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800000003

第3章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第一章2 国学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般的独特智慧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来形容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再好不过,这位6岁便能写得惊人好诗的“疯狂大师”,总是给人特立独行的感觉。这里我们从他精粹思想中,摘取了两朵最别致的花朵送给青少年朋友,相信会带给你扑鼻的馨香。

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

章太炎先生有一著名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为学最要“眼学”,而非仅仅“耳学”。“眼学”,顾名思义,就是指用眼睛来学。在章太炎先生看来,眼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对于任何知识和问题,只有自己在书本中亲自去翻阅资料,用眼睛去看,找到根据,才不会出现差错。而“耳学”,则是指我们最为常见的用耳朵来听讲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讲授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时,也就是“耳学”,成了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时,章太炎先生强调最要紧的是“眼学”,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眼学”,是一种亲身地学习实践,它能让人对“耳学”得来的知识进行考证,也能弥补“耳学”所没有学到的。众所周知,通过听讲来的知识,并非是书本上原原本本所有的知识,而是经过老师或者他人们的理解后所讲解给我们听的。一旦老师们理解错了,或者有所遗漏,那么我们“耳学”来的知识自然就与原来的知识有了偏差。所以,章太炎先生强调要学会“耳学”,只有“耳学”,才能吸收原原本本的知识,减少了因听讲而导致知识偏差的可能。其次,“眼学”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留在学校中通过听讲来学习。我们必须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所以,章太炎先生极力提倡要学会“眼学”。他曾说:“制之恶者,期人速悟,而不寻其根柢,专重耳学,遗弃眼学,卒令学者所知,不能出于讲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耳学虽然能快速地掌握知识,然而却不能穷究知识的根源,使知识出不了老师讲义的范围。

纵观我国的历史,大凡有着渊博学识的大学问家,无不是注重“眼学”的人。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顾炎武就是其中之一。

顾炎武被后人广为推崇得最多的,是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一句名言。而在学术上,他则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史学家。他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乾嘉学派”的开山鼻祖。他治学的方法就是推崇“眼学”,注重知识的求真。而具体的治学方法则有两点:一是注重旅行治学,二是注重考究治学。

他的旅行治学,并不是简单的游山逛水或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抱着“纪政事,察民隐”的目的,寻求经世致用的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他到过河北、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住宿旅店的。定居北京后,仍然继续活动,足迹几乎踏遍了北京郊区各地。顾炎武在旅行的过程中,不肯乘车或骑坐马匹,他牵的两头大骡子,驮满了图书资料,每到一处,就把实地考查结果和书本上的记载对照参看,做出科学而又详细的记录。他写的《京东考古录》和《昌平山水记》等书,被后人称之为最为真实和准确的著作。这就是顾炎武的旅行治学,在旅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双眼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不道听途说。正是在这种旅行“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才写出了这些著作。

他的考究治学则是表现在,对知识的考证当中,力求辨别知识的真伪,主张自己去看典籍,去考证典籍的真伪。他认为治学旨在经世致用,资政育人。他毕生提倡务实求真、去芜存菁的学风,反对治学中的蜻蜓点水和沽名钓誉现象。在这种主张之下,他大力提倡世人读书要“眼学”,要学会自己的双眼去探究典故和知识的来源,要在学习当中求真务实。他有一部著作《日知录》,虽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精炼而成的巨著,但顾炎武为该书所写自序却只有短短的六十一字。意思用白话翻译过来则是说:“我从小读书养成一个习惯,每有心得,便信手记录下来。日后发现与新材料和新认识有不合之处,就反复修改。倘若发现与古人所见略同,则干脆删除。日积月累,花三十年工夫写成本书,期待后世方家审正。”这种务实的治学态度,反映出顾炎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严谨治学态度;在《日知录》中,他时刻都在告诫学人:治学切忌心浮气躁!万不可“一年磨十剑”。凡为学之人当以此为戒,以此共勉。

这就是顾炎武的“眼学”。在这种“眼学”思想的指引之下,顾炎武养成了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成就了大学问家的美名。

青少年朋友们,“耳学”让我们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快速地掌握了知识,对于我们知识的启蒙来说,“耳学”功不可没,在课堂上我们真的必须学会“耳学”,然而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学校里。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唯有养成“眼学”的习惯和能力,才能在一生当中能独立地学到真知。章太炎先生说:“为学,最要紧的是眼学,而非仅仅耳学”,告诉我们的是这两种学习都不可偏废,然而眼学才是我们更应该掌握的治学方法。

要学会在“群”中做“大独”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名言:“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这里的 “独”不是离群索居的孤芳自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优游于天地之间的“独善其身”。章太炎先生眼中的“大独”是在“群”中的“大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独”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大成就的人,而“群”自然就是群体,集体。从这句话中,我们得出的启示就是: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利用集体的优势,来成就自己“大独”的理想。

事实也确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就算再出类拔萃,如果他是一个离群索居之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而一个人的能力即使不算优异,但他学会融入集体当中,借助于“群”的作用,那么他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楚霸王项羽,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以一人敌万人的智谋),于是跟从叔父学习兵法。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形容他的武艺高强。年青时的项羽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可见年轻的项羽便有着做“大独”的理想。

而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四十岁时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这位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在年轻之时,还是一个市井之中的无赖,小混混。他既长得没有项羽英俊潇洒,当然更没有项羽武艺高强,也没有项羽那么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年轻时代刘邦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根本就没有项羽那般做“大独”的理想。然而最终取代秦朝登上皇位的人,却是他这样一位小混混。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呢?

后来,史学家们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项羽虽然优秀,然而他的“大独”理想是建立在“群”之外的,而刘邦虽然不怎么优秀,然而时势造英雄,他在“群”中一步步被推为“大独”。项羽,的确五一高强,用兵也非常有术,“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军事天才的。然而项羽往往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忽视了他的部下们的作用。正如原来本是项羽部下的韩信回忆说:项羽有一个范曾而不能用,对待自己的部下,该给的封赏又十分地吝惜,只凭借着自己的匹夫之勇,自然不可能成就帝王的霸业。而刘邦呢?虽然本领不怎么样,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陈平,然而这些人才都能为刘邦所用。这就说明了一点了,刘邦是一个群中的“大独”,一个懂得充分利用“群”的力量的人。

最后历史的进展也正是如此,鸿门宴后,项羽再也没有了杀刘邦的机会,反而逐渐地被刘邦赶超,最后在垓下决战之时,英雄一时的西楚霸王谱写了“乌江自刎”的可悲壮歌。

这就是历史的明证。项羽的悲剧正好印证了这句“不群非独也”。而章太炎先生的这句话,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则是:我们要学会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获取自己不断进步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独”。“大独必群”这个道理可以说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现在的明星选秀活动层出不穷,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超女们的出现,以及陈楚生等快男的产生,无不是观众用一条条短信给投出来的。而观众为什么会给他们投票,而且动不动就有几十万的票数,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是孤立于他们的“粉丝”之外的。成龙、刘德华、李连杰等大牌的明星们,年纪一大把了依然如此的红,也并非完全由于他们真的有多帅,有多么有型和酷,而是他们有着一种亲和力,融入了观众的心,贴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影视界的“大独”。道理都是相同的,同样在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被周围的同学孤立,从不与人讨论和交流,他也不可能会有多好的成绩。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在我们年轻气盛之时,千万不要做一个孤芳自赏的“孤独者”,要牢记章太炎先生所说的“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学会在“群”中做一个“大独”,那样我们不但能活出自信,享受着“大独”的快乐,而且我们也能被周围的人所喜爱,让自己的人生多出很多欢乐。

同类推荐
  •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所谓“随缘自适,平淡从容,烦恼即去”,随心,何为随?不是跟随,福缘、人缘、喜缘、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而是顺其自然,也不追念于后,不抱怨、不急躁、不强求;不是随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把握机缘,豁达乐观,不消极、不偏执、不忘形。凡事既不妄求于前,才能活得自在。随是一种豁达,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一份洒脱和一份人情的练达。随性,随情,可谓有事必有缘,随理,随顺自然,人生学会随缘,更是我们活得自在所需要的一种心态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

    本书教导读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工作,这样对获取成功更有帮助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忽视细节就是在自挖墙脚:你的大厦,尽管耸入云天,尽管金碧辉煌,如果细节不修,那么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地,破败不堪;重视细节则是自培根基:你的小楼,尽管茅檐低小,尽管蓬荜简陋,如果必做于细,那就总有一日会尺高于仞,雄伟壮丽。
  •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

    ,我们谁不是遵从着某种习惯来生活的呢?有的人习惯“黎明既起。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节俭,洒扫庭院”,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寡言,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如此等等,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不一而举
  •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进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热门推荐
  • 妖魅王子

    妖魅王子

    “好痛!啊……”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从床上一位女子的嘴里传来。“救我,好痛啊!啊……”她的尖叫声让人听了好心疼。一位俯身蹲在她下侧的丫鬟轻声安抚她,“娘娘,您忍着点,再用力。”“清儿,我不行了,啊!好痛!”阵阵钻心般的疼痛不是她想忽略就忽略的。清儿泪眼婆娑:“娘娘,为了您的孩子,您一定要撑住啊!”看她这么痛苦她的心也跟着痛了起来了。丁香咬着牙,那一阵阵……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个世界文明奇迹》从广阔的视角对世界50个文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挖掘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按照世界大洲分为六章,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历史文明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书从全球范围内遴选了50个千年遗迹,让我们充分体会先人超群的思想与智慧。内容涉及城堡要塞、洞窟陵墓、园林宫殿、名镇古城、教堂寺庙、文明遗址等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归来记》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诏天音

    紫诏天音

    她柔弱的双翼,已经无法承载起这样的瑰玮的梦想。这个宏大的江湖中,精灵一般的她,注定了只能隔着遥远的时空,仰望神祇一般出入风云的他。她薄如蝉翼的未来,已经无法负荷尘世的纷扰。江湖风云,孰是孰非,她在这场梦境中,如此寂寞,如此忧伤,挣扎着要醒来。上天应允她最后的愿望,让她回到自己的故乡,让她在山林中自由吟唱。不再仰望。不再为他,费思量。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都市修仙至尊爽文!渡劫期大修士凌云魂穿都市,仙武同修,丹药、炼器,画符,布阵无所不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重装魔

    重装魔

    “仅代表和谐之神,惩罚不守序之徒!”这是在非典型无限世界中。一名拥有恶魔身躯的研究人员找到自己的目标后,与敌人互相坑爹的故事。如果人类掌握1000年后的科技,在现代人看来其实和魔法无异。足够好的科学家配合无限丰富的材料,再加上各个世界之中的各种科技,最后将给无限世界带来怎样的颠覆?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红床

    红床

    《红床》是著名作家许开祯的短篇精品集萃,收录了许开祯自2005年以 来完成的《姚先生》《儿子》《唱卷》《红床》等十三篇精品力作。在这些 故事中,有普通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软弱,有儿子与后母之间微妙的情感, 也有老实人刘成的悲剧一生,更有中年夫妻的情感困境和难以割舍的同性之 爱……故事虽短,意义深长。 《红床》是一本短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