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400000003

第3章 布衣圣人孔子

第3章 布衣圣人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少年立志请教老子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没落贵族,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后来到了鲁国。

孔子只有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便亡故了。据他自

述,在15岁时就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

孔子在19岁时结了婚。后来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的邻居常

夸他多才多艺,但孔子

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会赶车。

大概孔子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两回小官,一回是当“委吏”,这是管理仓库

的小吏,另一回是当“乘田”,这是管理牲畜的小吏。

在孔子30岁的时候,开始招收弟子讲学,这是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开端。他的第一批弟子

有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等,以后还有有名的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

叔,还有子路、子贡、颜渊、冉有等等。

在洛邑孔子会见了大思想家老子,当时老子正担任“守藏室之史”,孔子依照当时的礼节,

从自己车上下来,手里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把它送给老子。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

深器重虚心求知的孔子。

孔子得到老子的教诲,非常感动,回到鲁国,跟弟子们这样赞美老子:“像龙一样。”

累年漂泊仕途坎坷

公元前522年,齐景公来到鲁国,与孔子问对,很是赞赏孔子的话。当时鲁国发生了“

三桓”叛乱,鲁定公被三桓驱逐出国,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决定离开鲁国。

公元前517年,孔子到了齐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

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大道理,遭到

老政治家晏婴的反对,孔子便干脆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这一年孔子37岁。回国之后,孔

子便继续从

事教育事业。

公元前501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在鲁国当了中都宰。中都宰

是中都的行政长官。孔子做了一年中都宰就很有成绩,当时各诸侯国都想学孔子的治理方法

。于是,孔子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司空是掌管工程的长官,不久他又由司空而为司寇,司寇

是掌管司法的长官。

这个时期,孔子虽然担任司寇,可是他是主张用道德来感化人民的。

鲁国在政治、外交上取得胜利,又削弱了贵族势力,因而国内的秩序暂时安定下来。这

就更加重了齐国的忧虑。为此,齐国君臣经过商议,又想出一个对付鲁国的办法,即通过离

间鲁国君臣关系,来逐步削弱鲁国的力量。

孔子的处境显得

越来越尴尬。于是孔子辞了职。

孔子辞职后,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去了卫国。

卫灵公听信谗言,便派公孙余假监视孔子的出入,孔子感到很别扭,就决定离开卫

国。

公元年489年,吴国大举攻陈,陈国陷入混乱。孔子听说当时楚昭王非常开明,正好楚

昭王也希望孔子能到楚国去,曾派人来接,于是孔子决定到楚国去。

孔子走到楚国边境上,楚昭王打消了用孔子的念头。

经过一番思考,孔子决定还是回卫国去。孔子再一次来到卫国,

卫灵公也有意请孔子来担当重要职务。

过了两年,吴国进攻鲁国,曾为孔子弟子的冉有等七百名武士,英勇杀敌,坚决抵抗,

吴国方才退兵。季康子感到鲁国情势这样危急,又见孔子的弟子们这样有才能,于是便派人

到卫国来请冉有。孔子非常得意地说:“这回有回国的希望了。”

冉有回到鲁国,当了季氏的家臣总管,不久齐军入侵鲁国,冉有作为统帅打了胜仗,立

了大功。季康子问孔子是何样人,冉有如实叙说了孔子的才能和抱负。

季康子遂派人带了重礼,迎接孔子回国。这是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68岁了。他离开

鲁国,在各地过了14年的漂泊生活。现在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鲁国。

经过14年的奔波,孔子对政治生活不那么热切了。他觉得他不朽的事业还是文化教育,

于是他把他晚年的主要经历投在教育事业上。

打破“官学”致力教育

西周以来的文化教育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教育

叫“官学”。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官学”限制,开创私人讲学的人。他主张“有

教无类”。从而

打破了周代贵族教育的等级界

限,使教育及于平民,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孔子主张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士”、“君子”。“士”是周代统治阶级中的最下层,“

君子”是在位者的统称。所谓“学而优则仕”,即是说学好了就能做官。

孔子很注意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和培养。

他针对弟子不同的性格施于相应的教导。

孔子注重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他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学生深

入思考的基

础上的。

孔子对弟子使用的语言,往往是含蓄而形象,耐于咀嚼。他的循循善诱、触类旁通的启发

教育在教育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

孔子在当时以博学多能著称。他的博学是由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得来的。他

教育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最反对主观自是,他说要杜绝四种弊病:一是捕风捉影的猜想

;二是把事情看得很死;三是固执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观的“我”看得太大,处处放

在第一位。他教育学生在知识上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常常以自己的不断求知、积极学习的态度来鼓舞弟子。

他所谓的“学”主要是指人伦道德的修养和力行方面。

他强调“行”的重要,但他也很重视读书。

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学行并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即学和思的关系是辩证关系

,两者不可偏废。从《论语》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讲的“思”就是推理,有所发明。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周礼”即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制度几乎是最完美的制

度。他说:“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认为到了春秋末期就是“天下无道”了。所谓“无道”,就是天子诸侯、大夫、陪

臣等级制度不能维持了。

孔子认为“礼”必须以“仁”为其先决条件。

把“仁”应用到政治上,就是他的“爱众”的思想,这是孔子所讲“仁”的内容的

另一方面。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一是忠恕违道不远;二是克己复礼

为仁。

但是孔子认为“仁”的世界观只有封建阶级的“君子”才能具备,小人是无缘份的。这

是孔子思想的局限。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这是

孔子对传统有神论的一种修正。

但是孔子所了解的“天”似乎也有神秘的一面。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论语》)。

把“命”视为是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孔子虽然认为人的生死富贵以及成功失败,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是人还是可以尽自己的

力量,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持比较明确的怀疑态度。

孔子还经常把诗歌和音乐当作向弟子进行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他

对音乐十分精通,且充分肯定诗歌的价值。

编撰《春秋》千古英名

孔子晚年在鲁国集中力量把古代相传下来的文献加以整理,参考了大量各国的史书,着

手编写了历史著作《春秋》。《春秋》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

年史。它具有鲜明的时间观念,记载历史事件,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年、月、

日),都很准确。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神话色彩很淡,主要是写人的历史,这在2000多年前是

能可贵的。《春秋》中虽然有不少孔子的企图,但他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的。孔

子在编写《春秋》上,删繁就简,千锤百炼,一丝不苟。他自己曾说:“后代人知道我孔丘

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代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他简直把《春

秋》当成了他的第二生命。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春,孔子病倒在床,再也没有起来。7天过后,在弟子们

的痛哭声中,离开了人世,终年73岁。遗体被安葬在“孔林”(今山东曲阜城北门外的泗水

旁)。

总而言之,孔子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最著名的、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不仅在中国而

且在全世界也是享有盛名的人物。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最早的史学家,他的言论和成

绩是无以比拟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这样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

众矣,当时则菜,设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崇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

,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同类推荐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热门推荐
  • 白狐蔷薇恋

    白狐蔷薇恋

    在如琉璃般易碎的时光中,相遇,就是这么偶然,然而,他是冬,她却是夏。有一种距离,渴望,却无法到达……许蔷薇说:“嘿,你还能回头看看我吗?”于是吴雪丰回头,看见了那个在琉璃时光中走丢的女孩,微笑着:“你还能走到我身边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月佳期

    明月佳期

    不要瞧不起古人,以为唱个摇滚背个唐诗就能震倒一片。地球人都知道,要想在古代立足,你也要有一技之长!纺织酿酒?引领时尚改善古代工业技术?很好!行医状师,为老百姓谋福利?厨艺种植?混的风生水起才是正经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本书教育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
  •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决不放松。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 悍夫猎妻

    悍夫猎妻

    前世,她是男人贪念的绝色尤物;今生,她是丑颜傻姑,嘻笑间,混恶时,勾了谁的心,点了谁的火……以至上天入地,天罗地网为她而设。只要心动,丑颜渐破,如深谷幽兰,傲世凝香:如蝶舞天下,艳姿绝色。猎妻如此,非悍夫莫属于。“滚!再不滚出去,别怪本王对你不客气……”“王爷千万别客气,奴家随便王爷祸祸……”当啷……“你,退……退后,本盟主要吐,吐了……”“人家就喜欢盟主喝醉的样子,嗯……”哗啦……“你?服侍本宫主沐浴?滚!!!!”“宫主,您可得接住喽,人家可滚了啊!”扑通……“你,后后后帐烧火做饭去……”“后后后帐那不到了悬崖啦?噢……”某女故作娇媚态,欲倒将军怀,不想将军横起一脚,天外飞仙……她的聪慧、刁钻、腹黑…谁能看的清,谁才是她的锁心人。前世神女无心,今生注定精彩…推荐好友懒离婚玄幻力作《凤御万兽》推荐遥好友远月火文《血嫁》推荐遥对子风兮兮好文《一个警花三个黑老大》推荐遥好友懒离婚火文《重生一豪门妖女》
  • 战族传说系列(一)

    战族传说系列(一)

    苍老的脸上,竟有了一种让人敬仰的刚毅顽强之色,便如一棵与风雨相搏的不倒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