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注释】
选自《商君书·更法》。
【译文】
行动迟疑不决,不会获得成功,做事举棋不定,不会取得功绩。
【赏析】
这是商鞅鼓励秦孝公变法图强时说的一句话,表明了商鞅对于变法的信心和自身能力的信任。为了进一步说明“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他引用了一句谚语,谚语的大意是:愚蠢的人往往在事情已经做成时还不理解,而明智的人却在事情还没有端倪时就已洞察到了事情的结局。对于平庸的人,不可同他们商量一件事业的开始,只可以同他们一起分享事业的成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具有前瞻性和果敢性,一旦决定下来,剩下的就只能是勇往直前。
【原文】
国以功授官予爵,此谓以盛知谋,以盛勇战。
【注释】
选自《商君书·靳令》。盛:充足。
【译文】
国家论功劳授给官职,予以爵位,这种方法可以刺激人们尽力为国家谋划,为国家战斗。
【赏析】
为了富国强兵,商鞅在变法时颁布了众多的新型法律条文,这些新的法律条文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这两句便是其中一项,即奖励军功、任人唯贤。它打破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使那些出身卑下的士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得到任用和赏识,这种现实的官职和荣誉将激励更多的士人愿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谋划,鼓起勇气为国家效力。这种奖赏制度,从主观上讲,是个人得到了官职和奖赏;但从客观上讲,却能够使国事从浮夸到务实、从繁琐到简省。国家有了能人、贤士、勇者的帮助,才能得以大治。
【原文】
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以言事君。
【注释】
选自《商君书·靳令》。事:侍奉。好(hCo):喜欢的。
【译文】
大凡做人臣的侍奉君主,多以君主的喜好来为君主服务的。君主重视法治,那么端正贤良的人就为君主服务;君主喜欢甜言媚语,那么讨好奉承的人就来靠近他。
【赏析】
这两句是商鞅向秦孝公表达的劝谏之言。他在此提醒君王,朝廷之中有许多“贤才”,既没有能力又没有道德之心,为得到提拔与重用,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便以君主的喜好来讨取君主的欢心,靠花言巧语迎合君主来骗取名誉。其结果导致了任用官吏没有正常的制度,国家变得混乱不堪,人民也不能专心致力于生产。如果君主没有发现,并且还越来越宠信这些佞臣,那么这些讨好君主以谋取官职的人会更多,做实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这种“贤才”君主一定要当心。
【原文】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
【注释】
选自《商君书·修权》。疾:厌恶,憎恨。不肖:不贤。
【译文】
公事私事分得很清楚,那么小人就不会憎恨贤人,而不贤的人也不会妒忌有功的人。
【赏析】
我们现在常说,依法治国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的“执法必严”就是管理国家必须要坚持公正无私的办事原则,不屈从和偏袒少数人,只有这样,国家的制度才会顺利地推行。《尚书·洪范》中“无偏无私,王道荡荡”赞扬的是上古明君尧、舜在治理天下时,不把天下作为私利让位于自己的儿子,而是推荐能人、评定贤者、传授权位。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而贤人纷纷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人民争先恐后地建功立业。也正由于尧、舜公正无私的用人原则,那些小人也就没嫉妒贤人的理由。他们用公平无私来消除徇私情、谋私利,得到了人民信赖和归顺,出现了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而今天,秦国要想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就必须效法古代圣贤。
【原文】
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
【注释】
选自《商君书·君臣》。
【译文】
百姓对于利益的选择,就像水向低洼处流一样。
【赏析】
这两句是商鞅劝诫君主要以身作则的话。只要和自身利益相关,百姓就肯舍命去干,因此,君主就要针对百姓对利益的追求心态,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教化。例如:君主如果凭战功给予奖赏和荣誉的话,百姓就会努力作战;君主如果凭学习诗书的成绩给予奖励的话,百姓就会努力地学习诗书。当然,这些都是好的方面。然而,许多人的行为却有着盲从性,许多时候他们都是以地位高的人的喜好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导。君主如果喜欢奉承的话,让那些阿谀之人得利,那么百姓也就会效仿,不做实事而去阿谀奉承权贵以获取自身的利益。由此可见,君主的倡导和奖励对百姓的教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为政者的一言一行都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