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志愿军第一人——毛岸英
【模范档案】
毛岸英,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是毛泽东与其第二位妻子杨开慧的长子,生于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战争中战死。
【无上荣誉】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高尚人生】
苦难的时光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
上“劳动大学”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到延安后,与毛泽东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便被毛泽东要求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吃惯了洋面包的毛岸英,这时睡农民的土炕,干起了农活儿。
1947年春,国民党进攻延安,他随中央机关北撤,又按毛泽东的安排去土改工作团,在山西临县参加试点。他写信报告父亲说,两个月的收获比蹲在延安机关学习两年还多。此后,他又到冀中、山东搞过土改,并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机关保卫训练班的工作。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是从来没有因自己是领袖的儿子而要求特殊,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为祖国献出生命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除了彭德怀等几人了解他的身世,其他人都只知道这是一个活泼、朴实、能干的年轻人。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因发报甚多而被美军测出,美军认定有重要机关,派飞机前来轰炸。当时,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烧弹落下瞬间,形成上千度高温,有两人先后跳出后,木板房便化成灰烬。事后,在两具遗体中,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
中朝人民共缅怀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着“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毛岸英入朝参战虽然只有短短的34天,他没有做出如同邱少云、罗盛教、***、***那样的英雄壮举,更没有获得任何荣誉称号和纪念奖章,但是,他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更显出其弥足珍贵。
【精神传递】
毛岸英是红色后代的光辉榜样。他坚持不为个人谋私利,坚持为人民服务。无论政治制度和社会风气如何变化,这些都是值得崇敬的作风。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岸英的精神不仅感动中国,而且将永远感动后世。他不仅无损他父亲的英名,而且使他的父亲以他为荣。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华夏一代又一代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