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人计”有两个秘诀:一是知己知彼,这样才能“捧”到位;二是不要“捧”得过于露骨,要做到无声无息且不露痕迹。
有一个笑话,说从前有人在某县官跟前说,他出道之时,师父教给他捧人之法,有所谓“高帽子”九十九顶,用以送人,可以无往而不胜。
县官听了,大不以为然,说:“我就不喜欢吹捧别人的人。”
其人连忙附和道:“对对,您的情况不同,您是个例外,像大人这样不喜欢被吹捧的人,天下能有几个呢?”县官脸色顿时大为缓和。
走出官邸时,其人道:“九十九顶‘高帽子’已送走一顶了。”
“捧人计”简言之就是说别人的好话,抬高别人的身价。此计与“赞美计”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比“赞美计”又更深一步。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就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
和砷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砷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尤其是他会在适当的时候,暗地里把乾隆“捧”起来。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和砷捧人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捧”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露痕迹。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事例。
刘某毕业于一个并不太有名的大学,而他供职的那个企业,则有名得很。企业里人才济济,淹没在众多能兵强将里的刘某,实在不能算是才华出众。可是他到公司不出两年,年纪轻轻地就做了财务部经理。
很多人对刘某的快速升迁百思不得其解,首先,尽管他对事业还算执着,也对老板忠心,但不见他有异于同仁的出众的业绩表现;其次,他这人比较本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并不是那种见风使舵、长袖善舞之人;第三,据好事人调查与观察,他既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做后盾,也从不参与拉帮结派。
如此一个表现平平的年轻人,实在是没有理由得到老板的如此器重,并不断获得提拔。
事后终于有人参透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刘某毕业后应聘到集团总部的财务部,既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又因为性格等种种原因而不被主管看重。但刘某却真正是个敬业爱业的年轻人,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单身的他经常加班到深夜。
集团公司老板杨总有个习惯,就是在空闲时喜欢到各部门转转看看。这天,已是夜深人静,而刘某仍在办公室里学习软件的使用。刚开完会的杨总悄悄地来到了刘某的身后,这时,一张相框里的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照片上是杨总和眼前这位小伙子的合影!
可是仔细端详,就能发现那不过是一张电脑合成照片。面对杨总不解的目光,刘某解释说,很自豪能够成为本公司的员工,就连父母都为自己感到骄傲,非常想和杨总合个影,但觉得这是奢望,于是就……
在询问了刘某一些诸如姓名、母校、学历、专业、家乡、入职后感受之类的话后,杨总把那张合影又端详了一下,离开了。
此后不久,杨总就指示财务部负责人,抽调刘某到一个子公司做财务主管。刘某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既能够锻炼自己,又能积累经验的绝好机会。当然,他也不放过每一个回总部向杨总汇报工作情况的机会。就这样,步步为营的刘某,在杨总的直接提携下一路高升。
当然,我们要承认刘某对待工作是勤奋的,但他的升迁却绝对是那张照片起了最大的作用,他的捧人手段真是高明之极。
那么,在一个企业中,老板是怎样看待自己被员工吹捧这件事的呢?
老板们口头上一般都会表现出厌恶员工的这种行为,但他们同时也承认,来自员工的溢美之辞偶尔也会让自己很开心。另外,许多捧人的能手同时也的确是相当能干的好员工。
老板也是人,而好听阿谀之言是人的一种天性。尤其是当老板做了一件事情,却不知是对是错,心神把持不定的时候,如果有人趁机奉承他几句,他就会感到飘飘然,深有“此人知我“之感。
当然,老板们心知肚明,这些人或多或少带着投机的心理。他们多半能力有限,自觉用正当的竞争无法表现自己的才华,只好采用这种貌似捷径的方法,以博取老板的赏识。
尽管如此,多数老板也承认,吹捧者在一个企业的激励机制中的角色相当重要。老板们固然需要不断地创造利润以激励创业、兴业的意志,但来自员工的赞赏和恭维更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激励。
但的确也有不少被吹捧得昏了头脑的老板,谁对他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就等于佩服他,因而他就对这种人恩宠有加,大加赞赏和关爱,最后却在识人用人上出现了失误。
对待吹捧者,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绝对不可糊涂。
你身边也许就有这么一帮人,他们擅长吹捧你,而且还相当有技巧,吹捧你时不显山、不露水,让你在浑然不觉中上了他的当。这种人除了能满足一下你的虚荣心以外,对你并无益处。对于吹捧你的这种人,你一定要保持清醒--别拿他们的话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