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000000002

第2章 文学(1)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但名家辈出,作品丰富,而且流派纷呈,它们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文学历史画卷。文学是文化深刻且理性的反应,因此,从文学方面看中国文化的底蕴,你将看到其最精华的部分。

中国最古老的诗,最初并不是用来朗诵的,而是用来歌唱的。因此,诗又称为诗歌。出于歌唱的需要,诗在体裁上形成了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句尾押韵等特点。

诗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候的诗更侧重于“歌”,甚至可以称为歌谣)。先民的歌谣产生于劳动中,可一直上溯到原始人共同劳动时所呼喊的劳动号子。人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之情都需要表达和发泄,而最自然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诗是言志抒情的语言,用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歌”。在现实生活中,诗歌是抒发感情、慰藉心灵、调剂精神、激昂斗志的最佳形式。

诗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更加广阔,情感更加丰富,诗也在不断的发展。

唐王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如被称为“唐初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边塞诗称著的王维、王之焕;以风景诗称著的孟浩然;特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以及民众诗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灿烂的群星,光辉千秋。

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特别是又涌现出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更加光彩夺目。

律诗是一种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体。它对诗篇的字数、句数、用韵、声调的平仄、词语的对仗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诗体是以前所未有的。为了表示与古体诗的不同,唐代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律诗是唐诗的代表,它被以后历代诗人所承袭。唐以后之诗,虽然也有许多佳作名篇,但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新突破。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这些诗歌原本都是乐曲的歌词,按其所从属的不同音乐门类,分为风、雅、颂三部。风是反映各诸侯国风土民情的民歌曲调;雅是宫廷音乐及其配歌,相对于“风”诗的“俗”,而称之为“雅”,被统治者视为正音;颂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祭祀列祖列宗的诗歌。其中以“风”诗最为反映现实生活,坦率诚挚,感情充沛。

《诗经》中的诸诗,基本上是四言,句尾用韵,有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歌唱起来,辞顺曲婉,回环往复,韵味无穷。

赋、比、兴是《诗经》诸诗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即直陈其事;比是比喻和比拟;兴即先言其他之事,以引起所咏之辞。因为“兴”常用于持的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诗经》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为后世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开了先河。

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诗歌体裁——楚辞。它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楚国诗人屈原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造、提炼而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被后世称为“楚辞”。因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所以楚辞又称为“骚体诗”。

楚辞在诗的句式形式上,采用三字一节的结构。中间以“兮”字为分节。三字节奏,使诗歌语言在结构上更富于变化,是诗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转变的先声。

在诗的语言上,楚辞讲求用辞华丽,对偶工巧。诗的语言美,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陶冶性情,使人饱尝美的享受。后世的诗人基于此,都非常重视对诗之语言的锤炼,追求诗情的内在美与语言的外在美的统一。

楚辞以丰富多彩的想象、神话传说的采撷、多层次的构思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道路,为后世诗人所效法。从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诗、曲、赋都是在《诗经》、楚辞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古体诗

古代把汉、魏以后无严格格律要求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在诗句的形式上,既有五言也有七言,还有杂言。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古诗”,就是这种古体诗,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

乐府本是西汉时期所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培训乐工,并为从民间搜集来的歌辞配以乐曲进行演唱。乐府诗主要是五言,它开创了五言体诗歌的新形式。五言体诗更富有诗歌内容上的表现力和音乐上的感染力。乐府诗中有较多的叙事诗,促进了叙事体诗歌的新发展。

东汉时,五言体诗歌的创作日益兴盛,保留下来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当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抒情方法上,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写景与抒情的和谐统一;抒情语言,既自然朴素又精炼工切,可谓字短情长。它高度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风貌,树立了文人诗歌的艺术典范,所以《古诗镜》评它“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在五言诗开始盛行的汉代,又出现了七言体的古诗。传说汉武帝筑柏梁台,召集群臣登台唱和,能为七言者上座,每人一句,皆用韵。后人把这种七言一句、一句一韵、通篇不转韵、句不拘多少的体式,称为“柏梁体”。这种诗体虽然后世较少有人去写,但它为后来的七言诗奠定了基础。

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时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或结句)。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绝句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四句一首,短小精美,也叫截句、绝诗。尽管绝句体裁短小,但它能容纳各种各样的诗歌题材,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妙境。

绝句有五绝,即每句五个字,全首二十个字。也有七绝,即每句七个字,全首二十八个字。七绝晚于五绝,大约形成于南朝的齐梁时代。此外还有少量的每句六个字的六绝。

唐代绝句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艺术上表现形式短小精萃,易于记诵,所以备受推崇。它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读者,启发并开拓着后代诗人的艺术才思。

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也都是绝句创作的能手,他们学习前人,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创作出不少能与唐代绝句相媲美的艺术珍品。如《泊船瓜州》、《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等,都极具艺术特色。

金、元、明、清时期的绝句创作,虽然大致沿续唐宋,但也有其时代特色,产生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随着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开拓,绝句的形式也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绝句组诗的产生和发展上。每组由几首、几十首以至发展到几百首。有些组诗中的诗篇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相互补充,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大大增加了绝句的表现容量。

打油诗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它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唐诗选集,也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清代由孙洙(公元1711年—1778年)、徐兰英选编,乾隆二十八年成书。孙洙,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徐兰英是他的继室。道光、光绪年间有陈婉俊、章燮补注本6卷(或作8卷)。

该书选诗310首,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编排。该书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作,这些诗人包括帝王、士大夫、僧、歌女、无名氏等,其中大多数是唐代重要诗人,并重点突出了杜甫、王维、李白等人。其内容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按体裁分卷,各卷中所录诗篇均按作者所在年代编次。

此书原是为童蒙学习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编选者自称:“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实际上也是如此,编者汲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编成了这本雅俗共赏、流行久远的读物。

《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因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以说,这是人们对这本书的最高评价。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仕宦十三年,其间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房前屋后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九月中旬,陶渊明臣自己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的淡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古人称之为“田园诗人”。

王维

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维的诗现存不满足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

王维的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他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使他对自然和生活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诗仙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他的诗今存900多首,如《梁甫吟》、《侠客行》、《行路难》、《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他还擅长运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诗歌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诗文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白居易为文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之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不少篇章,尖锐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喻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都很有名。与元稹友谊甚笃,诗亦齐名,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所著有《白氏长庆集》。

“郊寒岛瘦”

唐诗及诗人很多都被后人并称,标准各异,或身世职业,或交往友情,或其诗的题材、风格等等,不一而足,如:李杜、小李杜、王孟、高岑、元白、韩孟等。晚唐苦吟诗人孟郊与贾岛则是因其身世与诗风均极其相似而被后人并称入典的。“郊寒岛瘦”,语出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后人遂以指凄苦的诗文意境风格。

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时隐居嵩山,称处士。近50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抑郁不得志,遂辞官事孝,其《游子吟》为唐诗中之极品。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韩愈为之作墓志铭。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寒”既指其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

贾岛(公元779年—843年),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初落魄为僧,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在洛阳以诗文投谒韩愈,因有吟诗冲犯韩愈马头之“推敲”佳话流传。贾岛以苦吟著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

陆游

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12岁即能诗文,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同类推荐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曼珠沙华的诅咒

    重生之曼珠沙华的诅咒

    “君霆,如果有来世,你会娶我吗?”她看到男子的点头,欣然而笑。是谁,忘川河边等待千年,是谁,固守着那份承诺,重生时,半边脸上所开放的那曼珠沙花是对她的诅咒,她是这个学校里最丑的女生,当青春穿过繁华,当岁月透起荒芜,此生只有她一人孤单而行,直到她遇到了他。
  • 月夜精灵的纯爱乐章

    月夜精灵的纯爱乐章

    音乐奏响的瞬间,世界只剩下你我,繁华盛世,最唯美浪漫的二重奏是我与你共同演奏着同一首恋曲。如果,她没有选择逃避,那么曾经他们相遇过。但也因为她的逃避,一切的故事开始了……当她当她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哀求般的钢琴声引起了她挑衅的欲望;而她悲伤的旋律却燃起他爱上她的希望。她可以在全世界面前耍优雅,唯独他,他是她眼中神经质的二货,能很轻易地惹她跳脚,惹她忘记了礼仪。他能够对一切都冷冷淡淡,除却她,她是他眼中出没无常的的妖精,此时出现在面前,一定要把握机会把她抓住。他樱花色的嘴唇微张:“和我交往吧。”她被吓得不轻:“呃,不,不好意思,你你,不适合我。”他又问:“想通要和我交往了吗?”她只能忍住脱鞋子丢他的冲动。他说:夜色迷离,月色空灵,小妖精,我们来一曲关于爱的乐章吧。她说:月亮会爱上黑夜,或许是因为只有黑夜才能映衬出月亮的皎洁无暇;而我爱上你,仅仅是因为已经占据了我的心,我,心爱你。
  •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独宠贵妃

    独宠贵妃

    她生得倾国倾城,却在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心为之沉沦……他是丞相之子,在放下矜持的她面前仍旧冷静的可怕。他没有接受她的倾心,而是让父亲将她送进了宫……他是一个花花公子,苦苦的纠缠只为博得她一笑。在她进宫的前一晚,他喝的酩酊大醉只哭不语……他是帝王,后宫佳丽无数却在见到她的时候,心中那平静的湖水激荡起圈圈涟漪。他宠爱她,想将她那颗冰冷的心给捂热……他曾经想掐断她那纤细的脖子,可是下不了手……他想将他的爱全部给她,可是他怕背叛……给大家奉上简单的对话:“为什么你是他献给我的?你在我身边想得到什么?”“没有……”“没有吗?不要骗我,我不想听到一个字是假的.啧啧,这么白皙的脖子,朕轻轻一握便可以断吧?”“真的没有,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哈哈,我信.”。。。。。。。。。《独宠贵妃》已经更新完毕,大概只要5块多便可以看完,嘿嘿!雨溪其他文:《痴君》最新连载架空历史望大家喜欢《疯狂》最新连载现代都市望大家喜欢《女佣情人》已经完结可放心阅读&&&&&&&&&&&&&&&&&&&独宠贵妃的视频地址:?pstyle=1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激发青少年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