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800000011

第11章 法会因由分(3)

我以为“庙”应该是“书院”、“学院”的古称,祭祀也可,不祭祀也可,主要还是“讲法”,除了讲法没有其他的什么花样。

至于说到“大雄宝殿”,其意义应类似于今日不少单位的“荣誉室”之类,把佛学界的历史以实物形式展览给人看。有些寺院是“三身佛”,也好,应是佛学的通俗教学模型,不该是神秘得让人下跪、烧香、顶礼、 膜拜的。

补充“千二百五十人”

南老讲《金刚经》是忠实贯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佛学——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千二百五十人”是讲得最好的一段之一。他是在坚决破除迷信。不过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出家”到底真义在哪里?

“出家”,我理解就是投身到学习研究解脱之道的事业中去。在古印度时代,没有学堂,没有研究机构,寺庙一身兼有宗教、教育、科研诸多作用。寺庙,若剔除它的神秘的宗教色彩,与学院、书院、科研单位应是同义的。这一点在南传佛教的寺院有明显的表现。南传佛教领域中,孩子们都是幼年入寺学文化,虽以经文为课本,毕竟是一种教育。考察古代文献,禅宗兴盛时及以前的寺院,“科研”之风盛行。这才是真正的“出家”。“出家”,当然也可以是一种布施,训练人的布施心理极有好处,但仍然要“明理”,也就是说要以学习研究为主。他与今日的上大学,搞科研不该有什么区别。

“世间与大千世界”再补

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 是接引初学者的。 南老给我们介绍了佛学中“世间”的含义。“三世间”、“四世间”的道理讲得通俗明白。不过我们要补说一点:在佛学中,世间与心是不分的,既不存在一个对一切生命都共同的永恒的客观世间,也不存在一种可以脱离了客观世间的“心”。“世间”与“心”永不可分。佛学说“世间”时,你当作“心”想;说“心”时,你当作世间想。

正如我前文反复强调的,依东方文化的基本观点,“宇宙—生命”系统中,宇宙与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概念,生命的根本特质,尤其是人的根本特质就是“心”。心本无心,因缘会合显为“知”,也便是有了心。我不能说在众生心之外,有一个独立于心的客观物质世界,也不能说有独立于客观物质世界之外的心灵。二者失去了对立的一方,自己这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东方文化”是如此,佛学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也是如此说的。不理解这一点,很难弄懂真正的东方文化。

多年来,尤其是“五四”以来,我们在研究“东方文化”中所出现的失误,大半是没有重视与理解“东方文化”关于心物的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多用西方文化心物完全对立的观念,来解释东方文化的基本概念, 草率地扣上“唯物”、“唯心”、“形而上学”、“辩证法”的帽子,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东方文化的心物辩证观对与不对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不能无视东方文化的立论基础曲解它的整个体系。

释迦佛学确实有三世间、四世间的说法。净土宗多取“四世间”的说法。但是在理解“三世间”、“四世间”的提法时,不能忽略了佛学的立论基础,即他的心物辩证观。这些年来海内外的佛学界、文化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现代自然科学与佛学在许多问题上的同异。这些文章从佛经中寻章摘句,找了不少例证来,证明佛学是如何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这种作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他混淆东西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立论基础。这些文章的最后结论,都是说释迦有大神通,他对自然界的许多提法与自然科学相吻合。

我以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至于因此而引出的许多奇谈怪论,实在可以说是对佛学的嘲弄:

释迦的“天眼”超过电子显微镜,知我们的肉体中有八万四千虫;

释迦的“天耳”可以听到十方诸佛说法,也就是知外星人的说话;

阿弥陀佛可把死人拖过十万亿“银河系”。

至于引出相对论、电子理论、量子理论来证明佛学的正确性的笑话文章便太多太多。

我自己也作过这样的傻事,可欣慰的是没有发表过这样的文章。时下,许多佛学杂志最喜欢这种上下够不着、东西不搭界的文章,这不止是东方文化的悲哀,也应是文化的悲哀。

曾有一位佛学家兼科学家的人对佛学的心物辩证观作过这样的比喻:他说“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好似一张全息摄影照片的底片,撕碎这底片,任何一个碎片,都是一完整的全景图相。这个比喻聊可通达,但也未必完全准确,因为这张全息摄影照片毕竟是不运动的。

即是无量无边的又是运动的,是个体全息的又是整体的,是物质的又是生命的,每个“一”都是“一切”,“一切”又是“一”……“宇宙—生命”系统实在是不可说、不可说。

这是一个永远活生生的整体!永远在进行着“如是我闻”的因缘运动的活生生的整体。

只是为了强作说明, 佛学才有三世间、四世间的说法。 其实每个生命的“心中”都存在着三世间、四世间,看你觉不觉,看因缘让不让你因“如是我闻”而“觉”。

有的哲学家模仿西方哲学,介绍佛学的宇宙模式,对地狱、天堂作了细致的排列。须知这是释迦随顺世间的假说啊!他的地狱、天堂之说是借印度古文化的,他是想让最普通的印度人懂他的说法,不是说他真有个层次分明、永恒不变的宇宙模式啊!

如果说,释迦有什么宇宙模式,他是以“帝网珠”为喻的:帝,无上之义,总持一切;网,因缘交错纵横、丝丝相扣相交相连;珠,明也,知也……互透也,互明也……仅此而已,也不过是一喻。

大三千、小三千、八万四千、三阿僧祗劫……皆是无量“恒沙”之喻的具体称量之数,也可说是无数、无量、不可数、不可量。这些数字与“神通”没有关系,但能“知”,人类的“知”也可谓是超神通。超神通恰恰是无神通也不要神通。

第一品的结语

南老的第一品讲得特别好,好就好在破除迷信。这对于今天学习东方文化的人应该说是很好的启示。

佛学毕竟是从古印度传来的,古印度毕竟是修瑜珈成了风气的国度,至今古印度的瑜珈也是第一流的。

印度古人没有其他的文化,瑜珈几乎是一切文化的基础,释迦自己也是如此走过来的,他的其他弟子也无不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在佛学中留下的这方面的遗迹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若拘泥了这一切,那就糟了。

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来看,明明白白把这个特点剥离开了,并舍弃了的,实在不多,这也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和古印度一样的农业文明有关。深层次地探讨“宇宙—生命”系统的奥秘,光凭遐想是不行的,自己也难得相信,必要的实证实不可免。在农业文明时代,其实证大半是“功夫”,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功夫”是手段,“持戒”也是手段,“布施”也是手段,问题是你是否可以做到从离相思维,进入把握“宇宙—生命”系统整体的大思维。

历史的局限性不可怕,若把传统的东西当作唯一的准则便可怕了。我以为,当代东方文化停滞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的人,陷到传统的泥坑里不能自拔。

佛学中有以“指”与“月”为喻的说法,释迦指给我们看月亮,我们偏要抓住他的手指头,怎能不令人啼笑皆非呢!

学一点瑜珈强身健体不是坏事,要从这里走出去,破了色、受、想、行、识五道魔关,我以为释迦是个特例(其实,他什么关也没破)。

也如一个科学家,他千辛万苦破了关隘,得到硕果,正是希望世人全来享受的,何必要世人全去走他走过的那崎岖的羊肠小道?让我们享受释迦的成果就行了。

在当代,东方文化要想发展,必须全面容纳西方文化。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舒适,文化生活的繁荣,全是“宇宙—生命”系统合理的,合逻辑的,合佛学至善原则的进步。科学家、商人、战士、学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悟透“宇宙—生命”系统的奥秘。未必需要瑜珈这个拐棍。在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宇宙—生命”系统辩证的整体的因缘运动。

如果再进一步说,释迦并不认为人们只有悟了道才可以解脱。不悟道全凭因缘也可以解脱。释迦本人的悟道,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系统这个“帝网珠”似的死结已经开了口了。一环开,环环开,这也是因缘。所以释迦明确地说: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如果不把“金刚那罗延身”理解为庙里那种佛像式的人物,其他的便好理解了。而这一切并不需要你个人去修行啊!只要“生我国”便可。

美国的高鼻子蓝眼睛,巴西的善桑巴舞,身体柔韧异常,都不是修炼出来的,是“天生”的,是因缘给的,成佛也是如此。

说了太多,还是听南老的劝告,少一点宗教味,多一点平常味,面对世界,面对人生,就是修啊!大车在往前走,你坐在大车上焉能不走?这便是“大乘”之意。说西方人全不在“大乘”上,东方不修行的人也不在“大乘”上,只有有数的几位修行有成就的人在“大乘”上,这个“大乘”不是小而又小的“小乘”吗?

我以为“宇宙—生命”系统早在“大乘”上了。在大乘车上,还要自己再修,不是一个傻瓜吗?等于坐在飞机上非要往下跳一样的傻。

面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人想躲进深山老林中去修什么金刚身,还要说自己是什么“大乘佛法”,不是笑话吗?

至于说你的喜怒哀乐是否可以控制得了,是否可以享清福了,我以为一个东南亚金融危机把人们全教育了。大半个地球的人全感受到了这场危机。我们一家人也气恼得不行,因为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受影响了,一个人吃饭总是不可抗拒的事,总不能全人类都出家,都去乞讨吧?若人人都作“乞士”,又向谁去“乞”呢?这是个常识问题,我不认为释迦会疏忽了这一点。

平常一点,再平常一点。

平常心是道,与全世界人类同步走不就是最平常的吗?

释迦一生都在与婆罗门教对着干,但你读他的经文,可以看出,他几乎将全部婆罗门的东西都改造了,融化了,作为己用。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包容这个比婆罗门文化正常得多、进步得多的世界新文明?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前世,她是四大家族之南宫世家的接班人,综合实力世界排行前十的高手,驯兽除恶,守护着天朝;今生,她是不会一点玄力的庶女二小姐,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当她因故穿越到了废物小姐的身上之后,将会发生怎么样的传奇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

    《此生只为你》描绘的是:一个渺小的凡俗的女人,怎样披荆斩棘,在尘世中淌出一条通向梦想和理想的淋漓血路;于是,我们知道了,梦想比强大的生活坚韧,因为,它拥有使一个女人再生的秘密,绽放的秘密。在小说中,作者还借主人公宋梅影的情人高扬之口,宣示出了这一人生的理想。
  • 观人无隐私

    观人无隐私

    本书通过对人们外貌特征、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社交表现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探讨,更深层次挖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潜在心理意识,从而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潜藏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之后的真正心理活动,进而总结出这种人在工作、与人相处和爱情等方面可能会做出的行为和怀有的意图,从而做到在与人相处时择其长处而用之,择其短处而避之.最终使得我们在社会上打拼时能够及时恰当地做到趋利避害。
  • 武帝丹神

    武帝丹神

    一代丹道大宗师卫长风,在炼制九劫生死丹的时候遭遇大劫身死丹灭,却不想千年之后在一位同名同姓的卑微少年身上夺舍重生!这一世,他要填补前生所有的遗憾!这一世,他要重炼丹神,再成无上武帝!这一世,他要傲视万古大陆,笑看风起云涌!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暮冬

    暮冬

    冬,唯一喜欢的就是那耀眼的白,透到骨子里的寒冷,不由得抱紧自己,让自己感受到一丁点温暖,仅此而已。在这座城我们注定是要有纠葛,我曾捧着一束白色风信子走在冬夜,路,并不漆黑,那抹刺眼的白还是在,我把风信子留在你门前,你却始终没发现,也许风信子早就和雪融为一体。再也找寻不到。25岁,我们所约定的界限,你未嫁我未娶,我们就在一起。从来就没有过一帆风顺的事情,终究,离别,伤害,一件一件在我们之间产生,将我们越拉越远。也许我们只会各安天涯,从此不见。亦或是我们谁都割舍不下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代生王妃

    代生王妃

    世俗的眼光,她是个好人,却不长命,年纪小小就成了地府的鬼差,得人缘是她的错吗?连撒旦也看上她?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不愿意活的人可以代她而生。可是,老天眼未免太不长眼。这副破身子她真的能活八十?运气不好也就算了还碰上一个霸道到无以复加的男人成了他的妻却连个婚礼都没有他冷漠,他残佞,他阴寒,为何在遇到她时全变了样?~~~~~~~~~~~~~~~~~~~~~~~~~~~~~~~~~~~~~~~~~~~~希望亲亲们多多支持....投票方法:先去“会员中心”注册一个普通会员,然后按“内容简介”下方的“投票推荐”,每天可以投三票,如果你是会员,那么你就有九票可以投给同一个作品。喜欢的话可以把作品放入“放入书架”,这样就可以随时看了,不用每次都找的很辛苦!希望亲亲们,看着喜欢就多多砸票,多多留言..那是给逍遥写下去的动力....真的万分感谢一直支持逍遥的亲亲们.....~~~~~~~~~~~~~~~~~~~~~~~~~~~~~~~~~~~~~~~~~~~~逍遥作品:替身娘亲:(已完结)毒尊恋月:(已完结)代生王妃:(已完结)狂暴夫君:(已完结)首先呢_谢谢亲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城主·闲妾逍遥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换夫新娘近期才开的,现在才来广而告之一下下各位旧雨新知有兴趣可以挪动脚步前去看看哦。奉上文的地址:城主·闲妾:换夫新娘:~~~~~~~~~~~~~~~~~~~~~~~~~~~~~~~~~~~~~~~~~~~代生王妃人物模型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哦:http://m.pgsk.com/album/view/7dH0ZkJAK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