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400000006

第6章 少女时期(2)

玛丽虽然跃跃欲试,可是又想起到斯邱基那么遥远的地方去,不知要何时才能和家人见面,那将是多么寂寞的生活呀!话说回来,待在斯邱基那种穷乡僻壤也有好处,可以省下不少钱,并且远离城市的喧嚣。生活在森林、田园环绕的大自然中,不但能使心情开朗,还能趁机多读一点书,何况年薪也多了100卢布,可以寄更多钱给布罗妮雅;再说,这也是离开布朗家的绝好机会。于是,她和居住了十六年的故乡华沙挥别了。

这是她有生以来首次远离家门,今后若想看看家人、享享天伦之乐,都比较难了。因为,从华沙到斯邱基总共要搭乘三个小时的火车,再转坐四个小时的雪橇。

坐在车厢内的玛丽孤寂之情油然而生。她不断地想着:“如果新主人也和布朗先生一样怎么办?父亲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啊!我应该找一个距家近一点的工作才对。”

想着,想着,玛丽把脸颊紧中在夜车冰冷的玻璃窗上,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玻璃窗模糊了……

三、乡村女教师

18岁的女孩,花一样的季节,梦一般的年华。或许无忧无虑在大学念书;也许有一份称心如意的轻松职业;也许在父母的羽翼保护下过被人服侍的舒适生活。而玛丽娅却没有这个福分。她勇敢地告辞了父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过着举目无亲的孤独生活。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她对布罗妮雅许下的诺言,实现自己将来上大学的梦。于1886年1月1日,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波兰大地,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玛丽娅在这个残酷的日子中起程。她登上一辆笨重的把她带到异乡去的车子。在这个令人难忘的冬夜,她坐了3个小时火车,蜷缩在车厢里,心绪乱如一团麻,这一去不知多久才回来,衰老的父亲由谁来照料,我一走,父亲一定很伤心……火车终于到站了。又接着坐颠簸得叫人心惊肉跳的雪橇。玛丽娅又冷又饿,她把毛毯裹得紧紧的,帽子遮得严严实实。迎接着刺骨寒风的吹打,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只听得清脆的马铃声在空中回响。经过4个小时的急速滑行。终于在两层建筑物前停了下来。在冰冷的夜晚里,主人打开了门。迎接她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先生,和一位半显老态、有着一张毫无光泽脸的夫人,几个孩子瞪着好奇的眼光盯着她。

他们用热茶和温和的语言接待着她。给她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稍后,这家主人带她穿过一个小客厅,虽不甚华贵且仍很新的家具用凸纹布置着,地板上铺着耀眼的大红花地毯。一张大沙发的上方,挂着不甚名贵的雕刻版画。靠窗的地方摆放着一盆鲜艳的花。对面靠窗边有一个较大的壁镜。第二个房间里有壁炉,暖烘烘的。这是她两个小女儿的住房。走过这间住房有一个旋形梯级,顺着这个梯级上到二楼,便是他们的大女儿,大儿子的住房。玛丽娅的住房就在他们的隔壁。她们互道了晚安,B夫人便退了出去。虽然房间里壁炉的暖气还很大。但一种陌生孤独的感觉袭上了玛丽娅的心头,使她的心顿觉冰凉。

这个地方坐落在华沙北边100公里,叫斯茨初基。B先生和夫人是田产管理人。耕种沙尔脱利斯基亲王的一部分田地,管理200公顷甜菜的种植,B先生是个著名的农艺师,精通新技术。在这栋房子的周围几公里之内,没有一个丛林,没有一块草地,只有甜菜布满广袤的田野。

前面田野的尽头耸立起一座红砖建筑物。那是一家制糖厂,散居在周围的茅屋小村子里的是替工厂播种、耕耘、收获的农民。一条本来清澈见底的小河流经制糖厂之后,便变成了秽水,浮着混浊而有毒的泡沫,急速地向东流去。

B先生拥有制糖厂的大部分股份,是当地农民中的富裕人家。他的住宅是一所老式别墅。两层楼,看上去是低矮的板屋,然而,住房宽大,安静而且舒适。屋顶斜板撑在暗色灰泥墙上面,藤架上覆盖着五叶地锦,阳台全都镶着玻璃,只是密封度不高,风可以毫无顾忌地挤进来。

后院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每到夏季,那像铺着绿色地毯的草场,嫩茵茵的,软绵绵的,为人们提供一个乘凉休息的去处。左边是一个球场,常玩的球类用具一应俱全。周围有剪得齐整的榛树荫蔽着它。房子前面有一个果园种有苹果、葡萄等,长得也不错。再远一点是红砖盖的四个小屋,里边有40匹马、60头牛。一色的红屋顶,点缀着这一望无际的绿色庄稼。还有一个极大的玻璃温室,温室里种有黄瓜、香瓜和西瓜。

B先生儿女不少,有三个儿子在华沙(一个上大学,两个上寄宿学校)。家里还有布朗卡(18岁),安霁亚(10岁),斯塔斯(3岁),另有一个6个月的小女孩玛丽史娜。布朗卡与玛丽娅一般大,这个女孩较聪明,是他们家里,也是当地人中的明珠,她很漂亮,并善解人意,与玛丽娅交情较好。

B夫人虽然缺乏修养,脾气不好,但她善良慈祥,待人豁达大方,对玛丽娅也不甚苛求,因为她自己过去也做过女教师。

玛丽娅原先认为离开朋友和父亲,离开家庭,来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可以领略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可以享受到从草场和森林中飘出来的清新空气。可是当她推开十字窗户,跃入眼帘的却是高耸逼人的工厂烟囱,吐着浓浓的黑烟,遮暗着天空,染污着空气,方圆几公里,没有一个丛林,她想像中的覆盖着积雪的原野和挂满雪花、冰柱的树林一无所有。她摇了摇头说:“真是滑稽得可笑。”每当春天,冰雪融化后,农民们开始翻地,播种,然后除草,施肥,捉虫;到了秋天,他们便赶着牛车,把装满沾着泥巴的甜菜送到制糖厂;每到夏天,这里才有如画的风景,庭院内绿草如茵,灌木繁茂,一排排修剪得整齐的白杨树荫,遮盖着球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果园里满园花香。樱桃、醋栗、苹果应有尽有;冬天便是冰灯冰花冰柱,白的世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如果没有那讨厌的烟囱喷出来的黑雾。这远离城市的乡村还是别有一番景致、一番情趣。玛丽娅每天工作7小时:4小时和安霁亚一起,3小时和布朗卡一起。这些孩子虽然有些懒散,不爱学习,但还算懂事听话,没给玛丽娅带来很多苦恼。工作是多了一点,但毫无关系,她本身也觉得孤单和寂寞。为了减少她想家的时间和孤单的情绪,她为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埋头工作。玛丽娅还是喜欢这个欢乐和谐的家庭。工作结束后,她就回到二楼给亲人朋友们写信。她发现这里的人趣味低下,一天谈论的不是跳舞,就是穿什么衣服。或者是一些下流的风流艳事。玛丽娅想帮助他们学一些文化,做一个有用的人。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她只好把时间埋在自己的爱好里。

那个制糖厂虽然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但是厂里有一个给工程师和管理员预备的小住所,里面设了一个小图书馆,储备着不少的科学书籍。玛丽娅就经常到那里去看杂志和书籍,有空就与那些工程师聊一些科学常识。令人惊讶的是,玛丽娅的住房有一面墙,与一个极大的彩釉陶火炉比邻,使她的房间很暖和,心里也觉得温馨。每当夜深人静,人们已进入梦乡之时,正是玛丽娅读书的最佳时刻。她把借来的大批社会学、数学、物理、化学和文学方面的书籍。分门别类,排好课程安排表。孜孜不倦地钻研。特别是她喜爱的学科,常常看得如痴如迷。

一天晚上,她在看一本物理学书,越看越有味,一边看,一边在纸上划着公式。直到有人喊“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声音越喊越近,越喊越大,她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哦,原来已经天亮。对不起,夫人,我起早了点,赶着备课。”玛丽娅赶快掩饰。

“太辛苦你了,玛丽娅小姐:早安。”

“夫人!早安。”

为了将来进入索尔本大学,从现在起,她必须作好准备。在自学中,她渐渐地爱上了物理和化学,这正是她今后要学习的科目。在自学中,当遇到特别困难的问题时,她就写很长很长的信请教父亲。而父亲总是耐心地作详细解答,每封信都是沉甸甸的。父女俩的通信越来越多,接触的问题越来越深邃。父亲很高兴,总是鼓励她帮助她转向自然科学。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人的注意力由盛行一时的浪漫主义思潮转向化学、生物等等自然科学领域。斯可罗特夫斯基先生虽无意追逐当时的流行色。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做科学家进实验室,可在俄国人的统治下,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他很希望这个愿望、这个梦想能在小女儿身上实现。

玛丽娅不会辜负父亲的嘱托,她规定每天晚上自学物理化学2~4小时,并雷打不动。但是,为了换脑筋,她还涉猎一些文学诗歌。她贪婪地读着“没有害处的荒唐小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冈察洛夫的作品,波列斯拉夫·普鲁斯的《解放了的妇女们》。她对这本书极感兴趣,反复地阅读着,从中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影子,醉心于文化的波兰小姑娘形象。真实地反映出一个锐意求知而因客观条件不允许的青年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越看越激动,并认真地作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还有用德文和波兰文写的寓言诗,海涅的诗,弗朗勃·科培的作品,还有一些哲学论文,总之不论是天文地理、哲学、文学统统涉猎,并用心地读、专注地记。对知识,玛丽娅的胃口大得很,也贪婪得很。

那段时间,她的确学了不少知识。过得也很充实。她在一次写给亨利埃特的信上说:

“……现在我要作的事情很多,有的日子我从8点到11点半,从2点到8点半,总是忙个不停,没有片刻喘息,吃完午饭,若是安霁亚听话,我就同她一起读书,不然,我就同她谈话,或是做我的针线。到晚上9点,若没有特殊情况,我就专心看我的书,并且作自己的工作……

我养成了6点钟起床的习惯,以便多用点功,多挤点时间读书……我同时读几种书,专研究一种东西会使我的精神和头脑疲倦!若是在读书的时候觉得完全不能由书里吸收有用的东西,我就作代数和三角习题,若是稍微分心就作不出来的。这样,就会使我总是专心致志。”

她用拼命的学习和刻苦的求知来冲淡自己想家的心情,冲淡枯燥的环境,为自己将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她在40年后写道:“我对于文学,也和对于社会学和科学一样感兴趣。不过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试着慢慢地找出我的真正兴趣所在,而我终于转向数学和物理学了……”她的枕头底下,工作台上到处是《代数教程》、《物理初级教程》等书籍。在光学一章里,她碰到了三角概念——正弦、余弦、正切。学微积分时,她对极限和导数的理解极为迅速和准确。好像事先就知道,她自己也感到大为惊讶。

每天她生活在农民身边,看到那些衣衫褴褛的男孩和女孩,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和那张张顽纯而坚强的脸,脑子里又勾起了计划。为什么不向这些单纯的孩子灌输进步的思想观点,启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呢?她梦想过要“启发群众”。来这里后,就有过帮助这些孩子学文化的决心。而这里的孩子不识字,进过学校的人较少,这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若是秘密地设波兰文课,使这些幼稚的头脑里感觉到波兰民族语言的美和波兰惊天动地的历史,那该多好。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布朗卡小姐,开始布朗卡小姐有点犹豫。她担心揭发而被放逐。提到西伯利亚,人们就不寒而栗。它意味着到那可怕的天寒地冻的旷野上去毁灭,永远不能生还。加之布朗卡的母亲也坚决反对。但在玛丽娅的说服下,一种强烈的民族感压倒了她的胆怯。她赞成和支持玛丽娅。孩子们的家长得知这个计划,更是奔走相告,高兴不已。

很快,这项计划在那些茅屋小村子里迅速地实行开来。教室就设在玛丽娅的住房里。幸好房子外面有一个楼梯通向她的房间,学生们来不必走正门,也就不影响农艺师家里的任何人。玛丽娅还从村长那里借来一张板桌和几条长凳子。就这样,农民“秘密学校”办起来了。两个青年女子每天给农民的孩子们上两个小时课。学生们兴趣大,热情高。学生由5个增加到10个,后来增加到18个,成了一小班。这些孩子很愿意学习,而且也勤奋,学习进步很快。18个学生太多了,玛丽娅应付不了,只能分批轮流上课,并且手把手地教。除每天两小时外,星期三和星期六时间特别长,连续教学到5小时。玛丽娅便从自己那微小的积蓄里抽出钱来,给这些农民的孩子买练习本和笔。后来有七八个老实青年也坐进这间石灰墙的大屋子里,他们要学习,但接受能力却似乎低于孩子们。玛丽娅和布朗卡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帮助那些失败的学生,他们常常焦急得涨红着脸,直喘粗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拼不出一个难记的字来。

这些都是仆人、农民、糖厂工人的子女,卫生习惯不好,他们围在玛丽娅的身边,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好闻的气味。他们中有一些是顽皮而愚笨的,能上学和写出这些别扭的字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事了。看到这群愚昧无知、反应迟钝的孩子,她觉得自己的愿望遥远而无期,显得多么力不从心。

她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甜菜地,看着眼前这群邋遢的笨拙的村童,一股伤感油然而生。难道自己一辈子就与这些人和事打交道,难道一辈子就困死在这个偏远的乡村田野。这与放逐到西伯利亚又有什么区别。自然而然地想到索尔本、想到巴黎。那里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教授,能够成为索尔本的成员,哪怕是学生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光荣。她多么渴望能有那么一天的到来。

四、初恋

每一年的主显节,这里也和波兰的其他农村一样,要举行盛大的舞会,女孩子们都要经过精心打扮,挑选最漂亮最鲜艳的衣裳,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去参加舞会。作为家庭教师除了教书辅导外,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常常她被叫去陪安西雅的教父下棋,聊天,女主人打牌人手不够时,也要拉上她去凑数一每次舞会,她会被生拉硬拖去参加。这一次,玛丽娅穿着一套墨绿色的紧身连衣裙,扎着柔软的腰带,一双墨绿色的皮靴,墨绿色的帽子上斜插着一枝鲜艳的玫瑰花儿。一头金色的卷发瀑布般泻于领后,白细的皮肤,嫩滑的手腕,纤细的足踝,完美的脸上嵌着一张有自然曲线的嘴,长长的眉毛下是一双深深的灰色大眼睛,目光犀利而动人。当她滑进这热闹的舞场时,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紧紧抓住了舞池里的眼睛。邀她的舞伴排成长龙等着,无法空过一段舞曲。

她的主人——B先生的长子卡西密尔,是个相貌英俊、多才多艺,极有风度的青年。由华沙回到斯茨初基来度假,正赶上主显节,在舞会中他被这个美丽动人的家庭女教师迷住了。在此以前,从父母和妹妹的信中,已经多次听到过这个熟悉的名字,以及有关她的一些事情。

这次亲眼所见,大放异彩。心里叹道:多么高雅美丽的小姐。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热门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18岁以后懂点心理学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担任什么角色,无论你处在人生发展的哪个阶段,心理学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心理学不是一种可以教你成为心理学家的学问。然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就要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变得更具有智慧,学会让自己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命运,学会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本书告诉你:18岁以后,你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摆脱心理困惑、如何获取成功等。没有抽象的理论,只有鲜活的案例,它能让你在精神享受中获得帮助。18岁以后,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改变命运先要改变自身,改变自身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
  • 狼情倔爱

    狼情倔爱

    从小寄人篱下受尽欺负,却没有抱怨过。
  • 离婚

    离婚

    她是他捡回来的一个丫头,从黑市人口贩卖里跑出来的女孩,被抹去了记忆。所以在她的世界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她的一切全是他给予的,身份,证件,吃喝住行,然后长大了,顺理成章成了他的妻子。......她一直知道!他在外面不止她一个女人!因为他每次醉酒回家,领子上都会沾着红唇印,她可以若无其事的把它洗掉。报纸,杂志都有他秘密幽会情人的照片,亲吻着的,搂抱着的,她可以选择不看报纸,不碰电视,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就仅限这栋华丽的屋子里。但是,为什么他要把别的女人带回来?让她亲眼目睹自己的无知?......她什么也不要了!全都不要了!是他的东西,她会还给他的!曾经吃他的,穿他的,用他的,就算她乞讨,她也会努力挣钱还给他!她唯一一个愿望就是,从此和他形同陌路,不要再让她回首让她心痛到想死的男人!=====================================她成了疯子,然后离婚了!一个人在街上开始行乞,到当上保姆,再从保姆爬上文职秘书,直到摇身一变成为时装界竞相追捧的神秘设计师,身价数百万的她,却依然只穿着破破烂烂,昏暗的灰黄旧衣。她赚到的钱到底去了哪里?穷酸的行头,冷淡的个性!对那些黄金单身男子避之如蛇蝎,谁敢动手碰她一下,就拿消毒水把他从头洒到尾。她想爱就会爱个彻底,要恨就会恨的决裂,说她死心眼也好,说她个性洁癖也好,她都可以不在乎,而她唯一想要的,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平凡的丈夫,和平凡的一切。即使泪已流干,但在心里她曾哭了多少回,伤心了多少回,不会有人知道,她也不需要任何人怜惜......推荐优秀作品:文苑舒兰《懒惰女王爷》穿越时空女尊文。天泠《破鞋弃妃》穿越时空正剧文。落随心《七夫人》穿越时空正剧文。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现代文后妃《狂野未婚夫》现代文张小鹿《狂魔烈焰》玄幻文月出云《侧妃不承欢》纯架空枫飘雪《驭妖》玄幻文
  •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她曾是美丽多情、风华绝代的才女;她竟是争风吃醋,戕杀女婢的囚女……是谁让她背上风流债,又是谁把她送上断头台,是温庭筠、李亿、陈韪、裴澄,还是她生命中的所有男人,亦或是她自己……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本书所选均为古今中外优秀的友情故事,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马克思与恩格斯等。在这些故事中,既有孩童之间的真挚友情,又有成年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领会到正确的交友方法,并使孩子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纯洁友谊。
  • 偷心恋人(全本)

    偷心恋人(全本)

    男主:司少卿女主:宋词六年前,他被爱了七年的女友当众侮辱抛弃。六年后,他邪佞乖戾,撒下漫天情网只为偷取前女友妹妹的心❤。他的游戏规则就是:当你无法自拔地深爱他时,就是你被抛弃的时刻。六年前,她成了孤儿,但她依然独立自强。六年后,她被司少卿设计,她身边所有的事都变了,青梅竹马的朋友消失,同窗四年的室友兼死党与她见面却不相识。读了四年的A大也没了她的档案,没有校友认她。每个人都在告诉她,她是司少卿的爱人,在一起三年的爱人。每件事都在让她相信她真的就是司少卿的爱人,直到有一天她真的爱上了他并怀了他的孩子,他却冷冷地告诉她:游戏结束了。他对她演戏,演的深情款款,他与她亲热,吻得逼真而动情。直到有一天她知道真相离他而去,仅是一个一年之后,他无法相信地看着她跟别的男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他无法接受她把关于他所有的记忆都抹除的事实,再次,他满脸含笑地闯进她平静的生活中……《撒旦的恋人》完本加番外《奉子成婚》楚天VS徐若熙他是魅城暗地里的领主,她是楚城领主的掌上明珠,一个桀骜强势,一个本性纯真,两人却因不为外人道的可耻原因发生了关系有了孩子,于是,奉子成婚。婚后,他美女左拥右抱,她茕茕孑立一日更胜一日地思念自己的恋人。终于当他第无数次拥着美人从她身边经过时,她甩手递出一纸离婚协议,忍了三年的无爱婚姻宣告破裂。他随手推开怀里的美人单手挑起若熙纤小的下颚,笑意沉沉,轻言快语,“离婚?好!明天我就娶她进门。”她不可思议地顺着他的眸光望过去,美人脸上一片受宠若惊,她冷笑,心里没来由痛到无以复加,但脸上的笑意更加深浓。这笑成了楚天心上的一根刺,眼一沉,离婚协议顷刻间化作漫天飞舞的纸屑。http://m.pgsk.com/a/182865/
  • 时光不老,一切都还来得及

    时光不老,一切都还来得及

    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着不是过来人却又即将成为过来人的人。过来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都有哪些私密的隐事,他们是如何跨过人生艰难的河流,他们经历了哪些刻骨铭心、囧事连天、痛定思痛、愉悦幸福、孤独落寞、沉迷成长的成长轨迹…….过来人,而今活在当下的人,有勇气和智慧开创美好未来的人,尽管在他们的成长岁月里,曾流淌着愁、恨、痴、缠、狂、迷、囧……的血液因子,如今变得成熟的他们变得睿智、从容。本书通过作者专访几十位过来人,将他们过往的隐秘故事真诚、真实的呈现,这些隐秘的故事,就像人生中的基石,它拥簇着我们不断的前行,直到回归生命的本质,然后幸福地活在当下。
  • 执子之守

    执子之守

    遇见沈侨,我看着沈侨的背影,他成了坏人,他有一头干净的碎发,沈侨会坏笑,他回头来对我一笑,会开着车乱跑乱叫,我成了坏人,会在酒吧夜不归宿,总是很骚包的吹得像明星一样,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高挑结实,我会这么简单就爱上他。--情节虚构,我回他一笑;遇见林新,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