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评价
《唐诗三百首》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书。据统计,唐诗总集共127种,其中最有影响、最有生命力、拥有读者最多的就是《唐诗三百首》,可谓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是屡印不止的最经典选本之一。可以说凡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三百首》的诵读声,而且还将伴着时代的前进永远被传诵下去。
作家风采
《唐诗三百首》为清代蘅塘退士所编,经考证认定蘅塘退士为孙洙(1711年—1778年),江苏无锡人,字临西,号蘅塘,晚号退士。乾隆十六年为进士,做过几任知县,著有《蘅塘漫稿》。他对当时广为流传的《千家诗》选诗不精且仅五绝、七绝两体很是不满,于是“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模仿《诗经》的规模,选编了《唐诗三百首》。选辑过程中,他会作诗的夫人徐兰英也参加编选,于乾隆二十九年编成。
书名为《唐诗三百首》,实选诗301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共选了70多位诗人的作品,其中选入最多的是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等名家,占全书的三分之一,每人入选作品都在20首以上,以诗圣杜甫最多,达39首,李白、王维各29首,李商隐24首,孟浩然、韦应物、刘长卿等都超过10首。着重选大家名家的佳作是本书的显著特点,也是本书所以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本书也不完全是因人选诗,对一些不很有名的作者的传世之作,也能适当选入,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秦韬玉的《贫女》、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等等。
背景链接
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的序里说明编选的目的为:“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意思是说他认为当时的儿童读本《千家诗》在选诗方面高低不辨,在体裁方面也不完备,只有近体诗没有古体诗,而且唐宋夹杂,十分混乱。于是选《唐诗三百首》来代替它,只作为家塾课本,并没有想因此出名,所以连自己的姓名也不署,只称蘅塘退士。
简介赏析
全书共六卷,有的本子作八卷。八卷本依次为五言古诗一卷、七言古诗二卷、七言乐府诗一卷、五言律诗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唐诗几种主要的体裁,都在书中有所收录。从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士子布衣乃至僧侣娼妓,都有一席之位。对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能有所兼顾,例如王维的诗,既选了恬静闲适的山水诗,《老将行》这样雄健苍劲的诗也被选入;又如李商隐,既选其《无题》诗,突出其风流蕴藉的一面,也选了《韩碑》诗,显示其沉雄浑厚的一面。诗歌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丰富,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而《唐诗三百首》又可谓唐诗中的精华,是学习唐诗重要的入门书,通过它可以一睹唐诗风景的概貌。
精彩浏览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