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00000045

第45章 场景四十五——话不投机时

第45章 场景四十五——话不投机时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许多人认为,在话不投机时,只要把

闭上不吱声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试问总是闭着嘴不说话,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吗?

话不投机不等于不说话,更不等于不表达。善于在话不投机时与对方有效沟通是某些特定时

机和特定场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生活中有很多人其实并不具备这种素质。作为跨世纪的大

学生,必须具备这种素质,因为这关切到你自身将来的发展。因为话不投机的情形经常会碰

到,一味不开口,不去考虑采用恰当的技巧去面对这种情况,你也许会错过许多机遇,有时

甚至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学会在话不投机时恰当地表现自己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是在

话不投机时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避而不答?

在说话过程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到我们心中的隐痛、忌讳或者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时,

果一时没有好办法应答,那么,就干脆避而不答;或者沉默不语,表示无声的抗议;或者转

移话题,使在场者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问话者见我方对其问题不予理睬,在尴尬的同

时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从而不再追问。?

某单位一女工结婚,在单位散发喜糖,刚巧该单位有一位尚未谈到对象的三十三岁的大龄女

青年。大家吃着糖,突然一位中年科员笑着对那位女青年说:“喂,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

”大家都望着那位女青年。那位女青年脸微微一红,把脸转向邻近的一位女同事,然后指着

那位女同事身上的一件款式新颖的上衣问:“咦?这件上衣什么时候买的?在哪个商店买的?

”两个人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那件衣服。?

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大龄女子何时结婚确实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女青年碰到这个尖锐的问题

时处境十分尴尬,回答不好可能会引起大家的闲话,再说这事也没必要让大家来参与。于

是她立刻把话题转移到同事的衣服上,借以回避对方的无聊问题。问者受到毫不掩饰的冷落

,自然也认识到自己的失礼,没有理由责怪女青年对自己的置之不理。

(二)以讹化讹?

对于那些毫无根据又极具挑衅性的提问总是会激起人们的反感,但是直接的指责反而会显

得自己涵养不够。所以,我们不如采用以讹化讹的方法,即根据对方的诘问,为自己编造一

个更严重的罪责,嘲讽对方无中生有、不讲礼貌,表达我方对这种无凭无据的问题的极大愤

怒和拒绝回答的态度。?

一位记者向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30亿美元之多!”显然这一

提问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廉洁而来的。对于蒙博托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

的而易动感情的敏感问题。蒙博托听了后发出长时间的哈哈大笑,然后反问说:“一位比利

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记者用一句没有根据的传言来质问蒙博托是否廉洁,蒙博托没有被对方刺激得暴跳如雷,反

而编出一个更大的、显然是虚构的数字来“加重”自己的“罪行”,以讽刺记者所提问题的

荒谬与别有用心,间接表明了自己的清白,维护了自己的名誉。采用这一方法一定要控制好

自己的情绪,切忌被激怒。?

(三)针锋相对?

在对方语言犀利地向你进攻时,并不回避,针对其势头,立即予以回击,毫不手软。这一招

是在必须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或为了某种利害而不能退让半步的情况下,对方常常会因你的

直接反击而有所缓和其攻势。请看下例:?

1985年11月19日,在日内瓦湖畔的“水花别墅”,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举行首次非公开会晤。

第一天下午,双方就分歧最大的问题——“星球大战”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辩论。?

戈尔巴乔夫:“我们必须禁止生产任何空间武器,一定得禁止!一定得禁止!”?

里根:“过去当我们独家拥有核武器时,我们并没有使用。这我已经告诉过您,您为什么不

信任我?”?

戈尔巴乔夫:“如果我说苏联绝不会向美国发起攻击,你会信任我吗?”?

为了争取有利地位,往往需要与对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一番。以期在气势上、心理上给对

方以压力,为论辩的最后胜利提供辅助。两位超级大国首脑之间的论辩为我们展现了外交

上微笑之外的另一幕。?

(四)反守为攻?

反守为攻的战略就是在回答提问之前,针对问题本身的难度先向对方发问,把压力转移到提

问者本人身上,反被动为主动。这常使毫无心理准备的对方措手不及,我方因此而顺利地扭

转形势。我们在回避自己不愿作答的问题时可运用这一技巧。?

1987年5月,我国足球教练高丰文率中国足球队南下。在与香港队大战前夕,香港有位记

者想探听“军情”,便问高丰文:“你将怎样对待香港队惯用的打法?”高丰文反问道:“

你说香港队的惯用打法是什么呢?”这记者冷不防被问住了,只得改口退守:“大概是防守

反击吧。”高丰文立刻补上一句:“我不是郭家明(香港教练),我不知道他如何布阵。但是

不管香港队怎样变化,我们都一样准备。”?

记者想打探中国足球队如何应付香港队的惯用打法,高丰文抓住对方提问的“惯用打法”这

一不严密的说法,让记者自己作出解释,记者没想到问题反而会落在自己身上,气势立刻短

了几分,高丰文因此也能够非常从容地按着自己的意愿作答。

(五)模糊回答?

说话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质询性的论辩中,经常可以碰到一些不能直接回答但又不能不回

答、一时无法回答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时候,论辩者可以巧妙地使用模糊论辩进行答对

。?

模糊应答往往体现了说话者的机智,情急生智,应变自如,令人回味。?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迪戈?马拉多纳在与英格兰球队相遇时踢进的第一球是“颇有

争议”的“问题球”。据说墨西哥一位记者曾拍下了“用手拍入”的镜头。?

当记者问马拉多纳,那个球是手球还是头球时,马拉多纳机敏地回答说:“手球有一半是迪

的,头球有一半是马拉多纳的。”马拉多纳的回答颇具心计,倘若他直言不讳地承认“确系

如此”,那么对裁判的有效判决无疑是“恩将仇报”。但如果不承认,又有失“世界最佳球

员”的风度。而这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等于既承认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颇有“

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将气概,又在规则上肯定了裁判的权威,亦具有了君子风度。?

模糊应答以收缩性大、变通性强、语义不明确的词语回答一些不能直接回答又必须回答的

问题,从而化解矛盾,摆脱被动的局面。

(六)有意曲解?

对于一些敏感性问题,提问者一般不直接就问题的本质提出质疑,而是从其他貌似平常的事

物着手,旁敲侧击地进行诱导性询问。这时,我们可以故意装作不懂对方的真正用意,而站

在非常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上曲解其问话,并将这种曲解强加给对方,使对方意识到我方的

有意误解实际上是在表达委婉的抗议和回避,从而识趣地放弃自己的追问。?

1974年周恩来在医院会见泰国总理克立先生,当他们道别时,克立总理说:?

“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吗?”?

“请。”?

克立含笑注视着周总理,确切地说,是注视着周总理的前胸。?

“这次访问贵国,”克立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变化:人们几乎都不戴毛主席像章了。

1971年我来北京时,每个人都戴着像章。”?

“这是你的问题?”?

“不,”克立笑容有些神秘,“ 问题是关于阁下您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人们都戴着毛

的像章,而您只戴‘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即使是1971年革命最热烈的时候,您也如此,

而在人们不戴像章的时候,你为什么还戴?您又为什么把‘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换成了毛

主席像章?”?

总理说:“克立先生对中国的像章很有兴趣。我知道您想要我这枚像章,送您了。”?

克立总理想要知道周恩来总理对中国政局变化的明确反应,这是一个敏感性的政治问题。他

以周胸前佩戴的像章发生变化为理由,从侧面向周诱导询问。周总理弄清了他的意图后,避

开问题的实质,故意把克立的意思理解为他想得到自己的这枚像章,并慷慨相送。在这种情

况下,哭笑不得的克立除了接受这份意外的礼物之外不能再说什么。周恩来以自己的智慧

取得了外交斡旋上的又一次胜利。?

(七)以理拒之?

对于那些有意刁难、别有用心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掩饰心中的反感和左右为难

,也不必绞尽脑汁地思考应对之计,而可以直接指出对方的问话不合时宜或者没有礼貌,暗

示这种不合理的提问会给别人带来难处,从而正面拒绝回答该问题。?

曾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名人王光英,在“文革”中也历尽劫波。复出后,他受命

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谁知一下飞机,香港记者就向他提出了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

次来香港办公司您带来多少钱?”?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肯定的或否定的答复都不妥,钱的数目说多了或说少了都会给人钻空

子。好在王光英见对方是个女记者,急中生智答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

数。小姐你说对吗?”?

记者开口探问王光英办公司用了多少钱,让他感觉很窘迫。于是,他避开了这个话锋,用一

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间接地批评记者的提问违反了常规,表明自己不会回答这种不符合“

游戏规则”的问题,从而使对方有口难辩。?

在遇到“话不投机”的情况时,还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来应付,以上七种只是常用的办法,但

能拘泥,而要灵活多变。这样,“话不投机”的局面才真正能不是仅仅通过沉默或一走了之

这样的途径来解决,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

同类推荐
  •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15个决定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女人的一生犹如花朵的生命,短暂的花期仅是全部生命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每个女人都必将经历辉煌与失落。
  •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告别单调的生活

    告别单调的生活

    女人的“形象”是一个女人外表与内在结合而留下的印象,无声而准确的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年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读过此书,作为单身女人你将获得意外的收获哦。
  • 谋职必读的N个故事

    谋职必读的N个故事

    本书用一个个简短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向大家讲述如何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从而“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些故事都是我们针对即将是入职场的人的实际情况精心选编而成的,因此实用性非常强,能够非常有效地消除准职场人内心的困惑和彷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准职场人在职场上生存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四方魔宇之魔主宠妻

    四方魔宇之魔主宠妻

    都说魔宇霸主嗜血无情,有着深不可测的灵力,喜怒无常的心情,闲来无事的离开魔宇,窥探气宇的尊主回来后,傻笑?苦恼?一系列几百年未曾看到的表情,纷纷浮现。一袭紫衣,轻灵是身影突破了魔宇的限制,灵动的眼睛,不停搜索着魔宇的资源,眼见就要携包袱潜逃,尊主只是兴致勃勃地凝视着。紫衣女子不厌其烦怒吼:“你有完没完啊。死缠烂打烦死人了!”震惊一片,堂堂霸主居然不以为然地:“死人不会烦的,做我女人就不缠着你!”再次震惊一片,“我拒绝!门也没有!”几乎掉了下巴地众人,对于紫衣女子无比崇拜。这个紫衣女子,如入无人之境的穿梭四界,在这魔宇,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是什么,让魔宇之尊,一月间毁灭半个灵界,只为佳人一笑?
  • 龙镇天下

    龙镇天下

    一颗不起眼的黑色珠子,却是大陆上唯一的龙珠!薛云轩意外发现其中的秘密,得到无上功法《化龙诀》,从此开启逆天人生!点化水族,组建虾兵蟹将大军;逆转人道,成就最强龙王真身!神龙一朝腾起,必将主宰万妖,镇压天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