也得要!”当妖孽遇上腹黑,冷酷对上无情,是谁应了谁的劫,而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 自由

    自由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作家,被加冕为“伟大的美国作家”。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而又伟大的小说。正如人们借由狄更斯来了解十九世纪的英国,后人也可以通过《自由》来了解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美国。《自由》出版前,奥巴马总统急不可待抢先阅读,赞叹“太惊人了”。美国传媒女王奥普拉:“一部惊人的大师级杰作。”《自由》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十年经历的梦想与失败。乔纳森·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戏剧性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原来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兰岑着眼于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充满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