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整体而言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善于营销的人一定要懂得借力,借力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用别人的力量优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8.借助时机,巧妙营销
几年前,一架美国赛斯纳公司生产的“奖状”号飞机在下降时,遇到一只叼着兔子的老鹰,老鹰见到飞机这个庞然大物时很害怕,丢下兔子就跑。糟了,兔子恰巧被吸人飞机发动机。发动机一旦被损坏,这架飞机就完了,飞行员惊出一身冷汗。幸运的是,兔子撞机虽使螺旋桨受损伤,但发动机却安然无恙,飞机平安地降落在地面上。由于“奖状”号飞机装的是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PT6发动机,PT6发动机因此成了世界上唯一经受过“兔撞试验”的发动机,由此意外地证明了该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这家发动机公司借此机会,大加宣传,于是在世界航空工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与这个相类似的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小事化大的“鸽子事件”。原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一幢新造的高达52层的大楼竣工了,公司领导要公关部把这一消息发布出去,扩大公司影响。正在这时,有一大群鸽子飞进了这幢大楼,鸽子粪、羽毛把房间搞得很脏。
公司公关人员便乘机来扩大公司影响,他们立即电话通知“动物保护委员会”,请他们迅速派人前来协助处理这件有关保护动物的“大事”,“动物保护委员会”接到电话后,马上派出有关人员并带着网前往大楼捕捉鸽子,同时,公关人员又电告新闻机构,在联合碳化物公司总部大楼将发生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捕捉鸽子“事件”。于是电视台、报社等新闻机构纷纷派出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从捕捉第一只鸽子起,到最后一只鸽子落网,各新闻媒介对捕捉鸽子的行动进行了连续3天的报道,结果,联合碳化物公司名声远播,加深和扩大了公众对公司的了解。
1997年7月1H,香港地区将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国“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为了目睹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况,世界上不少有心人纷纷预订香港1997年6月30H晚的客房,以便目睹降下“米”字旗的历史时刻。
为此,别具心裁的香港怡东酒店甩出卨招,推出100间临街能见降旗的客房,当晚收费1997港币,与1997年这一组数字相同。尽管租金比平时高出许多,刚一公布所有房间就全部预订出去。酒店宣布不再接受预订,迟到一步者中许多不愿就此罢休,与酒店打招呼,愿当“候补房客”,争取有幸运降临。根据香港饭店行业协会估计,1997年6月30日晚,将是港岛各家酒店历史上生意最兴隆的一天。
新闻有助于企业的品牌传播。知之深才能受之切,企业不仅要告诉消费者“然”,而且要告诉消费者“所以然”。“然”的工作最好由广告来承担,“所以然”的工作最好由新闻来承担。广告长于知名度,新闻长于美誉度。
海尔“砸冰箱”的新闻就胜过1万条广告。1984年,海尔前身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还仅是一个集体小厂,亏空达147万元、年销售收人仅348万元,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连换3任厂长但仍然“病人音肓”,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
当时,有一个用户找上门来,说海尔冰箱买回去,刚一用就发现有很大的毛病。张瑞敏让他到仓库去挑,当时仓库内有400多台冰箱,他挑了好多台但没有一台满意的。他走了以后,张瑞敏就叫人把余下的所有冰箱检査一遍,检査后发现总共有76台冰箱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些冰箱,可以便宜处理给职工或关系户。但张瑞敏说这个冰箱如果处理了,买回家后再产生问题,还要来找工厂;另外,如果你今天能处理掉这76台,等于给后边的760台、7600台有问题的冰箱都开了通行证。所以,这76台冰箱绝不能让它们存在。“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是废品”,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很难被大家接受。那时的冰箱有一、二、三等品,因为当时物资紧张,没有人重视产品质量,就算是等外品、处理品,一般都能卖掉正因为如此,所以张瑞敏认为这些有缺陷的冰箱一定要砸。
张瑞敏首先要求所有的人都来参观。然后要求谁做的这个冰箱谁自己把它砸了。许多老工人都流泪了,那时候工人都开不出工资。张瑞敏到这个工厂开始的几个月,都是到农村生产大队去借钱。这种情况下,张瑞敏说,即使我们明天没有钱也必须把它砸了,因为如果我们放行了这些产品,就是放松了质量意识。不是可以使用的产品就能出厂,而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这一锤所砸出的不仅是质量意识,砸出的还是一种崭新的观念,从此,质量意识结结实实地印在海尔人的心中。
这次砸冰箱的震慑效应,改变了人们的质量观念。可以说,海尔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创新观念,先抓质量,然后发展起来的。所以海尔的品牌,多年来高耸挺拔。蒙牛也是如此。
蒙牛是世人公认的善于造势的企业;“造势”的主要副产品其实就是新闻。在广告与新闻的权衡中,蒙牛最具特色的创新之举是“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其倡导的主旨是广告要素与新闻要素的“嫁接”。从新闻角度看,将其融人广告可以增强可控性,使之由易碎的“短命新闻”变为易存的“长命信息”。从广告角度看,有前人说过:“广告如果不制作成新闻,那它就毫无价值。”这样,就兼顾了新闻与广告的长处,避免了各自的短处,便于借助新闻事件有意识、有控制地树立品牌形象。
蒙牛产品被认定为运动员专用产品后,广告片《天上航天员,
地上运动员》中,既嵌人了“神舟”5号的发射场面,又捕捉了“运动员专用产品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镜头。“非典”大面积爆发不久,蒙牛即与卫生部于2003年4月14日率先合作拍摄公益广告——动画片《怎样预防“非典”》,在当年同类广告中获综合排名第一位。
同时,蒙牛还定期向媒体发送电子邮件。“新闻市场”日益成形,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中,同样存在供求双方,存在价值规律。从新闻素材角度讲,媒体是需求方,企业是供应方;从宣传载体角度讲,企业是需求方,媒体是供应方。
媒体总是要索取素材的,企业不主动提供第一手材料,见报见刊的可能就是第三手、第四手材料。企业主动向媒体发送新闻资料,一方面可以增加无偿报道的质与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减少错误信息或过时信息的披露。另外,“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经常向媒体传递信息,还可形成一定的感情联络。
2003年的飞天事件,让人们记住了“神舟”5号,记住了杨利伟,也记住了蒙牛。作为航天员专用牛奶,当年便成为中国销量冠军。
蒙牛认为事事都有营销点。因此,他们不仅关注社会大事件,而且也善于抓住企业的“小事件”做品牌,如“牛根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小事,都可以成为向全国经销商及广大奶农传递信心的“事件营销”,蒙牛甚至能把自己的广告行为深化为一个“事件”
1999年,蒙牛乳业第一次投放广告,是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间竖起300多块广告牌。一觉醒来,满大街蒙牛,而且路牌广告在当地是新事物,这就使“广告行为”本身也成为一个“新闻事件”。而且,同时大量地立广告牌与一块一块地上广告牌,产生的效果就大不一样。
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人去砸蒙牛的广告牌,结果“谁砸了蒙牛的广告牌”成为一个更大的“新闻事件”。
蒙牛经过多重努力,上有航天员,下有运动员,都在使用蒙牛的产品。那么蒙牛是怎么传到海南岛?怎么传到浦东地区呢?蒙牛的牛奶虽香,巷子太深也难以让众人嗅到其香……蒙牛之所以能够走出呼和浩特,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离不开主流媒体之势,也离不开主流事件之势。借助媒体和主流事件做营销便是蒙牛成功的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