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30

第30章 追杀蒋家法源歌颂(3)

在《人到底该怎么选择?》(这是给小痴的信)一文中,李敖以历史上的屈原和弥衡自比,说他们的选择是对的。那时屈原面临的两难,是“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还是“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最后,屈原做了选择,他不肯‘从俗富贵’,不肯‘偷生’,走了与世俗相反的路线。”“三国的弥衡,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也做了选择。他的选择是‘宁正言不讳,以危身’的路线。他的路线是对的,至少在曹操、在刘表面前,你不能说他有什么不对。”接着,李敖有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小痴兄,“人活着不仅是为了面包”,对志士仁人说来,尤其不但如此。你说:“‘妻财子禄’全有了,人生如此。尚复何求!”这话用在凡夫俗子身上,全没有错;但是用在志士仁人身上,就把他们看得太小了!当然你没有丝毫把老朋友看小的意思,你的动机与下笔是一片真诚与爱护,你只是“绝对不忍看和不愿看到”老朋友给牺牲掉而已。但是,小痴兄,难道老朋友以意气风发献身理想起、以妻财子禄屈服现状终,这种局面,是你“思看”、“愿看”的吗?你的朋友里面、我的朋友里面、你我共同的朋友里面,这种人还算少吗?又何必多我一个李敖呢?”

在这里,李敖又一次表示了他献身理想的坚决态度。笔者看重这一段话的原因,不仅在于他像谭嗣同一样有勇于牺牲的精神,而且在于他以“志士仁人”自命。读过《北京法源寺》的人都知道,小说的主人公谭嗣同也是一个“志士仁人”,而且是一个最伟大、最值得崇敬的“志士仁人”。谭嗣同在跟梁启超初次见面的谈话中,就曾多次说到“志士仁人”。这一点也不是巧合。从李敖的心理上说,他以“志士仁人”自命一定已经很早了。他要塑造自己的艺术形象。熟悉历史的李敖,十分方便地从历史上找到了自己的同型人,那就是谭嗣同。所以,塑造谭嗣同的形象也就是塑造李敖自己的形象。这样,李敖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构思出谭嗣同的形象,就非常自然。“志士仁人”一语,把作者的心和他心目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了。

另一个把李敖跟谭嗣同联系起来的意念,是“不走”。正如许以祺文章中所说:“戊戌政变失败后,谭不愿逃走,宁可以死酬国,在菜市口被清廷斩首时毫不畏惧从容就义。”李敖自己跟国民党斗,在台湾很难容身,有人劝他出国,国外的一些团体,华人的、外国的都有,请他出去。他坚决不出去,决心留在台湾战斗。他曾给“外交部长”朱抚松写信,“为护照而战”,但那是争取应有的出国自由的权利,并不是要真的出国,更不是像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出外享受优厚的待遇。1990年10月(注意,那正是李敖加紧写作《北京法源寺》的时候),美国全美华人协会颁给李敖华人最佳成就奖,邀请李敖前往领奖,李敖自己不去,请朋友代领,他自己于10月29日写《全美华人协会颁奖典礼录音答辞》和《全美华人协会颁奖典礼录音演讲》稿。在《录音演讲》里,他着重把自己跟法国杰出思想家伏尔泰做了比较,说到伏尔泰的“不走”,并由伏尔泰翻译中国古典戏剧剧本《赵氏孤儿》,说到“赵氏孤儿”故事的主角之一公孙杵臼,公孙杵臼也是在危难时坚持不走,从容就死的一个人。自然,他还说到了谭嗣同。最后说到了自己。他说:“从上面伏尔泰的例子、‘赵氏孤儿’的例子、‘戊戌政变’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概括的印象,就是:当自己国家黑暗落后的时候,一个人的去留问题,就发生了选择。”显然,在“不走”这个问题上,李敖又找到了他跟谭嗣同之间的契合点。

八、塑造谭嗣同式的英雄形象

小说所描写的时代,是改革与反改革激烈斗争的时代,是对中国走什么道路进行大实验、大辩论的时代。小说从康、梁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写起,逐渐把笔墨落到主人公谭嗣同身上。康有为来到北京法源寺,碰到给明末悍将袁崇焕守墓的余法师,有一段话说:“在近代中国,为国家做大事很难,政治中守旧的势力和小人势力太大了,这两大势力都是明明摆在那儿的。所以想为国家做大事,什么下场也都可以事先看得出来;既事先看得出来,还要不怕死、还要做,除了是一大痴汉外,还有谁肯干?凡是肯干的人,都要准备悲剧的收场。”这段话好像是给全书的情节——不,应该说是给主人公的人生道路——预设的框架,讲这话的康有为自己也逃不出它所预示的命运。他“既事先看得出来,还要不怕死、还要做”,他也是“一个痴汉”,只是在最后生死关头,他跟谭嗣同做了不同的选择——他逃出国门,而谭则坐以待毙。

谭嗣同是康、梁维新事业的同道,但也有不同,是他要走一条“革命”的路,他“相信教中国,光凭书生讲空话是不够的,还得伴之以行动,而这种崇尚行动的人,却只有从下层阶级去找,尤其是下层阶级的帮会人物”所以他十年前就开始“结交五湖四海中的豪杰之士做朋友”。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大刀王五”等人。他认识了康梁以后,赞同了改良的办法,于是也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参加了戊戌维新变法。但是,戊戌变法只推行了几个月,就以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而告结束。真正的考验来到了。“康有为上了去天津的火车”,梁启超也准备逃走,他劝谭嗣同一起走,谭嗣同拒绝了,准备去死。两人有一段是“死事”还是“死君”的辩论,各据史实,滔滔不绝。谭嗣同说自己是为事业而死,也就是“死事”,梁启超则说那是“死君”。即为光绪皇帝而死,意义不大。当然谁也说服不了谁。谭嗣同说:“我有另一个想死的原因,这原因几年来,一直像梦一样缠着我,使我矛盾,使我难以自圆,使我无法解脱,这个缠着我的梦,就是革命。有多少次、多少次,我认为中国的路是这一条、是革命这一条,而不是改良这一条,是别人走的革命这一条,而不是我自己走的改良这一条。有多少次,这个梦在我心里冒出来;有多少次,我用力把这个梦压下去、压下去。我到北京来以前,我云游名山大川,结交五湖四海,我的成分是革命的多、改良的少,直到我看了康先生的书,听说你们的活动,遇到了你,我才决心走这条改良的路。现在,改良已走到这样子,我有一种冲动,想用一死来证明给革命党看、给那些从事革命而跟我分道扬镳的朋友看,看,你们是对的,我错了。从今以后,想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革命。我倒在路上,用一死告诉后来的人:不要往这条路上走,此路不通。”南方的革命者派人前来劝阻,他以同样的话回答。就这样,谭嗣同踏上了死亡之路。他勇敢地义无返顾地大义凛然地走向沙场。他的死是悲壮的,也是伟大的。塑造出这样一个崇高的革命者的形象,是这部小说最可喜的成就。

上一节说过,李敖是以“志士仁人”自命的,是以“高等知识分子”的榜样自命的。他选择谭嗣同这个形象来塑造,是因为他自己跟这个外部世界有很多一致的地方。谭嗣同和“戊戌六君子”其他人也都是“高等知识分子”,小说中就称“他们都纯粹是知识分子”。谭嗣同是为理想、为信仰而死的。李敖在写到自己时多次说过,他是为“信仰”而奋斗,为“理想”而“献身”。谭嗣同走的是一条跟“得君行道”完全相反的道路,而且敢于面对现实,不逃避,不迁就。这些,也正是李敖身上所具有的品格。当然,更重要的是谭嗣同的那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太像李敖了。我们从谭嗣同的身上看到了作者李敖的影子。他把自己的人生观、生死观赋予笔下的形象,就使其格外生动,格外有血有肉,格外充满一股激情;他把自己跟笔下的人物合而为一,他写出了人物,也就实现了自己。这是这个人物塑造得特别感人的原因所在。

九、大丈夫之歌,大男子交响曲

《北京法源寺》这部小说是一支大丈夫之歌,是一支男子交响曲。

小说围绕着谭嗣同这个人物,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贯穿小说首尾的人物是康有为。他是维新运动的领袖。在小说中和在实际生活中,他都是以思想家的面貌出现的,跟从事实际行动的谭嗣同不同。1888年旧历正月,康有为来到北京,准备上万言书给皇帝。这本身就有点危险,因为他知道“历史上上万言书变法成功的”,“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最后还是失败了。守旧的势力和小人的势力,是中国政治上的两大特色,越不过这两关,就要准备悲剧的收场”。在法源寺,他跟余法师和小和尚普净相遇。因上书无门,他南下广东,成立强学会,出版书刊,鼓吹新潮。他走的是“得君行道”的路,这才有了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出走日本。以后他多次来北京,1926年已经六十九岁的他又来了。他又来到法源寺,见到了普净一原来他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李十力,正在暗中从事革命工作。两人的相遇和谈话,既表现了两代人的不同,又以李十力对革命的热衷,表现了谭嗣同形象的当代意义,同时也象征了中国的改革事业将由老一辈的改良走向新一代的彻底的共产主义式的革命。就康有为的形象说,作者如实地描写了他在各个时期的活动,展示了他冒着危险从事维新活动的内心世界,是真实可信的。

梁启超也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康有为的学生,是变法维新的领袖之一。他在小说中担负的任务,是跟谭嗣同辩论,在政变前辩论学理,在变法失败以后辩论事理——“志七仁人”应该怎么办。这个人物的意义不在于要不要改革,而在于谭嗣同所准备采取的办法有没有必要。有什么价值。他出场不多,对主人公形象塑造主要起一种陪衬作用。

“大刀王五”属于另一种典型。王五外号“京师大侠”,他的镖局在北京八个镖局中是最有名的一个。他自己在侠士中是功力最好、最有义气的一个。他跟谭嗣同相识,象征着革命者和侠士的结合,上层知识分子和下层帮会人士的结合。这样两种人结合所形成的合力,不能用加法来计算,而应该用乘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搞的变法之所以失败,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动下层人士,脱离了大多数群众。王五在小说中的出现,改变了革新阵营里的“人才结构”。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古代义士的所有崇高品质。他在几个场合里的活动,既坚持了谭嗣同先前的革命路线,又能处处从大局出发,也就是既有义也有侠。当谭嗣同决定赴死以后,他有一段推心置腹的话:“三哥,你一离开镖局,大家就众口一声,决定遵照你的话去做,除了另派弟兄去打听皇上囚在瀛台的情况与地形外,并决定也保护你三哥,所以暗中跟着你,没想到在会馆却碰到南边的朋友。只好打照面。我跟来,要跟三哥说的是:我们弟兄同意去救皇上了,暗号为‘昆仑’计划,细节你三哥不必操心。问题是万一我们成功了,皇上又有机会执政了,搞变法维新了,而你三哥却可以不牺牲了。所以,我们还是劝你躲一躲……”出之以诚,晓之以义。他最后救皇帝没有成功,则是因为失去了有力的领导。

小说中的其他男性人物,从光绪身边的老臣翁同和到法源寺里的余法师,除了善于投机的袁世凯以外,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具有阳刚之美。连光绪皇帝也令人觉得应该掬以同情之泪。他赞成改革,推进改革;改革失败,他自己也被因于瀛台。“戊戌六君子”的其他五位,一个个也都是大义凛然,顶天立地。李敖在《我写(北京法源寺)》中一文说:“一般历史小说只是‘替杨贵妃洗澡’、‘替西太后洗脚’等无聊故事。《北京法源寺》却全不如此。它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这是一部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严格说来,书中只有一个女人,并且还是个坏女人,其他全是男性的思想与活动。它写男性的豪侠、男性的忠义、男性的决绝、男性的悲壮。”确是这样,这部书是对男子汉的歌颂,是对男性英雄主义的赞美。小说的地位和价值也就在此。

同类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邪皇天下

    邪皇天下

    二十年前,地球少年龙小飞因为一个机缘跟宇宙间最为强大的战斗民族皇子结合了,从此改变了龙小飞的一生。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强兵王

    最强兵王

    【特种兵第一神书】最强兵王,虎视群雄,为国而战,为民出鞘,只有站死,绝不跪生,无怨无悔!这是一本男人的书!这是一部热血的故事!
  •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柔若无骨的手轻滑过他愤怒的脸颊,指若兰花,笑眼盈盈:“虽然我胆子小,看见血就害怕,但是杀一两个人的胆子却还是有的。”她是另外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女杀手,笑,是她最好的武器。盈盈一笑间,谁生谁死?谁心沉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剑傲天下

    剑傲天下

    刀光剑影狭路相逢,炽热情怀复仇切。英雄美人惊天地,爱恨情仇泣鬼神。江湖,永远的争斗,永恒的话题,看一个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真正的江湖,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的。
  • 婆媳大战

    婆媳大战

    婆婆与媳妇,自古来便是站在楚汉两界的敌对方。当然,婆媳关系好的也有,但在少数。导火索,源于争夺她们之间互爱着的男人,这个好似老鼠钻进风箱的男人,担当着两种角色,一头是儿子,一边是丈夫。几千年来,这个战场销烟弥漫,喊声震天。时光荏苒,双方战术在不断更新,决胜方的地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以前,处在上风的是婆婆,她老人家只要眉头轻轻那么一蹙,老手随意那么一扬,儿子们便得高唱一曲《孔雀东南飞》,貌似兰芝的媳妇便只能掖着休书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如今,媳妇昂首挺立,不仅与婆婆分庭抗礼,而且,当仁不让地霸着“导火索”,再也不许婆婆多染指。婆婆岂甘就此拱手相让?绝对不行!先揪过沉浸在老婆温柔乡里的儿子,劈头盖脑的一通训,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一通革命家史教育,可效果甚微。婆婆对分不清“敌友”的混小子既是失望更是生气,可她老人家将一切归咎于这个成天打扮成小妖精似的儿媳妇。都是她,媚惑得儿子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婆婆决心与媳妇来场PK,来个争夺战!很不幸,本书中的女主柳芊芊恰好是现代时尚超前的媳妇,而书中的婆婆却是个看不惯一切,独尊,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传统人物。婆婆扯过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婚媳妇身后的儿子,一脸的不满:“每天都不知道早起给自已的婆婆和爷们做早饭,你娶得是啥媳妇?”新娘子柳芊芊气得满脸红晕,举起大红枕头便朝新郎林晨飞扔去:“跟你娘睡去,成天你妈你妈的。”战场摆开,狼烟顿起。除了这个主战场外,还有另外三个次要的战区。这三对婆媳,或婆强媳刁,或婆蛮媳悍,或婆土媳洋…总之,开战伊始,形态各异,精彩纷呈。呵呵,这下可有热闹看喽。在这里,婉儿要特别感谢可爱的小冰月,是她不厌其烦地替婉儿做封面,做了一张又一张。小冰月,新年快乐哈!还有,咱们的宝贝狼儿与小冰月合作,替婉儿重新做了一张封面,在此,婉儿祝狼儿在家乡一切安好,新春快乐!推荐一下自已完结的文文《惹火小丑后》强力推荐好友的文文:筱语依依:玩毒小王妃静窗幽恋:王爷奴家有了宋喜:肥婆皇后梦幻的色彩:《爱上吸血鬼总裁:》三木目:幸福那根骨头瑜玥:皇帝弃了种蓝羽水月:皇宫宝贝之睿智六公主晨曦梦晓:想跑没门久仙::惹上邪总裁落櫻:这家伙好拽流泪的天空:战神总裁潇丹青:替欢小娇妻
  • 魔灵

    魔灵

    一代传奇特种兵,意外穿越到了修真世界,组建修真者大军,横扫无敌,炼制手枪法宝,无可抵挡。重组修真王朝,脚踏圣地,看他如何纵横修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