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800000006

第6章 政坛新秀(2)

罗斯福任期内的主要工作方向,就是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虽然部长丹尼尔斯也赞成扩大海军,但是行事低调,热情比不上罗斯福。美国海军同盟是美国扩建海军的最大阻碍,其领导人是钢铁界、海运界和金融界的巨头。为了防止引起战争,影响对外贸易,这些企业家们联合起来反对海军扩建计划。罗斯福决定正面出击,在美国海军同盟全国大会上发表“关于建立强大海军”的演讲,说明只有用力量强大的海军做后盾,他们才能够维持自己想要的和平贸易环境。丹尼尔斯部长和罗斯福的观念不同,他拒绝批准总务委员会关于增加2万人编制的提案,建议大量增加舰只。

丹尼尔斯1862年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比罗斯福大20岁。在具有绅士风范的罗斯福眼中,这位上司给他的最初印象是“不仅打扮过时,而且衣服皱巴巴的,就像个滑稽可笑的乡巴佬”。

丹尼尔斯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是农业改革的积极拥护者,与新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一起被认为是威尔逊内阁中最激进的两名成员。多年的政治生涯,并没有改变丹尼尔斯温和的性格。丹尼尔斯被威尔逊任命为海军部部长是出人意料的,因为他对海军事务完全外行。海军部各司局长暗暗窃喜,以为能够不受束缚放手行事,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知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丹尼尔斯其貌不扬的外表下,隐藏着政治家的睿智和机敏,能够熟练地掌握局势。丹尼尔斯知道怎么制约这些海军上将,不让他们影响到自己的决策权。另外他还能利用物资供应商的贪婪,为海军部节约更多经费。罗斯福见识到丹尼尔斯的出色能力,虚心地从他这里学习联邦政府运作的知识,了解总统和各部部长、国会领袖之间彼此牵制的关系。

起初,罗斯福把丹尼尔斯看成一无是处的乡巴佬,在社交界的朋友们面前模仿和嘲笑他的言行举止。罗斯福还公开表示希望丹尼尔斯早点辞职,由自己来出任海军部部长。丹尼尔斯对助手的傲慢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并且成功地把罗斯福的热情引领到正确方向。在以后长达7年的共事时间里,罗斯福和丹尼尔斯的意见经常产生分歧,但是罗斯福心里已经很依恋他。两个性格迥异的人逐渐成为关系密切的最佳搭档,罗斯福负责内部管理事务,其中包括政府采购和配给、海军预算、船厂和仓库管理、海军文职官员的人事管理等;丹尼尔斯负责决策,统筹大局,游说国会争取海军拨款。

海军部的军官们瞧不起性格温和的海军部部长丹尼尔斯,但是都很喜欢助理部长罗斯福。他的工作热情和领导才能,以及对海军业务的熟练程度,都让大家心悦诚服。罗斯福具备的专业素质,平等的待人态度,让他很快就和军官们打成一片,而埃莉诺也和军官的妻子们相处得很友好。

罗斯福想装得老成一些,但是还是掩饰不了真实年纪和阅历。他听到军舰鸣17响礼炮向自己致敬时,非常自豪和骄傲,因为这比迎接海军少将还多4响。他设计了海军部助理部长旗帜,他每到一处就让人悬挂这面旗,让欢迎仪式更气派壮观。对罗斯福偶尔流露出的天真幼稚行为,有些军官会觉得可笑,但绝对不会轻视他。罗斯福的航海才能让人钦佩,他曾引导高速驱逐舰通过狭窄的坎波贝格海峡。

罗斯福在海军部能够应付自如,和豪的鼎力协助是分不开的。上任伊始,他就把豪调来海军部,担任秘书一职。表面上豪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海军部资料,为罗斯福和丹尼尔斯起草演讲稿,实际上还要处理采购、基建项目、劳工关系等事务。协助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成了豪的人生目标。他努力维护罗斯福的形象,为将来的事业做准备。丹尼尔斯是这样评价豪的:“他是我见过的最精明的人,对海军部和全联邦政治情况都一清二楚。他只效忠罗斯福,而不是我或威尔逊总统。为了确保罗斯福的利益,他愿意做任何事,甚至愿意趴在地上让罗斯福从他身上踩过去。”

豪用精明的政治眼光分析局势,教导罗斯福如何等待和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政治场上的角斗。他还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别人对罗斯福的敌意,为罗斯福的事业扫清障碍。虽然他的感觉是正确的,却为自己树立了不少敌人。实际上,罗斯福从豪这里得到的不是协助,而是指导。听从豪的安排,控制自己的急躁情绪,是罗斯福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罗斯福听从豪的建议,注意和劳工组织搞好关系。他经常到下面视察,在劳工组织代表中很受欢迎。在他7年多的任期中,没有发生劳资纠纷或罢工等令人头痛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罗斯福钟爱海军事业,并为之付出了真诚和热情。

虽然身在华盛顿,可是罗斯福和豪没有放弃削弱纽约坦慕尼厅力量的机会。罗斯福为返回纽约州做政治准备,和邮政部长艾伯特·伯利森、财政部长麦卡杜以及其他政府机构负责人保持联系,因为这些人控制着纽约州几百个联邦职位。罗斯福支持民主党进步派,反对坦慕尼厅的势力,希望威尔逊总统任命自己为纽约州民主党负责人。威尔逊总统知道罗斯福在海军部的作用,所以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罗斯福到华盛顿任职后,埃莉诺带着孩子们过来,住在西奥多曾住过的一处宅院里。当年西奥多入主白宫前,把这里当成暂住地,所以这里也被华盛顿政界称为“小白宫”。埃莉诺和军官们的妻子交际往来,还要负责给官员们寄问候卡片,每周三还要接待些不熟悉的新客人。她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好感,在华盛顿社交圈应付自如。

尽管罗斯福的助理海军部长职位能够给他带来5千美元年薪,夫妻俩每年的基金收入也超过了1.5万美元,但经济上还是入不敷出。为了保持体面,罗斯福一家按照华盛顿上流社会的标准雇佣保姆、仆人、司机和家庭教师等等,开销庞大。等待母亲萨拉的主动接济,成了夫妻俩解决拮据状况的惟一办法。

威尔逊总统和夫人都很保守,很少举办社交宴会。其他的内阁官员,也不好公然和总统相背,所以很少出现在社交圈。罗斯福家人能够接触的人士多是西奥多的旧交,还有一些思想积极的年轻人。罗斯福经常参加各个大学举办的社交活动,表现得很活跃。除了豪之外,还是没有人能够看出罗斯福有什么政治潜质。

罗斯福的眼界比过去开阔,结识了一些有声望的政治家、威尔逊政府中的内阁成员和重要的外国人士等。在海军部内部,他对航海知识丰富的威廉·哈尔雷和哈罗克·斯塔克等年轻舰长印象深刻,他们就是罗斯福日后任命的海军上将。通过和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罗斯福了解到政府的复杂状态。他借交际机会,从这些人身上吸收各种知识。人们对他这种广泛交际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会一事无成,但是豪却不这样认为。罗斯福在和人交往时,不是单纯地接纳对方观点,而是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他会在日记中记录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并且能够找到与其和睦相处的办法。

在罗斯福忙于海军事务时,新总统威尔逊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敦促下,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为国家的银行和货币制度确立了新的方针。另外国会还通过了《关税法》,把税率降到南北战争以来的最低点,并推出分级税率条例。为了实现对选民的承诺,威尔逊总统施行自己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措施,例如反对垄断、发展技能教育、确保工人权益等。罗斯福支持总统的改革政策,拥护其为民众服务的政治观点。因为工作内容所限,他始终处于威尔逊政府的外围,和总统接触的次数有限,但是关系一直很融洽。罗斯福密切地观察威尔逊,看他如何在民众和国会之间周旋。

1913年3月,美日关系出现危机,罗斯福和海军将领们联名上书要求政府调动舰只和军队,向日本开战。威尔逊总统认为这样会被世人误会为美国在主动挑衅,会导致外交上的被动,因此驳回了这个请求。

1913年8月,墨西哥内战波及到美国边境,美墨武装冲突升级。威尔逊总统顺应民意,避免美军卷入墨西哥内战,再次采取了冷静观望的姿态。罗斯福知道参战是赢得声誉的契机,在豪的示意下他发表公开声明:“战争不可避免,美军应该马上出兵。”他又呼吁建立强大海军,保护海防线,并且在战争期间保卫商船正常开展对外贸易。罗斯福的这些主张和活动,和威尔逊总统温和克制的态度出入很大。有人分析,威尔逊总统心里是默认罗斯福的扩军备战观点的,他只是在通过罗斯福来试探美国舆论的反应。

当时欧洲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威尔逊也在为美国的发展方向伤脑筋,不知道应该保持孤立主义传统置身事外,还是应通过军事力量树立国际地位。罗斯福和华盛顿的社会名流们达成共识,只有加大海军力量,美国才能够控制海洋,才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居于主导地位,否则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就没有说话权。在豪的帮助下,罗斯福作为政治新星在华盛顿崭露头角。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关系,他没有引起华盛顿和纽约州政界的重视。在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眼中,罗斯福只是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是个不让自己闲下来的小忙人。

在威尔逊总统看来,罗斯福性格冲动,是个不安现状的年轻人。但总统相信,关键时刻这个年轻人的冲动或许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期,欧洲列强在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各殖民地的独立斗争也层出不穷。在俄国的支持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民众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殖民统治,想要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国家。奥匈帝国为了维护本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权,准备对塞尔维亚作战。德国为了牵制俄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和奥匈帝国约定,如果俄国出面协助塞尔维亚,德国将出兵支持奥匈帝国。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由奥匈皇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这次演习。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是1389年土耳其军队打败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的日子。奥匈帝国的挑衅意味非常明显,这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偕同夫人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隐蔽在一旁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加弗利尔·普林西普开枪击中,双双毙命。

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国和奥匈帝国以此作为借口,公然发动战争。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两国宣战。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宣战。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欧洲大陆为主战场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没有马上参战,依然延续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采取观望态度。听到奥匈帝国宣战的消息后,罗斯福立即结束了夏季休假,回到华盛顿,前往海军部。但这里依然是老样子,丝毫看不出因世界大战爆发而引发什么紧张情绪。欧洲的战火和硝烟显得很遥远,大家好像都无动于衷。丹尼尔斯对于发生这样影响世界和平的事情只是表示非常遗憾和伤感。国务卿布赖恩依然坚持自己的和平主义立场,尽量让美国在这次战争中置身事外。

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总统发表《中立声明》,表明美国政府的立场。8月19日,他又发表《告美国民众书》,要求民众冷静面对,不要卷入这场纠纷。罗斯福不满意政府的中立态度,积极要求加强海军军事装备。他劝说威尔逊总统设立国防委员会,用来监督工业动员,为不可避免的战争做准备。他还提出实行普遍兵役制,增加现役军人数量。虽然罗斯福充满了热情和干劲,但是威尔逊总统经过多方考虑,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罗斯福的热情没有减灭,他客观地分析战事走向,认识到这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他明白海军力量在世界大战中的影响力,于是开始着手准备人力和物资等后备力量。他辛勤工作,期望政府早点放弃“中立”立场,加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战争开始,罗斯福就倾向协约国,这点始终没有改变。豪知道罗斯福这样做就是和威尔逊政府唱反调,会影响到政治前途。他提醒罗斯福要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拿自己的前途冒险。罗斯福放弃了激进行为和言论,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1915年3月,共和党奥尔巴尼党魁威廉·巴讷斯和民主党坦慕尼厅头目墨菲联和起来,控告西奥多犯有诽谤罪,因为他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两人相勾结。律师找不到两人合谋的证据,形势对西奥多十分不利。罗斯福知道回报西奥多的机会来了,他出面说出墨菲和巴讷斯在“希恩事件”中合谋的事,并提供了收集到的相关证据。情况发生逆转,西奥多最后赢得了这场官司,墨菲和巴讷斯则像两只斗败的公鸡,怅然离去。西奥多和罗斯福互发电文,庆祝罗斯福家族对抗党魁的胜利。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在爱尔兰附近海域击沉英国丘纳德轮船公司的“露西塔亚”号客轮,1195人遇难,其中包括128名美国人。美国民众对德国产生强烈不满,要求政府宣战的呼声此起彼伏。美国国内媒体报道也越来越尖锐,以西奥多为首的参战派呼吁美国为荣誉而战,以布赖恩为首的和平主义者则要不顾一切维持平和。

表面上看来,威尔逊总统好像在为到底是参战还是继续观望而拿不定主意。实际上,他在等待时机,让美国能够在列强纷争中坐收渔利。为了化解国内民众高涨的不满情绪,他向德国政府提出并不严厉的抗议。国务卿布赖恩不赞同威尔逊总统对德国提出抗议,担心因此引发不必要的战争。为了表示维护国内和平的坚定决心,他毅然辞去国务卿一职。

到底要战争,还是要和平,成为美国人悬而不决的议论话题。但是关于备战问题,民众意见却出奇的一致。威尔逊总统也知道只有军事力量强大,选择是否参战的权利才会在自己手中,他向国会递交了扩军备战提案,其中包括罗斯福建立强大海军的计划。国会通过提案,美国备战活动全面展开,主要集中在增加陆军和海军现役军人数量,建造新式军舰,扩大舰队规模几方面。另外,政府成立了咨询委员会,以确保战争爆发后能够调动供给各项物资。

1916年6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法》,规定增加现役军队数量,全国范围内进行预备役训练。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分钟破案

    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3秒,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杨利伟成了有史以来首位遨游……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宅门毒妇:爷的夫人狠嚣张

    宅门毒妇:爷的夫人狠嚣张

    一朝穿越成宅门毒妇,表妹狠,小姑弱,婆婆慈面藏针。奴才恶,丫鬟刁,夫君冷面无心。董思阮表示穿越后每一天都过的精彩纷呈。斗婆婆,诛小三、小四,踹了夫君和离去。身残志却坚,秉承一颗小强之心,还怕不能顽强生存,活出绚烂的自己乎?且看宅门毒妇如何寻找幸福出路!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顺手牵夫

    顺手牵夫

    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机灵鬼+最闷骚腹黑的大侠+一段离奇的身世=萌系武侠轻喜剧。被换的不仅是太子,也有可能是公主。顺手牵走的不一定是羊,更有可能是夫君。这是一个在北宋繁华世态下,流落明间的公主误打误撞,破坏了襄阳王的夺位计划,并收获真爱的囧囧有神的江湖故事。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