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03

第3章 管子(1)

【原文】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辟:开辟、开垦。举:全部、尽。

【译文】

国家拥有了富足的财力,那些远方的人民就会来归属你,土地普遍开垦了,人民就会安心留居。

【赏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可以吸引远方的人民来投靠,从而便拥有了可贵的人力资源。管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国相争,无视劳动力资源的流失,因此管子疾呼人力资源是发展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然而,人民的去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状况,所以,国富粮足是保证与争取人力资源、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原文】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

【译文】

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

【赏析】

物质与精神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精神虽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但物质归根结底却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当老百姓在吃、穿、用等各个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精神层面就不可能有提高,也不可能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总之,人的追求是在不断满足的条件下一步步提高的。当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整天为衣食而焦头烂额时,还哪有时间去追求感情上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说不定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会引起社会动乱。正因为吃饱穿暖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为政者要想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必须搞好农事,使人民丰衣足食。只有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才能对人民进行教化,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管子的这两句名言始终为古代政治家和史学家所传诵。

【原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

【译文】

政事之所以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事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赏析】

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以来都是顺民者昌,违民者亡。因为一种观念只有顺应了百姓的意愿,才能得以推行进而巩固政权;反之,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必将灭亡。说具体点,就是民心逆顺问题。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如周厉王统治时期,推行一系列暴虐政令:对山林川泽实行专利,箝制“国人”言论,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众怒,于公元前842年,爆发了“国人暴动”。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竭力把赋役剥削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等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政策法规,使唐初出现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因此唐太宗被后世评为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

【原文】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家:第一个“家”是动词,治家,第二个“家”是名词。

【译文】

用治家的方法治理家,用治乡的方法治理乡,用治国的方法治理国家,用治天下的方法治理天下。

【赏析】

在教育上,孔子一向主张“因材施教”;在为政上,管子在这里也提出了任人唯才,量才而用的主张。他告诫为政者要防止“以小治大”或“以大治小”等狭隘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将导致国不能治、乡不能治、家不能治。所以,为政者在选取人才时应量才而用,应视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范围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

【原文】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注释】

选自《管子·牧民》。惟:只有。患:祸患。未形:没形成。

【译文】

只有那些有道的君主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才能预防它。

【赏析】

“道”是一种复杂的哲学范畴,在此被管子当做一种美好的理想,他认为只有那些有远见的人才能利用它治理国家、统一理想。他认为有道者治理好国家,防患于未然的办法是顺民心,兴民德,对百姓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疾苦,使其生活无后顾之忧。对于重大问题,有道者开诚布公,做到“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这样的“仁政”,老百姓便会安居乐业而不会滋生事端,国家便会免去各种灾祸。

【原文】

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注释】

选自《管子·形势》。

【译文】

和不可交往的人交往;强做不可能做的事情;告诉别人听不明白的话,这就叫做劳动而没有效果。

【赏析】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问自己这样做有意义吗?如果强行做某些事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徒劳无功的。盲目地、不分对象地去做这些事,必定是没有效果的,甚至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原文】

欲为天下者,必重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

【注释】

选自《管子·权修》。重:珍惜,珍重。

【译文】

要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须珍惜本国的国力;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珍惜国内的人民;要想治理好人民,就必须珍惜民力以防耗尽。

【赏析】

这三个条件是管仲富国强兵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君主君临天下的先决条件。在此,管仲十分重视爱惜民力,所谓民力,实际上是指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小农经济时期,这个承受能力本来是不大的,所以,只要国家在征用民力时,不超过他们的负担限度,就可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人民负荷小,农业生产就能恢复和发展,从而君主也可以实现富国强兵,天下大治的伟业。

【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注释】

选自《管子·权修》。树:种植、培育。

【译文】

想在一年内获得利益的,不如种植粮食;想在十年内获得成果的,不如种植树木;想终身获取利益的,不如培育人才。

【赏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至理名言便是从管子的上述三句话中提炼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培养人才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从中得到的益处是无法估算的。因为,人才的培养对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古人有之,今人更有之。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明了人才对社会起到的巨大作用。

【原文】

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

【注释】

选自《管子·乘马》。治:安定太平。

【译文】

通过市场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多寡。但是市场并不能使物质财富本身增加或减少。

【赏析】

市场具有调节作用,它反映着政治经济的好坏,在这里管子强调的是物质进入流通领域后的功能。产品只有进入社会流通,才能知道社会成员除自用的部分外,可用于社会流通的剩余产品有多少,可以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大小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少,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只有物质丰富了,市场才有充足的货物流通。但是市场交换不同于生产,交换不能使商品变多或变少,而只能知道上市商品的多寡。商品的多寡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市场不能生产出商品来,但却能促进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体现了利用市场调节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原文】

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

【注释】

选自《管子·乘马》。

【译文】

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依靠经商为生;不是诚实的工匠,不得依靠做工为生;不是诚实的农夫,不得以务农为生;不是诚信的士人,不能在朝中做官。

【赏析】

古往今来,不管你作为什么身份,这个社会都提倡“诚信”。因此“诚实”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管子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非诚”,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告诫各行各业的人要有敬业精神,诚信责己,诚信待人,只有诚信才能各食其所。作为为政者,如果言而无信而让百姓失望,那么迟早会被百姓推翻。

【原文】

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

【注释】

选自《管子·五辅》。利:利益,得利。

【译文】

然而获取民心的法则,不如给人民利益;给人民利益,不如对人民进行教育。

【赏析】

这里体现了管子在治理国家中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只要国家富强了,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人民得到足够利益了,就不会再争夺;给人民以足够受教育的机会,人民就会知书达礼,进而懂得忠孝两全;只有民心安稳了,社会才会稳固。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实业家都不会忽略政治秩序中的“民本”思想,亦不会不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

【原文】

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

【注释】

选自《管子·枢言》。

【译文】

爱护人民,使民得利,使民得益,使民安居,这四点都是道的要求。

【赏析】

在此管子提出的“受之、利之、益之、安之”等政策其实是孔孟“仁政”治国之道的体现。他认为只有把百姓和土地放在第一位,才能成就帝王之业。为政者能够运用好这一法则,天下就可大治。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比他强大的项羽,是他首先做到了爱民这一法则。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率军攻进咸阳,并制定了爱民措施,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的严刑苛法,并引军驻扎在郊区,深得民心。而项羽后于刘邦进咸阳,项羽进驻咸阳后,掠夺财富,并火烧秦都阿房宫,造成很大的损失,从此失去民心。刘邦借此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利民、益民、安民的措施,如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重农抑商、与民休息等政策。并且,正是因为汉初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才使国家昌泰,人民安居乐业,促成了日后“文景之治”局面形成。

【原文】

量力而知攻,善攻者,料众以攻众。

【注释】

选自《管子·霸言》。量:估计,估量。料:料想,揣摩。众:军队。前一“众”指自己的军队,后一“众”指敌人的军队。

【译文】

估量自己的力量而知道如何进攻的人,是真正善于打仗的人,(这样的人)能正确分析自己军队的优势,进而去进攻敌人。

【赏析】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她又多了个哥依旧不是人……本文又名《全都不是人》,混迹收藏界的邵老师,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个人!她嫁了高富帅,后来发现她老公也不是个人!!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当然不是人……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千金的故事

    公主千金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无赖徒儿宠你上瘾

    无赖徒儿宠你上瘾

    【剧情版简介】十三岁那年师父为了保住他美名远洋的好名声,硬是把弱不禁风,有仇必报之人。但众所周知她是太平岛岛主唯一一个关门弟子,性格懦弱,一无是处,但却有着一张倾城脱俗的容颜,也正是这张如瓷娃娃般的脸最终害了她的性命。夜楚,不堪一击的她给调教成了万能的强者,逼着她学武功,做生意,闯江湖;啥,学武,自私,做生意,哈哈;这正如她意;学了功夫就不会被人欺负,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但她好像忘了她还有一个师父吧;一个以欺负她为乐的师父吧;《《《《》》》》十五岁那年,当她功夫突飞猛进,她发誓如有来生一定不要这么友善好欺,店铺开了一家又一家,小弟收了一个有一个时;“一个女孩子家整天抛头露面,舞刀弄枪的成何体统,以后你就改学女红吧”某人扔了一堆香囊在她面前义正言辞,厚颜无耻的道。“啥,狠绝无赖,那我的那些生意呢?”现在说她抛头露面,舞刀弄枪,早干嘛去了,是谁让她学武功,闯江湖,叶楚,做生意的;“自然是交给为师来打理了”夜随风,她定要做个自强,太平岛岛主,世人皆知他是五国首富,商场枭雄,皆传他文武双全,俊的人神共愤,为人友善的米虫千金,他更是所有女性心中最理想的夫婿,但只有夜楚知道他其实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大野狼,外表一本正经,内心却是腹黑无耻。“嘠”她现在终于知道师父为什么是五国首富了,她也总结出成为首富的必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脸皮厚。《《《》》》十八岁那年“师父,你都那么大把年纪了,怎么还不给我找个师母,身世未知,给太平岛找个岛主夫人?”“师母是吧;那么大把年纪了是吧;”某人皮笑肉不笑着慢慢靠近了夜楚;“不是,我说错了,师父您年轻气盛,丰神俊貌怎么会是大把年纪呢;明明就是正值青春”看着师父冷笑的这副嘴脸夜楚就知道她惨了,所以赶紧转变了战略,害了性命,拼力讨好起来。时空转换,当叶楚变为夜楚…“嗯~这还差不多”某人很是受用,一脸窃喜。“至于岛主夫人吗?”伴随着一声奸笑,某人双眼发光的看着某个部位自言自语道“好像长大了,可以开啃了”“额,师父你…”<本文1V1宠文,新婚当晚被未婚夫夺了家产,女强,男强,强强联手,简介小白文不白,欢迎跳坑>看看这样行不?
  •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邪魅王子的淘气公主

    谁说只有男子才能强吻!哼,今天我蓝紫韵就要坏了这个习俗。哈~~~这个猎物不错。嘿嘿!搞定。什么?结婚?不就亲了下嘛,至于吗?靠!结婚也就算了,反正他长的还不错。可他类,竟然在我这个女友面前玩劈腿!萧楚谦,你死定了!
  •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纪慕然做了一个梦,自己小心翼翼地用翡翠杯端给对面的男人。林大公子轻嗅赞道“老婆,你茶艺越来越精了。”仰头一饮而尽,哭着脸说:“你拿走了我的心,我该怎么办?”纪慕然惊道:“你是林二?”‘啪’地一声,四亿元的翡翠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