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
【译文】
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
【赏析】
晏子的这句话其实论述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认为物质财富只能受益一时,而精神财富却能使人受益终生。这种精神财富便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他以此话提醒曾子,要他注意拜良师结益友,以利于自己的修养。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与别人交往心里不存有任何功利,所以他的言行都很实在,对于别人的缺点也会直言不讳,因此从他善意的批评中,可以观照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提高自己。
【原文】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得:成功。
【译文】
即使有智悲的圣人,考虑很多次,也难免会有一次失误;即使迟钝笨拙的人,考虑很多次,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赏析】
圣人不是神人,只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他们虽然能料事如神,但也不可能保证每次都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世上的事情变化太快,自己的心思也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每时每刻都能正确运转。所以,人们不要因“圣人”而相信一切,盲目崇拜;也不能因“愚者”而以貌取人,一切都加以排斥,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实情而加以合理地把握。
【原文】
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僻:邪,不正。
【译文】
君主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顺;君主不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逆。
【赏析】
晏子说此话的背景是:齐景公死了爱妾,伤心的过了三天还不敛棺,无奈之下群臣只好把景公骗走才得以敛棺。这件事触怒了景公,于是晏子就以此话来劝谏齐景公。他认为:臣下不一定要绝对服从君王,而是要视君王的行为来定。晏子所确定的为臣之道的政治伦理规范,比起一切服从君主的规范要先进得多。他认为君主正确的,臣子应当服从,而君主不正确的,如果臣子也服从,那么臣子就不是一个好臣子。历史上被称为好臣子的,都是敢于对君主不正确言行进行劝谏的,其中著名的有商代的比干、唐代的魏徵。但是,只有好臣子却没有好君王,同样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因此,晏子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君主要以国事为重,端正自己的品行,近贤者,远小人。
【原文】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集释》。
【译文】
桔生于淮河南边就成为桔子,生于淮河北边就变成枳了,它们只是叶很相似,其实味道不相同。
【赏析】
晏子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环境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彻底改变个体的本性。青少年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年龄,在交友时一定要慎重。交友要交心,而不要交利,因为以心交,情虽淡而久;以利相交,利尽而情绝。如果交友不善,则对自己不利,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真。
【原文】
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集释》。
【译文】
自己没有用人的品质和才能,又不肯让别人来用自己的人,是卑贱的。
【赏析】
俗话说:“将有将才,帅有帅才。”可见人的才能和大小不仅有区别,而且在各个领域还表现得不一致。对于晏子这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种是无才无德的人,自己不行,还不愿意让贤于人,让别人去领导自己,这种人在本质上是卑贱的。另一种人是自己没有权势和条件来领导别人,又不被别人重用的人,地位是卑贱的。后者只是社会地位卑贱,本质并不卑贱,因为他们有德有才,只因没有社会条件而又未被重用才使得自己地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