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00000049

第49章 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

第48章 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的反清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曾于16

62年率兵横渡台湾海峡,击败侵占我国台湾岛38年的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成为彪炳史册

的民族英雄。

少年大木文武双全

郑成功于明代天启四年(1624)七月末,诞生在日本平户(今日本长崎县松浦郡)的一

个华人家庭。

明崇祯元年(1627),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再次投降明朝,被封以福建地方军事长官

——总兵官之职。

郑成功7岁时,郑芝龙派人来日本,买通关系,将郑成功带回国内。

郑成功回国后,弃旧名福松,改称森,字明俨。郑芝龙不惜花费重金为郑成

功聘请名师授课,以图儿子将来能跻身于士流,附庸望族权贵。

郑成功勤奋刻苦,才思敏捷。

稍长,他对古典兵法十分迷恋,

反复阅读了《孙子兵法》等书籍,于闲暇之余,坚持演练骑射之技,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地步。

崇祯十一年(1638年),郑成功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安县学的廪生。嗣后,

经过6年的刻苦攻读,郑成功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凭借出众的才

识,在别人的引荐下,进入南京国子监研读,取得了太学生的资格。郑成功十分看重名家的

才智,曾拜在当时的著名学者钱谦益的门下,学习儒家经典。钱谦益对他的才思和为人很器

重,亲自为他取字“大木”。

反清复明南京惨败

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明鲁王在绍兴建国,控制浙江东部地区。与此同时,郑芝

龙等在福建拥戴唐王为帝,建元隆武。然而,在清兵压境的危难关头,两个政权却为孰为正

统而争斗不息。唐王政权内部,也矛盾重重。唐王为了讨好、笼络郑芝龙,又器重郑成功的

忠诚与才略,就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姓朱,为其更名朱成功。从此,国人尽称之“国姓爷

”。郑成功对此特殊恩典铭刻于心,发誓要为复明反清尽献终生。

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攻克钱塘江防线,鲁王政权消亡。七月,清军大举进攻

福建,直逼仙霞关。唐王政权亦岌岌可危。郑成功主动向唐王请缨,镇守仙霞关。无奈一心

顺清廷的父亲从中作梗,仙霞关失守,郑成功撤回福州。不久告假探望病重的母亲。八月唐

王政权告亡,九月,郑芝龙投靠清廷。

郑芝龙降清后,清军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的家人。在一次烧杀抢掠中,郑成功的母亲翁

氏不及逃出,为保节操,自杀而死。

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父亲的归顺,慈母的惨死,郑成功心如刀绞。复仇的火

焰更加剧了他胸怀已久的爱国豪情和复仇斗志,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清的武装斗争之路。

1646年年底,郑成功带着国恨家仇,在福建境地,打着

唐王政权的隆武年号,召集抗清队伍。他自称“招讨大将军”,誓师起兵。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郑成功与郑鸿逵合兵进攻泉州。在桃花山重创清军,声威大振

次年三月,郑成功统兵攻占同安,此时,传来明桂王在广西肇庆即位,改元永历的消息

。郑成功听罢,激动异常。他连夜写下贺表,并呈上条陈。永历帝亲封郑成功为威元侯。自

此,郑成功开始奉永历年号。

师出有名,郑成功的军队,接连奏凯。顺治六年年初建立了以厦门为中心的军政和外贸活

动基地。到了顺治九年,汇聚到郑成功抗清义旗下的人越来越多。他将兵士先分为仁武营

、义武

营等10个营,后又增设了角、亢等28个宿营。

顺治十年五月,郑成功大败清军。海澄一役,令清军不敢贸然进犯,郑军前方趋于稳

定。郑成功及时将目标指向广东,图谋有朝一日将广东、广西与福建连成一片,完成恢复明

朝江山的夙愿。

顺治十一年八月,清廷屡派人议和,但郑成功要求使臣转告清廷:必须拨三省之地,同时在

辖地内,按朝鲜前例行事,保持绝对独立,不剃发留辫,不换清朝服饰,只对清廷称臣纳贡

。

清廷皇帝见郑成功非但不肯投降,反而在给郑芝龙的信中出言不逊,辱骂朝廷,恼羞成

怒,即令将郑芝龙投入监狱。

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一月,清廷决定第三次招降,强迫郑芝龙于狱中写信劝降。郑

成功心同以往,至此,清廷欲以议和手段招降郑成功的阴谋彻底破灭。清廷开始对郑成功

进行重兵围剿。

清廷的大举进攻,使郑成功的防御时告吃紧,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兵力,郑成功决定出

师北伐。

顺治十四年(1657)七月,顺治十五年五月,郑成功两次北伐,但都因故被迫中止。顺治

十六年五月中旬,郑成功重新统兵北上。出发前,他再次重申了“恢复大明江山,

上报国恩,下救苍生”的决心。七月七日,郑军到达南京城外观音门。清江宁驻防大臣管效

忠见大兵临城,难以阻止,便施以缓兵之计,郑竟信以为真,接受了敌将的请求。

形势的变化,使郑成功头脑发热,军中纪律呈现松散状态。二十二日中午,清崇明总兵

和江宁总兵带援军赶至南京城外,他们趁郑军不备,从防守最为松懈的前锋镇开始攻击。郑

成功的左先锋镇、右武卫镇、右虎卫镇几乎全军覆没。郑成功见势难挽回,不得已下令撤兵

郑成功退守福建后,清廷于顺治十七年六月再行派重兵围剿,结果惨败。正当清廷一愁

莫展之时,降将黄梧向朝廷呈上“平海五策”。黄梧的计谋,断绝了郑军的财路,几座孤岛

又难以维持庞大的军队。加之,这时永历帝和李定国在云贵地区惨遭失败。使郑军四面楚歌

,孤立无援。所有这一切都迫使郑成功把视线由大陆转向惟一可行的落脚点——台湾岛之上

。

收复台湾彪炳史册

明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澎湖,次年被明水师击溃。于天启四年转至台

湾。他们就在台湾先后建立了热兰遮堡(在今安平)和普罗凡舍堡(即赤嵌城,在今台南)

,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办事机构,管理殖民贸易事务。

郑成功北伐失利之后,即欲以台湾作为根据地。风声传出,令荷兰殖民者惶恐不安。

1661年,顺治帝驾崩,其子玄烨继位,更年号为康熙元年。郑成功见清廷忙于国丧,无

暇在福建挑起战火,便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同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统帅2.5万名将士,分乘200余艘战舰,向台湾岛进发。四月

初,郑军顺利在禾寮港(在今台南)登陆,并迅速将殖民者的两据点的联系切断。郑成功全

线击溃荷兰军队后,控制了岛上局势。于是他就派军队将荷兰人的两个城

堡围将起来。郑军一边围城,一边休整。殖民者却龟缩在城堡中,不敢贸然行动。

郑成功遂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数月之后,堡内殖民者纷纷投奔郑军。后来,郑成功在降

兵汉斯建议下,攻破城堡的外围工事,使孤堡完全置于郑军的炮火之下。

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命令发起总攻。以84门大炮,轮番向城堡内猛轰。热兰遮堡顿

成一片火海。同时,郑成功又趁机派人向总督揆一提出和平解决的途径。殖民者见大势已去

,无力再战,便决定投降。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揆一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从此,台湾岛在

沦陷于荷兰殖民者统治下38年(1624—1662年)之后,终于被郑成功所收复。

在收复台湾过程中,郑成功一方面诉诸武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对台湾进行和平建设。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郑成功改普罗文舍堡为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建

立与大陆相同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在堡外原来的商业区设立四坊,管理商业,安定市场,发

展经济。为了长治久安,取信于民,建立郑氏政权的威望,他发布命令,安抚百姓,号召人

们安居乐业。他还严格军纪,加强立法。

台湾岛在郑成功的苦心经营下,日呈兴旺景象。但由于岛上生活相对艰苦,郑执法过严

,导致将士离心。加之永历政权覆没。这一切,使他失

望至极,从此一病不起。终于在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八日,含悲死去。时年39岁。郑成

功去世后,由儿子郑经嗣位。

郑成功死后原葬于台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郑氏子孙上书清廷,请求归葬福建

南安。康熙帝遣员护送郑之灵柩归葬于南安,建祠祭祀,另拔守冢人户。光绪元年(1875年

),清廷在台建立延平郡王祠,谥“忠节”,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祭奠。

台湾人民,对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和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与民

族气节,更是由衷尊崇。

直至今日,郑成功的英雄

业迹,依旧标名史册,在人们的心目中闪耀生辉。

同类推荐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968年5月,轰动海内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规模宏大,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热门推荐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手的十种语言

    手的十种语言

    著名画家黄秋雨失踪两天之后,尸体在颍河里被一个渔人发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方立言奉命侦破这起命案。他在调查中发现,黄秋雨生前创作的组画《手的十种语言》中的最后十幅全部以女性裸体为内容,这其中牵涉到了市委书记的妻子,而黄秋雨被盗的日记和绘画,似乎都与这有关。就在命案调查接近真相的时候,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突然死于一场车祸,而两年前试图谋杀黄秋雨的凶手也浮出水面,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拥护。一个“孤家寡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口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可以迅速提升口才技巧的方法,从而提高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工作创业中做到谈吐自如、游刃有余。让读者在拥有出众口才的同时,也拥有闪亮的人生!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健康午餐

    健康午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嫡女解语

    嫡女解语

    大胡子淡淡看了她一眼,不回答她的话,却反问她,“这般要紧物事,我帮你取了来,你怎么谢我?”取回来一张白契,这可是有大用处的。解语笑道,“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大胡子瞪了她一会儿,大笑起来,长揖到底,“无忌谨受教。”冷静、聪慧、美丽少女V呆、萌、英俊、忠犬少男的配对。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