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08

第8章 神骨鉴附录(8)

“袁绍兵多将广,志兼天下,但好贤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拥有荆楚广大地区,“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窥,”然而对在荆楚避乱的天下豪杰不知任用,所以还是无路可走,终至衰亡。而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能广收天下豪杰而用之,引贤俊而置之列位,所以他能兴旺发达,终成大业。王粲通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了人才与事业的关系。无数历史实践证明,要使国家兴旺发达,必须充分重视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做到这一点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181一234)曾经在《诸葛亮集·文集·举措篇》中说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还说:“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在这里,诸葛亮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人才和治国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人才是治国的根本,治国需要人才,就像房屋需要柱子一样,人才短缺了,国家也就难以维持。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呢?为此,诸葛亮给人才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直士”。就是说,人才不仅要具有比较高深的学识专长,还要具有不求名、不避罪、讲忠贞、讲诚挚的高贵品德。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率军北伐中原之前,他曾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希望后主能够重用郭攸之、费讳、董允、向宠、陈震、张裔、蒋琬等人,并说他们都是“贞良死节之臣”,要后主“亲之信之”。他还针对后主的弱点,语重心长地建议后主要记取历史的教训,懂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人才是何等的重视。由于这个奏疏充满了诸葛亮对于蜀汉的一片忠诚,语言恳切周详,所以,为历代人们所推崇。

诸葛亮深深懂得,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深人民间,深查细访,寻找“隐处”的士,就像商汤王得到出身低下的泥瓦匠傅说、周文王得到老渔翁姜子牙那样,敢于不拘一格地擢拔他们,使用他们,信任他们,使其为国出力。为此,他提出选拔人才时要做到“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以聘幽隐。”但是,由于人的天赋、素质和才力的不同,所以,有的人善于宏观控制,有的人长于微观管理;有的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人冲锋陷阵,擒敌首于须臾之间。这就是汉人王允所说的“人才高下,不能均同”的客观现实。诸葛亮正是基于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十分强调要善于妥善安排不同人才。他说:“洁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为此,他按人才的高低分成六个等级,即十夫之将、百夫之将、千夫之将、万夫之将、十万夫之将和天下之将。按照他的要求,作为一个高级将帅,绝对不能只是鲁莽之夫,也不能只有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而应该是个善于指挥千军万马的全才,具备有“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等方面的智能。他还指出:“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于邻国,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另外,诸葛亮还认为,人的才能并不完全凭借天赋,除去天赋之外,还要参加实践,在实际中进行锻炼。一个人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诸葛亮本人就是很好的例证。如果他一直隐处山林,不事征战,不务实践,充其量也只徒有“卧龙”的雅号而巳。这样,诸葛亮的理想火花只能在叹息中熄灭,他的鸿鹄之志,也将只能在哀怨中沉沦。

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诸葛亮结合古人选拔人才的经验,总结了识别人才的七种方法,即“七观选人法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意思就是考察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看他的志向;在山穷水尽时看他的变通;在各种办法面前看他的决择;在祸难临头时看他的勇气;在喝醉酒时看他的本性,在金钱物质引诱下看他的清廉;在分派任务后看他的信用。从而考察识别一个人的德才情况和综合素质,做到因材适用。

另外,特别令人引起注意的是,诸葛亮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还创设了一个叫“参署”的机构。他曾经解释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又说,有了这个机构,“则亮可以少过矣。”据此可以看出,“参署”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参谋机关,他的意思就是通过“参署”,可以把各方面的意见反映上来,然后斟酌增损,集思广益。去粗取精,从而制定出比较正确的方针政策,为安邦治国服务。在《诸葛亮集·文集·视听》中,诸葛亮还强调指出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士庶,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所以,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创设“参署”的目的和意图,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诸葛亮的人才观是比较客观和全面的。因此,蜀汉政权下的志士仁人,都纷纷云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领导集团。

刘劭,字孔才,三国时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大约生于汉灵帝初(168一172),卒于曹魏正始年间(240一249),曾任散骑常侍、陈留太守等职,赐爵关内侯,是三国时期杰出的人才学家。在刘劭的一生中,有过许多着作,其中他的《人物志》一书,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人才学着作。

在《人物志》这部着作中,刘劭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用人思想和人才分类管理的理论。他根据人的“才”、“性”的不同,通过对人的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征”的分析,把人才分为三类十二种。所谓三类就是品德高洁的“兼德”之人,德才兼备的“兼材”之人,才高德少的“偏材”之人。所谓十二种人,就是指的“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慧、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人的情性和质素是存在差别的,所以,刘劭提出,要根据不同的流品委任不同的职务,也就是说要做到因材使用。如法家之材可任为司寇,伎俩之材可任为司空,文章之材可修国史,臧否之材可任为参谋。另外,刘劭对于“英雄”二字结合人才使用做了解释,他指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假如一个人足智多谋而短于胆略,只能称之为“英”,反之,有勇无谋只能称之为“雄”,因此,“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为此,他反复强调说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刘劭在确定人才的分类后,对于如何鉴别人才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是“八观”、“五视”的方式方法。

“八观”的内容是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辩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辩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五视”的内容是:“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刘劭提出的鉴别人才的“八观”、“五视”之法,是对前人观察和检验人才方式方法的总结,是对姜子牙、庄子、诸葛亮等选拔使用人才思想的发展,比其更加全面和系统。根据他的理论,就是说,要认识一个人,必须对其人的品德、气质、情感、志趣、见识、能力,乃至于行卧起居、言谈举止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比较全面地判断他究竟属于哪种人。在《人物志》中,刘劭还突出强调指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执政者的好恶和感情用事,识别人才时常常容易出现偏差和谬误。这些偏差和谬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谬);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感;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为此,刘劭希望执政者在察选人才时,应该秉公立正,豁达大度,不要存有私心,不要带有偏见。只有如此,才能比较恰当地选择出合格的人材。刘劭的《人物志》一书,是在人有关基础上的集大成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有关看法或许还值得商榷,如汉朝王允曾说:“人命禀于天,骨法之谓也。……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贵贱贫富,命也;操行清浊,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又如王符曾说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骨法鱼肉,各有部分,以着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刘劭继承了这种“骨相”之说,认为人“禀阴阳以立性,体五形而着形”,因而可以通过人的外貌而案其内在的精神。这种说法显然是很不正确、很不科学的,但却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刘劭所提出来的察选人才的原因和方法,以及执政者在察选人时应持的立场和态度,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刘实(220一310),字子真,西晋时平原高唐(治所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人。他曾经历武帝、惠帝、怀帝三朝,官至太尉,位列三司。当时,朝纲不振,廉逊道阙,官吏昏庸,社会混乱。因此,刘实目睹此状,便写了《崇让论》一文,提出了让贤推能以整顿朝政和矫正时俗的理论和主张。

刘实认为,让贤推能乃是淳古之风,是关系国家兴亡成败的一件大事。他曾经说古之圣王之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竞也。”推让之道行,贤能者曰被荐举,不肖者自当见绌,选拔人才工作就会公正合理,众官造退之日亦将后继有人。反之,如果时不贵让,世多进趣,“则贤才不进,贵臣日疏”,“能否混杂,优劣不分”。因此,一旦官职有缺,必然是请托交行成风。那些典掌选举的州郡大小中正便以钱多为贤,以势大为上,只凭家世和资历去擢拔选用,从而难谋其政,“不胜其任之病发矣”。为此,刘实慨叹道:“观在官之人,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次而进也。”如此下去,将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祸患,不能不令人担忧。

为了进一步说明推能让贤之风的重要意义,刘实通过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嘲笑和抨击了虚食官俸而溜之乎也的伎俩后,他大声疾呼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才高守道之土日退,驰走有势之门日多矣。虽国有典刑,弗能禁矣。”

刘实认为,任何时代都有众多贤才,关键在于能否去发现识别他们,并能积极实行推能让贤制度,使能者上,庸者下。他分析当时官场现状,严肃地指出在职官吏中,存在着一种“虽自辞不能,终莫肯让有胜己者”的歪风。更有甚者,还有的人一旦看到别人的才能超过自己时,他便马上进行毁谤中伤,散布种种“浮声虚论”,甚至不惜制造种种事端,使有才能的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而被扼杀。因此,刘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凡是不能让贤推能的人,虽然官居高位,多食俸禄,“而望其有益国朝,不亦难乎!”

在实际生活当,刘实也确实看到了实行推让贤能之风的难度,但是他相信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他在《崇让论》中指出:第一,在职官吏中,虽然其间杂有凡猥之才,但贤明的人终穷是大多数。他们不是对让贤推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因为时不贵让,没有习以成风的缘故。第二,要恢复过去“进贤能以谢国恩”的做法。凡是担任官职的人,在上“谢章”是,首先要推举贤才,以表示自己对职守的忠贞。这样,“贤智显出,能否之美历历相次”。事业必然后继;有人。第三,要废除只凭门第阀阅和论资排辈的选士标准。凡是官职有缺时,上至三司四证,下至州官郡守,都可以按被推举最多的人去补上的办法。例如,“三司有缺,择三司所让最多者而用之”;“郡守缺,择众郡所让最多者而用之刘实所处的时代,是崇尚虚无、奢侈相高的时代。执政者多不关怀事务,终日纵酒谈玄,坐而论道,手执尘尾,行步顾影。如丞相何曾“食日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其子何劭,官至侍中尚书,也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再如太仆石崇,与武帝之舅王恺斗富,以腊当柴烧,用椒泥涂墙壁,连厕所里也挂着绛纹帐,还有两个婢女手持香囊侍候。其他文武百官奢侈之风无法形容。而位列三司的刘实,却能一反时俗,过着贫士般的俭朴生活。‘据《晋书》本传载,他“虽处荣宠,居无第宅,所得俸禄,赡恤亲故”。他上疏告退以后,直到91岁,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充当朝廷顾问。所以,左丞相刘坦曾上书怀帝,称赞他“体清素之操,执不谕之洁,悬车告老,二十余年,皓然之志,老而弥笃,可谓国之硕老,邦之宗模。”

刘实作《崇让论》,当然是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做到“君子尚能让其下,小人力农以事其上”。但其文言简意赅,切中时弊。《崇让论》一文洋溢着刘实关心国家大事,敢于揭露当时官场弊端,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积弊的措施。这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可谓奇峰突起,难能可贵,不乏后人学习的楷模。

《刘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的人才管理学专着,此书系何人所作,迄今尚未定论。有的传为北齐的刘昼所作,有的传为萧梁时的刘勰所作。全书有55篇,而人才管理方面的内容就占了四分之一,计有《荐贤》、《适才》、《祟学》等15篇,堪称为我国古代人才管理学的精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刘子》一书中强调,人才在治国安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书中强调指出:“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楫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之乏贤则无以理。”此书作者先是历数前朝各代的贤才,充分肯定他们在安定社稷和国计民生方面的业绩,然后总结性地指出立政政治,折冲厌难者,举贤之效也。”

当时,在选择人才方面存在着许多流弊,障碍着无数贤才志士的脱颖而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作者强调必须建立人才诠选的赏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对于那些专搞“吹毛觅瑕,挥空成有,称白为黑”的妒贤嫉能者,作者不留情面地给予严加痛斥,揭露他们之所以过分地苛刻人才,“宣恶出于情妒”,是由于嫉妒和隐私在作怪。作者还举出伊尹、傅说、百里奚、段干木、管仲、吴起、樊哙、周勃、陈平等人为例,这些人虽然出身非常贫贱和生活小节上有些缺点,但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此,作者认为,选用人才应从大处着眼,不能“以其小过弃彼良才”,应持“小恶不足伤其大美”的积极态度。这样人才才能层出不穷。

从人才管理的角度出发,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适才”和“均任”的指导思想。所谓“适才”,就是说人才有高下之分和大小之别,且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所谓“均任”,就是指的要做到“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也就是说的量才使用的原则。作者认为,治国安邦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因此,要求执政者要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机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尽其分而立功”,从而达到“事寡而功众”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分神

    分神

    穿梭于各个世界,吞并,抢夺,杀罚为生存的核心。各个你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将出现,且看主角如何在这样的一个大千世界中生存下去,他的生存之路与逍遥之路是如何走出来的……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鬼差和邻家小弟有个约会

    鬼差和邻家小弟有个约会

    "本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亲身经历各种险境传说。来往各个神秘空间,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宗教秘闻。中了彩票,为了救人反而抱着别人一起死了。整个世界的神到哪里去了?故事架空由各种传说《聊斋》《山海经》各种西方传说,以及各种恐怖片。诙谐搞笑,惊悚恐怖。都在其中。友情承诺:从不太监,绝不忽悠,童叟无欺,相当公道。"
  • 超级汉方美人

    超级汉方美人

    在流传千年的古老典籍中找寻美丽密钥,功效最卓著。成分最东方,10种丰胸美容汤/15种汉方养颜面膜/17种古方养颜茶/20种通经瘦身法/27种古典裸妆术/116种古典养护秘方/200种草本养颜汉方。调身,民间流传美容偏方;操作最简单,调心,打造标准式中国美人!宫廷御用养颜秘方,美丽内外兼修。汇集慈禧、杨贵妃、武则天、太平公主、红楼美女以及《甄嬛传》后宫美女的养颜精粹
  •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新课标最佳阅读:史记菁华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但《史记》的卷帙庞大,内容广泛,遍及天文、地理、术算各方面,一般人若要全读,分量实在太多,时间和精神往往不能应付。所以,删除赘文,撷取菁华,是个必要的工作,可以便利人们阅读和欣赏,《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
  • 飞碟探索30年

    飞碟探索30年

    将《飞碟探索》自创刊起,30年来的所有有关飞碟的尘封的或最前沿的珍贵资料悉数整理披露,首次集结成书权威曝光!40万字精华、经典记录,近百位专家、发烧友目击、研究纪录,并配有数百幅珍贵飞碟秘照,向读者系统、全面、直观地解读中外飞碟探索之旅。维基解密、霍金理论、地下实验、争议目击、神秘劫持……起源!事件!风声!秘密!真相!国内第一飞碟杂志30年研究精华结晶!为您一一探秘飞碟及外星人的前世今生。这是一本足以让飞碟“发烧友”大呼过瘾的飞碟圣经。
  • 婚君

    婚君

    齐光是一名昏君,女昏君。他从小就知道她是天之娇女,眼光高于顶,对于情爱从不在意,但是他也知道总有一天她一回头就能看见他。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古龙文集:苍穹神剑

    古龙文集:苍穹神剑

    清代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星月双剑携恩人熊赐履之子熊倜逃出,却在“宝马神鞭”萨天骥家中遭遇误会,相继丧生,临死之前,交给幼子熊倜一本“苍穹十三式”,让他有朝一日必须找萨天骥报仇。年幼的熊倜孤身逃出,在潜心苦练“苍穹十三式”数年之后,终于重出江湖,正遇上天阴教重整旗鼓,打算称霸武林。寻仇途中,熊倜结识尚未明、常漫天等侠士高人,又得到红颜知己夏芸的无私帮助。然而他却一直不知道夏芸就是当年被萨天骥带走抚养成人的妹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