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500000030

第30章 好风凭借力顺势而为(4)

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善于营销的人一定要懂得借力,借力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别人的力量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8.借助时机,巧妙营销

几年前,一架美国赛斯纳公司生产的“奖状”号飞机在下降时,遇到一只叼着兔子的老鹰,老鹰见到飞机这个庞然大物时很害怕,丢下兔子就跑。糟了,兔子恰巧被吸人飞机发动机。发动机一旦被损坏,这架飞机就完了,飞行员惊出一身冷汗。幸运的是,兔子撞机虽使螺旋桨受损伤,但发动机却安然无恙,飞机平安地降落在地面上。由于“奖状”号飞机装的是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PT6发动机,PT6发动机因此成了世界上唯一经受过“兔撞试验”的发动机,由此意外地证明了该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这家发动机公司借此机会,大加宣传,于是在世界航空工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与这个相类似的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小事化大的“鸽子事件”。原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幢新造的高达52层的大楼竣工了,公司领导要公关部把这一消息发布出去,扩大公司影响。正在这时,有一大群鸽子飞进了这幢大楼,鸽子粪、羽毛把房间搞得很脏。

公司公关人员便乘机来扩大公司影响,他们立即电话通知“动物保护委员会”,请他们迅速派人前来协助处理这件有关保护动物的“大事”,“动物保护委员会”接到电话后,马上派出有关人员并带着网前往大楼捕捉鸽子,同时,公关人员又电告新闻机构,在联合碳化物公司总部大楼将发生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捕捉鸽子“事件”。于是电视台、报社等新闻机构纷纷派出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从捕捉第一只鸽子起,到最后一只鸽子落网,各新闻媒介对捕捉鸽子的行动进行了连续3天的报道,结果,联合碳化物公司名声远播,加深和扩大了公众对公司的了解。

1997年7月1H,香港地区将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国“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为了目睹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况,世界上不少有心人纷纷预订香港1997年6月30H晚的客房,以便目睹降下“米”字旗的历史时刻。

为此,别具心裁的香港怡东酒店甩出卨招,推出100间临街能见降旗的客房,当晚收费1997港币,与1997年这一组数字相同。尽管租金比平时高出许多,刚一公布所有房间就全部预订出去。酒店宣布不再接受预订,迟到一步者中许多不愿就此罢休,与酒店打招呼,愿当“候补房客”,争取有幸运降临。根据香港饭店行业协会估计,1997年6月30日晚,将是港岛各家酒店历史上生意最兴隆的一天。

新闻有助于企业的品牌传播。知之深才能受之切,企业不仅要告诉消费者“然”,而且要告诉消费者“所以然”。“然”的工作最好由广告来承担,“所以然”的工作最好由新闻来承担。广告长于知名度,新闻长于美誉度。

海尔“砸冰箱”的新闻就胜过1万条广告。1984年,海尔前身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还仅是一个集体小厂,亏空达147万元、年销售收人仅348万元,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连换3任厂长但仍然“病人音肓”,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

当时,有一个用户找上门来,说海尔冰箱买回去,刚一用就发现有很大的毛病。张瑞敏让他到仓库去挑,当时仓库内有400多台冰箱,他挑了好多台但没有一台满意的。他走了以后,张瑞敏就叫人把余下的所有冰箱检査一遍,检査后发现总共有76台冰箱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些冰箱,可以便宜处理给职工或关系户。但张瑞敏说这个冰箱如果处理了,买回家后再产生问题,还要来找工厂;另外,如果你今天能处理掉这76台,等于给后边的760台、7600台有问题的冰箱都开了通行证。所以,这76台冰箱绝不能让它们存在。“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是废品”,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很难被大家接受。那时的冰箱有一、二、三等品,因为当时物资紧张,没有人重视产品质量,就算是等外品、处理品,一般都能卖掉正因为如此,所以张瑞敏认为这些有缺陷的冰箱一定要砸。

张瑞敏首先要求所有的人都来参观。然后要求谁做的这个冰箱谁自己把它砸了。许多老工人都流泪了,那时候工人都开不出工资。张瑞敏到这个工厂开始的几个月,都是到农村生产大队去借钱。这种情况下,张瑞敏说,即使我们明天没有钱也必须把它砸了,因为如果我们放行了这些产品,就是放松了质量意识。不是可以使用的产品就能出厂,而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这一锤所砸出的不仅是质量意识,砸出的还是一种崭新的观念,从此,质量意识结结实实地印在海尔人的心中。

这次砸冰箱的震慑效应,改变了人们的质量观念。可以说,海尔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创新观念,先抓质量,然后发展起来的。所以海尔的品牌,多年来高耸挺拔。蒙牛也是如此。

蒙牛是世人公认的善于造势的企业;“造势”的主要副产品其实就是新闻。在广告与新闻的权衡中,蒙牛最具特色的创新之举是“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其倡导的主旨是广告要素与新闻要素的“嫁接”。从新闻角度看,将其融人广告可以增强可控性,使之由易碎的“短命新闻”变为易存的“长命信息”。从广告角度看,有前人说过:“广告如果不制作成新闻,那它就毫无价值。”这样,就兼顾了新闻与广告的长处,避免了各自的短处,便于借助新闻事件有意识、有控制地树立品牌形象。

蒙牛产品被认定为运动员专用产品后,广告片《天上航天员,

地上运动员》中,既嵌人了“神舟”5号的发射场面,又捕捉了“运动员专用产品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镜头。“非典”大面积爆发不久,蒙牛即与卫生部于2003年4月14日率先合作拍摄公益广告——动画片《怎样预防“非典”》,在当年同类广告中获综合排名第一位。

同时,蒙牛还定期向媒体发送电子邮件。“新闻市场”日益成形,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中,同样存在供求双方,存在价值规律。从新闻素材角度讲,媒体是需求方,企业是供应方;从宣传载体角度讲,企业是需求方,媒体是供应方。

媒体总是要索取素材的,企业不主动提供第一手材料,见报见刊的可能就是第三手、第四手材料。企业主动向媒体发送新闻资料,一方面可以增加无偿报道的质与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减少错误信息或过时信息的披露。另外,“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经常向媒体传递信息,还可形成一定的感情联络。

2003年的飞天事件,让人们记住了“神舟”5号,记住了杨利伟,也记住了蒙牛。作为航天员专用牛奶,当年便成为中国销量冠军。

蒙牛认为事事都有营销点。因此,他们不仅关注社会大事件,而且也善于抓住企业的“小事件”做品牌,如“牛根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小事,都可以成为向全国经销商及广大奶农传递信心的“事件营销”,蒙牛甚至能把自己的广告行为深化为一个“事件”

1999年,蒙牛乳业第一次投放广告,是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间竖起300多块广告牌。一觉醒来,满大街蒙牛,而且路牌广告在当地是新事物,这就使“广告行为”本身也成为一个“新闻事件”。而且,同时大量地立广告牌与一块一块地上广告牌,产生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人去砸蒙牛的广告牌,结果“谁砸了蒙牛的广告牌”成为一个更大的“新闻事件”。

蒙牛经过多重努力,上有航天员,下有运动员,都在使用蒙牛的产品。那么蒙牛是怎么传到海南岛?怎么传到浦东地区呢?蒙牛的牛奶虽香,巷子太深也难以让众人嗅到其香……蒙牛之所以能够走出呼和浩特,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离不开主流媒体之势,也离不开主流事件之势。借助媒体和主流事件做营销便是蒙牛成功的法宝之一。

同类推荐
  •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会说会听会沟通:高效经理人沟通技能培训与自修教程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目前国内的管理教育,基本上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这是第一批,包括了7个专题的基本内容,从管理沟通、谈判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到团队建设技能、激励下属技能,再到个的时间管理、个人压力调节等,都是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后面还会不断推出新的专题。
  •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作为总经理,应有一个核心思维——点灯心态。即分享一盏智慧的明灯;多点灯,不挖坑;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作为总经理,应有一种水性思维。即低洼意识——低姿态、高境界;为而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作为总经理,应经常看到:探求自己的方向;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讲述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水,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
  •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听管理学家讲故事

    为什么所有外部条件都万事俱备,有人却无法放手去做?为什么有人身无分文,却可以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为什么本以为按部就班就可以高枕无忧,却逐渐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有的事似乎不可能,但管理者一番运筹帷幄竟然马到成功?……该书选用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阐述了真实世界中关于管理的主要原则,以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决》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热门推荐
  • 魔术安魂曲

    魔术安魂曲

    这个故事是从食人山古墓开始的,自从魔术连环杀人案被揭开谜底后,凶手落入法网,华升大学最知名的社团魔术社却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社长程东、凌飞、薛洋、马天书、杜小磊、张旭、郭台亮的尸骨,以及生死未卜的思瑶,还有古代魔术师的后人杜克帆都随着古墓的倒塌被深深埋在了冰凉的泥土里。然而,警方却无法找到找到他们的尸体,给世间留下了不少神秘的猜想……
  • 乔布斯你学不会

    乔布斯你学不会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苹果”成为IT界首屈一指的公司。并且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10月5日“苹果”教父乔布斯去世了,人们开始期盼另一个乔布斯式的人物出现。然而乔布斯是独一无二的,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得会。《乔布斯你学不会》从创业、管理、用人、创新、品牌、挑战这六大方面展示出乔布斯与众不同的思想。《乔布斯你学不会》每一段语录都发人深省,解读部分精彩深入,智慧小语更是画龙点睛。当你认真学习了乔布斯的精神和智慧,就算无法成为另一个乔布斯,也一定会受益良多。”
  • 如意令

    如意令

    海先生、乔素素和海先生的前妻,海先生是成功的大教授,乔素素曾是某中学英语老师,现在是海先生的现任妻子。海先生的前妻已经去世,但依然与乔素素之间有竞争关系。付秀莹选择了一个敏感时间——清明节,海先生对死者的悼念以及拜祭都触痛了生者,于是死者和生者的竞争关系在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付秀莹将乔素素、海先生心理的变化写得惟妙惟肖。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宫心计:毓婉传

    宫心计:毓婉传

    嫉妒,她发誓要以她们的血祭奠她死去的孩儿。深宫二十载,她得到了一代帝王的倾心,慕容毓婉,却也抵不过命运的摆布。韶华尽逝,陪伴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自父亲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起,痛不欲生,她选择踏入后宫。最终,算计,她坚守对他的承诺。失子之痛,抚远大将军之嫡长女。以一介女流之辈挑起一国重担,阴谋,再平战乱,辅佐新君,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振兴家族门楣,成为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接踵而来…她步步为营,却依旧没能躲过昔日挚友的暗害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名人,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161位世界名人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