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高尔基曾说: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但何谓快乐,快乐就是一种内心满足的感觉。常言道:知足常乐,也就是说懂得满足才会有快乐的感觉。一个人心情好,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你会感到蓝天更蓝,阳光更明媚,空气更清新,似乎一切都充满希望。此时,你肯定是快乐的。如果心情不好,再美的山光水色在你眼里也变得暗淡无光。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只有心态好,才会有快乐的基础;只有心态好,才能寻找并发现人生的快乐;只有心态好,才能感悟并享受人生的快乐。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也同样会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天,一只鸡在到处寻找食物,忽然,它在一堆杂草中发现了一颗耀眼的珍珠,但它并不高兴,反而很惋惜地说:“珍珠啊,假如你的主人找到你,一定会非常高兴的,你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我要找的是食物,而不是你,你对我来说,还不如一粒米对我的意义大呢!”由此可见,快乐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能够使你快乐的事,并不一定会使我快乐。
一位作家曾说:“多数的人对快乐的定义,在于不断的追寻,希望成为梦想中的自己。对于这些不幸的人们来说,快乐是彩虹的彼端,是整壶的金子。他们花了大半辈子追寻彩虹,但他们从没有发现阴影正亦步亦趋地追随。因为,快乐是该往内心去寻找。”
但是,快乐也是有好有坏的。试问一下,仅是情感上的愉悦就可以让人满足吗?那么吸毒的人呢?也许他们在吸的那瞬间是满足的,是快乐的,可那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正如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Branden)所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是的,我们需要快乐,需要健康的快乐。在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我们所要的快乐,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的状态,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情绪上的起伏,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悲伤等负面的情绪,这都是正常的。既然我们有情感那么就要去体会,没有谁能永远保持不败的状态,难过时,我们就要发泄情绪,因为发泄也是寻求快乐的一种方法。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也许也需要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生活才会是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
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或是波折,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克劳德曾说:“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机会,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他们。”维克多·E·弗兰克尔(因其犹太人身份,二战期间曾遭**逮捕,在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在其《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
“可以肯定地说,人对于意义的寻求可能引起内在的紧张而非内在的平衡。然而,这些紧张是精神健康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尼采的话存在着许多的智慧:“知道为什么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我们的基本需要。泰勒博士将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认为,对幸福的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第12课)有目标就有意义
有一年,美国哈佛大学对部分智力、学历等条件都相差无几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积极进取,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包括一些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不断地实现他们的短期目标,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绩,但生活还算稳定,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是最消极的一个群体,碌碌无为,怨声载道,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有很多人以为考入哈佛或者其他一些名牌大学,然后顺利毕业,美好的人生就算是开始了,梦想中的一切就可以飘然而至了。其实不然,并不是每个哈佛学子都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有些人把考入哈佛作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哈佛告诉学生,人只要活着就一定要有梦想,有长远的目标,正如一个人要去远行,如果没有目的地,他就永远无法到达。
所谓的目标就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千万不要把别人的目标当成自己的,那样没有意义,即便是达到了目标,自己也不会快乐。很多不如意的人,其共同特点就是缺乏明确的目标。这些人心中似乎从未有过梦想,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获得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没有热情,也没有信心,遇到困难消极对待,就像是野草只知随风摆动,不知何去何从。试想一下,像这样没有梦想的生活,又怎么会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心中有一个可实现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没有人愿意偷懒,只不过他们欠缺诱人的目标,激发不出他们的干劲。”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除了虚度生命以外,还能拥有什么呢!
现在,自己冥想一下,是否能马上说出自己的目标呢?你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对于这样的问题,你感到困惑,那你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先去确定自己的目标。
德国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普法战争爆发以后,法国开始使用氢气球前来德国侦察敌情。那时,还尚未研发出高射炮,德国人对这些在头顶飞旋的庞然大物感到非常恐慌。而齐柏林见到此情此景在心中暗自立定志愿:“我一定要发明足以与氢气球抗衡的飞艇!”
明确了自己目标的齐柏林,辞去了自己原有的各项职务,一心一意地从事飞艇的发明!
但是,研发飞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可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很快,生于贵族之家的齐柏林就将自己所继承的庞大遗产,全都花得一干二净了!
齐柏林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试着向德国政府寻求补助,却不尽如人意,德国政府不愿给齐柏林任何资金。此后不久,齐柏林又有了个新想法,“组织公司!”果然,齐柏林得到了工会的援助,集资50万马克,创立了公司!
然而不幸的是,1900年的试飞失败,导致工会不愿再出资支援他!
但是齐柏林仍然没有放弃,他又换了种方式,改以“募款”来筹措自己所需的研发费用。
5年后,齐柏林研制出的第二艘飞艇,依然没有成功。更不巧的是,齐柏林夫人正好过世,他面临着双重打击。但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止齐柏林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决定加快第三艘飞艇的研制!
这一次,不仅齐柏林研制的飞艇终获成功,而且,德国政府得知此事后,也立即拨款给他,作为研发资金的补助,并授予他黑鹰勋章与伯爵爵位。齐柏林也被人们尊称为“飞艇之父”。
在齐柏林最开始为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似乎成功很渺茫,而且还遇到了一次次的失败。但幸好,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所以齐柏林始终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并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任何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都是源于明确的目标,每个人都要牢记这句话,并且经常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是否正在为了什么而努力着?”目标就像是一张蓝图,它无需呈现在纸上,但它必须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这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无需让别人看见,但至少我们自己得能看得见。
在美国的一个海洋馆,有一头重达8600千克的鲸能跃出水面6.6米,而且还能为游人表演各种动作,人们对此感到很震惊,迫切地想要知道是怎么训练出来的。训练师告诉了大家这其中的奥秘:一开始,他们在水面上放了条绳子,使鲸慢慢从绳子上方通过,当它从绳子上方通过的次数逐渐多于从下方通过的次数时,训练师就会将绳子提高,但是提高的距离很重要,几乎只有几厘米,而且每次都只能像这样循序渐进。6.6米就这样被一点一点累积起来了。
这种把大目标细化后的小目标,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就是“次目标”,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仍达不到大目标,人就会产生消极的不自信心理,而变得懈怠。然而,如果是像这样分解成小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也会产生成功感,从而会为实现下一目标增加动力。
只要有目标,即使在别人看来很荒唐,或者说是不值得,但只要自己知道它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有意义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贫穷的深山里,住着祖孙俩,爷爷以砍柴来维持生计,为了能给自己建造一座结实的房子,他不辞辛苦地努力着。
他每天都带着小孙子爬到山的最高处去砍建房子用的木材,有一天小孙子很不解地问:“爷爷,咱们山下就有树,为什么还要爬这么高的山,走这么远的路呢?”爷爷说:“你抱抱这山下的树。”小孙子抱了抱,即使最粗的树,他也能一下搂过来,但他心里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到了山上,爷爷又说:“你再抱抱这儿的树。”小孙子搂了一下,几乎每一颗树,粗得都搂不过来。爷爷说:“既然想建一座结实的房子,就要用最好的木材,这可一点也不能马虎。”小孙子似乎明白了,看上去差不多的树,而且也都能建房子,但爷爷心中结实的房子,却是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不管别人再怎么不理解,但只要他自己知道,是为了心中那个目标,那就是有意义的。
是的,你心中的目标不是为别人而设的,是为自己。为了迎合别人和大众的口味而设的目标,不会有意义。目标就是这样,不论是大是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就会是有意义的。
每个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逐渐累加起来的结果。所以,只要你想实现目标,实现美好未来的人生,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像这样拾级而上,就可以轻松奔向成功的目标,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了。
(第13课)意义来自于使命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并且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千万不要因为偶尔的不如意或是不称心,就轻易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三毛在她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确实,只要活着就带着责任;对每一个爱你的人来说,只要你还活着,就是他们最幸福的事。如同我们没有选择生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因为,生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
那些深陷困境中的人也许会想:
“死了算了,这样自己就不会再痛苦、再忧愁了。”如果面临挫折选择死亡的人,就是没有责任感的人,因为他们自私,只想到了自己,从没为爱他们的人考虑过。陶渊明曾说过:“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确实,死亡,对于去了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但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将是无尽的痛苦。所以,无论你身陷多么糟糕的处境,你都不能用死亡来使自己解脱。而且既然活着,就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相信海伦·凯勒的故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她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在她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算是致命的打击,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导师安妮·莎莉文(AnnieSullivan)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交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我们不得不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来源于她的永不言弃,和她的精神。
她深知她为什么来到这世上,她曾说过: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只要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将全力以赴。
她的人生有了目标感,使她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当然,也许有目标或者实现目标并不一定保证我们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
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目标,比如得到好成绩、买大房子,当这一切都实现后,我们可能仍会感到空虚。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其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召唤”,即使命感。就像萧伯纳(GeorgeBernardShaw)所说,“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义。“真我的呼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创业、慈善、养育儿女、教书育人,甚至是做清洁。重要的是,我们选择目标时必须要确定它符合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爱好,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