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29

第29章 无得无说分(2)

释迦已经知道了,生命要不受后有,必须根除因平常用心中必然产生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习惯了的、与生俱来的妄念是万恶之源。但是,只要是具体的生命就不可能没有“我执”,就不可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生命正是由于愚昧而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貌,所以在三界六道流浪,备受生命之苦。

生命,一旦成为个体幻相的存在方式,就是“果”,是无量因缘之果,不可能有什么选择。但这个“果”又会成为未来的“因”。这个“因”若不执着于 “我、人、众生、寿者”,就不受后有,“宇宙—生命”系统就会越来越有利于生命,生存在“宇宙—生命”系统中的“明德”便会永放光辉,“明德”才是真正的我,“明德”不灭我不灭。于是就有释迦“灭度”的大愿,就有了更具体的四十八大愿。但是,释迦的伟大并不止于此, 而是他认识到, 他能有这种想法,那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宇宙—生命”系统即法身本有的“大德至善”,只不过报在他这个化身身上而已。既然是法身本有,又因因缘成熟显化出来,就一定可以显化到众生身上,他的肉身可以不存在了,但“宇宙—生命”系统的这一大德至善不可能因释迦自己的肉身灭了也灭了;还会以因缘的形式入一切众生心,入一切处,入一切时,入一切事。 这便是“灭度大愿”的来历,也可以称之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愿力身”的来历。这种愿力身有生无灭,无处不在,随顺一切因缘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化。

因此,“无有定法”,也可以说“无有法”,“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之大德至善,根本不是哪一个人创造的法。法身本有的大德至善入一切因缘,与其他的各类因缘一起起作用,生出一切“果”——世间万相。世间万相在自己的因缘运动中,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但每层因缘都存在大德至善的“灭度”之缘,或曰阿弥陀佛度众生之缘。 这些缘又不能单独起作用, 只能随顺万缘,这便是十大愿王中的“恒顺众生”。这一切是哪一个人可以掌握的吗?当然就“无有定法”,也当然是“非法”。

但是,由于是法身本有的大德至善,虽然必与别的众缘相融合才能起作用,但毕竟是可以拯救一切众生,毕竟可以使众生全进入“极乐”,所以也不能说不是法。

这便是“非法非非法”的道理。只有围绕第三品的“本愿”,一切说法才会迎刃而解了。

这根本不是需要众生的意识把握的一种思想方法,正如我们的心相可以产生各类的“相”,但谁也说不清,永远也说不清这些相的“全部”因缘,它是一个无量的“帝网珠”。

但是,众生早晚会全了解这个秘密。

其实,一切贤圣他们对生命的贡献也全是如此,都是从法身来再回到法身去,用共产党一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有无俱遣,得失往来都不是,但又都是。

所以是“非法非非法”。

毕竟有法在,它是“宇宙—生命”系统全体的本有的法, 不需要当哲学去掌握,所以就说“无有定法”、“非法”。

这是实相,不是人的意识加工了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运作方式,这一切活生生显现在释迦的“心相”中,不是他“思考”来的。

释迦一直讲的是实相的存在方式,而南老把它当成是可以修炼成佛的功夫、思维方式,本末倒置了。

佛学的真正奥秘就在这里。“心”镜上生出万相,悟了的人认为这是实相的显化,没有什么可说的,要说也是照着相本身去说。未悟的人认为是自己聪明自己思维方法对头。同样是“相”,一个有四相在,一个无四相在,结论就不一样。

记得这么一则公案,“一对僧人互相棒喝,哪个悟了,哪个没悟?”

回答:还有话说的未悟,没话可说的真悟了。

区别就在这。心头万般相,缘生缘灭,我管也管不了,想也是白想,当然无话可说。

未悟者以为我会修,我会证,我会修善,我会去恶......

未悟者因果缠身了,此网越结越密,如蚕吐丝,作茧自缚,千劫也在鬼窟子里作活计。

释迦不说是“他”(肉身的“我”)“灭度”众生,而说是如来“灭度”一切众生。

释迦与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释迦在自己的心相上看到如来说,我“灭度”一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而实无众生灭度者。”释迦只是把心头看到的实相,实说出来而已,别无其他。你说这是释迦的愿也行,因为只有他见了又是他说的,所以可以说是释迦的大愿,你说是如来(法报化三身圆满)说的也行,只有如来才有这个能力,别人说不了。

南老卡壳子就卡在这里,所以他一再讲要人们自己如何修,如何善护念,如何发愿,事实上早不是第一义谛了。

既然是如来说的,那就是必然的真实运动,也就无所谓法不法了,因为“法”是对意识而言的。“本愿”一旦与诸缘结合显相出来,又必然是万紫千红的诸相,所以是“无有定法”之法,“非法”之法,即“非非法”,意识无法直接把握。

这一切只是如来的通知,决不是让我们去学他的思想方法,我们自己再来一套,再来一回。

我们也不知该怎么讲,南老才能明白我们的观点。还是再重复一下经文: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

“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灭度者。”

这里没道理讲,如来已把“你”善护念过了,你再自己善护念,就是头上安头。

这里没道理讲,如来已对你“善咐嘱”,听与不听,无用,早晚你得听。

这里没道理讲,如来已令一切众生入了“无余涅”,你不入也不行,自己再去转变一回色身,再去成一回佛,全是多余。

说到这,人们一定以为我们又在说迷信话了,不是,我们说的是如来,如果你要找到证据,就请回眸历史。

历史,不废江河滚滚流,你违拗得了吗?不要脱离了历史的进步瞎用心吧。

更不用挑历史的岔子,说什么物质文明进步了,精神文明堕落了,好似要我们再去补一回天不可,那是笑话。

问题在于你理解的精神文明是什么东西,是什么玩意,是封建主义那一套束缚人性的东西吗?它们早该“堕落”了,早已“堕落”了,崩溃是必然之势,谁也救不了它们。

今日的文明是不完满的,很对,很正确。完满了,太阳就该落山了,极乐也就不是极乐了。正是由于你眼前的一切还不完满,所以世界生气勃勃,生生不息,众生在奋斗中完满,在完满中奋斗,这就是如来;这就是“无有定法”;这就是“非法非非法”。

历史“本无定法”,历史本来是“非法非非法”,岂是你这个头脑把握得了的,要你把握干什么?

别令妄想驰骋了。

谁是圣贤?

关于圣贤,南老给我们讲了一大堆学问,他说“贤圣是讲什么呢?中国文化无形中有个差别,修养、学识、道德到了最高处,称之为圣人。差一点的,还在修行的路上则称贤。”

又是“修养、学识、道德”!?

这三方面达到极致的就是“圣”。中国人几千年来,对一个“圣”字的错解,不知误了多少英雄好汉。到了六祖慧能时代,六祖就是要翻这个案,他大字不识,让人撵得如“丧家之犬”,到处乱跑,结果是躲进深山里,和猎人在一起吃“肉边菜”,吃了十几年。一直到死,他也没有要求自己去读书、学文化。他显化了这个特例,他的弟子也一再强调顿悟成佛,但是传到他的后代子孙中,有些人还是要讲“吹毛断剑仍须磨”,这和神秀的“时时勤拂拭”,何其相似乃尔,六祖白忙了一回。

何谓圣贤?这本是一则大公案。和《金刚经》关系不太密切,留到别处讲,这里不细讲。

何谓圣贤?顺应历史就是大圣贤,明白历史自会大踏步向前者就是大圣贤,违背了这一点的都不是。

现如今,一切众生皆是圣贤,包括南老。

弄清了这个道理再来谈《金刚经》。

一切众生的任何努力,任何追求,不管是实现没实现,都是历史进步的标量,舍一不可,这些标量的合力的矢量,就是历史的进步。

南老告诉我们说禅宗的大师说“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当然是对的。南老解释这两句是如何说的?

“实际理地不着一尘是讲本体,万行门中,起而行之,在行为上是不能空的,念念都是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又回去了,又去自己作主了,又去自己善护念了。这根本不是禅宗大师们的本意。

在南老这里“知”、“行”分离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然而然产生了,佛学中的“无分别心”自然而然也没有了。

个体人,每一个体人,好似都是在指挥自己,但你要知道你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知时已在行,行时已在知,知行分开了,时也过了,地也过了,是两个因缘了,念头也就变成妄念了。南老是开了大悟的人,能讲禅宗公案的人,怎么到了具体问题糊涂了?

什么叫“体”?记得禅宗中有一则公案,庞蕴问石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石头答:“待尔一口吞尽西江水再与尔道。”庞蕴又以此问题去问马祖,马祖扭着他的鼻子,反令他“说,你自己说。”

这实在是太漂亮的公案,尤其是马祖,把体用一如、知行如一的道理生动地表达出来。不由你庞蕴不悟。到了南老这里,体用又分家了,知行又分家了。哪有不着一尘的离用之“体”哟!

“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不要被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假定的价值观,什么善,什么恶之类迷惑了,那不过是历史前进的一个脚印。脚总在往前走。找脚印的直与不直,偏与不偏是无意义的。运动,变化,千变万化,一刻不停才是历史的本身。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人世间、自然界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有它的合理性,舍了任何一法,历史就断线了,也不可能少了任何一法。

谁是圣贤?有标准吗?没有。一切众生全是圣贤。每个众生对历史的总体进步都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只不过角度不同,内容不同罢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如某些狂人一样,认为自己给历史作出了什么伟业来,他们不过是顺应历史完成角色。对于历史矢量的明天是什么,他们不知,也不需要知,但是也清清楚楚地知道:那就是阿弥陀佛说的“永拔生死勤劳之本”。

历史就是众生,就是如来,就是圣贤。

历史只能越来越光明。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的主人。”

舍弃了哪一个生命的努力,历史都将不是历史。

“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一切在历史的运动中尽到了自己的角色责任的人、的生命,都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在正定聚中,楞严大定中,都是圣贤。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娆大女人

    妖娆大女人

    冰山男和女强人的爱情故事。生日会上,她喝的酩酊大醉,进错了房间……
  •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为了使小朋友能够更形象地了解童谣的意义,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为了更好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而且每首童谣后面都有“悄悄话”版块,我们在每页的页脚还附加了“小谜语”。总之这本书可以送给孩子读,所以每首童谣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彩色图片,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智慧,也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关爱。这样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和了解生活,共收集了300首生动形象的小童谣
  •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重生之盛世大小姐

    (原名:重生之俏千金扛上律政美男)苏晚晚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重生回十六岁,重走一次青春。带着前世的记忆,她重新把自己人生规划了一次。爱情上,她拿出拼命十三娘的勇气,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乖乖同于送她的怀抱。亲情上,她为了帮妈妈报仇和继母斗天斗地,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抢了回来。友情上,她善于和各种奇葩打交道,最后拥有一帮猪朋狗友为她卖命。学业上,她越挫越勇,从低分率蹦到了年纪第一名,这都是爱情的力量。……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她成功从一个屌丝千金逆袭为职场女强人,随着她爱情事业即将丰收之时,她原本以为上天开的玩笑原来是一场阴谋,她前世的死因慢慢浮出了水面。是爱情还是复仇,她改如何抉择?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百炼封神

    百炼封神

    李楚,一个淡定冷漠,坚韧果断的流浪儿,一次意外让他得到了灵阶术器铜头狮,随后便拜入三大术炼宗之一的“万兵朝”,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异事接踵发生,他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世、经历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并非和想象中一样平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让我替他来爱你

    让我替他来爱你

    郝帅和夏小末一起来到伊真的墓碑前,看到墓碑上那张照片上,男孩单薄的微笑,他拉起夏小末的手,“伊真,让我来继续爱她,好吗?”照片上伊真笑的安静,如同三月的春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