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900000016

第16章 庄子(1)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知:同“智”。效:胜任。比:合,此指亲近、团结。徵:信,取信。

【译文】

因此,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的人,行为可以合乎一乡风俗的人,道德可以投合一君心意的人,而且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往往自以为是。

【赏析】

一些人凭借自己的智慧,来获取官职,虽然其品行能力都已超越常人,并取得君王和百姓的信任,但是他仍像小麻雀一样,带有世俗的功利心,自以为是,最后只图得个浮名虚誉而已。如果他们能把那些功名利禄摒弃,做到超越世俗,就能在无名、无功、无己的意识中,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

【原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正:指万物自然本来之性。御:驾御。六气:阴、阳、晦、明、风、雨。辩:同“变”。无穷:指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恶(wY):疑问代词,如何,怎么。无己:忘记自我而达到纯乎自然的境界。无功:不求功利。无名:不求名位。

【译文】

那些能顺着天地自然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以此来遨游于无穷宇宙的人,他们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呢!所以说:至上的人能随顺自然达到忘我,神人不求功利,圣人不求名位。

【赏析】

庄子的人生哲学在这句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一生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世俗的东西,而是摒弃俗心,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可以达到“御风而行”的至高境界。所以他崇拜至人的境界,是因为至人掌握了自然规律,能与万物相互感通、融和,从而达到精神的自由自在。庄子极力推崇神人、圣人,神人、圣人已摒弃了世俗的价值观,不为名不为利,与自然相融合,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所以“无己”“无功”“无名”是对人物合一的一种肯定,既承认自我的生存价值和个性自由,也必须肯定他人的生存价值与人格尊严。

【原文】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庖人:厨师。尸祝:古代祭祀时对尸主持祝告的人。尸,祭祀时,因神不可见,所以用熟悉礼仪的少年为替身,称之为“尸”。祝,手持祝版向“尸”祝祷的人。樽:盛酒的器皿。俎: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牲的礼器。

【译文】

厨师即使不烹煮食物,主持祭祀的人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能而去代替他。

【赏析】

尧想禅位于许由,许由用此话来推辞,他认为自己对于治理天下毫无用处,所以不愿接受尧的禅让。后来经过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成语“越俎代庖”,但意思完全相反,比喻那种超越自己职权范围而插手别人所管领域的人和事。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闲闲:悠闲自得的样子。间间:仔细分别的样子。炎炎:盛气凌人的样子。詹詹:絮叨嗦。

【译文】

聪明绝顶的人悠闲自得,小聪明的人斤斤计较;善于雄辩的人盛气凌人,拙于言辞的人唠唠叨叨。

【赏析】

聪明的人往往自恃聪明而目中无人,做事总是以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半点意见。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做事斤斤计较。善于雄辩的人整天攻心斗智,劳神憔思,言辩不休。不善言谈的人做起事情来则拖泥带水。这四种人虽对社会不能造成很大危害,但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四种人应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改善人际关系。

【原文】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彼:从他物的角度看。

【译文】

世间万物没有不是“彼”的,没有不是“此”的。从“彼”的角度看不见“此”,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就会知道它。

【赏析】

“彼”与“此”,“是”与“非”的关系普遍地存在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所以对于万事万物的评判是没有永久的、终结和全面的结论。这和是非来自于人的成见道理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都有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肯定别人或否定别人,这种肯定与否定从事物的本性来说是片面的。所以我们不以个人的偏见和好恶去处理事物,判断事物,应从事物的本性出发,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公正合理。

【原文】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

【译文】

天地可以归结为一个名称,万物也可以用一个“马”的名称来指代。

【赏析】

在庄子看来,世界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彼此你我之分,那些美与丑、好与坏都出自人的主观成见,没有统一标准,应该取消事物的对立性,用一个名称总括起来,给予它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做任何事都应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主观成见评判事物的曲直,不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保持事物的自然属性,任其自由发展,将个人的私心成见全部摒弃,使万物都保持自己的本色。

【原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注释】

选自《庄子·齐物论》。

【译文】

天地与我共存,而万物与我合为一体。

【赏析】

人与物合二为一时,人的精神也就彻底解脱,由此心胸也就开阔,思想也就变得豁达。如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被贬到岳州第二年就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他把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合在一起,由景生情,由情议论,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政治抱负的体现,也是他胸怀宽广的写照。北宋欧阳修写的《醉翁亭记》,把山水、禽鸟、醉翁、醉翁亭融为一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拉近了物和人的距离,使叙述、描写与抒情都融入说明的句式中。因此人们只要做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即使因外物而带来的私欲再多争斗再大,也都会自然而然地泯灭。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注释】

选自《庄子·养生主》。涯:水边,这里指事物的终极。知:知识。

【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边无际的。

【赏析】

人的生命有限,却用它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其结果只能是身心疲乏,尤其是在身心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却仍然不肯放弃所谓的追求,那就极其危险了,这不符合养生之道,这是庄子的本意。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如果我们尊重了庄子“无为”的养生之道,虽然满足了身体需要,但是他的一生却是在无知中度过的。我们要想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就应活到老学到老,既要珍惜有限的生命和时间,又要多学知识来充实自己。

【原文】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注释】

选自《庄子·养生主》。名:名号、名分。刑:刑罚。

【译文】

为善勿为求名之善,为恶勿为遭刑罚之恶。

【赏析】

顺其自然,当止则止,这是我们做事情的原则。如果“为善”到了求名的地步,就会劳心、劳力,“为恶”到了遭受刑罚的地步,则伤人伤己。所以人生在世既不为“为善”而奔波,也不为“为恶”而伤身,若想身闲自得,就要调节好“善”“恶”。这里不仅表现了庄子养生与处世的根本原则,也说明了物极必反的自然属性。

【原文】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注释】

选自《庄子·人间世》。怒:奋力,奋力举起。当:同“挡”。车辙:车轮碾出来的痕迹,此借指车轮。是:自以为是。

【译文】

你不知道那螳螂吗?它奋力举起臂膀去阻挡车轮,却不知道它的力量不能胜任,正是其自以为自己的才能很高的缘故呀。

【赏析】

螳螂奋臂挡车,尽管拼尽全力,也难免身死车下,庄子用此来比及人类,喻示人做事要有自知之明,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如果不顾及力量对比悬殊逆势而动,或者有意显示或夸张自己的力量,必然会遭到像螳螂一样粉身碎骨的下场,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后来这则寓言浓缩为成语“螳臂当车”,用以比喻那种不自量力,冒险逞能而招致灭亡的做事方法。

【原文】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

【注释】

选自《庄子·骈拇》。

【译文】

天下人都牺牲了,那些为仁义而牺牲的,世俗称之为君子;那些为货财而牺牲的,世俗称之为小人。

【赏析】

为“仁义”牺牲也好,为“货财”牺牲也好,在庄子看来,这都是对人生命的扼杀,出于对生命的悲悯,他提出了反战的主张,认为生命应高于仁义。庄子的这一主张与西方现代反战观点有一共同点,就是反对战争本身,而不是反对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他们站在生命尊严的基点上,向人类不断地提示着自己的目的,使生命之旗高高飘扬,使人类不要因为战争而毁灭自己。

【原文】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注释】

选自《庄子·天地》。惑:疑惑。灵:智,觉悟。

【译文】

知道自己愚笨的人,并不是愚笨的人;知道自己糊涂的人,不是糊涂的人。最糊涂的人,一辈子也不能解除迷惑;最愚蠢的人,到死也不会觉悟。

【赏析】

真正聪明的人是能够知道自己的愚笨之处的,卖弄、炫耀技巧或智慧,哗众取宠,这样的人才是最愚蠢的,而且最可怕的是他们终身不觉悟,始终自以为是。这种才是既无利于社会,又不利于自己的愚者。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注释】

选自《庄子·天道》。言:指华而不实的语言。

【译文】

真正认识到事物精髓的人,不夸夸其谈,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正了解到事物的真理。

【赏析】

庄子认为,知识和事物的精妙之处,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的,若想真正理解其宗旨,必须用心去领会。“道”存在于虚无之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正的“道”是根本不可能从书本典籍中学到的,只有靠自己亲身去体验。后人用这句话来说明一知半解而夸夸其谈的人是无知的人。

【原文】

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注释】

选自《庄子·天运》。

【译文】

我又用阴阳的和谐来演奏,用日月的光明来照耀。它的声调可以短促,可以悠扬;可以柔和,可以刚强;变化有规律,不墨守成规。

【赏析】

同类推荐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热门推荐
  • 景王妃传

    景王妃传

    推荐瑜玥的新文:【弃妃要出嫁】【重生之侯门正妻】【景王妃传】简介:她,一个现代的潮流女性!为了躲避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逃避了六年,可就在想开的那一刻,只不过为了捡10块钱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倒霉的来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贪财惹的祸啊!好吧,来都来了。不好好玩玩也貌似对不起自己哈。。。可是,为什么,来到古代以后,她还躲不掉情的伤害,居然被一个古董给暴了!“我恨你”她看着眼前的男人轻声说道。轩辕景愣了一下,“那你就恨吧,最好恨到骨髓里。”既然不爱就恨我吧!“记住你今天给我的痛,终有一天会加倍讨回。”坚定而决绝!难道,我注定与情无缘吗?可是,我渴望爱情。裴天说:“女人,在我面前,最好撕掉你那虚假了面具。看了,我会心疼。”武林大会上,所有的武林人士看着眼前的绝色美女,挺着一个大肚子,她居然就是人人害怕的魅宫宫主。那是一个让人十分难忘的日子。那天,死伤无数,她也受了严重的内伤,在那一瞬间,黑发变银丝,为她增添了些许邪魅和神秘,也是这一战,让她差点失去了孩子。轩辕景再次见她却是,“贱女人,你别忘了,本王一天没有休你,你始终是我的三王妃。”轩辕景看着眼前挺着肚子的女人,我终于找到日思夜想的她了,没想到早已物是人非,“你记住,如果本王得不到你,宁愿毁了你。”几段情感的纠葛,到底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宿?推荐好友的书:依曼《特工老婆混黑道》依曼《总裁的临时妻》沁沐星辰《总裁的弃爱》小米的迷糊《皇后夕月》
  •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平行空间默默爱:男神争夺战

    他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男神,她是身患眼疾视力模糊的女屌丝,七年后在医院无意重逢,勾起年少一段惹人啼笑又辛酸悲伤的爱情,倒叙的手法徐徐展开回到那个青春气盛的年代,为了正义与公平,她冒着危险与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宋樱子杠上,两个人之间开始了一场争夺男神的战争,尽管用尽一切方法讨男神的欢心,可惜因为视觉障碍常常弄巧成拙,男神更是见缝插针的挖苦和打击她的自尊,为了追到男神,她开始了人生中一段死缠烂打的挫败时光。转眼七年过去,死里逃生的她从美国回来,再度与男神的生活重叠,原以为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得到他的青睐,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他在她深爱着他的平行空间中默默的回应着她......
  • 王的毒妾

    王的毒妾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请放心入坑哦!】她医术超群,异世穿越重生她是双目失明、年少白发被称为鬼女的荣府嫡女。再睁开眼睛她走出了暗无天日的地窖,昔日鬼女不但斗得了继母庶妹还惩得了刁奴。
  • 绝代武帝

    绝代武帝

    翻手苍穹崩,覆手乾坤灭,是为武学极致境界。人类少年传承远古神技,以神兽之躯驰骋天下,群雄争霸,谁主沉浮?这里是武者的世界,这里是强者的天下,这里有着最为神奇的武学秘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2010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2010年中国幽默作品精选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百姓喜剧、爆笑校园、职场幽默、名人幽默、笑事调侃。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幽默作品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这张通缉令家喻户晓,登上各家杂志报纸的头条:此通缉即日生效,请广大市民协助警方早日将凶犯捉拿归案!通缉对象:叶梦琪通缉事由:偷心潜逃通缉等级:A*级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该死的,居然敢悔我的婚,有经过我同意么?看我不撒下天罗地网,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回来!*呜呜,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准老公:冷情酷总裁,靓女的梦中情人!备选老公:跨国公司总裁的宝贝孙,美眉的白马王子!当冷情与温柔同时追上,可怜千金四处逃窜,却也逃不开某些人的陷阱!你逃,我追,终不过是一场豪门游戏……***************某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偷腥的男人和不吃鱼的猫一样:与熊猫是同一级别。尤其是像南宫轩这类型,在女人眼中,是与不吃竹叶的熊猫是同一级别的,就算你不进人家的房,但人家可以爬上你的床。几番追追逃逃,许多事过去了,许多事仍发生,许多事已不再,许多事却依然,爱与恨,我与你,辗辗转转……
  •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叶子,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有着独特的气质;她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很好的文笔;她不是专业棋手,却常沉迷于象棋与围棋游戏;她只是自考的一个会计员,可她却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皓明,一个硕士毕业的中年男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与叶子自网上巧合相识后……推荐冷太阳的新文《网上网下②:叶子的春天》http://m.pgsk.com/a/341623/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责任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责任感,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学会感恩让你做人成功,担当责任让你做事出色,怀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抱以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感恩和责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实现成功人生最无价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