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600000013

第13章 神骨鉴附录(13)

第三,“唯君先正其身以为天下表”。唐甄援引《尚书·立政篇》所载有关商纣王之所以国破家亡,主要原因在于他性情刚戾强横,以刑杀为虐,因此,下面百官也就随之效法,尽干缺德之事,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最后被周灭亡。而周文王、周武王却与此不同,他们用仁爱、管理、法度等三方面去考察官吏,了解他们的心思和品行,坚持任用有道德的人为官,所以使国家得到大治。因此,唐甄指出:“由是观之,惟君先正其身以为天下表,卿士百职,罔非正人,天下不得其径而缘之。”

君王做得正,百官得其人,国内就再没有歪门邪道让那些奸诈小人有空子可钻了。

实践证明,选人用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把人才选得准确,用得得当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只要当政者出于公心,以国家计,以民族计,以事业计,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德才兼备的原则,就一定能够选拔出大批有用之才为国为民效力。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胤祯暴死于圆明园寝宫。其第四子、宝宁王弘历继承皇位,是为乾隆皇帝。

弘历自称“幼读诗书,颇谙治理”。他阅读《贞观政要》一书,十分赞赏唐太宗及其臣僚的“嘉言善行”。他即位时年方25岁,“春秋方富,年力正强,乃励精图治之始”,很想有一番作为。清代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近百年的经营,封建统治比较稳定。从表面上看,乾隆帝从祖父、父亲手里接过的是太平江山,但是,清王朝这时已经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潜伏着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主要表现在官员腐化日深,吏治日渐松弛。因此,乾隆皇帝为了维持清朝的鼎盛局面,不得不用很大的精力来选拔官吏,整顿吏治。从而建构了他自己的一套选人思想和路线,主要如下:

一是对于人才要严格鉴别的观点。乾隆十年(1745)十月,上谕内阁指出夫人才原属不一,或朴实有余而才情不能肆应,或办事干练而居心未能悫诚,或新任励志可以造就,或年老未衰尚堪驱策,俱当鉴别精详,核实人告,方不负朕封疆委任之寄。今伊所奏属员一折,笼统开载,漫无区别,竟似通省官员并无一人可訾议者。巡抚有察吏之责,留心人才最关紧要,若衡鉴不精,何以克称重任?”意思就是说,人才并不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有的或朴实有余而才情不足;有的或办事干练而居心不诚;或新官上任志行高远前途无量,或年老未衰尚有余热发挥。这些都应该认真鉴别,详细报上来,这样才不负我委以封疆之重任。眼下你们报告的情况非常笼统,没有区别,好像全省官员竟没有一个人有毛病似的。作为一省之巡抚,有考察一省官员的责任,鉴别人才非常重要,如果不认真精细地考察和权衡官员们,他们又怎么能担当如此重任呢?

为了考察鉴别人才,乾隆皇帝召见大臣,往往随手记下观察得来的印象,作为日后用人的参考。他要求臣僚荐贤举能,但对滥举官员者,无论满汉大臣,都要受到严厉谴责或处分。乾隆三十一年(1766)上谕中规定,督抚妄荐人员要判罪。此后,确有督抚因徇私妄荐而坐罪。清代考核官吏,三年一次,京官称为“京察”,外官称为“大计”,经过考核,将不称职的官吏分为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为、不谨、贪、酷八种,同时给予不同处置。乾隆认为,这是荐剡人才、参革衰冗的大典,一定要认真执行。他连篇累牍地训斥都院堂官和督抚的姑息瞻徇之习,要求在“京察”、“大计”中秉公查核。乾隆十八年(1753)以后,多次对“京察”各官亲自裁定。以后又宣布对过去一向不考核的各省藩臬人员亦须考绩,并传谕京官可以密折奏闻属吏贤否。乾隆四十八年(1783)规定“京察”、“大计”中保举的卓异官员如发现有犯赃行为,原保荐上司要受到议处。有资料统计,乾隆一朝,在考核中因“不谨”、“疲软”而被革职的,因“老”、“疾”被勒令“休致”的,因“才力不及”和“浮躁”而被降调的,合计受处分的达6000多人,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是少见的。

乾隆三十年(1657)七月,乾隆皇帝针对新选官员具有不称职者一事对内阁说:“吏部过堂及九卿验看,何以不行举出?看来近日吏部、九卿于验看一事,不能实心任事,如此废弛之渐,殊为可虑。着严饬行。”“不若慎简于铨选之初,量才而授,尚可冀其黾勉策励。是以重铨衡、公验看,无非求尽。所以择吏安民之道,从前谆切训谕,至再至三。而吏部、九卿又复狃于积习,不思澄叙官方,乃吏部职掌果其为官择人,甄别精当,岂得谓之专事权而作威福?今第以次注名漫无可否,乃昔人所一吏可任者,铨衡重寄固如是乎?”这两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对于选任官吏,“吏部进行了考察,九卿也参与了验收工作,为什么没能发现。看来吏部、九卿都没有全力投入、尽心尽职,像这样草率行事,于国堪忧啊!这种状况要严加整顿。”“选择官员应把好关,量才录用,到任他才能勤勉政事、治理主方。所以把好选择官员这道关口是安邦治国的关键啊!对此,我一再谆谆告诫你们,而吏部和九卿却陋习不改,当作耳边风,不加以重视。选择、考察官吏是吏部的职责,吏部如果真能做到慧眼识人,把好关口,又怎会叫做专政逞威呢?现在的状况是说说而巳,对被考核官员不置可否。过去人们常说,一个称职的官员全靠善于选拔啊,的确如此。”乾隆皇帝强调指出:“况秉公纠举,则驽骀不得与骐骥同骖,燕石不得与连城相混。循卓之风必自此始,即在不自量之辈,未必尽能心服。而一人之得失,与一邑之政治孰重孰轻?……嗣后吏部、九卿务体朕拳拳吏治之苦心,其矢公忠,屏除瞻徇,凡遇验看之日,详慎简择,擢拔人才,郑重司牧,毋得任意因循懈忽。”就是说,如果真正秉公考察官员,劣马就不可能同千里马共驾一辆车;石头也不可能同美玉相混。这样,好的风气必然由此而兴起,即使有个别不自量力之辈心有不服,但是你比较一下,究意是一个人的得失重要还是一个地方的政务重要?……今后,无论吏部还是九卿,务必领会我对官员队伍治理的一片苦心,共同秉公办事,不要怕得罪人,除掉从前那种瞻前顾后、怕担责任的不良风气。凡是到了考核官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查,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决不允许随便因循、苟且应付了事。”

二是题补官员,应当选择“年力精壮,以为地明白者”。乾隆皇帝强调指出,衰庸老官“留一日即多误一日之事”,特制定八旗武职年老休致例和各类衰惫老官休致便。乾隆二十二年(1757)和三十三年(1768)分别规定部院属官五十五岁以上要详细甄别,“京察”二、三等六十五岁以上要带领引见,“候朕鉴裁”。对于边疆办事司员,年过六十岁以上就不许保送。他非常重视文官中的知县、武官中的总兵的年龄结构。因为“知县为亲民之官,一切刑名、钱谷、经手事件,均磁昆要,自不便以年力不衰之人听其滥竽贻误”;“总兵有整饬营伍、训练兵丁之责,岂可任年老衰颓之人因循贻误”。只是漕务职司可以“稍有区别”,其他任何“亲民之官”均不得以任何理由留于原任。

三是慎重挑选官员的观点。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乾隆皇帝上谕内阁,指示要慎重挑选幕僚,强调“着各该督抚实力整饬、稽查,如有恶幕招摇生事及劣员徇纵滥交者,即行严参究治。若督抚袒庇属员,姑容消洱,或经科道参奏,或别经发觉,惟该督抚是问。”乾隆四十一年十月,乾隆皇帝又上谕内阁指出:“朕简任封疆大臣,委以地方政务,惟视奉职,程其殿最。”同时,对于边地官员的挑选,乾隆皇帝也再三强调做到慎之又慎。他指出守令为亲民之官,最关紧要,而边疆之地,民夷杂处,抚绥化导,职任尤重,更不得不慎选其人以膺牧民之寄。”“嗣后遇有苗疆要缺,应令该督抚慎选贤员,以居其任。三年之后察其汉夷相安,群情爱戴者,保题升迁以示优奖。其有恃才贪功者,虽有才干,不得轻任以滋事端。”

乾隆七年一月,乾隆皇帝上谕内阁,指出“夫州县为亲民之官,若稍存姑息,必致贻误地主,所关非细。”并且强调说:“嗣后务须秉公,详加验看,有庸老不胜任者,或应勒休,或应改补教职等官,即据实具奏,不得仍前因循聊且塞责。”就是说,州县是联系老百姓最为密切的官员,如果稍稍有姑息之念,选择不当,以后必然贻误地方,关系甚大。因此,今后务必秉公认真甄别、验看,有衰老平庸,不能胜任者,或者让其退休,或者另外安排,然后据实际上报,不准因循观望、敷衍塞责。

四是不断整顿吏治的观点。乾隆皇帝为了整顿吏治,对官吏要求极为严格,如对自己身边的文臣要求更不例外。他即位后的第二年,在上谕中指出翰林乃文学侍从之臣,所以备制诏文章之选。朕看近日、詹等官,其中词采可观者固不乏人,而浅陋荒疏者恐亦不少,非朕亲加考试无以鼓励其读书向学之心。”他亲自命题、阅卷,命“自少詹讲读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皆要参加,且不许“称病托词”,考试以后按其优劣分别升降。这样的考试曾经举行过多次。

另外,乾隆皇帝坚决反对各级官员授意属员或地方缙绅为自己树立德政碑、去思碑,他认为这是“俗吏不务实政”,是“欺名盗世之长”,“属员藉以适迎上司”,下令一律毁掉。

封建社会的官场,贪赃枉法是难以整治的痼疾。乾隆在即位初期,虽然政祟宽大,但对贪官污吏决不轻纵。他告诫督抚等“务以休养吾民为本,而一切扰累之事速宜摒除”,禁止督抚接受属员礼物。乾隆三年(1738)六月,上谕中把贪官污吏比同恶棍奸民,如果包容便是好坏不分,要严加惩除。随着贪污行贿的恶性发展,乾隆皇帝下决心进行整顿。如他连续处决了一大批不法官僚和贪污犯。其中有的是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浙江巡抚在甘肃布政使任内,贪污赈灾款项,此案牵连官吏有60多人,因贪污二万两以上被处以死刑的有22人;陕甘总督勒尔谨也被赐令自尽。与此案相关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查抄家产时,竟敢以银换金,隐藏珠玉等珍品,将搜出的赃物窃归己有,事情败露后,因闽、浙两省亏空钱粮很多,乾隆令陈辉祖自尽。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等贪黩营私,向下属勒索钱财,以致山东各仓库亏空。国泰是军机大臣和砷的心腹,和向国泰通风报信,竭力营救,也未能幸免,国泰等被赐令自尽。其他如江西巡抚郝硕、闽浙总督人纳、福建巡抚浦霖、浙江巡抚福崧,都因贪污被处死。乾隆皇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希望“经此一番办是,所谓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惜死,人人奉公洁己,勉为良有司。”

在惩治贪污行贿的同时,乾隆皇帝对于官吏当中不称职者也相继进行处理。乾隆二十年(1755)八月,乾隆皇帝上谕指出:“嗣后各督抚题奏改补人员,务于本折内分晰声明,或宜调简,或勒令休致,其才具平常而年未衰老者,或以同知降补,俱着送部引见。有违例仍请改用部曹者,吏部一面将该督抚议处,一面行公离任,毋致贻误地方。”就是说,今后各省督抚要求调整人员务必要在报告中说明,或调用,或勒令退休。对于才干平常、还没有衰老的官员,应以同级别降级任用并且以候补名义送吏部处理,如果违反规定仍然请求本部另外安排职务者,吏部应立即查处该省督抚,同时命令不称职的官员立即离任,不准贻误地方工作。

总之,乾隆在选人用人方面,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贯彻和实施。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在所难免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热门推荐
  • 观音

    观音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二在心。古典与时尚的融汇,传统与先锋的结合。安意如编著的《观音》这一年,是迷茫,挫折,欣悦的交集。那些怎么也不会老去的旋律,它们让我心醉神驰我企图把我所感知的美和人分享,它们是我年少至今的珍藏。如同小女孩的私物,在合适的时候,总想拿出来和人分享,即使它很有可能不值一晒。
  •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束缚

    束缚

    孟之荣:在我身边,乖乖的。丁若:我、我有喜欢的人……孟之荣:乖,自己解决好。丁若:……原来在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你。
  • 她是他的独一无二

    她是他的独一无二

    偷拍不成反而惹上了某个混蛋,因为生气砸了他家N多东西,杯具的成了他的女人……“乖啦,我会负责的……”席少卿紧搂着她,低声的在她耳边低语着。某丫崩溃:啊啊,谁要他负责啊?她可是有喜欢的人了……
  •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本文完结于2010年,抄袭本文的自重)她是个把黑也能说白,把歪理也能掰成道理,把死人也能气活过来的无良少女,靠着一张毒嘴说遍天下无敌手。她的格言:挡我金萝萝财路者死!当超牛逼的爱钱女穿到古代,遭遇三个厉害皇子,会擦出什么爆笑火花?本文女主以另类的方式,演绎一段爆笑的倾城之恋。
  • 网游之妖人彪悍

    网游之妖人彪悍

    现实中的男友在游戏找她,竟然是来说分手的。想问个究竟,又惨遭埋伏PK,折腾的死去活来,被砍N次,最后连游戏仓都坏了……KAO,别小看老娘,老娘很快就能——修好游戏仓!
  • 风起时说我爱你

    风起时说我爱你

    从见她第一眼,他就想娶她回家,从见他第一眼,她就觉得他恶心到家。她都不明白这男人怎么老追着她跑,这样也就算了,他竟然把她丢进监狱,一边喝茶一边丢钻戒给她。“嫁给我,你就能从这出去。”“……”她瞠目结舌到家。她说要嫁就嫁他们公司总裁那样的!他问她:“你们公司总裁什么样的?”“英俊潇洒多金专情!”他云淡风轻:“你那么迫切想嫁给他?”她为了让她明白她有多不喜欢他,“对!要么不嫁要嫁就嫁他!”他拿出名片说:“如你所愿,什么时候去登记。”“……”什么情况啊!恶心到家的男人怎么成她家总裁了啊!
  •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程。本书就是一本收集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集聚了历史上的秦赵长平之战、汉匈平城之战、赤壁之战、山海关之战、镇南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详述了它们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