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精美稳固的东西在这种状况下都会解体或动摇,对高度发展的文化来说,确是极不愉快的状态。无数的力量挤在一起,想有所作为,可是却看不到充分的规划与确实的方向。许许多多的力量都被投入没有框架的空虚中。因此人类生活仅止于对人类生活的要求,向往地伸出手而已。这是目前的状况。在这状况下只有混乱的探讨才有力量,并且自以为创造力已经获得了发挥。其实,杰出的技术能力和惊人的冷静技巧完全没有内容,只能人云亦云,而且因为内在空虚,根本无法说出一句认真的话。于是,生活和行为对我们而言只是游戏,游戏即使可让人兴奋,却一无所得。
这种人类生活的分裂造成了人类本质的四分五裂,这种现象也应该加以考察。毎一个人常由个性、生活状态和职业决定了他的态度,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方向,因此形成许多党派,一切问题遂从这种党派立场处理。于是,内在共同体消失,性灵在接触外界的压倒性潮流中,难免陷于孤独。如果几千年的努力所产生的精神气氛无法缓和这种纠纷,又如果人的共同语言无法掩盖实际上的分裂,我们便得活在内在各不相同的世界,这世界会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而日趋狭隘,最后每个人大概都只有住在自己的私有世界中。为了超越这种精神的无政府状态,逼迫我们最强烈的力量就只有这种无政府状态的产物一孤独化了。
这种状态无可避免地会导致精神生活的低落,难以长期忍耐。精神生活对人类来说未必是舒适快意的所有物。人类的精神生活违反自然,反抗日常性的琐细影响,极力想贏取自主独立,而且必须不断护卫此一自主独立。如果精神生活本身发生大分裂,它就丧失了向人类表示敬重之意的力量,只会听从人的见解与嗜好,如何能赢得独立自主呢?人类生活要提升自己,获得内容,具有伟大性,不仅须要有涵盖一切,富有生气,又有结合力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像有机体那样有纠正其动向的抑制力与反对力。可是,前述的精神无政府状态既无目标,亦无抑制力,这种路不能再走下去。这种精神危机如果引起反作用,一定会通往破灭之境。由此可知,我们的时代是怎么样的“不信”时代了。这种不信并非只对宗教教义而言,也可用在人类本身。这是患矮小症、否定病的时代,也是与一切伟大技术能力无关,令人觉得人类性灵卑微无价的时代。在这时代,虽然喋喋不休谈论人类生活的精美快乐,其实却感受到忧郁的重压,并且深深觉得生存的无意义。
我们即使认为这一切具有极大的意义,仅此也不能说是现代的一切。如果没有其他的事象在现代发挥作用,现代怎么能完成那么伟大的工作,并且在这一点上远超过以往的时代?现代怎能洋溢出在我们四周触目可见的强大的活动力和无休无止的努力?现代竟然如此强烈、如此哀痛地感觉到它的损害、它的四分五裂、它的不安定化。这种感觉已明确显示:这种状态绝对无法完全征服现代,其实,在所有时代的纠纷里,有一种印象不仅不会消失,反会日益强化,这印象显示,在一切时代的斗争与混乱的背后常有较本质性的人类生活存在;这种人类生活也在这纠纷中追求自我,因此而拥有力量与热情,可是在此并不能充分发现自我,从而目前只能指出界限,而非克服界限,并且有如创造开始前的水上精灵一样漂浮不定。
过去的解决方法对我们而言并不充分,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丧失了感受真实与伟大的心灵,一如过去的赞美者所指陈的那样;而是因为精神生活的世界史处境巳经提出过去来不及提出解决的要求。例如我们引以为苦的对立确实不是最近的事,仔细看来,在过去已经存在。可是,这种对立对我们来说已经变成难以调和的冲突。因为我们会从历史观点思考,会比较各种不同的时代,会更尖锐地观察人类生活形成的独特面与不同点,而且也比以前怀着更热切追求统一的期望,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中世纪那种只安排各种不同形体,巧妙理出秩序的局面,非彻底追寻内在的脉络不止。我们的能力并没有缩小,只是课题越来越重大。而且,这课题对我们实在是过分沉重的负荷,人类生活的解体才日趋显著。然而,课题并非从外而来,勿宁是源自我们的本质,借以证明这本质的伟大。我们的意志和能力显然不相称。不过,只要这意志诚实有力,就可压低秤盘。其实,现代并不缺乏这类意志。
现代的内在状况极端不成熟,含有非常多矛盾,决不能轻视。过去的任何时代都不曾像这一时代,具有如此丰富实现人类生活的可能性,如此强有力地使此一可能性互相作用。任何时代都不曾像我们现在这样广泛地提出人类生活的问题,而且这样热心地加以处理。在已往的时代,怀疑和斗争都不会侵犯某些基础状态,都停留在共同领域裏。只因为如此才不显得严重。可是,到现在已经没有一样东西不能动摇,因为我们想把思考与行为放在比以前更强的自主性和自己的经验中,因此常提出较大的要求。现代的视野辽阔;现代的自由允许所有人寻求自己的道路;现代也提出深化人类生活使它更加牢固的要求;现代有向任何意欲脱离混乱的人敞开胸襟的心向。这些现象都不能轻视,在此显然已产生出一大变革。如果以前的主要运动在追求扩展与扩大,那么,现在对统一与集中的要求显然巳曰益增长,整体而内在的人类问题也再度获得根源力,撼动了整个文化世界。把这运动视为己物,尽其全力,往前推动,最为重要。这样才能获得一种信念,相信将人投回本质的最深处才能使生活显得充满生气活力。
可是,这时候,努力的目标为何?这从纠纷的性质可知。对人类生活的解释已发生混乱,生活本身也分裂成各种潮流,原有的形态已被撕裂。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必须有超越纠纷的人类生活,也就是说要达到抵抗散乱、对所有个别成长能判断其是非的生活。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超越现在的状况前进、提升。可是,我们努力趋进的新事物自始即属于我们自己的本质,老早就开始活动,否则它无法完成我们所期待的。它所以成为新事物,是因为它慢慢跃出前景,能够掌握全局。而且,只制造出一些可以满足我们的结合物,并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显明一种局面,并就一个事实问题下决定。这里所说的局面是指把人类生活当做一个凝聚、概括、又居于优势的整体。这种局面无法轻易获致。因此,要确保这新事物,我们必须从内部萌发出这种事物,在我们的根源处便它发展。除了人类生活的自我省察和自我深化以外,已经无路可走。因此我们要努力凭借这种自我省察以臻建设之境,不能只停留在批判层次上。我们过去的考察已经逐渐明朗化,可见这种努力并非无益。深刻的精神危机的确已经逼近,在目前状况下,不能静静等待,必须进行两者择一的选择:其一是尽管外在有成就,内在却越来越堕落;其二是寻求精神的自我提升和克服抗拒的勇气和力量。人类当中,未失去青舂气息的人大概会选第二条路,这是确实可期的。就这问题而言,青春不能用年龄来衡定。
精神生活的基本性质
人类新生活的出现
人类的生活完全在自然内部展开?还是超越自然以展现它的独特性?这问题必须是自我省察的起点。无可置疑,人类在内在方面是属于自然的。自然不仅从外面包围人类,也深深契入人的内心生活,因为内心生活可以说是“存有因素”并存与聚合的一部分,而这些存有因素已广泛显化为自然现象。既然这样,内心生活充其量只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已。所有的刺激都来自外界;一切活动亦都指向外界。这过程虽然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但是如果更仔细观察人类的状况,加以更明朗的体会,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内心生活不仅如前所述,还往往在它的主要发展——亦即在认识、情感与努力中破除了自然界所划定的框架,与自然对立,而显示出其独特作法。这种现象并非只限于个人,其实在人类集合体,或在共同劳动中,都充分表现出来。
自然领域中的认识,是各别印象的结合(亦即联想)。这些印象的绵延与累积会产生某种意义的组织与一种经验,但其间有各种程度的差异。观察动物生活会发现:动物越高等,组织的联系性越广大,就越复杂,因此知性也扮演更大的角色,可是,不管发展到何种地步,与人类用于联想过程上的思考相比,仍有极大差距。由于能够思考,人类才能使自己挣脱环境,同时以超越一切印象的聚合来显示自我。人类能够以思考的存在体跟整个环境相抗衡,考察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他的心灵借此证明了内在独立与自发运动的能力。
于是,学问——共同事业的成果——基本上就与日常生活显示的各种表象混合物有所不同。由于人类把生活奠基于思考,生活才能成为自己的作品。因为表象的结合会变化,所以表象常常随意把我们抛置各处,并且为了它的依存性与偶然性,决不会支持文化事业。思考要达到这种独立,必须超越一般的并存状态,以描绘整体图像,借此涵盖所有个别因素,从内在统合这一切,给整个领域定下组织与阶段。因此某概念的成分,亦即标志,应该从整合的统一接受更细微的限定,才会产生出有系统的秩序,活动的大复合体才得成立,整体的思想在个别的特殊位置中也可以活动。在此,生活的结构便与一般结合完全不同。最后,由于思考已经十分明显,思考才能从主体及其处境来区分事物本身存在的领域,显示新的生活状况。可是,事物本身的领域起初即以完全不同的事物与人类对立,人类却拥有它,并尽量使它服从自己。在这对事物的努力方向中,生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状况,必须超越这状况,从内在提升自我,扩大自我。我们曾一再提到,事物对人类永远是闭锁的,但人类却不知疲倦,努力而焦虑地想去认知事物。人类看来似乎不会放弃这条道路,即使放弃,也是因为意识到我们的表象圈外有我们无法企及的真理,才放弃。这已显示,知性(智慧)在本质上与表象机构完全不同。否定也指出问题所在,显示已跟问题站在对决的局面上。
人类的感情也一样,显示出不断前进的运动。人类的感情不像动物的内心生活,只求官能上的兴奋。它源生于内,而萌发出内心所独有的运动。这种感情产生时,即使肉体上的情绪能与之共鸣,在根本上也与一般官能上的情感不同。人类追求幸福的努力与官能的快感是多么不同!而且常常与后者对立。其次,就我们人类而言,如说感情并非结束于快乐和痛苦的各别兴奋中;倒不如说,活动和创造都全力在追求生活的整体状况、满足和喜悦的状况。这种整体状况对个别体验的评价常发挥作用,给它们种种不同的价值。人类的幸福不能用已知的快乐量来测定,就是在外表上没有喜悦的严肃时代,人们也可以有生活的喜悦。然而,现代即使享乐多如山,也无法防阻内在的空虚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沉不安。最后,感情可以从结合个人状况来解放自我。它可以借爱和同情来增进对他人境遇的关心;也能够沉入事态的正当性与进展来汲取喜悦。于是,爱与同情便成为各种伟大的世界宗教的推进力,对事态也可以唤起内在的喜悦,否则人类的活动势必无法臻及它实际完成的伟大与声势。这样看来,这个被视为独特的东西已使人走向超越微小自我的道路。
欲望的领域也显示了类似的运动。在人类的意欲中,人努力地想超越自然本能的阴暗冲动;行动对外面侵入的一切事物也取得独立与优势。人类社会因为对抗自然,筑起文化才获得这种独立。人类不会心甘情愿受命运摆布,会试图亲自去应付命运,也能自己提出要求,并且贯彻到底,这才是人类社会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立要人把个别的努力统合于内在的统一。个别的努力任其混乱,或并列存在,并不充分,必须从属于一个主要目的。为这目的而获得的成就决定了所有不同起点的位置与意义。我们在国家和社会内互相合作的时候,都想超越各种不同的个别成就,以展现一个整体状态。在这整体状态中,人会因一个完美的事物而满足,觉得幸福。没有这种整体状态的理念与希冀,所有努力绝对不能倾心于一个完美的人格。这是现代宗教、政治与社会的斗争所明白揭示的;也是所有漠视原理问题的中间派所遭遇的危机。尝试正确了解至高之善,会出现一种要求,那就是希望超越主观状态,给生活更多的内在广延性,因为人类的幸福如果只限于一般的快乐,即使这幸福是整体的,对我们也太卑微狭隘。精神劳动臻至顶点时,经常会让人倾力为生活定下一个目的,借以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伟大,以免为一般的快乐与利益拼命。
这三方面的活动都显示出内在生活的独立、整体的形成与人类超越主观极限的努力。这些显然不是自然的延长,毋宁与自然断绝关系,掌握了新的起点;甚至是生活的倒转。其中出现的目标与路程、精力与运动,都因整体至整体的活动,及其内在性与反自然的独立性而变成全新的东西。从自然方面来看,这一定像奇异的谜。总之,其中显然已出现新的生活阶段。这新阶段在个人、国民、时代、甚至人类的整体中究竟能实现到何种地步?这是另一个问题,可能伴有许多纠纷。然而,这种纠纷都不能使“出现新生活”这个事实发生动摇。而且,此一新生活一点也没有因其独特性而使现实简明化,但这也不至于成为新生活的负荷,因为使人类尽量简明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真理。真理即使不便,依然是真理。如果有些自然科学家因为许多现象不能兜收在过去的概念与理论的架构里,就把它抛弃,加以漠视,人们对这类科学家会抱持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