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000190

第一百九十二章 齐氏倚仗宁王妃

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齐老太太又怎会不了解自己儿子的性子呢?

想起凌鼎当初甘愿违逆她的意思也非要娶陆蝶为妻的事情,齐老太太就一点儿也不怀疑齐氏的话了。凌鼎一向看重陆妃,而当初陆妃又是为了他们母子才战死的,凌鼎心中自然把凌珏姐弟两个看得比从前更为重要了。为了凌珏的世子之位,下毒不让齐氏有孕,这像是凌鼎能做出来的事情。

毕竟在凌鼎心中,这个后来王妃的重要性,肯定是比不上陆妃和她所生的儿子的。

齐老太太了解归了解,却还是恼怒凌鼎不顾大局干下这等蠢事。原本,她给齐氏下毒,是自持有着正当理由的,她说的那些话,尽皆出自真心,只要齐氏相信她,她必能让齐氏回心转意的。可如今再加上凌鼎给齐氏下毒的事情来,齐老太太一时就没有把握了。

她想要齐氏和凌鼎和好如初,相亲相爱的这个计划,恐怕是做不到了。为今之计,大概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齐氏和他们母子是一条心,也就足够了。她也不能再要求更多了。毕竟,这事儿就算换做是她,她也不可能去爱上一个给自己下毒的男人啊,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为了亡妻儿子而给自己下毒,不让自己怀孕的。

平心而论,就这一点来说,老明王可比自己的儿子要强得多了。齐老太太那会儿用尽手段和心思,哄得老明王是真正对她动了心用了情的,而且,老明王之后虽然还是免不了跟那些妾室在一起,但除了这个,其余的地方,从没有做过伤害她的事情。

齐老太太想到这里,不由得也有些恼恨自己的儿子,若非他这样擅作主张,她原本可以说动齐氏的,也不需要退而求其次了,毕竟这动了感情的夫妻和因利益不得不结合在一起的夫妻,总是要牢固得多的。

齐老太太心中计定,忙开口道:“你的话,我怎会不信呢?我只是一时难以相信罢了,谁能知道鼎儿居然对你做下这种事来呢?蕊儿,真是委屈你了。也难怪你心中有怨,若换作是我,心里也会不舒坦的。可恨我却疏于查探,叫你受委屈了。”

“蕊儿,你只管说,要鼎儿如何补偿你?你想要什么,我都叫他去做,势必是要叫你出了这口气才好的。你只管开口,这件事,我自然是要替你做主的,总要叫你满意才好!”

齐老太太言罢,又劝齐氏道,“不管你要怎样,只要不取了鼎儿的性命,不闹到外头去,我自然都是支持你的。只不过,这件事情,便全是鼎儿的不对,你也不好逼迫得太过了。你好歹也是他的王妃,将来云南回真族中教中的那些事,若有鼎儿开口,自然也都是你的儿子承继的。再有王府的世子之位,也只有鼎儿上折子请封了,才能给你的儿子的。你还是要想好了,不能真就跟鼎儿翻脸了。我虽站在你这一边,但我还是那句话,我是不能眼看着你们内讧的,你也不能闹得太不像话了。知道么?”

齐老太太这话,也就是威胁齐氏了。她的意思很简单,她和凌鼎可以让一步,但齐氏也必须要让一步,不能得寸进尺,不能把他们母子逼迫得太紧了。毕竟这府上的当家人,还是凌鼎和她这个明王之母。

齐老太太的意思,还是要以和为贵。齐氏当然能听明白,也当然懂得齐老太太的意思,可是,她这会儿压根没有将齐老太太的威胁看在眼中,若是以前她听了这些话,自然是要让一步的,但眼下,自那日得了宁王妃的饿准话之后,她就不惧齐老太太和凌鼎了。

这府里他们当家做主是没错,但在府外,却是皇上说了算的,凌鼎这个明王,能大得过皇上吗?如果皇上一意抬举齐氏和她的儿子,她哪里需要去看凌鼎和齐老太太的脸色呢?

更不要说,还有未来的太子妃和太子给她撑腰了。她根本不需要听从齐老太太的指示。

不过,该为自己争取的事情,齐氏还是懂得为自己争取的。

“母亲放心,我就算再是伤心难过,也知道这样的事是不能往外传的,宁王妃自然也是知道的,何况,王爷还是她的父王,她自然更不会将这样的事情说出去了,不过,这件事到底还是让我很难受,母亲为我好,我也是知道的,只是,我和王爷好歹也是夫妻,如今又有了身孕,我也不好为了这件事就绝了夫妻之意了,不然的话,我将来怎么见王爷呢?”

齐老太太正暗自为齐氏的识大体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听的齐氏话锋一转,又开口道,“不过,就算我说了不计较此事,想来母亲和王爷心里也是不能放心的,毕竟,母亲和王爷到底是对我下了毒的,这事难免会让人心有芥蒂,若是不顺着母亲的意思,让王爷补偿我,想来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和以前一样亲近。所以,我就想着,还是请王爷将后宅里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妾室给遣散了吧,而且,还请王爷答应我,日后轻易不要纳妾进府了。方才母亲也说了,这事母亲会替我去说项的,那就请母亲将我的意思转达给王爷知道,若真是这样做了,自然也是王爷真心补偿我,我自然不会再计较了。”

齐氏道,“若母亲真心为我好,又替我劝了王爷,我自然也是感念母亲的。从前那几年,母亲对我做的事情,我自然也就不计较了。只要母亲不再劝我和王爷相亲相爱,我们一家人,也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那也就足够了。将来,我也自会像母亲说的那样,跟王爷和母亲一条心,让明王府重振往日荣光的。”

她早就想遣散后宅那许多的妾室了,这世上的正妻,有几个是看妾室顺眼的?老太太还叫她等凌鼎死后再遣散妾室,她可等不到那个时候去,既然老太太说要替王爷补偿她,那就在这事儿上补偿吧。原本这些,就是他们母子欠她的,合该如此补偿。

何况,她心里也清楚得很,他们三个人早就是绑在一起的了,她就是想要老太太和王爷付出代价也不可能了,不如大家各让一步,互不相扰,她不计较旧事,让老太太和王爷舒坦些,老太太和王爷也该让她出一口积郁了这么多年的恶气的。

对于齐氏的要求,齐老太太虽觉意料之外,但细想之后,却也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遣散后宅没有生育过的妾室,这倒是可以做到的,原本,就是鼎儿做错了事,确实也该让一步,这样做了,也才能让齐氏舒坦一些,不然的话,大家剑拔弩张的各不相让,也不利于明王府的团结,更不利于她今后计划的实施。

所以,齐老太太在沉吟片刻之后,就同意了齐氏的要求:“蕊儿,你放心。我既然说了替你做主,便自然是要替你做主的。这件事你也不必管了,只管安心养胎便是了。我会和鼎儿说清楚的,不出这几日,我就会找鼎儿来,单独跟他说说这事,他就算不愿意,我也定要叫他愿意的。你只管瞧着就是了。到时候,我还会叫鼎儿当面给你道歉的。”

“但只一样,我若是替你做了主,你就得像你说的那样,不能再对我们母子心存芥蒂的,大家到底也是一家人,你就念在我是一片苦心为了你和王府,鼎儿又给你道歉的份上,你千万不要再对我们母子有所芥蒂才好,我们一家人,还像从前那样过日子方好。”

齐氏点点头,微微抿唇道:“母亲放心,我既然说了,自然不会再去计较这些的。我们到底也还是一家人,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齐氏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怕齐老太太这会儿答应得好好的,将来等眼前这件事过去后又会变卦,到时候又给她下毒或者怎样,逼着她非要她跟凌鼎相亲相爱的,她不愿做那任人拿捏的人,总得要齐老太太有个忌惮才好,免得齐老太太还以为,她非得靠着她们母子才有活路似的。

想到这里,齐氏的声音便又带了几分凉意道:“方才母亲说,将来云南族中和教中的那些事,只有王爷开口了,才能让我的儿子承继。还有这世子之位,也是王爷上折子请封了,我的儿子才能得立。我在想,母亲这话说得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母亲久不在京城,可能不知道,如今的局势已不比当年了,就算如今明王府的处境比五年前尚且要好些,但到底还是在皇城里,若是皇上想要插手这些事,恐怕王爷的心思,还是做不得准的。说到底,皇上圣心裁决,想要谁承继这世子之位,自然也就是谁,纵然母亲和王爷会有不喜,这圣心裁决,恐怕也不是母亲和王爷能够插手的了。”

齐老太太拧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这话的意思,难道是在说,这明王府里的事情,我和鼎儿还做不得主了吗?”

齐老太太听了这话,心里不禁有些生气,她已经察觉到齐氏想要说什么了,但齐氏尚未明言,她也不能先说出来,只能耐着性子有意诱引齐氏往下说去,她倒也不是因为齐氏的这些话生气,毕竟齐氏还什么都不知道,自以为还有倚仗可靠,认定他们母子无用也是正常的。

她只是没有想到,齐氏竟公然敢说这样的话给她听,由此可见,齐氏倚仗的那人,也就是宁王妃,让齐氏几乎是深信不疑了。

这也让齐老太太认识到,如今他们母子和齐氏之间,不仅仅是来自于内部的信任问题,还有外部的刺激,她不仅仅要着手解决他们母子和齐氏之间的问题,还要尽快把那件旧事翻出来,让宁王夫妇的地位一落千丈才好。

“府里的这些事情,母亲和王爷当然都是能做主的,但是立世子这样的大事,王爷就算能做主,皇上那里,又岂会不关注呢?”

齐氏微微抿唇,道,“不管怎么说,母亲和王爷还是看重我的,如今我有了身孕,将来若生下儿子,母亲和王爷必然也会看重自己的嫡孙和嫡子的。我自然也不会担心这个。我只是想说,母亲和王爷看重的明王府的这一切,我心里自然也是看重的,但这些,不仅仅是靠着母亲和王爷的努力就能守住的,关键,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看未来主子的意思。”

“所以说,母亲还是不要插手得太多了,以免会错了皇上的意思,或者是未来主子的意思。这些事,有我和王爷在,母亲大可放心,我和王爷都知道该如何去做。您的那些想头,有些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局势了。所以,还请母亲日后也不要再逼迫我按照您的想法做事,我也不是一定要依靠您的看重,才能为我儿子争取这个世子之位的。”

齐氏顿了顿,又道,“王爷那里,也请母亲和王爷单独说话的时候注意一些,不要太过为难王爷了。毕竟王爷现在还是很高兴的,他的庶长女嫁给了宁王为妃,这对咱们王府来说,是一件好事。也请母亲顾及这一点。”

齐氏一直以来都知道,齐老太太最是个喜爱掌控府中诸人的性子,从前对凌玥是这样,现在对她还是这样。就算是对她自己的儿子,她也是这样的。为了让齐老太太心里有个惧怕,知道这京城王府里不比云南王府里,能让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齐氏话里话外,都透出了宁王妃给她撑腰的意思了。现如今,凌鼎最为看重的人,最不想得罪的人,也是宁王妃,就算他们内部有矛盾,但是这一点上还是要一致对外的,他们夫妻两个现在都不愿得罪宁王妃,齐氏也希望齐老太太能够明确这一点。

而看宁王妃出嫁这几日齐老太太的表现,她还真是没有对宁王妃有什么特别的。齐氏瞧在眼里,只觉得齐老太太待凌遥,还不如她待凌玥的十分之一呢。齐氏也有一点怕齐老太太看不清形势的心思,因此,才特意点出来的。

哪知齐老太太听了她的话,反而神色淡漠,倒还及不上听见凌鼎给她下毒时那样动容了,齐氏观察半晌,也闹不清齐老太太究竟是个什么心思,她便只是望着齐老太太,没有再开口了。

齐老太太也确实没把齐氏的话放在心上,听罢了她的话,也只觉好笑,齐氏果然如她所想的那样,还真的把宁王妃那个妾生女当成了个可以倚仗的靠山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反而还说的是她不知形势,也不细想想,到底是谁不知情势呢!

齐老太太的神色,此时倒是从容淡定得很,她静静的看向齐氏,微微抿唇,道:“蕊儿啊,你知道我今夜留下你说话,究竟为的是什么吗?”

齐氏看齐老太太神情有异,也没说旁的话,只答道:“我以为,母亲是为了跟我说下毒之事的。”

“对啊,我就是要跟你说这件事的,但是呢,也不仅仅只是这一件事,”

齐老太太从容道,“你当初给我写的那封信,言辞激烈,语言锋利,本不该是你这个做小辈的写给长辈的书信,你也本不该是这样的态度。当然了,我知道你心中的愤怒,但是,你若真的心中愤怒,就该在初知这件事时写信质问我,而不是在一个月后才写信质问我。中间隔了这么久,你心里的愤怒,也该平息一点了吧?可是你却并没有。可见,你写这封书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准确的说,是跟宁王妃商议过后,你才写的这封信,我猜得没错吧?”

“如果不是宁王妃,你大概还不敢这样跟我说话。毕竟我是你的长辈,而你是我们王府的媳妇。子不言父过,你一向也是有孝心的,当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了,这些都是我在看信之后的猜测罢了,并不能十分的肯定你就是这样想的,直到刚才,你提及说,你不靠我和鼎儿,一样能得世子之位,又说宁王妃不可得罪的话,我就知道了,我的猜测是对的。大概,也是宁王妃许了你好处,你们两个这几个月都往来密切,暗地里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就是不问,也能猜到。”

“其实有句话你说得很对,明王府的许多事情,我和鼎儿确实不能做主,需要听皇上的,或者未来主子的,你懂得在皇子们中间找倚仗,这一点没有错,因为,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你却偏偏找错人了啊。”

-本章完结-

同类推荐
  • 三国的奥秘

    三国的奥秘

    曾仕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做人做事的20大奥秘。·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寻求合作共赢局面的奥秘·长远竞争中树立自我品牌的奥秘·孔明经营蜀汉集团由弱转强的奥秘·曹操得势却依然失败的奥秘·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的奥秘·抓住机会做大局面的奥秘·曹操得天时却最终失去机会的奥秘·与领导有效相处的奥秘·关羽名重天下却以失败收场的奥秘·忍辱成就大事的奥秘·强势下属与弱势老板相处的奥秘·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交代好后事,使局面延续的奥秘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疼上太子妃

    疼上太子妃

    传言,腹黑太子迷上刁钻少女,将之疼在心里,捧在手上,让她享尽天下人艳羡的目光…她遮了倾国之貌,藏了盖世才华,扮个平凡灰姑娘,自在又逍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冷酷太子,为何一眼就相中了她?是他口味独特,还是他发现了什么?片段一:“皇兄,管管你女人,她居然将我绑在胭脂铺前招揽生意!”某王爷气急败坏地道。“原来你还有这价值?”某太子颇感欣慰。“皇兄!”“回去加紧练功,下次别被她捉住不就行了?”这也算解决之道?某王爷听了只想吐血。片段二:“殿下,太子妃夜闯金库,试图破坏机关!”侍卫脸色凝重。“传令下去,金库机关全数关闭。”“殿下,金库里存的可都是您最要紧的东西呐!”某侍卫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然,让她熬夜去拆机关,明早顶着两只黑眼圈出来?”某太子危险地眯起了一双鹰目。“属下明白了。”好吧,没有人敢让尊贵的太子妃熬夜。片段三:“青儿,听说你在偷学我的独门武功?”某太子慵懒地问道。“是又怎样?你来兴师问罪的?”某女一脸坦然。“不,我是来言传身教的。”某太子一脸坏笑,邪恶地张开了双臂。“喂!教就教,别乱来…”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腾游九天

    腾游九天

    龙腾因家族变故遭人追杀,被一块神秘玉佩所搭救,重生于剑灵大陆,这是死亡的结束,又是生命的开始!他是一个外表随意、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睚眦必报的人;他也是一个让无数男人嫉妒得人。
  •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别来无恙,各自安好

    我亲眼看着时光将身边的一切变得苍老又模糊,想要伸手碰触,却只是冰凉一片,那些如冰般清凉的记忆,在最炙热的年华里,失却了原有的坚执,一点一点的幻化成一汪水,只映射出你那最是落寞的姿态,最终,却连原有的轮廓都消失不见。一段不解之缘。各自安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跟我回去吧。”“错了还了不起,那边凉快那边去。别挡我嫁人的道。”“你以为你嫁的出去?”“等着娶我娘的人排成队,真不成就嫁给皇帝老爷也不错啊,至少我也弄个公主郡主来当当。呵呵.”“小凤儿,你最好搞清楚你是谁的女儿?谁的种!”“谁的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给我好处,我就上谁的道,啊.别揍我,这是我娘教我的,啊.”六年半的时间让她终于抬起头,不再自卑,曾经的终身一跳,她跳出了自己应该沉默的生活,从知道他活着,他找了她四年,可是找到了她,当初对他唯唯诺诺的她告诉她,她不要他,可是他从不知道伤她多深,只是他不知道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带着女儿回家柳思南部分最多几章便完,实话对不住大家了,柳思南篇的,写的差劲,绿杨这儿说对不住了。绿杨开了新坑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调教堂上夫娘子不回家之叶晚秋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天下掉下一个秦仙女两朝皇妃指尖红袖推荐朋友佳作:再嫁为妾(十字家的猫)血红装嫁衣染血,孤女含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腹黑总裁麻辣妹

    腹黑总裁麻辣妹

    她是违犯军纪的特种兵上尉,他是英俊潇洒的年轻总裁;在劫案中,他们偶遇,在车祸中,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在一连串的碰撞中,他们之间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