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200000030

第30章 拜师篇:巴菲特,那老头儿(5)

2007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如果投资者希望在21世纪的股市中获得10%的年收益率,其中2%来自分红,8%来自股价的上涨,那么你就必须期待道指在2100年的时候能后达到24000000点(目前的道指是13000点)。如果你的财务顾问能够向你保证每年两位数字的收益率的话,那么你就应该当心那些油嘴滑舌的所谓专家的论断了。一旦你被他们的美好愿望欺骗,那便是他们填满自己腰包的时候了。”

而巴菲特投资所需求的是最大的年复利税后回报率,他认为借助复利的累进才是真正获得财富的秘诀。

复利的魅力来自两个方面:时间的长短和回报率的高低。时间的长短将对最终的价值数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时间越长,复利产生的价值增值越多。同时,在此基础上,巴菲特用足够的时间寻找那些可能在最长的时间获得年复利回报率最高的公司。就是说,投资具有长期持续竞争的卓越企业,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只是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股价随着公司的成长而上涨。具有持续竞争的企业具有超额的价值创造力,其内在价值将持续稳定地增加,其股价理所当然地不断上升,那么复利的力量最终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

巴菲特认为,持有时间决定着收入的概率。他说,“如果你在一笔交易中挣了125美元,然后支付了50美元的佣金,你的净收入只有75美元。然而如果你损失了125美元,那么你的净损失就达到175美元。”巴菲特的例子说得很清楚,比如,10万元资金,在一年内交易了100次,按50%概率计算,其中有一半每笔获利500元,而另一半每次亏损500元,那么年收益率为零。而每笔交易佣金费用按50元计算,一年下来,最终亏损1万元。如果要想年收益率达到10%的收益,概率计算需要有70%的交易都保证盈利。

所以,许多投资者认为,短期交易都是给营业部打工的。巴菲特非常讨厌短期交易,他认为,这种短期浪费资金的行为,只会使投资者获得较小的利益。巴菲特说:“考虑到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我和理查还没有聪明到通过频繁买进卖出来取得非凡投资业绩的程度。我们也并不认为其他人能够像蜜蜂一样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来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我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成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巴菲特一直认为,短期投资行为和频繁的换手给投资者带来的是为股票周转率支付更多的佣金,因为股票的换手并不能给投资者创造任何经济价值,他的贡献就是给股票的代理行业带来巨额收益。如果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能够坚持持有数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么公司的股益必将远远超过股票交易佣金的数量。如果周转率过高,其结果是为了支付1元的收入必须支付的交易成本将远远超过1元。

巴菲特说:“一个成功的传教士,不在乎他的教堂中每周有多少人来听讲,却非常在乎听他传教的人的持久性。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的股东合伙人从公司业绩中获利。要记住,人们常常忽视的致命危险,即是从总体上看投资者不可能产生超过公司收益的回报。”

高换手率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高的收益,而只能带来交付更多的交易佣金,久而久之,投资者的钱包会逐渐干瘪了。巴菲特说:“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的合伙人从公司的业绩中获利。”

有人说: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巴菲特一生坚信复利投资,并在实际操作中坚信时间的价值,创造了惊人的复利,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效仿的榜样。如果从现在起,效仿巴菲特,坚信长期投资获利的根源在于复利,那么多年后你的财富就会源源而来。

对优秀公司理应长期持有

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盯盘上,追涨杀跌,还是把功夫下在选择优秀公司上,是衡量投资者成败的分水岭。道理都明白,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只热衷于前者,而崇尚后者寥寥无几。

小聪明只看重眼前蝇头小利,大智慧注重的是长远利益。

巴菲特四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主要投资于十几只股票,这就使他赚取了大量财富。他说:“我认为投资者应尽可能少地进行股票交易。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大笔买入之后,就要长期持有。”

巴菲特有大笔资金,他投资的次数却很少。他不受市场短期波动起伏影响,具有极好心理素质。他给投资者建议,提出“卡片打洞”,他忠告投资者,每人准备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给自己打12个小洞,每次买入一只股票后,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12个洞,就不能再买股票了,只能持股,这个建议就是忠告投资者要逐步转变成真正优秀的公司的长远投资人,可谓用心良苦,可又有多少人能操守他老人家的忠告呢?

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时,不打算10年持有某只股票,而只是频繁地买进卖出,增大股票投资的摩擦成本,最终只会变相降低投资回报率。当然,值得持有10年的公司,必须是优秀的公司,并且只有这些优秀的公司一直保持优秀之前我们看重的状况,我们才能继续持有它们。

坚持长期投资,可以避免频繁买进卖出,不受短期涨跌影响。有些投资者认为,长期投资有些股票股价越走越低,实际上,股价走低并不是长期投资的错。我们说长期投资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必须是优秀的公司,坚持挑选内在价值的股票。必须是在低位买进而不是在高位接盘。同时,巴菲特告诫投资者,长期投资必须耐得住寂寞。在1992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给投资者讲了一个好故事,他说:“我们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对于卖股票则要另当别论了。仅从这点看,我们的步伐就像是一个旅行家发现自己身处仅有一个小旅馆的小镇上,房间里没有电视,面对漫漫无聊的长夜,突然他发现桌上有一本名为《在本小镇可以做的事》的书。这令他很兴奋,于是他翻开了这本书,但是书里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现在做的这件事。’”巴菲特讲的小故事,寓意很深,长期投资必须耐得住寂寞,就像住到一个什么娱乐也没有的小旅馆里,只能躺着睡觉一样。他告诉我们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一定要多看少动,坚持价值投资不动摇。

坚持长期投资,也就是战胜主力的法宝。客观地说,主力运作股票比一般投资者优越得多。他们是强者,我们是弱者,但强者的弱点是拖不起,而一般投资者由于买的是优秀公司的股票,坚持的是长期投资,跟主力比耐力,那是长期投资者的长项。如果我们不停地做短线,其结果不是给营业部做短工,就是主力的牺牲品。

巴菲特一生倡导长期投资,反对短线出击,对那些耐不住寂寞,拿不住手中的股票,老想换来换去的投资者,总是劝他们坚守信念,不为蝇头小利所迷惑。巴菲特十分耐心地告诉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就要挖掘值得长线投资的不动股。在选择投资目标时,巴菲特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市场分析师,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他在选股票前,会预先做许多充分的功课,了解这家股票公司的产品、财务状况,未来的成长性,乃至潜在的竞争对手。巴菲特和常人不同就在于他总是通过了解企业状况来挖掘值得投资的不动股。而大多数投资者则通过大盘,看股价的高低来决定买入或卖出。

巴菲特判断某一支股票是持有还是卖出的主要标准是公司是否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而不是其价格上的上涨或者下跌。巴菲特认为,公司持续获利能力,也就是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否持续保持。他说,投资就像打棒球一样,要想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球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如果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内发生暂时性变化,但并不影响长期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应该继续长期持有。但如果公司的长期获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那就要立即卖出,其他因素都无关紧要。

同时,巴菲特非常注重购买股票的安全性。实际上,有持续获利的股票和具有安全性股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票的安全性历来是巴菲特信守的规则。巴菲特十分推崇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边际”,所以没有安全系数作保障的股票,巴菲特坚决不碰。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在选择长期投资目标的时候,要注重企业只使用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很小的财务杠杆,因为真正的好企业不需要借款。巴菲特让投资者注意观察,绝大部分优秀的企业其业务都非常普通,它们大都出售的还是10年前基本上完全相同的并非特别引人注目的产品。

购买公司而不是股票

表面看起来,我们的交易行为只是对股票的买卖行为,但实际上看,我们买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如果能认识到买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那么,离盈利就差一步之遥了。当我们选择了优秀的公司的股票,并将其紧紧攥住,那就进入了盈利的行列了。

巴菲特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他都以购买整个企业的标准来衡量这个企业是否值得购买,无论是购买1%的股份还是10%。他认为,购买股票并不是单纯的看这支股票的价格和最近一段时间的涨跌,而是要以购买整个公司的心态去购买股票。

在实际购买股票的时候,巴菲特一贯就是这样做的。1988年,可口可乐股票价格暴跌,巴菲特详细分析过可口可乐的基本情况,他认为可口可乐前景很好,当时股价暴跌,他坚信其内在价值远高于当时的股价,毅然逆势而动,第一次就买入5.93亿美元,1989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1994年又增加到12.99亿美元,到2009年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00亿美元,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总投资的20%。此时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均价为6.50元,每年投资收益率为38.3%。

事实上,伯克希尔股票大概是全美国流动性最低的,每年大概只有1%左右的人会抛掉股票。如果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可以肯定地说,是大赚了。从1987年底到2009年8月31日,可口可乐从3.21美元上涨到了48.77美元。

巴菲特认为,分析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这个企业应该是自己熟悉的,简单并易于了解的。巴菲特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巴菲特只选择他了解的范围内选择企业,他从不选择不了解的行业。他不涉足高科技行业就是鉴于上述考虑。

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就是因为他对报业有很深刻的了解。他的祖父曾经拥有《克明郡民主党报》,祖母在报社做排字工作,他的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读书时曾编辑《内布拉斯加人民报》,而巴菲特也曾是《林肯日报》的营业主任。后来他还买下了《奥马哈太阳报》,那时他就对办报产生了兴趣并学到了办报的经验。他13岁开始做送报生,他对《华盛顿邮报》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看来,他投巨资收购该报,就不难理解了。

企业经营稳定而不复杂。我们知道,巴菲特一向坚持大道从简,他厌恶那些繁琐复杂的企业,他说,对于那些把企业经营方针变来变去,产品换来换去的企业敬而远之。他认为只有那些长期以来都提供同样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才能够拥有较高的回报率。巴菲特钟情可口可乐,就是欣赏该产品经营方针一直稳定,产品专注简单,从不涉足其他领域。

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巴菲特关注的重点。巴菲特认为,他喜欢的企业,那一定是他所了解的,并能坚持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盈利能力。巴菲特收购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他所看重的就是该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巴菲特认为,广播公司产值高于工业平均值,投资所需资金不多,也没有存货投资。且无线电视网的节目在市场占据着非常大的份额,不需担心技术和广告的经费问题。所以巴菲特认定美国广播公司具有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事实证明美国广播公司多年来为伯克希尔带来丰厚的汇报。

巴菲特在投资企业时,十分看重企业高层的品德。他认为只有选准了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才能选准优秀的企业。他说,选择企业高层,要是用人不当的话,就等于买了一张准备倒闭关门的门票。他曾说过,凡是伯克希尔收购的公司,都必须有值得他赞赏和信赖的管理人员。他选择管理人员的标准是:

管理层是否理智。巴菲特把管理层是否认识分配公司的资本是最重要的经营行为,他认为,资本的分配最终决定股东股权的价值,如何决定处理公司的盈余,转投或者是分股利给股东是牵涉理性与逻辑思考的课题。对于不断增加的过剩资金,而管理者却无法创造平均水准以上的转投资回报率,那么唯一合理且负责任的做法就是将盈余返还给股东。

我们说,巴菲特的思想境界不仅对投资者提出选择优秀企业进行投资的思想,挖掘具有内在价值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而更可贵的是他把企业盈利如何分配作为衡量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巴菲特处处想的是给股东回报。联想到他将自己的财富无偿捐给全社会,这就是一位80岁高龄老人的境界,想象我们有些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没有一次给投资者回报,难道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而是让投资者给他们回报!笔者给投资者介绍巴菲特,初衷就是想让大家不仅学习这位老人的投资理念,更要学习他可贵的品德和他的人格。

巴菲特要求管理层必须对投资者坦诚,作为考核管理层一个重要标准。巴菲特极为看重那些完整且真实报告公司运营状况的管理人员,他赞赏和尊敬那些不会凭借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隐瞒公司营运状况的管理者。他们把成功分享给他人,同时也勇于承认错误、并且永远向股东保持坦诚的态度。

拒绝跟风仿效行为,是巴菲特选择经理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巴菲特曾收集了37家投资失败的银行机构的名册,在对圣母大学的演讲时,他向听众展示了这份名册,巴菲特是想让学生明白,尽管纽约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增长了15倍,但这些机构还是失败了,原因是因为同业之间不经大脑的仿效行为。

同类推荐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这样销售最给力

    这样销售最给力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样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成交高手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年收入破八位或九位数吗?
  • 销售就是搞定人

    销售就是搞定人

    微观销售就是搞定人。人是灵动的,所以销售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注定是一个动态的事情。在动态的系统中保持平衡,这就和冲浪运动一个原理,在大海里,高水平的冲浪就是一种艺术。对于如何去做销售,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这当然不是用来坐着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切都在变。前辈很好的销售方式到现在就不那么适用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时代变了,我们沟通的方式变了。采用老的销售方式不能完成今天的销售。
  • 苹果风暴

    苹果风暴

    但不论如何。苹果始终会和我们在一起。,2010年5月26日,苹果以2221亿美元市值超越微软,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巨无霸”微软?也许正如乔布斯所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苹果正是以自己对品位与美的独特理解,在时尚的风潮中执著前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苹果和苹果的产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心,撼人灵魂。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苹果的世界。在这里,你会近距离体验到苹果成功背后的机遇与挫折、人才与管理理念、文化与盛世危言等。尽管未来苹果可能仍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护肤小窍门

    护肤小窍门

    三类肌肤的粗大毛孔应对方案毛孔粗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原本光洁的肌肤因为显眼的毛孔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世界上最励志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自由地飞向遥远的星空、潜入深邃的海洋,饱览世界上最奇妙的景观;在这里,你注定要与高贵的灵魂、不朽的人物相逢,领略他们的睿智、豁达与优雅;在这里,你可以拒绝命运的安排,为生命画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抵达梦想的极地;在这里,你渐渐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的心灵花园蓬勃葱茏、气象万千,勇气与力量在激越跳动,想象与激情在奔腾汹涌;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上最惊人的奇迹,世界上最有趣的现象,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世界上最成功的名人,世界上最不朽的名著……
  •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曾经是“繁星的骄傲”的师情因为爱上同样是“繁星”里熠熠夺目的介海聪而开始隐藏自己的光芒,继而先后换上自虐症和自闭症。为了不让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离开家并和以前“繁星”里的朋友断绝来往,一个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偶然遇见了为了她来到这个学校的高中时邻班的帅哥——樊京,心怀愧疚的她不忍直接拒绝便偶尔与其来往,不久痴情于“繁星的骄傲”的韦盛便找上了门,为她离家出走多年的介海聪也有了下落......介天威变态的教子计划,情敌们的迫害,周毅的复仇,龙影的默默付出使她开始一点点地苏醒......
  • 续红楼之潇湘情缘

    续红楼之潇湘情缘

    因我也非常喜爱红楼,看到林黛玉这么清灵的人儿死的这么早,心中觉得太凄然了,所以想写一个不一样的妹妹,让妹妹得到自己的幸福。初次写文,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向大家推荐我的另外一部作品《续红楼之水润玉心》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
  • 朝权误·瑾颜传

    朝权误·瑾颜传

    一场尔虞我诈的朝势之争;二代人利益冲突的争执;三份孤独相守终老的痴情;无数段红墙内外的隔岸相观;等一切都真相大白,才发现自己已然深陷。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就主宰后代的自由,像这样的无穷无尽的朝权之争,每朝每代都在上演……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他的生意,从倾其所有,“投资”400元摆地摊卖袜子开始:卖袜子,做点焊,加工手镯,他在创业初期折腾个不停,在各类小生意中寻找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倾囊投入,一次又一次地血本无归,一次又一次地重头来过,每次都能汲取新的教训和经验,每次都坚定地东山再起;资金一步步积累直至挣得亿万身家。
  • 天尊轮回

    天尊轮回

    前世天尊,今世轮回;风雨飘零,再度飘渺;魔界之旅,悄然成名;偶遇世交,反目成仇;好友相助,横扫下界;七界来回,誓救七界;几翻波折,才知原尾;整顿下界,誓上神界;凡人、仙人、神人再走一遭,方知首领也不好做啊!
  • 洪荒之儒圣

    洪荒之儒圣

    人族出世,洪荒世界正值巫妖交战,百族争霸之时在这样的洪荒世界之中,人族将如何生存看人族文武之道的衍化,上古百家出现,为人族打出一片天地 书群:洪荒之儒圣306502788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