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08

第8章 神骨鉴附录(8)

“袁绍兵多将广,志兼天下,但好贤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拥有荆楚广大地区,“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窥,”然而对在荆楚避乱的天下豪杰不知任用,所以还是无路可走,终至衰亡。而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能广收天下豪杰而用之,引贤俊而置之列位,所以他能兴旺发达,终成大业。王粲通过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了人才与事业的关系。无数历史实践证明,要使国家兴旺发达,必须充分重视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做到这一点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181一234)曾经在《诸葛亮集·文集·举措篇》中说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还说:“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在这里,诸葛亮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人才和治国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人才是治国的根本,治国需要人才,就像房屋需要柱子一样,人才短缺了,国家也就难以维持。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呢?为此,诸葛亮给人才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直士”。就是说,人才不仅要具有比较高深的学识专长,还要具有不求名、不避罪、讲忠贞、讲诚挚的高贵品德。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率军北伐中原之前,他曾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希望后主能够重用郭攸之、费讳、董允、向宠、陈震、张裔、蒋琬等人,并说他们都是“贞良死节之臣”,要后主“亲之信之”。他还针对后主的弱点,语重心长地建议后主要记取历史的教训,懂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人才是何等的重视。由于这个奏疏充满了诸葛亮对于蜀汉的一片忠诚,语言恳切周详,所以,为历代人们所推崇。

诸葛亮深深懂得,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深人民间,深查细访,寻找“隐处”的士,就像商汤王得到出身低下的泥瓦匠傅说、周文王得到老渔翁姜子牙那样,敢于不拘一格地擢拔他们,使用他们,信任他们,使其为国出力。为此,他提出选拔人才时要做到“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以聘幽隐。”但是,由于人的天赋、素质和才力的不同,所以,有的人善于宏观控制,有的人长于微观管理;有的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人冲锋陷阵,擒敌首于须臾之间。这就是汉人王允所说的“人才高下,不能均同”的客观现实。诸葛亮正是基于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十分强调要善于妥善安排不同人才。他说:“洁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为此,他按人才的高低分成六个等级,即十夫之将、百夫之将、千夫之将、万夫之将、十万夫之将和天下之将。按照他的要求,作为一个高级将帅,绝对不能只是鲁莽之夫,也不能只有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而应该是个善于指挥千军万马的全才,具备有“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等方面的智能。他还指出:“仁爱洽于天下,信义服于邻国,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另外,诸葛亮还认为,人的才能并不完全凭借天赋,除去天赋之外,还要参加实践,在实际中进行锻炼。一个人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诸葛亮本人就是很好的例证。如果他一直隐处山林,不事征战,不务实践,充其量也只徒有“卧龙”的雅号而巳。这样,诸葛亮的理想火花只能在叹息中熄灭,他的鸿鹄之志,也将只能在哀怨中沉沦。

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诸葛亮结合古人选拔人才的经验,总结了识别人才的七种方法,即“七观选人法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意思就是考察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看他的志向;在山穷水尽时看他的变通;在各种办法面前看他的决择;在祸难临头时看他的勇气;在喝醉酒时看他的本性,在金钱物质引诱下看他的清廉;在分派任务后看他的信用。从而考察识别一个人的德才情况和综合素质,做到因材适用。

另外,特别令人引起注意的是,诸葛亮为了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还创设了一个叫“参署”的机构。他曾经解释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又说,有了这个机构,“则亮可以少过矣。”据此可以看出,“参署”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参谋机关,他的意思就是通过“参署”,可以把各方面的意见反映上来,然后斟酌增损,集思广益。去粗取精,从而制定出比较正确的方针政策,为安邦治国服务。在《诸葛亮集·文集·视听》中,诸葛亮还强调指出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士庶,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所以,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创设“参署”的目的和意图,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诸葛亮的人才观是比较客观和全面的。因此,蜀汉政权下的志士仁人,都纷纷云集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领导集团。

刘劭,字孔才,三国时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大约生于汉灵帝初(168一172),卒于曹魏正始年间(240一249),曾任散骑常侍、陈留太守等职,赐爵关内侯,是三国时期杰出的人才学家。在刘劭的一生中,有过许多着作,其中他的《人物志》一书,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人才学着作。

在《人物志》这部着作中,刘劭深刻地阐述了他的用人思想和人才分类管理的理论。他根据人的“才”、“性”的不同,通过对人的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征”的分析,把人才分为三类十二种。所谓三类就是品德高洁的“兼德”之人,德才兼备的“兼材”之人,才高德少的“偏材”之人。所谓十二种人,就是指的“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慧、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人的情性和质素是存在差别的,所以,刘劭提出,要根据不同的流品委任不同的职务,也就是说要做到因材使用。如法家之材可任为司寇,伎俩之材可任为司空,文章之材可修国史,臧否之材可任为参谋。另外,刘劭对于“英雄”二字结合人才使用做了解释,他指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假如一个人足智多谋而短于胆略,只能称之为“英”,反之,有勇无谋只能称之为“雄”,因此,“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为此,他反复强调说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刘劭在确定人才的分类后,对于如何鉴别人才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是“八观”、“五视”的方式方法。

“八观”的内容是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辩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辩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五视”的内容是:“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刘劭提出的鉴别人才的“八观”、“五视”之法,是对前人观察和检验人才方式方法的总结,是对姜子牙、庄子、诸葛亮等选拔使用人才思想的发展,比其更加全面和系统。根据他的理论,就是说,要认识一个人,必须对其人的品德、气质、情感、志趣、见识、能力,乃至于行卧起居、言谈举止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比较全面地判断他究竟属于哪种人。在《人物志》中,刘劭还突出强调指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执政者的好恶和感情用事,识别人才时常常容易出现偏差和谬误。这些偏差和谬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谬);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感;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为此,刘劭希望执政者在察选人才时,应该秉公立正,豁达大度,不要存有私心,不要带有偏见。只有如此,才能比较恰当地选择出合格的人材。刘劭的《人物志》一书,是在人有关基础上的集大成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有关看法或许还值得商榷,如汉朝王允曾说:“人命禀于天,骨法之谓也。……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贵贱贫富,命也;操行清浊,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又如王符曾说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骨法鱼肉,各有部分,以着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刘劭继承了这种“骨相”之说,认为人“禀阴阳以立性,体五形而着形”,因而可以通过人的外貌而案其内在的精神。这种说法显然是很不正确、很不科学的,但却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刘劭所提出来的察选人才的原因和方法,以及执政者在察选人时应持的立场和态度,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刘实(220一310),字子真,西晋时平原高唐(治所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人。他曾经历武帝、惠帝、怀帝三朝,官至太尉,位列三司。当时,朝纲不振,廉逊道阙,官吏昏庸,社会混乱。因此,刘实目睹此状,便写了《崇让论》一文,提出了让贤推能以整顿朝政和矫正时俗的理论和主张。

刘实认为,让贤推能乃是淳古之风,是关系国家兴亡成败的一件大事。他曾经说古之圣王之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竞也。”推让之道行,贤能者曰被荐举,不肖者自当见绌,选拔人才工作就会公正合理,众官造退之日亦将后继有人。反之,如果时不贵让,世多进趣,“则贤才不进,贵臣日疏”,“能否混杂,优劣不分”。因此,一旦官职有缺,必然是请托交行成风。那些典掌选举的州郡大小中正便以钱多为贤,以势大为上,只凭家世和资历去擢拔选用,从而难谋其政,“不胜其任之病发矣”。为此,刘实慨叹道:“观在官之人,政绩无闻,自非势家之子,率多因资次而进也。”如此下去,将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祸患,不能不令人担忧。

为了进一步说明推能让贤之风的重要意义,刘实通过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嘲笑和抨击了虚食官俸而溜之乎也的伎俩后,他大声疾呼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才高守道之土日退,驰走有势之门日多矣。虽国有典刑,弗能禁矣。”

刘实认为,任何时代都有众多贤才,关键在于能否去发现识别他们,并能积极实行推能让贤制度,使能者上,庸者下。他分析当时官场现状,严肃地指出在职官吏中,存在着一种“虽自辞不能,终莫肯让有胜己者”的歪风。更有甚者,还有的人一旦看到别人的才能超过自己时,他便马上进行毁谤中伤,散布种种“浮声虚论”,甚至不惜制造种种事端,使有才能的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而被扼杀。因此,刘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凡是不能让贤推能的人,虽然官居高位,多食俸禄,“而望其有益国朝,不亦难乎!”

在实际生活当,刘实也确实看到了实行推让贤能之风的难度,但是他相信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他在《崇让论》中指出:第一,在职官吏中,虽然其间杂有凡猥之才,但贤明的人终穷是大多数。他们不是对让贤推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因为时不贵让,没有习以成风的缘故。第二,要恢复过去“进贤能以谢国恩”的做法。凡是担任官职的人,在上“谢章”是,首先要推举贤才,以表示自己对职守的忠贞。这样,“贤智显出,能否之美历历相次”。事业必然后继;有人。第三,要废除只凭门第阀阅和论资排辈的选士标准。凡是官职有缺时,上至三司四证,下至州官郡守,都可以按被推举最多的人去补上的办法。例如,“三司有缺,择三司所让最多者而用之”;“郡守缺,择众郡所让最多者而用之刘实所处的时代,是崇尚虚无、奢侈相高的时代。执政者多不关怀事务,终日纵酒谈玄,坐而论道,手执尘尾,行步顾影。如丞相何曾“食日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其子何劭,官至侍中尚书,也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再如太仆石崇,与武帝之舅王恺斗富,以腊当柴烧,用椒泥涂墙壁,连厕所里也挂着绛纹帐,还有两个婢女手持香囊侍候。其他文武百官奢侈之风无法形容。而位列三司的刘实,却能一反时俗,过着贫士般的俭朴生活。‘据《晋书》本传载,他“虽处荣宠,居无第宅,所得俸禄,赡恤亲故”。他上疏告退以后,直到91岁,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充当朝廷顾问。所以,左丞相刘坦曾上书怀帝,称赞他“体清素之操,执不谕之洁,悬车告老,二十余年,皓然之志,老而弥笃,可谓国之硕老,邦之宗模。”

刘实作《崇让论》,当然是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做到“君子尚能让其下,小人力农以事其上”。但其文言简意赅,切中时弊。《崇让论》一文洋溢着刘实关心国家大事,敢于揭露当时官场弊端,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积弊的措施。这在16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可谓奇峰突起,难能可贵,不乏后人学习的楷模。

《刘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的人才管理学专着,此书系何人所作,迄今尚未定论。有的传为北齐的刘昼所作,有的传为萧梁时的刘勰所作。全书有55篇,而人才管理方面的内容就占了四分之一,计有《荐贤》、《适才》、《祟学》等15篇,堪称为我国古代人才管理学的精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刘子》一书中强调,人才在治国安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书中强调指出:“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楫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之乏贤则无以理。”此书作者先是历数前朝各代的贤才,充分肯定他们在安定社稷和国计民生方面的业绩,然后总结性地指出立政政治,折冲厌难者,举贤之效也。”

当时,在选择人才方面存在着许多流弊,障碍着无数贤才志士的脱颖而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作者强调必须建立人才诠选的赏罚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对于那些专搞“吹毛觅瑕,挥空成有,称白为黑”的妒贤嫉能者,作者不留情面地给予严加痛斥,揭露他们之所以过分地苛刻人才,“宣恶出于情妒”,是由于嫉妒和隐私在作怪。作者还举出伊尹、傅说、百里奚、段干木、管仲、吴起、樊哙、周勃、陈平等人为例,这些人虽然出身非常贫贱和生活小节上有些缺点,但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此,作者认为,选用人才应从大处着眼,不能“以其小过弃彼良才”,应持“小恶不足伤其大美”的积极态度。这样人才才能层出不穷。

从人才管理的角度出发,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适才”和“均任”的指导思想。所谓“适才”,就是说人才有高下之分和大小之别,且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特长。所谓“均任”,就是指的要做到“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也就是说的量才使用的原则。作者认为,治国安邦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因此,要求执政者要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机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尽其分而立功”,从而达到“事寡而功众”的目的。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热门推荐
  • 幸福三宝:吃得下 睡得着 想得开

    幸福三宝:吃得下 睡得着 想得开

    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堆砌,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我们心存一颗善良的心,就与幸福有缘。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满足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有时,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总裁,引你入局

    总裁,引你入局

    她做的最叛逆的事,刚满18岁,嫁给了比她大十二岁的他,强占了让所有人都骄傲的帝国总裁。父亲指责她,哥哥弟弟都恨她,继母气得差点露出真面目,她以为终于给了那些人最致命的一击,以为终于引他入了局!却没想到,她被他残忍地拖入了另外一个局!再归来,她要让所有人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十秒钟看透你的对手

    FBI都不懂得读心术。汇集古今中外众多有识之士的研究心得。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观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潇洒地辗转于生活的竞技场中,把人生的发球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宛心泪

    宛心泪

    她,禀性冷淡,从不多说一个字,多行一步路。因为她说,与其做错了让别人耻笑,不如不说不做的好。她,绝顶聪明,眉眼间洞察一切,也漠视一切。因为她说,与其太明白了遭人记恨,不如不看不问的好。她是宛心.是皇帝身边最淡薄的女人。是太医心中最爱慕的女人。是谋臣口中最敬重的女人。是敌皇眼中最碍事的女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平静一生,然后清白的死去。可是最终,她还是难逃情缘的魔障。皇帝说:难道你是真的不曾相信过我吗?太医说:难道你的心中始终不曾有我吗?谋臣说:难道你不曾为我的鲜血动容吗?敌皇说:难道你不能为你的国家牺牲吗?她不答,因为她无法做答,夙命,难以逾越的夙命,最终要把她引向何处?※※※※※※※※※※沁※※※※※※※※※※※※※※※※※※※※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以上的文希望亲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号入坐~喜欢的话就投上票票或者帮沁拉个人气!谢谢亲们!《宛心泪》视频:?pstyle=1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潜能开发训练

    这是本书中最具操作性,也是最为经典的一部著作。内容包括如何摄取财富和如何确保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缕析精透,无所遗漏,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工程,向读者展示了每一个梦想实现和人生成就背后隐藏的秘密原则。认识到本书中不可思议的观念和方法的人,能够获得难以置信的优势,从而傲视群雄,成为精英之中的精英。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魑魅情殇

    魑魅情殇

    是什么原因让她从来没有感受到爱?是什么原因让她总是心痛,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徐翊彬,一个第一个爱上的人,却因为穿越,处在两个不同时空。夕夜月,一个能给她温暖的人,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爱的人,却被迫分开。夕夜羽,为了她做了那么多的事,能否得到她的青睐?
  •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叶海星通宵到中午十二点才躺在床上,睡前还听到爸妈在楼下餐厅招呼客人的声音,伴着声音入睡的她梦到了最近狂迷的末世流小说,可却想不到等她醒来后世界全变了,好像变得毫无声音,然后又变得如世界末日般疯狂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不安于室

    王妃不安于室

    断崖掉下来的穿越女与离家出走的别扭王爷,外加父不详的奶娃,组成一个离谱的家庭,开店、发明、玩的不亦乐乎!情敌蛮横的、柔弱的、装腔作势的,来一个打一个。打不过没关系,俺有后台!她的生意风生水起,财源滚滚,手握王府财政大权,谁敢小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园小当家

    田园小当家

    重生农家小萝莉,人多事多极品多; 爹娘是个受气包,姐弟几人挨欺负。 日子可咋过呢? 不怕不怕,有极品灵泉和异能; 带着家人奔小康,做个威风八面的地主婆! -----------*******---------- 感谢《妇贵荣华》作者未眠君制作的精美封面,十分喜欢,么么哒!! 新人新文粉嫩嫩,子画拜求收藏、推荐票、留言、点击等一切包养支持,群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