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700000006

第6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5)

公平生全力在于性命,命根不断,是非锋起,我此昭昭灵灵,乃自生后入此壳漏子,被现前种种业力[4]驱使。如今三界二十五,有莫不依此为凭仗,以此当主人公。屡闻辩论奇特,乃是依此发出来的。支节恐无始,习气未得剿绝,于应缘处则不相应矣。功名富贵真是令人可爱,大慧斥云:做得官大的无明大,做得官小的无明小,这老汉两句淡话,令人思之有味。学道人真如大火,聚一切大小名相[5]俱不依倚。世上梦幻[6],无有穷极,要得大醒,在于何劫,倘便道一谈,幸幸。

注释

[1]世相:世界表相。

[2]实相:实有本相,为佛教专用术语。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盘,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

[3]究竟:佛教语。犹言至极,即佛典里所指最高境界。《大智度论》卷七二:“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唐王维《西方变画赞》序:“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明李贽《六度解》:“此六度也,总以解脱为究竟,然必须持戒、忍辱以入禅定,而后解脱可得。”

[4]业力: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元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业力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用农作收成的话说,业力可解释成:假使你播下好的种子,你将会有好的收成,假使你播下坏的种子,你将得到不好的收获。

《法句经》中业的解释是,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假使你的语言和行为基于善或恶的发心,则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将跟随你,如同牛车跟随牛蹄,如影随形般永不离开。

业力就是一种行动,生命体中有一种动力,名叫本能倾向或意识等等,这种固有的习性推动每一种意识,包括推动心理和生理,这一动起来即成行为,这种行为的重复就是习惯,此习惯变成他的个性,在佛教中,这种过程称它为业力。就“业”的终极意义来说,它是有善有恶的,可以是心智活动,也可以是意志作用。佛说:“业是意志力”。如此说来,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以一种实体,它也是一种行为、能力和力量。有人解释这种力量为“行为影响力”,这是我们自作自受。人所经验到的苦乐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都是由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而来。

[5]名相:佛教语。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无名相中何得见有名相?”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罗拏苏伐剌那国》:“其义远,其文博。包含名相,网罗视听。”

[6]世上梦幻:所有的梦幻,包括众生梦幻与非众生梦幻,实有梦幻与寄生梦幻。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人真如大火,聚一切大小名相,俱不依倚。”禅师此处说的“火”是真火,是灭火之火,不是起火之火,首先要分清,不然就错了,试想火宅熊熊,岂能火上加火?如果你知道这是灭火之火,就知这是火宅克星。学道人学的是什么道?并无别样道,学的就是灭火道。不真不行,真才能破幻。不猛不行,不猛不除魔。真火的特征就是真诚而猛烈。佛法又称真法、正法,无真不成佛。成佛要成真佛,不要成假佛。三藏法师西游,求的是真经,拜的是真佛。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看清一切,种种名,种种外相,都传诵,不再俦假山,不再痛饮假水,真山真水见真人。禅师说的一个“聚”字,有一并舍除的意思。事情都是一起来,魔都是一起上,当此时,正显大丈夫斩妖除魔的手段。一起来就一起收,一起上就一起完结。人处世间,眼前每日人潮汹涌,稍有触动,即有暗流蜂拥而上。学佛人视世上事如浮云,不为所动。不依靠他,就不会被连累。不求他,就不会被要挟。不贪心,人就动不了我。不互动,事就消亡。

禅师开示:真火所至,冰雪消融。做个无欲之人,一切事自然消停。名目繁多的世界,问一声“走向何处?”立刻化为乌有。

一别十余年矣,不得日侍左右,饫领教言,徒怀恋慕耳。宗社[1]寂寥,无如今日,单传[2]一路,荆棘丛生。海内参学者虽众,各执己见,不肯知非。欲得个返本归源,光扬祖室者,其在公乎!

此段事决非小根浅识者所能担荷,若非铜头铁额汉子,浑身是胆,未敢撒手悬崖。若肯直下,赤手空拳,一肩担荷,何惜余光照临穷谷耶?

不审日用事作么生?迎接僚属时,政务冗杂时,还生忻厌否?逆境逼迫时,心安寓否?事不称意时,心一如否?六根对物时,人境两空[3]否?形骸分散时,来去自由否?望一一明示。

注释

[1]宗社:较小的僧团、寺庙。

[2]单传:又称心传。一脉传承,故称单传。有时佛法传众不传私,有时佛法传私不传众。

[3]人境两空:内心与外部环境都清静。境是境界的省语,为佛教语。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有时指感悟到的意境。《无量寿经》卷上:“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有时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解脱之道。

解读

禅师语录:“若非铜头铁额汉子,浑身是胆,未敢撒手悬崖。”俗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回头难,难在身后不堪。回头难,难在前方诱人。然而不回头则断头,不收手则断手,因此威信英雄并非一味前冲,而是能按住马缰。禅师说的好:“撒手悬崖”,紧要关头放弃,往往是明智的,要看放弃的是什么。如果为求佛法,磕头到灵山,这是可贵的,最后一步要走,最后一个头要磕,否则就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果是为了世间名利,杀个不休,最后一刻放弃,正是智者所为。禅师说“撒手悬崖”极难,必须要“铜头铁额、浑身是胆”的“汉子”才做得到,这就说明了放下的难度要大于进取,忘怀的艰辛要大于记得。然而正因为难,才显出其可贵。当世人争斗不休时,我来包容。当某事、某物、某个位置“抢手”,我来拱手让人。不押宝的人肯定有更大的宝。不赌者不输,不斗者不败。

禅师开示:眼前有万丈悬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悬崖上梦游。要找一个人拉住梦游人的手,这人必须是自己没在梦游。

别后不奉道诲久矣,不审动定如何?近日士大夫以聪明意见,将暂时岐路指为究竟,便抛入无事甲里。道力不能胜业力浸淫,打入尘劳[1]内,几与“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2]此等外道同一窠臼,如此岂唯生死大事不得力,即小小利害已自手脚忙乱了也。如居士根力道眼,迥异时辈,想不蹈此病。

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竿头进步是所望耳。至于日用行持,尤宜绵密。昔李汉老已明大事而大慧,犹叮咛之曰:日用间当依黄面老子所云,违其现业,除其助因,此乃了事汉无修证中真修证也。居士家尊奉五戒[3],谨护三业[4],此乃悟[5]与未悟所共之行,如日用饮食,必不可废者,莫将逆行菩萨偶尔示现之迹,便附会入一切无碍见解。自己一人其毒犹小,展转相传,写乌成马,将来无忌惮之流,殆不忍言。

山僧往年见刺不破,虽不敢自抉藩篱,误出示人,亦未免有圆滑托大之弊。今喜宰官中黄慎轩、袁中郎兄弟辈同时回头,苦心参禅,真实修行,守护戒宝[6],此乃法门之幸事也。居士是法中有力健儿,但恐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不胜习耳。若不回头,此纸即同腊月扇子[7]也。

注释

[1]尘劳:在红尘中劳碌。佛教讲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褔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2]般若:般若(bōrě),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着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3]五戒: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大庄严经名五大施弥勒问经论》云:五戒名大施者,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

[4]三业:指身业、口业、意业:身业是身所作业;口业新译为语业,指口所说业;意业是意所起业。

有时指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具称为三时业。

有时指福业、非福业、不动业:又称三行。

[5]悟:吾心为悟,指见心。是禅悟的省语。禅的本意是静虑、冥想,悟与迷对称,指觉醒、觉悟。悟是意义的转化,精神的转化,生命的转化,含有解脱的意义。禅是修持方式,悟则是修持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中国禅宗学人把禅由坐禅静思变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变为生命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禅的内涵。中国禅宗学人还认为觉悟要由日常行事来体现,由生命体验来提升。禅与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须通过禅来获得,禅没有悟也就不成其为禅。没有禅就没有悟,没有悟也就没有禅。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与悟之间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或者若从禅包含了悟的意义上说,禅就是禅悟。禅宗的认识论,即禅悟,与我们今天以及西方认识论不同。禅悟不能用西方的认识论,如直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质的飞跃等来比附。禅悟自有其特点,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惠能与神秀的争论在于顿悟与渐悟之分。其实,无论顿悟、渐悟,都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一致的,即没有主客之分,于平常心中悟得平常心。禅悟是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方法有不可说与无修之修等。

不可说

禅宗认为第一义(或第一句)不可说。《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云:“若第一句中得,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第一义是不可说的。《佛果禅师语录》云:“师升座,焦山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乃云:‘适来未升座,第一义已自现成。如今槌下分疏,知他是第几义?’”就是说,第一义不能说,当一说的时候,已不是第一义了。这些说都是戏论。但戏论归戏论,总得说出来,就用遮诠的方法。说第一义,即不做死语,让人知道什么不是第一义,从而体会第一义。比如,有人问和尚什么是春源一滴水。师云:是春源一点水。和尚没有说什么。你只管问,和尚只回答不相干的话,这就是说第一义不可问,不可说,让你自己明了。说了第一义不可说,则会招来“为什么不可说”一类的问题。故而和尚不说或说些不相干的话,这就是不道之道。

无修之修

就是非修非不修。马祖在南岳传法院整天坐禅修行,对于来访者一律不见。师(怀让)就在马祖面前磨砖,马祖不理会他。时间长了,马祖问师:“磨砖干什么?”师说:“磨做镜子。”马祖说:“磨砖怎么能成镜子呢?”师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能成佛?”也就是说,坐禅不能成佛,道不可修。马祖问:“什么是修道呢?”师说:“道不是修得的。如果道是修得的,你能修得道,就还能坏道。如果说不修呢,那就是凡夫俗子了。”道是非修非不修,即“无修之修”。因为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为因果,就有成有坏。若能修则能坏,所以道不能修,不修就是修,故为无修之修。不修,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无心,不滞,不住。禅者要在日常起居中做不用功的功,不修之修,即没有认知的对象,也没有认知的主体,即无主客对立。不要想悟道,就整天思量着道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主客对立立场了。这样就执着于道本身或悟道本身。有所执就丢失了整体的生活世界。如此则永远不能进入禅的境界而悟道。只有每天并不思量道是什么,也不整天总是要记得不要想道是什么。而是根本不想这个问题,只是如常人一样饮食起居。有一个法演禅师见圆鉴法师。圆鉴法师让他看“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一句。一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来,我年纪太大了,你去参见白云端和尚。法演到了白云,一日上法台,忽然大悟:“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果然如此。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于是颂谒一首:“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向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青风。”悟己所得,并非新得到了什么知识。禅宗人常说: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前一片闲田地,几度卖来还自买”,田地就是那块田地,本来就是你的,除此另找田地,岂不是多事而造新业。开悟前无道可修,开悟后亦无佛可成,即没有得到什么新的知识或大道。这就是佛传给迦叶禅宗,迦叶从来也没有藏起来,是公开的秘密。

[6]戒宝:以戒为宝。这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

[7]腊月扇子:腊月不需要扇子,比喻多此一举。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竿头进步是所望。”禅师说话,讲俗话,但话中有深意。俗谚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讲的是前进不能停留,然而无休止的进步是可怕的,将很快迷失自己。因此,禅师这句语录的关键在于上一句“钻火逢烟且莫休”,讲学道如钻木取火,一阵猛钻,木头冒烟,但不能“见烟就是火”,还需要继续下力气,烟透了,才会亮出火。禅师这句语录有两层意思,浅层意思是学道要学透,深层意思是见火要住手。“学道要学透”,如果不透,等于不学。不明白的人睁眼瞎,不明了的人做事鬼打墙。一旦透,哪有什么墙,哪有什么鬼,坦荡而行,何等畅快。“见火要住手”,如果不住手,将有断腕之危,甚至有焚身之忧。见火就住,不失为勇者。见水就渡,不失为智者。

禅师开示:学道如钻木取火,为的是取火,既然取了火就应该住手,不然将木烧了是小事,把人烧了是大事。成道之难,不是难在得不到,难就难在得到了要住手。学道学的是“住手之道”。

复方督学讱庵

同类推荐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复仇千金

    重生之复仇千金

    “娶你,只是为了你的家产!”大婚前夕,相恋多年的未婚夫露出獠牙,名门千金含冤暴毙。再醒来,灵魂重生到另一个女人的身上,她发誓,夺她家产害她惨死者,统统要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奴家不是祸水

    奴家不是祸水

    他狠狠道:“叶安然,你这辈子都休想离开瑞安王府,你记住,就是死了你的墓碑上也要刻着瑞安王妃。”很久以后,当他们再一次巅峰对决,身份却已俨然不同。她头戴九凤金冠对他魅惑一笑:“王爷别来无恙。”他脸色阴沉不得不低声行礼:“皇后娘娘吉祥。”
  • 魔君的废后

    魔君的废后

    *为救病重的母亲,水璎珞把自己给卖了,却没想到竟会被活生生地折磨致死!再次醒来,她是即将凤袍加身的一国之母,可受的待遇却连一个侍妾都不如。推荐新文:《九夜痴缠》【片段一】“贱人,你腹中的孽种从何而来?如若你把奸夫说出来,朕会饶你一条贱命!”他桀骜阴鸷的眼神似一道寒光乍现的利刃,仿若下一秒就要将她碎尸万段。“想知道是吗?那你可要听好了,你口中的奸夫就是高高在上,冷血无情的当今圣上!哦,对了,难道皇上忘了那晚被本宫……”面对他怒气冲天的质问,视死如归的她一脸风轻云淡,玩味的字词,倔强的目光无不透散着嘲讽。得知她身怀龙脉,他非旦不认,反而命人剥光她的衣裳,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行凌辱她,直至下身鲜血潺潺而出…【片段二】“皇上,要吗?”时转星移,凤凰涅槃后的她带着一副如梦似幻的容颜重踏深宫,身份仅仅是一个低贱的侍寝床奴。盯着她那双顾盼生辉的眸子,记忆深处的爱悠然腾起,他邪魅地轻咬着她的耳垂,暖声道,“要,当然要!”一夜夜的缱绻缠绵,一场场的尔虞我诈,且看浴火重生的她如何手刃仇敌,如何从身份最低贱的侍寝床奴一步一步踏至权倾六宫的掌舵之位…◇◇◇【他】当今圣上,残暴如魔,从娶她之后便不断变戏法,用尽最残忍最绝情的手段凌辱她,甚至狠心到将她贬为军妓,供万千军士欢愉!【他】手握兵权,英姿飒爽气宇不凡的麒王爷,为她不顾一切拔剑直刺当朝天子,兄弟肘腋之变因她由暗转明!【他】医术堪称再世华佗的当朝太医,温柔似水,爱她入骨,却还是默默地承受心碎之痛为她整容,助她报仇雪恨!*PS:1、本文男银皆强,女主由弱逐渐走向强悍!2、文文虐恨交加,偶有虐出血的现象,亲亲们要挺住哇!3、结局待定,亲亲喜欢哪位就投哪位的票哦!4、支持三步曲:【收藏】【投票】【留言】!5、交流区:54996134梦梦的心灵家园;验证:文名,人物名,作者名,均可!6、本书原名《废后爆帝》,现更名为《魔君的废后》!◆交流区◆大姐苹果儿的强文:《迷你女神医》淡漠的紫色:《缠绵不休》沧海明珠:《我是妖孽我怕谁》沧海明珠:《水怜黛心玉娇溶》随云飘舞:《冷宫德妃》醉舞狂歌:《夜宠》夏广寒:《强上天子》吴笑笑:《小小逃妃震江山》霓儿:《十岁宠妃》七色:《独为卿狂》胡妍:《娘子进错房》炎焱:《神气小小妃》霓儿:《神偷傻后》樱落:《猎爱伯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匈牙利的夜晚,灯火辉煌。深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曲折,流淌至天与地交汇的尽头。它缓缓地流淌,映倒着这座已有百年的城市,静静地倾听这座城市的所有心事。匈牙利,在夏末秋初的傍晚是最美丽的,透出一种静谧的天生丽质。河畔的一座精致别墅中,此时却激情四射!夜幕笼罩的卧房里狼藉一片,白色的大床上,纠缠不清!床上的女子风情万种,鲜艳的红唇在那个金发碧眼的匈牙……
  • 御仙御使

    御仙御使

    一把父亲留下来的宝剑,引领他走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成仙?成神?什么是最高的境界?什么又是最终的目标?御人?御仙?究竟是谁被谁驾御?未知的世界,苍茫的天地,小小少年必将要在这个世界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且看小小少年如何在修真界中成为一代宗师!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何如当初莫相识

    何如当初莫相识

    她的婚姻还不如一块嚼到没有味道的口香糖,苍白到没有一丝味道,到最后只剩下苦涩。可是口香糖是可以吐掉的,而婚姻,如何吐掉?别人都羡慕她有福气,嫁了个有钱人,年纪轻轻就过着奢华的贵妇生活,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劳苦。可是,谁看得见这奢华背后的苦楚?他的身上沾着陌生女人的香水味;他的手机里有数不清的暧昧短信;他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很忙。”,还有一句,“明天出差。”空空的房子,冰冷的床被,她时常呆坐到天空,孤独一点一点侵蚀了她的灵魂……面对背叛,面对漠视,面对如坟墓一样的婚姻,她终于忍无可忍——谁说女人一定要忍受?
  • 第一医仙

    第一医仙

    她付出的,一点点收回,她失去的,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柴千金,一点点讨回!谁说医生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给点状态加个血,皮薄肉脆容易死;卖卖小萌装装痴,到天罗大陆龙塔的最高守护者,骗个土豪当金主?她不要变成他人的玩物。华丽转身,从删号那一刻开始。她会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暴!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