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7100000008

第8章 《悲剧的诞生》(3)

尼采认为,在这诸种观点里,席勒的观点更有价值。1803年席勒在为其悲剧《墨西那的新娘》作序时,专门谈到了悲剧中合唱队的作用。席勒认为,一切艺术都应给人以愉悦,其最高的愉悦就是人的各种能力在生机勃勃的游戏中获得自由。尤其是人的想象力的自由。人们不仅希望通过艺术想象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实在事物的限制,可他更愿意为可能的事物感到高兴和给他的想象提供空间”。然而,艺术不过是一场空泛的游戏,人在本来意义上只是在欣赏一个梦幻,当他从剧场走出来时,人又会被现实的困境所包围。真正的艺术,“不仅使人进入自由的瞬间梦境,而且使他在活动中实际上得到自由。”席勒认为,“希腊人的悲剧是起源于合唱队的”,而合唱队“肯定是一堵活生生的墙,这堵墙使悲剧围绕着自身进行,以便完全与现实世界隔绝,并且保持它的理想基础,维护它的诗的自由”。尼采对席勒的这篇文章大加赞扬,接受了其中的基本观点。不过,他也与席勒有区别,在尼采看来,悲剧起源于悲剧歌队,萨提儿歌队是悲剧的核心。歌队把理想与现实隔离开来,可这个理想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呢?它显然不应该是席勒所谓的人为造就的虚幻境界,而应该是神话世界。在尼采看来,这个悲剧歌队创造出来的神话世界自然有其虚构的成分,但它在“神话和崇拜的批准下,就生活在宗教所认可的一种现实中”。

尼采认为,神话悲剧的直接效果就是使人以“极其强烈的统一感”代替了现实的差别,酒神的兴奋使人“看到自己被一群精灵所环绕,并且知道自己同它们内在的是一体”。这是一种魔变,在这种魔变状态中,“酒神的醉心者把自己看成萨提儿,而作为萨提儿的他又看见了神,也就是说,他在他的变化中看到一个身外的新幻象,它是他的状况的日神式的完成。”这样,狄奥尼索斯的原始冲动在阿波罗理性光辉的照耀下,就通过“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绝望和悲伤境地解脱出来,因为希腊人生性有细腻的感受和深邃的思考,当他们面对外在世界的苦难和浩劫,很容易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有时甚至归入佛教的涅盘境界,这时,“艺术作为救苦救难的仙子降临了。唯她能够把生存荒谬可怕的厌世思想转变为使人借以活下去的表象,这些表象就是崇高和滑稽,前者用艺术来制服,后者用艺术来解脱对于荒谬的厌恶。”希腊的悲剧艺术得到形而上的升华,人们意识到:“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每个生命仍然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艺术拯救了希腊人,生命在生存的渴望和永恒的循环中得到自救。酒神的原始冲动得到日神的规范调教,音乐转化成美丽的梦的景象,希腊的悲剧就这样生成了。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希腊悲剧,尼采特意把它与近代艺术形式进行了比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萨提儿与近代牧歌中的牧人,虽然都是“怀恋原始和自然因素的产物”。但两者在同时代所处的境遇是不同的,前者受到热烈的崇拜和敬仰,后者则遭到嘲讽和戏弄。这是为什么呢?尼采认为这是由于文明使然。古希腊人处在“知识尚未制作、文化之栓尚未开启的”时代,他们更接近萨提儿自然和生命的本真。萨提儿在醉中的狂热、冲动和生命本能的宣泄,体现的是他在自然界的智慧和力量,希腊人与萨提儿为伍,就是人性本身的复归。而近代牧歌中的牧人,则只是现代文明人描绘成的一幅虚假的讽刺画。他本身就是文明熏染的产物,是建立在人们对自然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的。有知识的、理性的文明人不是用自己生命的本真去靠近它,而是用理性去分析它,分析的结果自然是失望和嘲讽。

第二,产生的作用不同。萨提儿对希腊人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使信徒在结队游行、纵情狂欢中发生魔变,个人的差异在幻想中消失了,每个人都融入了这迷狂的幻象中。希腊人当时独特的剧场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观众大厅是一个同心弧升高的阶梯结构,每个人都真正能够忽视自己周围的整个文明世界,在饱和的凝视中觉得自己就是歌队一员。”而现代的剧场,舞台与观众是对立的,观众在观看戏剧时能够把自己与演员、现实与艺术分开来,再加上牧歌中的牧人缺乏萨提儿神话及人本身的魅力,观众也是有知识的文明人,所以,即使有感染力,比起古希腊人,那是极其有限的。

第三,审美方式不同。希腊人用的是直觉、幻想,是持久地观看一种生动的游戏,然后在酒神的兴奋中使自己的身心“逗留于一个异己的天性而舍弃了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单纯的审美形式。而现代人则不同,他们“喜好把审美的原始现象想象得太复杂、太抽象”。他们不是用原始的生命直接去感悟诗歌,而是喜欢谈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方法。他们就像吟诵诗人那样,始终把自己置身于艺术对象之外,这种理性的静观所得到的只是一些生硬的文字符号,是远离人的生命本原的。

第四,歌队不同。古希腊的歌队虽是由一般的仆人组成,但它是悲剧的核心和根本。它比本来的情节更古老、更原始,甚至更重要。悲剧歌队以酒神的方式使听众的情绪激动到迷狂的境地,在迷狂中产生幻象,在幻象中舍弃自我而与整体合一。现代的歌队则不同,它只是整个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创造情节,而只是情节的说明者和烘托者。它是整齐的、有序的,在人指导下的理性的合作。

通过分析和比较,尼采感到现代人的退化,真正的悲剧精神在现代人那里很难恢复到古希腊人的境地。那样的悲剧,没有了美的艺术的遮掩,现代人的生存是不合理的,难以承受其生存的痛苦,他们注定是要被后现代取代,被超人所超越。

希腊悲剧是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二元对立,虽然说酒神更原始、更根本,但它仍然需要通过日神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对白上的单纯、透明、美丽,在灵活丰富的动作中透露着强大的力量。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英雄形象,大都是在日神的现象中折射着酒神的幻影。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力量,很有智慧,集残忍、善良于一身。他们都在尽力用自己的智慧破译自然之谜,用自己的力量与命运抗争。结果,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导致自己悲惨的结局。如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本是位高尚的、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可是他命中注定是要弑父娶母的。他试图用他的善良、智慧和意志抗拒命运,其结果,正是他的美好道德使他离开了养父母的家;又是他的善良和智慧使他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从而合法地继承王位,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中娶了皇帝遗孀(自己的母亲)为妻。他接受神谕力查杀害先王的凶手,以救国民于水火。他的执著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结果,他无颜面对眼前的事实,刺伤眼睛自我流放,他的母亲则自缢身亡。俄狄浦斯正是在自己的高尚意志和智慧指使下,一环一环地破解命运之谜,结果却一步一步地把自己推向毁灭。他是用非自然的手段反自然,迫使其暴露谜底。他是用弑父娶母的恶德揭示了命运的谜底。结果证明了,“谁用知识把自然推向毁灭的深渊,他必受自然的解体”,智慧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同样,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他相信自己既能造人,也能毁灭神,结果他为自己的英雄壮举付出了永远受苦的代价。他的行为证明了“命运是统治着神和人的永恒正义”,抗拒命运的人终究要被命运所制服。他为人类取火的事实证明,从神的角度看,“凡人类所能享受的尽善尽美之物,必通过一种亵渎而后才能到手,并且从此一再自食其果,受冒犯的上天必降下苦难和忧患的洪水,侵袭高贵的努力向上的人类世代。”尼采通过这些是要说明什么呢?他认为伟大和罪恶总是相伴而生的,抗拒命运、亵渎神灵是为了创造幸福和自由。尼采这里并没怎么涉及人的善恶,但他为神的恶行辩护,就为未来超善恶打下了基础。“悲剧的伦理根据就在于为人类的灾祸辩护,既为人类的罪过辩护,也为因此而蒙受的苦难辩护。”然而,在这诸多冲突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人的原始的冲突,即酒神与日神的冲突。只不过在这些英雄中,他们的身上都兼有酒神和日神的二重人格,当普罗米修斯以泰坦式的原始冲动奋力向宙斯诸神开战时,那是对神灵的亵渎,更是他内在的酒神冲动对日神的突破。当俄狄浦斯竭尽全力抗拒神灵强加给他的命运时,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更不明白命运的力量,这是对日神“认识自己”“要适度”理性法则的公然违背,尽管他遭到了命运的惩罚,但他浑身通体都显露着酒神精神。

可是,这种悲剧的传统到了欧里庇得斯那里,却在变样。尽管他想通过改革极力维护悲剧的历史传统,结果却大失所望,在滚滚的世俗化潮流中,他注定成了古希腊悲剧的绝代传人和掘墓人。很清楚,尼采通过对欧里庇得斯的探讨,开始梳理古希腊悲剧从衰落走向消亡的脉络。

在欧里庇得斯以前,希腊的悲剧主要是以酒神为题材的。诸多英雄都是戴着酒神的面具出现的。这正应了柏拉图的“理念”与“偶像”、摹本的说法,千姿百态的英雄都是酒神的显现。而酒神的悲剧则代表着人类共同的命运。当狄奥尼索斯被作为个体生下来时,就经历了被撕成碎片的痛苦,“我们必须把个体状态看做一切痛苦的根源和始因,看做应鄙弃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野蛮的撕裂中却孕育着新生命的诞生,“秘仪信徒们向这正在降生的第三个酒神狂热地欢呼歌唱。”至此,“我们已经具备一种深沉悲观的世界观的一切要素,以及悲剧的秘仪学说,即:认识到万物根本上浑然一体,个体化是灾难的始因,艺术是可喜的希望,由个体化魅惑的破除而预感到统一将得以重建。”

希腊神话本来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本能的原始冲动、音乐的冲击、日神梦幻的美丽、神秘的仪式下的迷狂和幻想,以及在苦难悲伤中迎朱再生的欢乐。这一切本来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是借着酒神冲动和秘仪来唤醒的。可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希腊人理性能力的加强,人们开始把希腊神话作为一个历史的事实来认识,把“全部神话的青春梦想机智而任性地标记为实用史学的青年期历史。因为宗教常常如此趋于灭亡:在正统教条主义的严格而理智的目光下,一种宗教的神话前提被当做历史事件的总和而加以系统化,而人们则开始焦虑不安地捍卫神话的威信,同时却反对对它的任何自然而然的继续生存的繁荣;神话的心境因此慢慢枯死,被宗教对于历史根据的苛求取而代之”。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欧里庇得斯肩负起了改革和振兴悲剧的使命。他“把那原始的全能的酒神因素从悲剧中排除出去,把悲剧完全和重新建立在非酒神的艺术、风俗和世界观的基础之上——这就是现在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欧里庇得斯的意图”。希腊悲剧在欧里庇得斯的手下消亡了,而且消亡得很彻底,几乎是自杀性死亡。

在欧里庇得斯身上,理智代替了激情、日神代替了酒神,悲剧消失了,音乐也随之而消失。人们不是再用自己的原始生命体验悲剧,而是用自己的理智去认识思考悲剧。结果,谁也理解不了,就连欧里庇得斯本人也如此。在日神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对于理解不了的东西自然是放弃或抛弃。不过,对于希腊人来说,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悲剧文化遗产的,他们要加以重新的改造和利用。于是,他们就用阿卡提新喜剧取代了古希腊悲剧艺术。不过,这种新戏剧中仍然保存着悲剧的衰落形式,这也是新喜剧诗人仍将热烈依附于欧里庇得斯的一个原因。

欧里庇得斯所做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把群众带上了舞台,过去舞台上的英雄神像现在被平民百姓的生活琐事所取代,这样百姓倒是能看懂了,可他在导致悲剧题材大众化的同时,也使其内容更加平庸化和世俗化,柴米油盐醋、吃喝拉撒睡,凡是生活中有的都可以通过舞台艺术来表现。过去舞台上的神话英雄是酒神的面具,而现在舞台上的英雄则成了百姓自己的化身。而且,诗人们为了讨好百姓,还有意丑化过去的神话英雄,把他们写成了一个老百姓可以理解的“老百姓”,这是对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的亵渎。悲剧中的语言也生活化了,其中不乏花言巧语、利令智昏的诡辩和卖弄。由于要让百姓看得懂,判断力就不能很高,应该写的是那些普通都有而且人人都能看明白的戏剧,它简直可以成为老百姓模仿生活的“活教材”了。欧里庇得斯把希腊悲剧搞成了这个样子,庸俗、堕落到如此地步,在尼采看来,实在是不能原谅的。他惊呼“悲剧诗人已像悲剧一样死去了”。欧里庇得斯不仅直接导致了希腊悲剧的毁灭,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他也摧毁了古希腊优秀的文化,他是希腊文化的罪人。

让尼采不能理解的是,希腊的悲剧自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改变自己的悲剧性质。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趋向问题:是艺术适应公众为公众服务,还是艺术指导公众超越于公众。尼采在这里已表现出他的超人思想和贵族思想的价值倾向。他认为,英雄和公众相比,英雄自然要高于公众。因为在尼采看来,公众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在现实中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就一个个个体来比,他们绝不如英雄人物,他们结合起来,若没有英雄人物的领导,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艺术家凭什么承担义务,要去迎合一种仅仅靠数量显示其强大的力量呢?”就连欧里庇得斯本人也从没把老百姓放在眼里,“他总是那样趾高气扬地对待自己的观众。”

由于日神取代了酒神、理性取代了激情、百姓取代了英雄,希腊的文化也在迅速地腐朽和蜕化。没有了悲剧,没有了悲剧诗人,也没有了神话英雄,人们不再有理想、激情和信仰,人们只是埋头于生活,变得务实、麻木、工于算计,“像老人那样粗心怪僻”。希腊文化呈现出一派衰老的景象。“得过且过,插科打诨,粗心大意,喜怒无常,是他们至尊的神灵。第五等级即奴隶等级,现在至少在精神上要当权了。”这样的奴隶“毫无对重大事物的责任心,毫无对伟大事物的憧憬,丝毫不懂得给予过去和未来比现在更高的尊重”。

同类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有远大的目标,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很勤奋,他们有一 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踏踏实实,他们一丝不苟,他们喜欢尝试, 他们永不自我满足,他们很执着,他们喜欢学习别人的优点,他们热爱学 习,他们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快乐成长。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让你欣羡的第一名!还等什么,快向他们学习吧!因为模仿是最便捷的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专属影后

    专属影后

    什么?这个男人居然是那个中外闻名的君氏集团的当家?晴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份量,决定趁早躲得远远的……可是……晴暖亮晶晶的眼睛眨巴眨巴:君少,我就是个小演员而已,你为什么不放过我?男人笑的儒雅:我想,养个影后在后院也不错……
  •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回忆起我们过去的日子

    《时光流年》本书内容包括小品、主题、小说、游记、恋物共五大部分。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
  •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有凤来仪之八字谶

    一个从出生就被预言的公主…乱世沉浮只为了守护,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但,狡兔死走狗烹…那时候该如何抉择?是放弃,还是…破釜沉舟?
  • 豪门契约之冷婚

    豪门契约之冷婚

    那晚,他喝醉了,将她掳上床,疯狂的占有。结婚三年,他们的协议在那一晚彻底的化为乌有。本以为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却偏偏,在她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接受这段感情的时候,看到他跟一个陌生的女人,在一张床上,抵死缠绵…她不带一丝留恋的转身,他却再也没有办法当她不存在。可放在他面前的,只有一张她留下的离婚协议书。他愤怒的将离婚协议书撕成碎片,眸中带着嗜血的冷光。澜笑,你这辈子,都休想再离开我!一个关于结婚后恋爱的故事,没有撕心裂肺的绝望,有的只是温馨的积累。看男女主怎么历经旧爱的坎坷之后,一点点经营属于他们的幸福。简介无能,兴许故事能让大家满意!第一次写现代文,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读者群【黎窝儿167376161】想进一步了解某黎的亲,欢迎关注某黎的微博:http/m.pgsk.com/2109086074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