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09

第9章 孔子家语

【原文】

士必悫而后求智能者焉。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悫(quH):忠诚,忠厚。

【译文】

对于受过教育而有所专长的人,必须要求他忠诚正直,然后再要求他聪明能干。

【赏析】

这是孔子向鲁哀公提出的“取人之法”,即用人原则。孔子认为选用人才必须“先德后才”,一个人只有在道德上具备一定的条件,然后才可以谈能力。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甚至还不如无才无德的人,因为他们丝毫不讲德行,只求自己享乐,一旦掌权,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原文】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译文】

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赏析】

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停”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原文】

丹漆不文,白玉不雕。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好生第十》。丹漆:红色的漆,即朱漆。文:同“纹”,意为修饰。

【译文】

红色的漆不需要修饰,白色的玉不需要雕琢。

【赏析】

何谓“美”?孔子认为自然就是美。什么叫“自然美”?不经人工雕琢而体现出的一种质朴的、纯真的美就是自然美。因为它此时并不代表任何人的思想意识。经过雕琢后的美,就包含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痛斥那些士大夫们以病梅为美的畸形审美意识,主张让梅恢复自然本性,自然发展。从中我们也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不加雕琢的人性是纯朴自然的,经过加工过的人性是病态虚伪的。

【原文】

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五·在厄第二十》。施:给予恩惠,施舍。畏:怕,畏惧。与:给予。骄:骄傲自大,放纵。

【译文】

接受别人施舍的人,经常畏惧别人;给予别人恩惠的人,常常看不起别人。

【赏析】

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要注重修身,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所以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给予,因为一旦接受,就有可能听从别人的指挥,失去人格。但对于接受施舍这一问题,应根据当时的情况而论,在特别的和人格尊严不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接受施舍是人自然本性的表现,当然,我们对于那些给予别人恩惠又对别人傲慢、轻视的人,应予以坚决的批驳。

【原文】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七·观乡射第二十八》。张:把弓弦绷紧。弛:把弓弦放松。文武:指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

【译文】

把弓弦绷紧而不松弛,文王、武王不会这样做;把弓弦放松而不绷紧,文王、武王也不会这样做;有放松有绷紧,这才是文王、武王的治国之道。

【赏析】

孔子在此阐述了文王与武王在治理国家上所遵守的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安邦定国,也适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只张不弛,人们就会疲劳,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高;只弛不张,生活就会懒散,学习就会放松。所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学习效率才会高,生活才会更精彩。

【原文】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七·五刑解第三十》。

【译文】

刑法不对于达官贵人,礼节不对于平民百姓。

【赏析】

这本是先古时代的一条法律条文,但在此孔子却加以发展了。他认为达官贵人犯法后,不应对他们实行刑罚,老百姓也不需要学习过多的礼仪。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达官贵人为所欲为,触犯法律开了绿灯,违反了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制原则,应该说是不健全的法律条文。

【原文】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六本》。谔谔:忠言正谏的样子。唯唯:不分是非的答应顺从。

【译文】

商汤、周武王能听进忠言正谏,所以国家得以繁荣昌盛。夏桀和商纣王喜欢阿谀奉迎的话,所以身死国灭。

【赏析】

商汤,周武王都是历代明君中的佼佼者,他们为政期间,实行仁政,重用贤能,为国家走向鼎盛做出了贡献。夏桀、商纣是有名的暴君和亡国之君,为政期间,重用奸臣、杀害忠良,暴虐荒淫,终使国破身亡。同是一国之主,由于为政的策略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历史的成败教训是一面有益的镜子,现代人能否广开言路倾听忠言,是事业能否蒸蒸日上的关键所在。

【原文】

古之士者,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

【注释】

选自《孔子家语·卷九·正论解第四十一》。道:指好的政治局面。退:退出。

【译文】

古代贤明的人,国家有好的政治局面时,就尽忠心辅佐它;政不通、人不和时则退出躲避它。

【赏析】

儒家有很强的名仕思想,他们的人生终极理想就是治国、平天下。但是如果政治黑暗,就应该避世,等待时机。孔子就是儒家这一思想的身体力行者。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孔子为了恢复先王的礼乐,周游列国,游说国君,却没有被采纳,孔子只好退身以教育为本,成为我国第一个教育家。儒家的“出世”与“入世”的思想,被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扭曲,他们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以个人得失为重,在功名的利诱下,具有很强的入世欲望,表现出强烈的功名欲;但是功名受挫后,又产生了极强的出世思想,此时他们心灰意冷,只想把自己隐居起来、寄情山水,以求心理平衡。这种“出世”和“入世”思想早已和孔子思想背道而驰了。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戒爱

    戒爱

    我在你的掌心,刻下一个轮回的梦,往事成空,生生世世重重。阿雅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很拽的校草楚尧,世界上就有一见钟情的故事,可是现实中的爱情往往不会太完美,在那所学校,还有阿雅同父异母的妹妹林龄,当年父亲抛弃阿雅出走,就是为了林龄。在和林龄成为好朋友的同时,阿雅也在一步步报复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听音,河岸的最初端(全本)

    听音,河岸的最初端(全本)

    黑夜,灯红酒绿的光亮从身边的划过的风声中穿梭倒退,乌黑的街道上飞快奔跑着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她大口大口喘息着拼命往前跑去,周围的一切都不在她的眼睛里……银色的路灯、彩色的招牌、紫色的伞……那些从身边擦过的事物像流线似的飞快移动,看不见任何影子。她必须跑,拼命的跑!以最快的速度跑……身后那些穿着黑衣的男子们如果追上来的话,等待她的将会是地狱式的折磨!忽然脚下一痛什么东西绊在了踝处让她来不及反应就直接跌倒在了地面。挣扎着要从地面爬起来的时候忽然一个身影挡住了宛若玉盘般大小的圆月。敞开的衣领,阴柔的五官,高大的身影,散发着淡淡茶香的气息……站在眼前的这个绝美如罗马雕像里出来的男子像午夜的吸血鬼一般伸出手抚上她的下巴,黑色的西装将他的淡淡的气势衬的非常彻底:“姐姐……你逃什么……”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从心爱自己

    从心爱自己

    女人要爱自己多一点。怎么爱呢?花大把的金钱美容、塑身吗?花大把的精力逛街购物吗?找个男人谈情说爱吗?NO!这些都不是对自己真正的爱!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女人先要宠爱心灵!心灵是每个女人的主宰,它能决定女人外面的状态。当心灵充满了坚定,你就有能力战胜困难;当心灵充满了感性,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当心灵充满了力量,你就有能力改变生活;当心灵充满了温馨,你的世界从此焕然一新。女人要宠爱自己,不仅仅是关爱自己的身体,更多的应该是关爱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它被欲望束缚。请跟随本书一起,开始一场宠爱心灵之旅……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