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00057

第57章 (2)

第五卷3 (2)

“唔,关于他的事,你必须得想想看什么是让你最高兴的,我这不可捉摸的、可爱的宝贝!”他说。“不管怎样,我感到我不愿让那个不幸的孩子无人照管,想想看他在兰贝斯区小酒店里的生活情景,那一切邪恶有害的影响,母亲不想要他,实际上以前就很少见到他,继父又不认识他。‘让我出生的那天灭亡吗,让他们所说的怀了一个男胎的那晚也灭亡吧!’(《旧约?约伯记》第三章第三节。)这就是那个男孩——也许是我的儿子,不久以后就会说出的话!”

“啊,不会这样的!”

“因为我是被她请求的人,我才真正有权做他的监护人,我想。”

“不管是不是,我们都必须要收养他。我会照料好他的,会对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咱们能够想办法不让他忍饥受寒。我会更努力去工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达?”

“过几个礼拜吧,我想。”

“我希望——咱们何时才有勇气去结婚呢,裘德?”

“你随时有勇气,我想我都有的。这事实全由你决定,亲爱的。只要你说句话就成。”

“在孩子到来之前?”

“当然。”

“那样也许会让他有一个更自然正常的家庭,”她咕哝道。

裘德因此用纯粹公事公办的口气写了封信,要求她孩子一到就把他送到他们这里来;他丝毫没有谈及阿拉贝娜的这个消息让他多么吃惊,对于孩子父亲身份的问题也只字未提,也没有说假如孩子已知道这一切,他对她是否还会和从前完全一样。

在次日晚大约十点钟到达奥尔德布里克汉车站那班下行列车阴暗的三等车厢里,可以看见一个身材瘦小、面容苍白的孩子。他那双大眼睛现出惊慌的神情,戴着一条白色的羊毛围巾,围巾上用一根普通的绳子绕着颈脖挂了把钥匙,它在灯的照射下不时发出光来,引得人们注意。他坐火车的半票插放在帽带里。他的眼睛老盯在对面座位的后背上,即使到了一个站并报了站名之后,也不向窗外看一看。另外那个长座位上有两三个乘客,其中一个是女工人,她的膝上放着一个篮子,里面装了只身有条纹的小猫。那妇女时而把盖子打开,于是小猫便探出头来,一个劲地做着滑稽可笑的动作,引得同行旅客们都哈哈大笑。唯有那个带着那把钥匙和车票的孤单单的男孩没有笑,他用又圆又大的眼睛注视着小猫,似乎心里在说:“所有的笑都是因为误解而发出来的。只要你好好地看一下,天底下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发笑的东西了。”

有时到达一个车站的时候,列车员就会往这个车厢里看一下,对男孩说:“没事的,小家伙,你的箱子在行李车厢里好好的呢。”这时男孩子就会毫无生气地说声:“嗯”,他极力想笑一下,可是笑不出来。

他现在是一个由成年化装成少年的人,可是他的装化得很糟糕,以致他的本来面目从衣缝里露了出来,古代阴暗岁月里的海啸,似乎不时把这孩子从他初期的生命中高高托起,他于是转过脸去看了一眼那汪洋浩淼的时光,而对于他所看到的好像满不在乎。

这时旅客们一个个都相继闭上了眼睛——连那只小猫也因为在过于狭小的篮子里玩得疲乏了,卷缩成一团——但是男孩仍和先前一样。然后他似乎又清醒一倍了,像一个受到奴役的、身材矮小的圣人,消极被动地坐在那儿注视着他的旅伴们,好像他看见的是他们整个全面的人生,而不是眼前的人体。

这就是阿拉贝娜的儿子。她历来做事漫不经心,迟迟没写信告诉裘德孩子的事,直至他下船的前一天,这时她是绝对不能再拖下去了——尽管她好几个礼拜前就知道了孩子要回来,并且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她那次去奥尔德布里克汉主要就是为了告诉裘德儿子的存在和他孩子快要回国的消息。就在她下午某个时间收到前夫的回信这天,孩子也到达了伦敦码头。带他回来的那家人把他送上了一辆去兰贝斯区的出租马车,并让马车夫直接把孩子送到他母亲的家,然后就和他说声再见,自便去了。

孩子到了三角店,阿拉贝娜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脸上的表情几乎是在说:“你真是我原来料想的那个样子呀!”她让儿子好好吃了一顿饭,给了他一点钱;虽然时间已晚了,她仍匆匆把他送上了下一班去裘德那里的火车,希望不让她丈夫卡特勒特(他此时出去了)看见孩子。

火车到达了奥尔德布里克汉,这个男孩在寂寞的月台上下了车,身边放着他的箱子。收票员收去了孩子的车票,现出沉思的样子,感到事情不大对劲儿。他问孩子,那么晚了一个人要去什么地方。

“去春街,”小孩子毫无表情地说。

“啊,那儿还有很远的路呢,差不多是在乡下了,那些人都快要睡觉啦。”

“可我必须去那里呀。”

“你得坐马车把箱子托过去。”

“不用,我必须走路去。”

“哦,好吧,不过你最好把箱子留在这儿过后来取。有一辆公共马车要开到离那里一半的路程,剩下的路你就只好走过去了。”

“我不怕。”

“为什么你的朋友们不来接你呢?”

“大概他们不知道我要来。”

“你的朋友是谁?”

“妈妈不让我说。”

“那么我能做的就只有为你照看好箱子了。你快快赶路吧。”

男孩不再说什么,而是走出车站来到街上,回过头去发现没有一个人跟在后面或看着他。他走了不远,就打听他要去的那条街。人们告诉他一直往前走到郊区就到了。

孩子开始了他稳步而机械的步行,这步行具有一种缺乏个性的品质——有如浪漫、微风或云朵的移动。他径直沿着那个方向走去,一点也不好奇地东张西望。这种情况本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这孩子对生活的看法与本地的孩子不同。一般孩子先由细节开始,进而认识到一般;先观察到眼前的事物,再逐步认识到普遍性的事物。而这个孩子似乎一开始就认识到生活中普遍的事物,而对具体的事物从不关心。在他眼里,那边的房子、柳树和昏暗的田野显然不被看作是砖筑的住宅、截去了梢的树和草地,而被看作是抽象的人类寓所、植物和一片宽阔的昏暗世界。

他找到了去那条小巷的路,敲响了裘德的门。裘德刚刚上床准备睡觉,淑正要进他隔壁的房间时忽然听到敲门声,便走下楼去开门。

“这是我父亲的家吗?”孩子问。

“谁的家?”

“福勒先生,那是他的名。”

淑跑上楼,去裘德房间告诉了他;他以最快的速度赶下来了,可是她因为太急躁,觉得他好像耽搁了很久似的。“什么——是他吗——这么快?”裘德过来时她问。

她仔细端详着孩子的面目,忽然走到隔壁那间小起居室里去了。裘德把男孩子举到和他一样高,热切地打量着他,温柔的感情中带着一些忧愁。他对孩子说,早知道他这样快就来了他们就会去接他的,然后暂时把他放到一把椅子上去找淑;他知道她那过于敏感的心又被弄得忐忑不安了。他发现她在暗处,伏在一把扶手椅上。他用双手抱着她,脸贴着她的脸,低声问:“怎么啦?”

“阿拉贝娜说的是真的——真的!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你的影子!”

“唔,不管怎样,这是我生命中理所应当的一样东西啊。”

“可是那另外一部分就是——她!我受不了的就是这个!不过我应该——我会尽量去习惯的。是的,我应该这样!”

“爱嫉妒的、可爱的淑啊!我收回一切关于你无性别的那些话。别在意啦!时间会使一切好起来的……淑呀,亲爱的,我有了一个主意了!我们要让他受教育,培养他,好让他去上大学。我自己没能实现的事或许可以通过他去实现呀!你知道,现在穷孩子上学更容易些了。”

“啊,你这个梦想家!”她说,握住他的手同他一起回到了孩子身边。男孩子看着她,像她刚才看着他那样。“你终于就是我真正的母亲吗?”他问。

“为什么?我看起来像你父亲的太太吗?”

“这个,嗯,不过他好像喜欢你,你也好像喜欢他,只是你不很像他太太。我可不可以叫你妈妈呢?”

这时孩子的脸上现出一种渴望的表情来,他哭了。于是淑跟着也止不住哭起来,因为她就像一把竖琴一般,哪怕从另一个人的心里发出最微小的感情的风儿,都会很容易使她的心发出剧烈的振动来。

“如果你想,你就叫我妈妈吧,我可怜的、亲爱的孩子!”她说,俯身把脸贴着孩子的脸以便不让他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你这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呢?”裘德故作镇静地问。

“是我放在车站上那口箱子的钥匙。”

他们接着忙了一阵子,让孩子吃了些晚饭,为他临时铺了张床,他不久就睡着了。他躺在那儿的时候,他们两个都走过去看他。

“他睡觉前还叫了你两三声妈妈呢,”裘德咕哝道。“他竟然会想那样叫你,这不是很奇怪吗!”

“唔——这真是意味深长呀,”淑说。“我们对于他那颗如饥似渴的小小心灵所要考虑的,比对于天上一切星星所要考虑的都还要多……我想,亲爱的,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把婚礼举行了好吗?逆流而行是毫无用处的,我感到我这个人和人类交织在一起了。啊,裘德,你以后会深深地爱我的,对吧!我确实想好好地待这个孩子,做他的母亲;咱们的婚姻要是再添上合法的仪式,或许我那样就更容易一些了。”

同类推荐
  • 你当我是谁

    你当我是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宙爱

    宙爱

    十九岁神秘少女撼动警界高层,身手竟在不经意中显现,如此强大的你,从哪里来?国际杀手联盟频现维城,名伶出笼,贵爵追后,是强敌争霸还是野气浪漫……警车之女轮番斗法,罗生之门好戏上演!背后的情人,同床的侩子手,谁在设计谁的人生?你要刺激,就给你一场酣畅淋漓的逃亡!
  •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未必是真爱大青,但当潘金莲嫁了武大,对她来说,爱情就是太奢侈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武大稍微优秀的男人,就足以使她迷恋。所以,大青媳妇与村南劁猪的乱耕有了一段私奔的经历。也许与乱耕的私奔改变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才会使她与玩纸牌的各色人等发生关系。她在大青娘死的时候大哭自己,她知道自己早就凋零了,她用放荡和沦落滋润着自己……
  • 1944大崩溃

    1944大崩溃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一年,日军发动了“一号计划”,豫中大战爆发,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司令官蒋鼎文、汤恩伯抛下数万大军,狼狈而逃。最终,日军连下郑州、许昌、洛阳等数城,直取长沙、衡阳,意图打通大陆交通线,直逼重庆,兵锋所到之处,遍地狼烟。随着战事推进,日军开始进攻衡阳城,国民党第10军驻守在此,大战爆发,持续四十余天,为抗战以来最为惨烈的攻防战,身为士兵的佟满堂兄弟、督战官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等人的命运因这场战事而被捆绑在一起。
热门推荐
  • 极道甜心大追捕

    极道甜心大追捕

    战国学园统一后改名为大秦学园,大秦学园新学生会主席胡亥为人阴险,把大秦学园搞得一团糟。项羽不顾大明星的身份,选择再次回到大秦学园,虽然此时的学园已经没有曾深爱的她,但项羽身边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叽叽喳喳的小助理虞妙弋,元气少女虞妙弋认定自己就是项羽命中注定的虞姬,发誓不追到项羽决不罢休,从此小乌鸦虞妙弋对项羽展开了一系列的围追堵截。在新的大秦学园里,刘邦、张良、韩信等风云人物齐登场,学生会长争夺战在大秦学园里悄悄地拉开帷幕……而小乌鸦虞妙弋能否在这纷纷扰扰的学园里捕获到项羽的真心呢?
  • 跟你有仇吗

    跟你有仇吗

    被逼陪总经理参加无聊的晚会,一不小心惹上恶魔总裁,从此生活不太平咯!公司再次相遇,被他各种欺负,还遭夺走初吻?绑架事件,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渐渐相处,产生了感情。冤家变情侣,上演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命侧妃

    凤命侧妃

    本以为青梅竹马,无论他野心多大,都会助他登上高位。可一场交易,让她沦为重人嘲笑的笑柄。天生凤命,内定太子妃未来皇后,一朝被人当作物品送出,沦为一介侧妃。新婚之夜的纳妾之礼,出身低下的姨娘的嘲讽,同为侧妃之人的暗中黑手,一个个都想将她踏入泥底。既然如此,那就极自己所能,在这乱世之中谋划得一席之位。
  • 采桑子

    采桑子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