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21

第21章 星已深沉星光依旧(1)

李敖不避锋芒,痛斥腐败,已经严重损坏当权者的利益,因此,他被国民党抓去坐牢了。他不是不自觉的坐牢,不是无意间触犯刑律而坐牢,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品格。这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行为,让人看到一种大丈夫气概;他给人一种“义无反顾”的感觉。

一、“下海”卖牛肉面

李敖从在《文星》最早出版的《传统下的独自》,到最后自行出版的《闽变研究与文星讼案》,已全被查禁。他打算出版《李敖告别文坛十书》,也遭到扼杀。不过,改行卖牛肉面的想法是确实不移的。早在9月1日,他就登了广告。接着写信给诗人余光中,说:“‘下海’卖牛肉面。对‘思想高阶层’诸公而言,或是骇俗之举,但对我这种纵观古今兴亡者而言,简直普通又普通。自古以来,不为丑恶现状所容的文人知识人,抱关、击柝、贩牛、屠狗、卖浆、引车,乃至磨镜片、摆书摊者,多如杨贵妃的体毛。今日李敖亦人贵妃裤中,岂足怪哉!岂足怪哉!我不人三角裤,谁入三角裤?”又说:“我在旧书摊上买到一本宣纸的小折页册,正好可做签名之用。我盼你能在这本小册的前面,写它一两页,题目无非‘知识人赞助李敖卖牛肉面启’之类,然后由我找一些为数不多的我佩服的或至少不算讨厌的人士纷纷签它一名,最后挂于牛肉面锅之上,聊示‘招徕’。此‘启’只负责‘赞助’,不负责牛肉面好吃与否或有毒与否,大家尽可安心签署,不必回家抱着老婆吓得睡不着觉也!”

余光中真的写来了赞助启,全文如下:

近日读报,知道李敖先生有意告别文坛,改行卖牛肉面。果然如此,倒不失为文坛佳话。今之司马相如,不去唐人街洗盘子,却愿留在台湾摆牛肉摊,逆流而泳,分外可喜。唯李敖先生为了卖牛内面而告别文坛,仍是一件憾事。李先生才气横溢,笔锋常带情感而咄咄逼人,竟而才未尽而笔欲停。我们赞助他卖牛内面,但同时又不赞助他卖牛内面。赞助,是因为他收笔市隐之后,潜心思索,来日解牛之刀,更合桑林之舞;不赞助,是因为我们相信,以他之才,即使操用牛刀,效司马与文君之当炉,也恐怕该是一时的现象。是为赞助。

给余光中信以外,李敖还给友人寄信六封,后以《牛肉面老板的七封信》为题,收在《李敖文存二集》里。宏智来信中,“抗议”李敖“告别文坛”,并说他对此感到“费解”,要求李敖“黑内幕请告一二”。李敖在复信中,笑对方“真是年轻人”,对世事太少了解。在复杰业先生信中,李敖说到自己的“苦衷”:“最主要的是:我已经丧失了一个从事写作者应享的权利与方便,出书的困难与成本,要比别人高出许多。”给永土先生信,内容相似:“你要我打消卖面念头,‘继续煮字下去’,你可知道当今之世,‘字’岂易‘煮’哉,煮好了面,别人不吃,老夫自己吃,吃它个浑身牛皮味:可是煮好了字,能够达到‘画饼充饥’的奇效吗?你只知道我五年来写文章,‘让大家解解闷’;你可知道我五年来没有一个正式职业,而最后负债满身吗?”给碧勋的信说:“以文字为业的人。都该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信念,成事不必在我,而我之播种,必不白费。胡适之先生有一次向我说:‘无心插柳,尚且成荫;有意栽花,当然要发!’难道老年人不退休,我这个三十一岁的人先‘退休’,就没有新的电流了吗?我不相信。如果没有新的电流出来,那我这五年‘声慑’也算白费了,我不能相信。”给庆吉信中说:“昔年陶朱公改行经商,泛游五湖。今日李敖公改行卖牛肉面,或可落得清闲,往名山大川一游。明末志士顾炎武有言:‘有体国经野之心,然后可以登山临水。’我游名山大川时,一定还带着这句漂亮的老话。”给青木信中说:“你提议搭股卖牛肉面。欢迎欢迎,不久我一定把认股书送上。(每股拾元,你认多少股?)可是你信末又祝(咒?)我‘牛肉面摊未开张即垮台’,为了你要我‘千万不要改行’,可见你多爱我!你宁愿你的股票倒掉,也不愿我‘告别文坛’。我真应该狠一下心,跑到衙门,检举你‘教唆罪’!”

卖面大业,后来由于环境,未能实行,仅仅停留在口头。随即发生了《李敖告别文坛十书》在装订厂遭查禁以至不能面世的事件和五千字长信被公布的事件。前者,表现了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人民争取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多么困难,后者害人手段是多么卑鄙,罗织罪名的手法是极端低劣的。

二、不得不以贩卖电器维生

到了1967年,国民党加紧算旧账。台湾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发文侦办,4月8日以“妨害公务”对李敖提起公诉。自此官方正式配合胡秋原等私方,以诉讼手段形成夹杀。许多朋友不来往了,发表文章更困难了。屠申虹提议,跟汤炎光合办一份名为《文风》的杂志。汤炎光是老“国大”代表,可以申请到杂志执照,而这是李敖等人办不到的。于是达成协议,汤炎光做挂名发行人,其他编务、刊物内容一概不管。李敖和屠申虹包办了第一期,很寒酸,只有一张纸,分出四版。因为有李敖参加,照样闯祸。一方面“中央研究院”在各报登大幅广告斥责、抗议,一方面汤炎光被调查局局长请去吃饭,劝他千万不可和李敖合作,否则后患无穷。汤炎光一听,吓坏了,立刻打退堂鼓,这事就半途而废。不过,李敖因祸得福,从此成了“电话阶级”,因为《文风》的编辑部就设在他的家里,已因公事安上了电话。

挨到1968年、1969年,李敖只得靠贩卖电器维生。他和李世君以“OK李”为名,在英文报上刊登广告,收购外国人旧电器,转手出售。转卖时候,李敖亲自搬运,形同苦力。有一次卖一台冰箱给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在搬运的时候,被李太太张翠英看到,她问:“怎么大作家做起苦力来?”李说:“大作家被下放了,正在劳动改造啊!”为了坚守原则不同国民党合作,李敖在谋生上的辛苦,一般人是完全不清楚的。从外表上看,李敖是满有钱的,这期间还买了一辆凯莉牌小汽车。可是实际上他是做苦力的。

李敖认识李翰祥,是在后者来台湾成立国联影业公司以后,时同在1966年4月16日,由康白(何伟康)介绍。一个月后,5月17日,李敖应约在李翰祥办的明星讲习班上做过一次讲演,然后在李翰祥家吃晚饭。李翰祥看出李敖是最厉害的东北人,并且像绍兴师爷。此后,二人偶有来往。李敖陷入谋生的困境后,除了卖旧电器以外,也不失掉靠学问谋生的路子。1968年12月8日,李翰样打电话来,说他想拍唐伯虎的戏,他知道古代有一部《唐伯虎千金花舫缘》的剧本,不记得收在哪里,要李敖寻找。李敖找到了那个剧本,(以后李敖还应刘昌之约,合伙办电影公司。担任制片人)1969年,二李经常在一起吃饭、打牌。5月1日,李翰祥拿了高阳代拟的一篇启事给李敖看,是说联邦公司怎样欺负他,害得他事业做垮。李敖重新写了一篇启事,在各报刊登后,反响格外好,李翰祥得到许多人的谅解与同情。后来国民党加给李翰祥的罪名,第一条就是“辱骂政府勾结文星李敖”。1969年8月3日的检举信中甚至说,李翰样的大罪是“推行‘文星’思想”,是“与李敖每晚见面餐叙,均以骂社会、骂党国、骂领袖为话题”,是“介绍北平女同学费太太(美驻台情报武官之华籍夫人)与李敖过从甚密,有替李敖设法偷渡出境之可能”!最后,他们又造谣说李翰祥为李敖走私了秘密文件到海外,引致李翰祥遭到迫害。

另外,李敖还用卖家藏古书的办法,换取生活费。他的《古今图书集成》,就动用了包括姚从吾老师在内的多种关系,才卖掉。现存1969年傅乐成、吴相湘两封来信,透露了此中消息。傅乐成3月1日信中说:“嘱转姚老之函,亦于年前面交,诸请释念。据姚云,台大历史系现无此经费,当向清华一试,并想与兄直接谈谈。如兄有急需而数目不大,他可设法。”吴相湘4月12日信(署名伟士)中说:“昨见老师谈到图书集成,他说其研究室拟购买,正设法请款,另外向一德国人推销,也可能有成交,我为着让你请我听歌做‘叔叔’,自然会催促成。”

李敖又打了一次官司。

李敖贩卖旧电器,因为演艺圈内购买力强,所以结交此道中人甚多。这些人好赌,李敖因缘随之,以其一表人才,遇赌甚精,所以赢多输少,对生活亦有大补。赌友中有李翰祥的经理、外号“刘必跟”者,玩梭哈之牌,十打九输。有次输火了,开的支票不认账,反倒告李敖和蒋光超联手诈赌。法官开庭调查,李敖说:“凡诈赌者,联手者必然交情很深,方有可能。可是我当天晚上才认识蒋光超,难道是我们上辈子串通好的?”被告蒋光超也在旁证实当晚才认识李敖无误。法官乃问“刘必跟”:“你告李敖、蒋光超诈赌,有何证据?”“刘必跟”说:“我那天记了日记,有我自己的日记为证。”李敖说:“这叫什么证据!如果他日记里记我是匪谍,难道我就是匪谍?这种日记太可怕了!”法官点头,又问李敖:“你会不会做假牌?”李回答:“假牌实在不会做,但真牌打得极好。”说着朝“刘必跟”一指,大声道:“这种人牌打得这么糟,凭真牌就可赢他,何须做假牌!”后来李敖被警总抓去,办案人员说本来他们想乘机用诈赌罪整他的,因为整李就连带整到蒋光超,只因说李有诈赌之罪,无人会信,乃放弃此议,不了了之。

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这“下放劳动改造”的几年里,李敖写作不多。仅从《李敖大全集》等内地出版的著作来看,文末所标写作日期属于这一时期的,1966年有《纠正于右仁幻想出来的一段革命史》、《中华大赌特赌史》、《刻薄的批评与正直的建议》,《眼看黑暗到来,又目送黑暗归去》等文;1967年有《论没有“流血的自由”》等文;1968年有《从高玉树为儿子“冥婚”看中国两面文化》《(左舜生选集)序》、《“舒而脱脱兮”》等文;1969年有《给杨贵妃的一封信》、《一封存证信的故事》等文。《刻薄的批评与正直的建议》、《眼看黑暗到来,又目送黑暗归去》都是书信体。前者是复淑惠小姐的。来信劝李“改刻薄的批评为正直的建议”,并举了跟徐复观打官司一事为例。李敖在复信中指出对方“中了传统中‘泛敦厚主义’的毒”,这种“泛敦厚主义”“使一般人不能了解‘批评’的真价值与正确方法”。而“你对我和徐复观打官司的批评(‘正直的建议’),我也要说你仍然是中了传统中‘戒讼观念’的毒。你该知道一个进步的社会,必须有赖于法治、有赖于大家对法律的信任。中国过去太偏重人治和礼治,所以搅得乱七八糟,毫无客观可循的是非与体统,也毫不实际。你信中所谓的‘文人竟不知自爱,不能宽大为怀,多具容忍的气度’三点,在一个有现代法治观念的人面前,都是‘碰不到头’的论调。”从这段话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李敖对法治社会是热心追求的,而且对他动不动就诉诸法律手段有更多理解。后者谈到文人对自己书房的几种心态,着重谈他自己:“至于对我,对Pride Lee说来,我的小天地我常常叫它是我的‘豪华监狱’。真的,它真是我的‘豪华监狱’。它有一切监狱所没有的实际设备,但置身其中,我却觉得我是一名‘囚犯’。在台湾,似乎没有人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比我更能独处。没有人像我这样每天看到人或动物的时间只不过四五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完全‘顾影自雄’或‘自己跟自己说话’。我常常说我是一个‘眼看黑暗到来,又目送黑暗归去’的人,这意思就是说,我常常一个人,从黑夜直到天明。有时候我开玩笑:‘没有李敖这种忍耐寂寞本领的人,休想批评李敖!’”又说他这是练习坐牢动作:“也许你们笑我吹牛,当我告诉你们我不太在乎牢狱。牢狱最可怕的地方不在third一degree,而在一种难受的寂寞生涯。李敖今日所过的生活,跟古代人所谓的‘画地为牢’又有多少不同?我好像是一个做‘坐牢准备动作’、‘坐牢预习’的倒霉鬼,并不够资格心安理得的做一个他蚂的寓公!”

如果说以上两篇文章(书信)主要说自身,那么《论没有“流血的自由”》就完全跟一己无关了。此文是谈革命者立志舍身取义和对付反动统治当局手法的。“旧时代的好汉们为理想奋斗,他们深刻了解‘千古艰难惟一死’的哲学。奋斗失败了,他们甚至甘愿用‘一死’来代替逃亡,代替徐图再起或卷土重来。”这就是“流血的自由”。“所谓‘流血的自由’,广义的说,是脖子挨刀的人们,最后表白一下真我的自由,他们以命偿名,临终以死明志,消极说来,也不失为一种抗议——种悲壮的抗议,一种看似无用却影响深远的抗议。旧式大权在握者,基于‘示众’、‘阴德’等复杂心理。对待死之囚’总还给他一个“慷慨过市”的机会。”

李敖对“新式统治者”用心之卑鄙、手段之残酷,观察是多么深刻!剖析是多么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四、谈“义不食周粟”

由于李敖给胡适五千字长信被公布,一些人以为报复时机已到,他们想办法把严侨和殷海光说成李敖的指使者和教唆者,要整殷海光老师。

胡秋原等人一不做二不休,1966年6月问,公然行文给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提出二十五个问题,要殷海光回答,并说殷海光不学无术,不配做教授,应请改聘,或改任职员。就在这种压力下,钱思亮屈服了,他先是把胡秋原的逼问信发交台大哲学系主任洪耀勋转查殷海光,接着又派毛子水转告殷海光,要他撤销申请“国家长期发展科学补助金”,逼殷海光“放弃了最低生活费用的一半”。这以后官方出马了。8月5日,教育部去函台大,形式上是“借聘”为“本部教育研究委员会委员”,骨子里是调虎离山。最妙的是函中有“聘书另发”的伏笔。七天以后(8月12日),警备总部派人强请殷海光到部,在刀光剑影中,拿出聘书给他,殷海光拒绝了。8月26日,殷海光应约见钱思亮,钱思亮说本年在形式上,你仍是台大教授,但不能去上课;十一个月后,就是1967年度开始以后,你殷先生必须离开台大。

在教育部去函台大。拟聘殷为教育研究委员会委员时,殷海光很感困惑,找李敖商量,他表示“不该不劳而获”,也“义不食周粟”。李敖说:“不错。一个人不该不劳而获。但按照宪法第十五条,人民有生存权、工作权,你一定得在有生存机会、有工作机会的前提下,才能谈正常的不该不劳而获的道理与道德。如果环境不准你有适合你的生存权和工作权,在这样畸形的环境下。你如接受畸形的收入。也情有可原。陈独秀到死还拿政府的钱,可是何碍其为陈独秀;鲁迅到死也还拿政府的钱,可是又何碍其为鲁迅!不拿当然好,可是你能活得下去吗?至于你说‘义不食周粟’,这种道理在伯夷叔齐时代就站不住,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但他们忘了,米固然是周朝的,薇也是周朝的啊!不食周朝的米,却吃周朝的薇,这是哪一门子的逻辑啊!何况所谓周粟,也不是什么周朝的粟,根本就是民脂民膏。你吃的是民脂民膏而已,还谈不上是国民党之饭也!”李敖这一番话,把殷海光说得哭笑不得。殷海光知道李敖才是“义不食周粟”那一派,现在这样说,不过是站在他殷海光的立场上为他说宽心话。在这个时候,李敖真的是“不食周粟”,正在靠自己的体力谋生。这一点,他殷海光是做不到的。

同类推荐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不靠身世不靠人脉不靠财富只靠奋斗。《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看史上最牛四大草根皇帝如何从贫贱底层崛起翻身到权力高层。本书以草根的视野草根的笔触书写草根皇帝的成功传奇历程!本书由禾君编著。,出身再贫寒也能享到大富贵,地位再卑微也能赢得大荣耀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热门推荐
  • 战神重生

    战神重生

    吴剑,一位年轻的龙朔武警,在一次国际战斗任务中遭遇意外获得一枚戒指,穿越到了异世,在得到了战神阿提拉的指点,吴剑不仅学到了最顶级的刀法和兵法,心志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战神的传人,吴剑为了恢复楚国与邪神附体的亲兄弟大宝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同寻常的修练和争霸之路。
  •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人群中飞起两道人影白霜霜旋身一跃,在三楼的地方单手搂住女生另一只手平肩而摆,左腿弯曲,长发随风飞扬,天人般缓缓落地,将已晕过去的女生平放在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理会众人张大的嘴吧,转身离开,哎。。。
  • 天骄无双

    天骄无双

    神奇的大门即将开启!新的世界就在眼前!魔法,秘宝,海战,炼金术……生存的丛林之中,全能才是王道!一场事先张扬的穿越事件!一场化蝶重生的涅槃蜕变!热血疆域!与你!不战!不休!“永远都没有绝路!永远都有选择!永远都有希望!”
  •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制度是管理的法宝,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而用制度进行管理则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推动力。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执行力是决定团队成败和企业兴衰的关键。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胜在制度赢在执行》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并传递出这样的工作理念:执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促进企业腾飞的助力器。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佞相毒女

    佞相毒女

    “妖女,小小年纪就心狠手辣,总有一天会早报应,天打五雷轰。”歇斯底里的诅咒穿透云霄,直入天际。“本小姐一年有半年住在佛堂,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见道血腥就会晕,弱到没有缚鸡之力,又怎会有心狠手辣一说?怪哉!”百无聊赖的雍容女子状似不解的自问,双眸中却清明一片。住佛堂,那是因为佛堂清静,干扰不多,便于小姐处理事务;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是因为堂堂的相府千金,又怎会做这等力气活;一生不见血,那是因为她要求做事要干净利落,不能留下痕迹,所以她的周围都被处理的干干净净,即便刚才那地还是一个屠场,可是不出半个时辰,就会被清理成一个闺阁聚会的最佳场所。当然这些话,也只有隐身在暗处的侍卫们敢在心中腹诽,却无人敢于出口。完结经典文:《大良凰后》《笑面罗刹》《随心皇妃》《玉面狐狸》
  •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一觉醒来齐天发现自己身处异界,还拥有了一身强横的光明之力!作为上帝亲传弟子,圣力纯净无比,亡灵?恶魔?抬手间便让你们化为飞灰!胸前圣银十字印记,蕴含无上力量,强者?美女?纷纷拜倒在他脚下!可只有这些怎么过瘾?齐天要的就是,统一一切信仰,异界独霸成神!
  • 如果时光有姓名

    如果时光有姓名

    某男:你喜欢回望从前,我接受;你喜欢逃避故人,我接受;可是你不喜欢我,我不接受。叶采薇(大脑缺氧ing):纳尼?某男(穷摇款咆哮):我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叶采薇(大惊失色状):那你是……馒头?某男(无力ing):对,我是馒头,你吃了我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世人谓我爱长安,其实只爱长安某”。所以啊,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其实真相是,叶采薇爱的不是年少的时光,而是时光里的那个少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乱世妖妃不承欢

    乱世妖妃不承欢

    他是冷漠邪魅的大秦少主,后宫佳丽三千,却视女人为工具。她是文武双全的将门千金,却叛国私奔,身负血海深仇。一场利益的交换,她成了他的夫人。她心甘情愿被他利用,只愿能够亲手报仇。他对她眷宠偏爱,温柔的脸庞之下却是另有隐情。这一场,身与心的斗智斗勇,究竟是谁输谁赢?那日,他为她踏平千军万马,只求接她回家。她却抱着另一个男人的尸体,一脸决绝。暮景曦,我不会恨你。但是,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 妖啸九天

    妖啸九天

    她,与生俱来的妖冶之祖,跟鸿钧分掌正邪之气,却因为莫名的陷害被关入了黑洞。幽怨,忿恨纠结上心,她发誓,要让所有害过她的人生不如死。“鸿钧,你跟女娲狼狈为奸,害我如此,三千年后,我将借怨气重返人间,必然颠覆你的宇宙,血染整个天地。我,姬妖,以天妖者的身份发誓,他日重生,必然让我妖族啸傲天地,混淆人间。”三千年的等待,一朝重生,她颠覆九天。神,算什么,在她眼中不过是一颗沙砾。佛,算什么,在她面前不过是一阵尘土。魔,算什么,不够她手指轻轻一按。女娲,算什么,不过是她创造出来的一个人蛇怪物。鸿钧,算什么,就算是唯一和自己亘古一同而生存的,她同样要让他痛彻肺腑,她当初所受的苦,要他十倍偿还。他,是亘古就来的创始之祖,天地三界创造者。因为一次的失误,却让自己悔恨三千年。三千年的等待,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偿还过去的亏欠。神,是他所创,却为她可以亲手毁掉。佛,是他点化,却为她可以再送迷障。魔,是他培养,却为她可以弑杀。他为她可以化神为妖,为的是她回眸一笑。三千年的恩怨,一旦再度纠缠。到底是她的怨还是他的劫。只是只有纠缠过后才明了,原来阴阳正邪不光是对立,其实也可并存。姬妖啸言俏语娇柔:“父皇,你真喜欢我吗?我可是你的女儿,你要喜欢我的话也可以,你就要拿出你的真心来,这样吧,就让这三千后宫之血来证明你对我的爱,记住,三千血,一个都不能少。”妩媚妖冶:“女娲。我是妖,你也是妖,不要以为别人尊你一声人母你就真以为你是人了,妖就是妖,再改变还是妖,可惜你,只怕连妖都做不好,不人不妖,留在这个世间又有什么用?”霸道嚣张:“天地算什么,不过是混沌的产物,你能让它存在,我就可以将它毁灭。鸿钧,我说过,我要颠覆你的宇宙,血染整个天地。”……作品推荐:凤的转型作品:《凤破苍穹》好友作品:倾城殇《黑道之魁首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