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04

第4章 前言

多谢了,南老!

南老是我最敬重的一位东方文化大师,儒、道、释无不通达,着作等身。于佛学,尤有独到之心得。

还是那句话,灭高人有罪。

南先生的可贵之处,并不止于他是东方文化的通家,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者。这就使他与大量学者型的东方文化通家们大不一样。

学者们的书,妙也是妙,但大半有隔靴搔痒之嫌,大本大本读完了他们的书,却如何也找不到一个人生入手处,似乎是谈天说梦。

我以为,东方文化的根本处,恰不在于其体系的博大,哲理的精妙,真正的妙处在于他总是很恳切地给你一个人生入手处。

南老的书总是力求做到这一点,解经说法无不落于实处。读他的着作、文章,恰如同看见了他一生的为学为人。这是一切热爱东方文化的人都应好好学习的。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开宗明义第一节的标题便是(佛学)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这对于一切还迷恋在迷信中的学佛人不啻是一声警钟。在我见到的学佛人中,不管是出于迷信,出于气功,出于好奇,出于做学问……其内心深处,总是或多或少地认为,在我们世间人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我们无法认识却又左右着我们的神秘的彼岸世界,尤其是一些出于宗教目的学佛的人最严重。捧佛经览佛相,无不是战战兢兢,似乎稍有冒犯,便永世不得超生。佛,于他们不是慈悲而是恐怖。

这种迷信意识,深入中国人心太久、太久,几乎成了一种痼疾。

我的友人贾平凹写了一本《废都》。内中孟云房的故事,几乎是照搬了一九八五——一九九二年我的全部生活情节。正如《废都》所写,那时的我真如一只没头苍蝇,到处乱碰。算命先生、气功师、和尚、尼姑、道人、巫婆……全是我家的座上客。对于这些人我从来是恭而敬之,对于他们的说法,我是理解的也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若以一般人看来,我真是一个迷信头子。平凹与西安的一些文人朋友都嘲笑我,平凹在他的《废都》中对我极尽嘲讽之能事。

其实,我并不是太信任这些江湖客,不过在没有明白他们的来龙去脉和他们满口所说的佛学、道学的来龙去脉之前,我决不轻易否定他们,我要把他们教我的东西放在我的生活实践中去检验检验。我宁可人们说我迷信。我在实践这些江湖客的指导时,坚持不怀疑、不折扣、不思考,一切有令必行。愚昧,非是自己愚昧过了之后,才会知道人为什么会愚昧。

愚昧总有愚昧的合理性,不然就无从说起还有什么愚昧。愚昧自有其合理的因缘。

在如是人中,我以为平凹还算是真有几分神通的。他在《废都》的结尾处, 说我瞎了一只眼,这大概是隐喻我有眼无珠,上了江湖客的当。书中同时又说我与儿子一起去云游天下了。其实在他写《废都》时,我还没有出家的愿望,而在《废都》出版之后,我确实是与儿子一起出家为僧了。

多年来,我们一头扎在东方文化中,却终是未沉沦为一个迷信的宗教徒,这是应该感谢南老的。

我接触南老的作品还是八十年代的事。《废都》中写到我与一位比丘尼交好,这是实有其事。不过这个尼姑的形象,后来被平凹作了大大的变形,这完全是他创作的需要,和我认识的那位比丘尼毫无关系。我认识的这位比丘尼至今还严持戒律,痴心不改。平凹对这个人的变形不无道理。一个宗教徒若真能如平凹说的那样“潇洒走一回”,东方文化的改造便太容易了。平凹笔下的那种尼姑,在我的生活中几乎是找不到的。

平凹不太了解真正宗教徒的虔诚。

但我以为这“虔诚”中包含了一层更深的悲剧,也未必合于释迦的初衷。就是这位比丘尼给我送来了大量的台湾佛学杂志,那上面多有南老“禅学讲座”刊登。初得南老着作,我欣喜若狂,如饮醍醐。南老比我接触的那些江湖客高明得太多了。

我以为我此时的心情是当代许多学佛人共有的。不少人到如今还对我说,他们唯一尊重的人便是南老。

现在回忆起来,八十年代的东方文化实在是极有意思的,各种奇说异论漫天翻滚,各类“神功”、“神说”如雨后茅草。一夜之间,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蹦出无数的神仙、佛子、仙姑……比今天的歌星影星还名噪一时,时至今日还有人在鼓噪不休。

我们中国有多少人作过气功热的追星族?

我不敢想象,当时的世间若没有南怀瑾先生等明眼人的着作问世,我们这些追星族真不知会闹多大的笑话。

出家了,不少师傅们告诉我,南怀瑾是“外道”,是“魔头”。还告诉我一则故事:说南老在南方某名寺主持禅七,参加禅七的皆大陆名宿,享誉一方的“禅合子”。其中有位高僧愤然离席扬长而去。他回寺后命他所有弟子一定要把南怀瑾的着作全行销毁。其原因是,南老在主持禅七时在禅堂抽烟了!

我对这位高僧该说什么?

我更敬佩南老了。

出家多年,高僧见过不少,然而令我不敢恭维者更多,更多……许多僧人……我不说了,免得有谤僧之罪。但是,心中怎么能没自己一本账呢?我毕竟是个活人。

我还是没有抛弃南老的着作。

在寺庙里,我还是按一名僧人该做的都做了。戒酒、戒烟、念佛、行脚、乞讨、闭关,一天磕上千个头等等,我做了,比一般的僧人做得不差。

但还是读南老的书。

还是我当年对待那些江湖客的态度,先按他们说的做下去,虔虔诚诚地做,老老实实地做,绝不先怀疑。

这也不妨碍我一本本地读南老的着作。

我以为我一生有一个最好的习惯:我没有完全弄明白的事,绝不简单地事先否定。虽然为此我吃尽了苦,但心里很踏实。我以为一个人真想搞懂点什么?总该是这样才好,死了也是明白鬼。

还是那句话,愚昧怕什么?怕的是不知愚昧为何物,不知愚昧起自何种因缘。这得先尝尝“愚昧”的滋味才行。

我不知是我多年的愚行起了作用, 还是南老的作品起了作用, 或是我诵《金刚经》多年起了作用。

我诵《金刚经》到底有多少遍,不记得了,反正是极熟的。我曾逼着我九岁的儿子背《金刚经》。他早已熟诵如流了,而且是一背就是八年。时至今日,我们很庆幸,没有完全陷入迷信的泥坑,是不是真的走出来了?不知道,起码是开始可怜那些还在迷信彼岸的神灵的人们了。

我以为这便是我们诵《金刚经》得到的“感应”吧?

我以为,为求感应而诵《金刚经》,怕是难有感应的;即便有了,也未必是合《金刚经》之理的。 不求感应而诵《金刚经》, 怕是真会有感应的,只要你不把“感应”神奇化便好。你懂了《金刚经》的道理,哪怕只是字面上的道理,不也是一种“感应”吗?

所以,我欣赏南老《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开宗明义第一节的标题,(佛学)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我记得我第一次悟到“佛”之一字的本义的时候,浑身的汗毛孔都炸起来了,满身的鸡皮疙瘩两天也未消下去。

什么是佛?当时什么也说不清,只是恐怖一切全没有了,这是“空”吗?不知道,我还活着,一切全没空,只是觉得这世界、这人生,尤其是“死”后,什么也没有了。转世、轮回……功、罪、善、恶、美、丑……全是一场笑话……什么也找不着了。什么成仙,成佛,全是废话。

不过,我劝一切学习东方文化的人,一切学佛学的人,莫作神秘想,莫作神奇想,这是很实在、很实在的心理感受。一种很有意思的“知”。

这一切怕是要多谢南老的着作的。但是,佛学并不在这里止步。一念空、念念空都不是佛学的最后归宿。佛学的真正归宿,还在这个繁华似锦的人间,除了这个人间,除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宇宙—生命”大系统的流程, 佛学什么也不关心。——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们从这里展开我们对《金刚经》的阐述。

同类推荐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我宁愿失去全世界也不愿意失去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但是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些东西,失去全世界,甚至是生命,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爱。
  • 丰碑

    丰碑

    当青年作家、诗人苗勇同志的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丰碑》,讲述红军时期的故事!
  • 你离品味有多远

    你离品味有多远

    如果品味要靠别人的认同来实现,那你还有个屁品味。所以当问别人离品味还有多远时,那人自己离品味就已经很远了。做有品味的人,从本书开始。
  • 重生之庶女为妻

    重生之庶女为妻

    生前,赵晴岚是万安侯府的庶出小姐,嫁与毓亲王府的世子为妻。人人说是作为一个庶出的女儿,赵晴岚算是烧了高香才能有这样的造化。却没人知道,这一段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苦不堪言从来不能对外人讲。只是一场不是意外的意外的事故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赵晴岚死后意外重生,到了与毓亲王府初定亲的那一年。既然上天怜惜自己的遭遇,让自己从新来过,自己怎么能辜负上天这一番美意,既然有人不能让自己好好的生活,那么自己就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故事由此重新开始:为了自己的将来,不管是嫡姐嫡妹还是庶姐庶妹,只要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企图,自己就坚决的要抵制。不管是嫡母还是姨娘,只要是想压迫自己,就不能让她得逞,一律勇敢反击。刁仆恶奴要欺负自己,那就让他们知道,脱胎换骨的自己,再不是以前那个可以任由别人欺负的懦弱小姐了。且看一个自强不息的重生之女如何从新开始演绎这一段全新的生活…
  • 写在青春里的错

    写在青春里的错

    几个同校的年青人,全都是沈阳某高校的播音高材生,大四那一年来到社会进行实习,然后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过去的美好被现实所颠覆,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匪夷所思的事,就连最好的姐妹也能够背叛了自己,成了爸爸的小三。这个时候唯有爱情可以抵挡得住四面八方飞来的恐慌,再也不相信了曾经的期望是正确的,路只能是一步步的走,遇到了危险就要正面应对。恶有恶报,做错了事情的小三最终没能当得上电视台的主播,而心里纯洁的她却最终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碧水盈玉

    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黛玉,聪慧善良,美貌无双。一出惊天阴谋,使她不能再安享闺中无忧无虑,面对国难家仇,弱女子又有怎样的担当。水溶,谜一样的王爷,摸不到头绪,身为皇室长子,重任在肩。与黛玉偶然相遇,情陷其间。莫梨阳,暴脾气,高傲小姐,有些超前的思想,与帝王青梅竹马,却无法说服自己接受那祖制规定的三宫六院,终选择离去。水晴川,帝王一枚,钟爱梨阳,却不觉得三宫六院有何不可,面对爱人的远去,他又该怎么做?......《穿越之溶心傲玉》《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长河晨日《情牵红楼绛珠魂》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