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800000067

第67章 国学大师的学习三捷径 (1)

第十三章2 国学大师的学习三捷径 (1)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古人们要经历十年寒窗苦读,方能有金榜题名之时。“苦读”的精神一直被提倡着,虽然不倡导“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但提倡其精神。似乎真的唯有苦学方能成才,难道真的没有学习的捷径吗?在这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给你指出了三条学习的捷径。

思学统一,孔子观点最智慧

张岱年先生在上高二的时候,曾写了一篇《评韩》,当时这篇文章就受到他的国文老师极大的赞赏,被认为:“已经够大学三年级的水平了”。27岁时张岱年先生写出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这在当时被人称之为奇迹。因为这本约50万字的哲学史大纲,弥补了当时以问题为纲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空白,而书的作者竟然只有27岁。后来,当人问及张岱年先生学习的捷径时,张岱年先生说了三条。其中的一条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思与学的统一。

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这篇文章中,张岱年先生说: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学是接受已有的知识,思是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只知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则将迷惘而无所得。

这些话详细地阐释了“思学统一”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学习中,必须培养起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一味机械地学习知识,只知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而不主动地思考,那么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就会陷入迷茫之中而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我们的古人是非常提倡“学思并重”的教育方法的。如:“不学无以入,不思无以出,则以学为先,终则以思贯通”这句话,就形象地讲述了思与学合一的重要性。不学习就不能进入知识的殿堂,而不思考就不能从知识中走出来,学习以学为开始,而思考则是必须贯穿学习的始终的。掌握“学思合一”的人,往往能获取渊博的知识,南宋名人陆九渊就是其中之一。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又称象山先生,南宋江西人。陆九渊从小就聪颖好学。三四岁时,经常陪在父亲身边,而极喜欢问问题。一天,他忽然问父亲:“天和地的边际在哪里啊?”其父笑而不答,他则"深思至忘寝食",后来他父呵骂他,他才暂且放置一边不去想了。他五岁开始读书,六岁学《礼》,八岁读《论语》、《孟子》,尤善察辨。闻人诵程颐语录,便说:"伊川之言,为何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从此对程颐的理学发生怀疑。

十一岁时,常于夜间起来秉烛读书,他读书从来不简单记忆,盲从古人,而是勤于思考。十三岁时,与哥哥复斋共读《论语》,忽发议论说:"孔子的话言简意赅且逻辑严密,有子的话则显得有些松散而没有结构。"一日,复斋在房间内读《伊川易传》,读到《艮》卦,对程颐的解释反复诵读,恰好陆九渊来找他,复斋便问:"你看程颐正疏的这段怎么样?"陆九渊答道:"我看这种解释还不直接明了。'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不见其人',无物。"如此透辟的解说,在他却似信口道来。又一日,读书至古人对"宇宙"二字的注解--"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时,陆九渊恍然大悟道:“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终于解开了十年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五十三岁时,陆九渊奉旨守荆门军,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今征战的战场。这个宋金的边界重地,一直没有城墙。以前有人想要修筑,但是害怕耗费钱财太多,便没有人来做这个工程。陆九渊仔细研究后,只用三万即告完成。平日他常常检阅士卒习射,中者受赏,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一年之后,整个军队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周丞相称赞说:“荆门之政,可以验躬行之效。"这充分肯定了陆九渊过去所学所思的成果。

陆九渊在小时候便会问"天和地的边际在哪里啊",表明他懂得思索,但是他并不限于思索,他精心读古人的著作,用思索的功夫与古人对话而不崇拜古人,不迷信先儒。正是因为这种善于在学习中思考的习惯,成就了陆九渊渊博的学识。

青少年朋友们,陆九渊的故事,鲜明地讲述了在学习中“思学合一”的重要性。一个懂得在学习中不断思考的人,才能快速地掌握知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知识的更新已经达到日新月异的地步,故而知道这一点至关重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能成为首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也是一个懂得“思学统一”的人。

比尔?盖茨从小学开始就是一个在学习中不停思考的学生。放学后,他总是把自己独自关在卧室,思考着一天的所学。他的母亲叫他出来吃饭时,他总是置若罔闻。当母亲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比尔?盖茨回答到:“我正在思考!”有时他还责问家人:“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正是这种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后来比尔?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后来,创办了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后,他也一直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直到现在,微软公司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和大多数人谈话就像从喷泉中饮水,而和盖茨谈话却像从救火的水龙头中饮水,让人根本应付不过来,他会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

同比尔?盖茨一样,张岱年先生也是一个十分喜欢思考的人。他曾说:我的一生就只喜读书和思考,别无它好,只觉唯有读书思考是最快乐的事情。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倡并强调要学会思考,将学与思相统一。他曾说:学是基础,思是在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独立思考,这样才能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更高境界。

青少年朋友们:有一句谚语说“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同样如此,学习也是有方法和“捷径”的。只要你懂得在学习时将“思学统一”的道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那么踏上这条捷径的你,也能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述作统一,孔子也有错误时

孔子在几千年前主张学习要“述而不作”,而张岱年先生给我们学习三捷径中的第三条却是:述与作要统一。面对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应当相信谁好呢?这里我们先不着急评定谁对谁错。当下不是十分流行“创新”这个时髦又老套的话题吗?那么,我们先来品读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求求你让我进去,我只想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而已。”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进来后,这位穷人看到里面有个厨娘在洗盘子,于是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说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到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给这个穷人一个小锅。穷人呢?他真的跑到外面捡了一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到锅里点起火开始煮起来。

一旁的厨娘看着很好奇,看了很久后终于忍不住说话了,“你煮汤喝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于是她给穷人拿来一些盐,后来厨娘又觉得缺少很多东西,于是又给穷人拿来豌豆、薄荷、香菜。

最后,又把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猜到,这个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后丢掉,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那么他的下场肯定是被轰走。如果他不说:煮点石头汤这句奇特的话,他也不可能在最后有肉汤喝。

其实,这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创新并不是天才的特权,创新在于找出新的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功。现在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在学习的方法中,我们是应该相信孔子的“述而不作”好,还是应该相信张岱年先生的:述和作要统一。

先来看看张岱年先生的“辩词”,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这篇文章中,张岱年先生说:文化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学亦称为学问,这个“问”字有重要意义,治学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称为真学问。如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有所创新。创新即是提出新的观点,具有新的发现。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则是认为:古人知识,应当保持原貌流传下去,如果加入了自己的所作,那么将破坏原有知识的风貌,所以是不应当有什么创新的。对于孔子“述而不做”的观点,张岱年先生驳斥说:这是一个落后的传统.我们必须要改变它。不但要"述",更要去"作"; "述"是发展, "作"是创新,我们在思想、文化、学术等方面必须经常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发掘新技术,走到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相信看到这里,青少年朋友们在心中已经知道该信服谁的观点了。在如今的社会里,知识更新得非常之快,如果我们依旧只是接受原有的知识,而不知道创新的话,那么肯定我们就会落后于人。

同类推荐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
  • 赢在恰到好处

    赢在恰到好处

    没有人否认精明强干者藐视陈规旧俗,也没有人否认天才都有一定的叛逆性,但任何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为人处事如果太过分,就容易走极端。一个易冲动、爱走极端的人,不仅不会取得成功,而且会把已经取得的成功葬送掉。所以,永远不要走极端,要恰到好处。
  • 人生大计划

    人生大计划

    本书将会使读者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就捧起此...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
  •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

    《哈佛考考你》以轻松、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哈佛面试中会考察到的学生必备的智力、能力、品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让申请哈佛的学子和有志青年在通过一系列试题的训练中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有目标地对自己进行培养和提高。
热门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爱妃逃婚

    爱妃逃婚

    “呶,这本书给你,记得看完还我。”白大兔爽快地扔给白小兔一本书,语气很凶恶。她这个天然呆妹妹真是没救了,新婚之夜看这种书恶补那个有用吗?身为她的妹夫,那个男人还真悲哀。“谢谢姐,你赶紧出去吧,别来烦我。”白小兔很没良心地挥手赶白大兔,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手里的那本书上。哎,她也是没办法,明天她要结婚了,新婚之夜她不能什么都不懂呀,那简直太丢脸了。……
  • 至尊神位

    至尊神位

    圣龙大陆的绝世天才云不凡年仅二十二岁,已经成为众人仰望的存在。破碎虚空后,机缘巧合之下,被神界四大至尊之一的焚世授以灭世剑诀外,另外又习得三大神诀。此,云不凡踩着天才开始走上强者之路。修真界、仙界、神界,四大神诀融合,战斗中不断成长,成就霸王之道!
  • 超人之前传

    超人之前传

    1989年10月,美国堪萨斯州斯莫维尔小镇,此时小镇上洋溢着一片欢快的气氛,人们纷纷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而举行着收获祭。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忽然响起,花店的店门被缓缓的推开……
  • 豪门独宠:星光俏佳人

    豪门独宠:星光俏佳人

    “少废话,六年前,她像是一只跳脱的小鹿再次闯进了他的生活这次。你不知道我为你隐忍了多久,从现在开始,电影学院操场上的初见,一颗脱了手的篮球砸出了他的爱情。动心之后,却发现,他的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六年后,天帝娱乐的总裁专属电梯里,我要一点一点的全部讨回来!”,他选择死死的抓住,再也不会放手!终于在某个浓情缱绻的暗夜,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她。“你这人,怎么没完没了?”女人面色酡红。
  • 近战勇士:冲锋枪

    近战勇士:冲锋枪

    一般来说,冲锋枪是指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单兵连发机械。它是一种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和冲锋,在200米内具有良好的杀伤效力。
  • 帝女劫:公主闯荡娱乐圈

    帝女劫:公主闯荡娱乐圈

    她是天界最受宠爱的小公主法力无边,却仍逃不过作为天帝之女命定的劫数夙缘纠结一朝贬下凡界某朝公主却受到命运牵连穿越于反穿越,她能否逃过命定的劫数?爱、恨、痴、缠,当命运的齿轮与错乱的时空交错,流连天界于的九公主与现世的念柳嘉。她能否找回最初的那颗心。。。。。
  •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英国伦敦一所小学的学生代表来到白云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白云小学一个古老的图书室的秘密也因此揭开。能够将人带入另一个世界的奇妙之书引领着安小小等人去发掘影子城市的秘密,而巨大的危机也在悄然逼近!拥有树洞里的面具意味着什么样的使命?最后的结局是生存还是死亡?
  • 网游之天地

    网游之天地

    惨淡的人生,必须从彪悍开始!新书《万古第一强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