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00016

第16章 (1)

第二卷2 (1)

裘德必须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仔细考虑一番,这包括俗不可耐的吃饭问题,因此他在头脑中暂时赶走了那些幽灵,不得不将崇高的思想压制下去,先考虑迫在眉睫的需求。他必须起床,去找工作,找手工工作;许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认为只有它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工作。

他带着这份差事来到街上,发现那一个个学校竟背叛了他,变成另一番模样,不再给人以同情之心:有的变得非常浮华;有的像是一个家庭的墓穴由地下移到了地上;这所有的砖石建筑,都露出一种粗野的气氛。而那些伟人们的幽灵,此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看着周围许许多多的建筑物,与其说是用一个艺术批评家的眼光去看它们的结构,自然不如说是用一个手艺人、一个那些已死去的手艺人的同行(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这些房屋)的眼光看它们,他仔细察看那些装饰线条,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们,知道它们当初是怎样做成的;做时是困难还是容易,花的时间是少还是相当多,做起来是否费力或工具使用起来是否方便,他全明白。

夜晚曾显得如此理想完美的东西,到了白天就变成了或多或少带有缺陷的现实之物。他发现,这一座座古老的建筑物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侮辱。有几座房屋的境况实在太差,他看到它们,就像看到有知觉的生命被摧残一样,深为悲痛。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日晒雨淋,还时而遭到人类的侵害,在这种殊死的搏斗中,它们遍体鳞伤,处处断裂,层层脱落。

看到这些腐化衰败的历史建筑物,他终究又想起了,实际上他并没有按照事先的打算,在上午尽快地去找工作。他是来这儿工作的,只有工作才能在这儿生活,而这天上午已快过去了。在一个地方,既然四处都是破碎不堪的石头建筑,必然就有很多的活儿让干他这一行的人去修复;想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深受鼓舞。他问了去石场的路,负责那石场的人是个石匠,他的名字裘德在奥尔弗雷兹托时就听说了。他朝着石场走去,不久便听到了那熟悉的粗锉和凿子的声音。

这石场真是一个小小的修复中心,废旧之物在这儿得以新生。这儿做出的各种物件,与他看到过的那些破旧不堪、久经风雨的墙上之物相比,形状完全一样,不过它们已有了清晰的轮廓和平滑的曲线。同样的图形,这是用近代散文表现;而那一座座布满地衣的学院则是用古诗来表现的。甚至一些古代建筑,在它们当初还是面目一新之时,也许只被称做散文。它们无所事事地立在那儿等待,最后便富有了诗意。这对一座最渺小的建筑是多么容易,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又多么难以办到。

他问工头在哪里,并环顾四周那些崭新的窗花格、窗门直棂、门顶窗、柱身、小尖塔和雉堞,它们放在工作台上,有的已完成一半,有的已完成等待运走。这些东西十分精致、平直而光滑维妙维肖;而古老的墙上那些却把原样歪曲了:它们变得支离破碎,参差不齐,毫无精确可言,又不成比例,杂乱无章。

一时间裘德忽然产生了一种真理的启示:在石场这儿干活,付出的努力,并不比在那些最崇高的学院里从事学术研究逊色,虽然它们享有如此殊荣。可是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他的这种启示很快就消失了。凭着他刚出徒的那个师傅的推荐,他或许能在石场找到活儿,不管什么活他都要干;不过他接受这活儿也只是暂时的。他的这种行为,便是近代人不好安分的一种弊端。

接着他又进一步看出,这石场最多也只不过是做些复制、修补和模仿的活儿;他认为这都是由于某种临时的、局部的原因。他那时还不明白,中世纪精神已丧失了生机,宛如一堆煤炭中的蕨类植物的叶子;他也不明白,在他周围的世界里,其它一些新的发展正不断形成,而哥特式建筑以及与之有关的东西,在这种发展中是毫无立身之地的。对于他所如此崇敬的许多事物,当时的逻辑和观点都充满了敌意,而他却还蒙在鼓里。

他离开了石场,因为没能在那儿找到活儿干;他又想起自己的表妹,似乎觉得她就在附近什么地方;他因此对她一阵一阵发生兴趣,如果还不是对她产生感情的话。要是他能得到她那张漂亮的照片该多好啊!最后他写信给姑婆让她把照片寄来。姑婆真的就给他寄来了,不过要求他不要去看那姑娘或那些亲戚,以免给家里惹出麻烦来。而裘德是一个充满柔情蜜意、荒唐可笑的人,他才不管姑婆的话。他把照片放在壁炉台上,吻它——他也不知为何这样——感到非常舒适惬意。她似乎往下看着,请她喝茶呢。这真让人兴奋——正是因为有了她,他才在感情上与这个活跃的城市有了紧密的联系。

还有他那位小学教师也住在这个城市呀——或许老师现在当上了一位可敬的牧师。可像他现在这个样子,土里土气的,举止粗鲁,囊中羞涩,怎么可能去找那样一位体面的人呢?因此他仍是孤独一人在城里游荡着。虽然周围的人来来去去,但他实际上是一个也没看见。城市的生活如此活跃,而他至此尚未投身进去,所以城市对他来说也就几乎不存在一样。不过那些窗花格里的贤人和先知,美术馆里的绘画和那些全身塑像、半身雕像、屋檐上的兽头、壁龛上的人头——这些东西似乎与他是息息相通的。在一个地方,无处不深深地刻着历史的遗迹;裘德也像所有刚到这样一个地方的人一样,听到那历史遗迹在高声地述说它们的过去。然而那些一直住在城里的人们,对于它们的高喊却全然不知,或甚至根本不信。

好些天来,他在路过那一座座学院的时候,哪怕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他都要到里面那些走廊、方庭去走走;他脚步轻快,有如木槌一样的打击声,发出顽皮的回声,令他惊异的基督寺“情感”,正如人们所称做的,在越来越深地侵蚀进他的肌体,以致他对于这个城市的建筑,在物质、艺术、历史方面,了解的或许比任何一个长期住在这里的居民还多。

裘德一直满怀热情,向往着这些学院,而当发现自已真正来到这些地方时,他又察觉他离自己渴望的目标实际是多么遥远。仅仅一堵墙,就把他和他的那些幸运而年轻的同时代人隔开,而他和他们都共享着同样的精神生活;他们那些人从早到晚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看书、观察、学习,把知识消化。仅仅一墙之隔——可那是怎样的一堵墙啊!

每一天,凡是他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他都会看见那些人也来来往往的;他和他们擦肩而过,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注意到他们的举止。他们中有些人的谈话更具有一些思想性。又由于他为了来这个城市,曾做了持久不断的准备,所以那些谈话常常显得与他自己的想法特别相近。然而事实上他和他们相距得十分遥远,宛如他和那班人各自处在地球的两端。他当然如此。他不过是一个青年工人,身穿白色的工作罩衫,衣服折缝里满是石头尘灰;那些人路过他时根本就没有看见他,或者听见他说话,而是从他身上看过去,就像透过一个窗花玻璃看那边他们的熟人朋友一般。无论那些人在他看来如何,但他在他们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而他过去还曾幻想着,他到了这个城市,就会很接近于他们的生活。

可是他毕竟要面对未来;而只要他能够十分幸运,找到一个好工作,那么一切命中不可避免的事他都会容忍。因此他感谢上帝他有一副好身体,又有力气,这样他又鼓起了勇气。虽然眼前他还被关在一切大门之外——包括学院在内——但也许有一天他就会置身于其中的。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站在那些显赫人物、头面人物的宫殿里,透过窗格玻璃俯瞰这世界的。

终于,先前那个石匠从石场给他捎信来,说有一个活儿让他去干。他第一次受到鼓舞,立即就答应下来。

同类推荐
  •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过去对顾苏橙来说,像是一张遥远而混乱的网,那些心动那些心酸,那些逝去的友情和那些离开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再碰上裴周明的一天。当年少已逐渐远去,回忆亦成为过往,已经背道而驰的她和他,可否有再续前缘的那天?
  •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把我们挂在单杠上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太阳最红

    太阳最红

    有血有肉,大爱大恨,有情有义,大喜大悲。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多重的生命主题和人生价值,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战争往事,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再现红四方面军早期十年创建过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多灾多难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您可以看到王树声、王近山诸位战将的影子!
  • 城市的钥匙

    城市的钥匙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真皮书包

    真皮书包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驯狼为妃

    驯狼为妃

    云中郡,汉家边城,地处边关,再往北就是茫茫大漠了。前些年,云中常常遭受匈奴的袭击甚至是屠城,直到这些年,汉家与匈奴联姻修好,两国间才有好些年不打战了。云中龙蛇混杂,汉人与胡人聚居散居于此地,来往的商队也多会在这里歇脚,汉人不齿这些蛮荒子,凡是汉人居多的地方,就免不了对这些蛮荒子的事评头论足。“听说匈奴发生政变了,嘻,我说什么来着,这些蛮荒子就是一刻也不能消停。”……
  • 问天之道

    问天之道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之中走上了修仙之道,走遍天地人三界,闯地府、上天庭,追寻天之道的旅程......
  • 用轻功

    用轻功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健康是吃出来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

    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康著作,一本以健康膳食为基本内容的实用操作手册!《健康是吃出来的》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精选数百种健康膳食,从饮食观念、营养知识、膳食结构、饮食搭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健康膳食的文化理念,更可以按照书中所提供的粥谱、菜谱、汤谱自己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吃出一生好健康。
  • 点将录

    点将录

    铁血无情剑有情,魔帝轩辕剑圣演绎一曲旷世的王者大战。一个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力邀当世五大高手决战巫山之巅成就般若神功!
  •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君临天下之一代女皇

    谁说女人只能藏于闺房之中,谁说女人不能干预政权,谁说女人不能君临天下。宝华殿里,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大殿的正中央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今天是她君临天下的日子,文武百官都要进行朝拜,她就是云幻大陆上的第一位女皇帝——王旭尧。她曾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可是父亲遭奸臣陷害,她的世界一夕间风云色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孤儿。她曾经想过嫁一个好男儿终了一生,可是命运似乎不肯放过她,先是被拐卖沦落青楼,阴差阳错地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以为这辈子终于找到了依靠,谁知道事情往往不如人意,竟然被宣召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嫔。或许,或许一切都是注定的,注定这一生都得不到爱情,注定这一生都要在政权中打滚,注定这一生都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