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16

第16章 善现启请分(5)

对于东方文化来说,“宇宙─生命”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的智慧莫过是这个整体生命体智慧的衍生物,佛家把这种智慧称之为“般若”。“般若”的另一层含义是这种智慧也可能报应到某一个具体人身上,成为人的智慧,两种智慧不一也不二。佛学的这种辩证思维的彻底性,是儒、道两家稍有欠缺的。但是佛家的末流弟子却因此产生了另外一个偏差,似乎只是个人努力修行就可以完全掌握般若,从而使自己成为“超人”,万能或全能的“人”,在晚期的佛教弟子中,抱有这种幻想的大有人在。这也是中、晚期佛教没落的根本原因。这种思潮正好和朱熹之流的儒家,邵康节、邱处机之流的道家融合成了宋以后中国文化的主潮。正是这股潮流从根本上歪曲了东方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近千年的大衰败。

这个思潮很庞杂,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如果可能,我们希望能对这个思潮作详尽的解剖,分清两种不同的东方文化,一种是从孔孟老庄释迦创始东方文化到唐,是正宗的东方文化,唐末至宋以后的东方文化则是一种变种,从根本上舍弃了东方文化的整体辩证思维的魂,堕落为一种讲求个人修养、修行、修炼的宗教性质的文化。这对早就从宗教巫术文化走出来的东方文化是一个大倒退。

我们不能责怪南怀瑾先生个人,在这样漫长而巨大的历史文化潮流之中,很难有哪一个个人不被卷进这个漩涡。不管怎么说,南老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和文化大师,较之那些冒牌的禅师如铃木大拙之流,不知要强多少万倍。最起码南老的思想观念还没有退到巫术、降神术的水平。这也是东方文化不该灭。

就我们自己来讲,如果不是从小学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系统学了马克思主义,不是生存在世界趋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时代,不是生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苗头已经展露无遗的时代,不是生存在西方科学思维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时代,我们也无法看出东方文化发展中的这样一个大转折,也无法发现东方文化真正的精华所在。

所以,我们还是感谢阿弥陀佛的。是历史又一次拨正了东方文化发展的航道。

佛家弟子在中、晚期走偏的主要原因,是需要作一番考证才可以说清的。但唐代南北禅宗的争论,无疑已使我们看到两种东方文化的斗争在佛教内部早就展开了。

禅宗早期崇尚的是《楞伽经》,后期才改崇《金刚经》,这个转变中我们已经隐隐约约看到了禅宗早期的内部分歧。 《楞伽经》中明显没有《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的内容。禅宗的第四、五代祖师大概是为了更全面传授释迦的教义,才改崇《金刚经》的。这一点从弘忍大师选衣钵传人的公案中也看得十分清楚。

神秀的开悟偈是:

“身为菩提树,

心为明净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观点可以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千余年绵延不断,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太有市场了。

前有古人,伪传的达摩的《四行观》就是一种“时时勤拂拭”的具体修行的法则。后来的临济义玄则提出“吹毛断剑还须磨”的观点,近现代以“善护念”作《金刚经》的金刚眼、正眼法藏,应是南老的一大贡献。

这条路线与程氏兄弟、朱熹们的“儒家”学说,什么“主敬”、“日惕夕惕”之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五祖弘忍明显否定了这条路线,肯定了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路线。但是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路线,被他之后的许多禅宗大师由于只求悟“自性”,而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后人所谓“识得自心便成佛”与六祖《坛经》的本意相去甚远。六祖早就明白了“明镜亦非台”,即心本无心,因缘所生心的道理,当然不会令人们再认它、识它,六祖所指的“自性”“自心”实不是指的我们的意识心,而是法身本体的般若心,即我们上面所说,东方文化尤其是佛学,把“宇宙─生命”系统看作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本身肯定是有智慧的,如果它没有智慧,人及其他生命的智慧不会从空中蹦出来,但人类的智慧不能直接了知它的“智慧”。佛家又认为人心的智慧与法身本体的智慧不是一,也不是二。离了它,人无所谓智慧,虽然它不等于人类的智慧,但离了人的智慧,人们又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了知它的渠道,也就是说只有透过我们的智慧才能了知它的存在。它本身不管你了知不了知,它绝对是自由自在的。前文我们已用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可意识到的永远都是“标量”,知了“标量”当然便知“矢量”在,在!但说不得,不可说,说了就是“标量”。六祖所说的“自性”、“自心”主要是指这种“矢量”,这绝非一般人的意识力量可以“护念”得了的,反过来反倒是“矢量”善护念、善咐嘱“标量”。南老让我们反过去护念“矢量”,实在是把问题颠倒了。

释迦的伟大在于他真正找到了“宇宙─生命”系统的“矢量”,并把它直接给了众生,这在《妙法莲花经》中、《金刚经》中、《佛说无量寿经》中、《佛说阿弥陀经》中说得十分清楚。我们当代人可以怀疑释迦转动“宇宙─生命”系统的真实性,但是要,完整地传达他的全部学说,不能断章取义为己所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

六祖的《坛经》明显有遗缺和篡改,胡适先生早有考证,他认为是神会或法海作了弊。胡适是学者,他的意见只可参考,但从《坛经》中透露的消息看,明显有些语录是不完整的。例如六祖评论有些人拜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时说:“东方人求生西方,西方人求生何方?”这一观点在佛界争议很大,许多禅宗弟子因此否定净土法门,不少净土大佬则明显不满六祖的提法。我们以为作为一代宗师,尤其是像六祖这样的宗师,决不会轻易否定佛教中的一个大法门、大宗派,更不要说这个宗派、这个法门是有确凿的经文印证的,不是后人子虚乌有捏造出来的。通过六祖这一句语录,我们认为六祖对净土学说的理解非常接近释迦的本意,西方极乐根本不是什么彼岸天堂,西方极乐是“宇宙─生命”系统的“矢量”,用我们当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称之为“理想境界”。“宇宙─生命”系统会一直向这个方向前进,虽然这个过程会是极其复杂的、曲折的,会是无量无数无边的“标量”运动变化的一个合力。佛学中“恒顺众生”,又说实无众生被恒顺,就是说“西方极乐”要以无量众生的因缘运动作基础,随顺世间的各色各样的因缘,这些因缘可以是杀盗淫妄酒,可以是贪嗔痴慢疑,正是众生的“五浊”滋生了“西方极乐”的莲花。“西方极乐”作为概念只不过是一种指称,一种象征,令众生可以把握,标志“宇宙─生命”系统的终极归宿。终极是有的,但不会彻底出现。正是由于此,六祖驳斥了许多人把西方极乐,误以为是地球的西方或我所存在的地方的“西边”的错误看法。实质上“西方极乐”还是导引众生“就地还家”,入海咸一味的般若大海。

我们相信六祖在提及“西方极乐”时,会向徒众开示“西方极乐”的真谛,不会是简单的否定。可惜,《坛经》中遗缺了六祖的完整教法,仅此一句断章之语,实是遗憾至极。

也许正是由于此,六祖关于“自性”、“自心”的提法被后世禅家大大歪曲,干脆完全等同于意识心,大量的禅宗子弟在“开悟”之后,始终找不到落脚之处,这便有了“保任”说之类的似是而非的理论出来,似乎就意识改造意识就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更可笑的是不少“保任”理论,把出不出神通作为保任成功不成功的标志,这实在是禅宗的一个悲哀。即便是一些有真知灼见的禅师,对于开悟以后“该怎么办”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答复,修也可,不修也可,修又不修也可,“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是又落到了道家“守中”、“清静无为”的水平上。

凡读过《金刚经说什么?》及南老的其他佛学着作的人,都会发现,南老关于“修行”的最后落脚处,是在“清静无为”与“神通”之间游移,他很想把二者统一起来,但又统一不起来,我说南老的禅是“儒道互补”禅,想是不为过的。南老反复提到的也是南老最崇拜的那位“杨剃头”就是这样一位“超人”。“杨剃头”就是南老的人格理想,修行理想,其实不过是道教的一位“半仙”之人。这样的人与以“普度众生”、“佛光普照”为目的的佛学完全无法合拍,顶多不过是偶然行点善。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于佛学的根本理论“缘起性空”的理解还不透。个体人一旦存在,就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果”,这个“果”是无法改变的,任何奇异的个体人,哪怕他是神、是仙、是佛……都不是他个体人修行的功劳,都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因缘所使然,都是法身的幻化身。幻化身改变不了自己的因缘,但却又是其他“果”的因,包括“他自己”未来之果的因,正如南老所说“因果同在”。许多人迷信转世,以为是个人修行的结果,也是一种妄论。社会的好坏、个体人的好坏,都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所致。社会的改造、个体人的改造,必须是依赖“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变化,尤其是宇宙“明德”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个体人自己的“善护念”,不过是一种游戏。正由于此,佛家每当发愿之时,都是面对“一切众生”,而绝非每一个个人个体生命。但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变化,哪怕是整体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无变化,因为我们能意识到的,可能看到的“宇宙─生命”系统的变化,也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不是释迦个人发明创造的。如果不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四十八大愿显示的那些特点与愿望,释迦这个人也发现不了。佛家所说的“无来无去”不是单指个人念头“来不知来处,去不知去处”,那不过是对初学者的提示,知道念头“无来无去”并无实用的价值。“无来无去”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特征。“无来无去”是以局部的个体的来来去去、缘聚缘散为表现形式的。个体人的缘聚缘散来来去去正是“宇宙─生命”系统本体的“无来无去”。这个道理对于一些懂“相对论”,明白宇宙大尺度空间理论的当代人,不是什么难解的道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释迦老子与须菩提才会都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绝对不会让个人去善护自己的念头。“如来”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之所以被释迦称之为“本愿”,就是因为它不是凭空由个体人创造的,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佛说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悉皆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

这个“本愿”就是四十八大愿,就是善护念诸菩萨、菩咐嘱诸菩萨的具体内容。四十八大愿中也包括着 《金刚经》“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四十八大愿中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至灭度者。不取正觉。”(见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二者表述不同,“法”是一致的。 佛学中的“普度”、 “普照”“遍照”都不是个人良好的慈悲的愿望,都是实相的显示呀!南老。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无限江山

    无限江山

    一双金眸是她的灾难。她被双亲遗弃,被迫在生与死的边缘寻求着人生的希望,直到逃难途中遇到身为皇子的他,从此走入一场无法抽身的棋局。身为棋子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棋子是否终究只是棋子?九龙相斗,波涛不息,再回首,只是无限江山。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 吞噬大帝

    吞噬大帝

    从此便是吞噬天下的大帝之路!,一个卑微的生灵,打破命运的枷锁,用自己的双手逆天改命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下)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下)

    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流光溢彩,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异界天才魔幻师

    异界天才魔幻师

    前世无敌女杀手,一朝穿越变废材。草包废材?备受欺凌?大活人惨遭青楼拍卖?叔可忍婶不可忍!说姐是废材,姐就亮瞎你们的狗眼,敢欺姐是孤女,姐就绝杀天下!说姐没人要,姐就叫你们见识下,啥叫九天魔神来抢婚!一怒火烧青楼,二怒拳打姨娘,三怒胖揍仇敌,四怒天下更迭!星眸乍起,凤凌九天,一颦一笑,威慑天下!且看嚣张小姐和霸道邪皇联袂,玩的风生水起,地覆天翻!
  • 唐僧秘史

    唐僧秘史

    李世民?大唐天子?连年征战沙场,杀兄逼父,不过换来一朝太平!俺唐僧呢?武艺无半点、智慧无一分,只消徒弟三个,荡平世间不平事!——碰善欺善,遇凶杀凶,逢恶斗恶!兵不血刃,传下千古佳话!这是什么?这就是命!武则天?大唐女皇?空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女皇!以为自是天定吗?只因你运气好!情人号称齐天大圣孙悟空!
  • 宠妻之妻令如山

    宠妻之妻令如山

    裴煜泽是名副其实的豪门子弟,明晚是名不副实的落魄千金。他们的结合,就是一场意外。他一度觉得,人生中遭遇明晚这一场意外,还不赖。他没想过这辈子会栽在一个女人手里。在他爱上她的时候,她无视,践踏,转身,退出。裴煜泽后来才想明白,从一开始,明晚就给自己铺了一条退路。她从没有跟他度过余生的打算。他失踪了整整两年,再度回国,铩羽而归,只为了她。只为了,要她跟自己一样,尝尝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现代小白领穿越了,重生在进京寻亲的古代贫家女身上,前世的孤女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辗转艰难找到亲爹,却发现他竟是六亲不认的陈世美,祖母年迈,亲娘是个软包子,看她如何逆袭,成就荣华富贵。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