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700000008

第8章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的思想(4)

南怀瑾说:众生的烦恼,是从无名妄想中生出;而佛陀的烦恼,是从慈悲心生出的。从自己的心性上说,佛陀并无烦恼。从慈悲上说,佛陀是有烦恼的。

在家修行的虔诚者是谓信者,他们是修世间法门,虽是方便法门,但因没师承授教,只好以经为师。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是不易做到的,时常陷于烦恼之中。又不知是由慈悲中生出,还是由心性中生出,这便是从烦恼中生出烦恼。

一日,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道:“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禅师回答:“有!”

信者不解地问道:“佛陀是解脱人的,怎么会有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

信者又问道:“若我修行得度了,佛陀还有烦恼吗?”

赵州禅师回答:“有!”

信者更迷感了,说:“我既已得度了,佛陀为什么还有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因为还有一切众生!”

信者还是不开窍:“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

赵州禅师回答:“已经超越,已无烦恼。”

信者最后问道:“众生既未度尽,佛陀为什么又不烦恼呢?”

赵州禅师回答:“佛陀自性中的众生都已度尽。”

下面还是一则有关赵州禅师的故事:

赵州从谂禅师居住的河北观音院,有座天下闻名的石桥。一位云游僧问赵州:“听说这里有座赵州石桥,巍峨雄伟,天下闻名,但我却只看到一座简陋的独木桥而已,传说中的赵州石桥在哪里呢?”

赵州禅师说:“你只看到了独木桥,当然看不到赵州石桥。”

僧人迷惑地问:“赵州石桥到底是怎样的?”

“度驴度马,”赵州禅师停顿了一下,、接着从容而坚定地说,“度一切众生!”

意思是说,有形的独木桥仅仅能度一人,而无形的赵州石桥却是以菩萨的慈悲心,默默地以身承受驴马践踏,普渡众生。桥的美丽不仅在于他的外形,还在于他的实际功能。当年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因为已经无用,曾经险些遭到被折毁的命运,后来被人类用作电视塔才得以保存,两个故事异曲同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佛为什么能成佛,而世间人类为何大多都最终被生老病死所困,最终痛苦死去,佛经中农夫超度的故事也许能为我们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邀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

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渡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从中得益。”

农夫不满意道:“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太太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好吗?”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你看,天上太阳只有一个,但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增加百千万倍,而且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我们每一个人,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故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想了想,看见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说道:“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

这个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老赵,他平时老是欺我、害我,能把他除去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忍无可忍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回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他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不曾减弱,反而和其他蜡烛的光亮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大。这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世间之人大都同农夫一样,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这条大愿人类孜孜以求,但由于自私,所以永远也无法达成了。

8.大公无私才是菩萨

中国文化也讲大公无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样才是大公无私,才是菩萨,否则,佛说即非菩萨。

南怀瑾先生指出:大公无私在中国自古有之,自古讲求。但真正做到的人实在太少,因为身处俗事,人人多少都有私心。而有些伪善之人有所企图的行善,是不会得到别人的承认的,被揭穿后还会显得吃力不讨好。

公元五百二十七年,梁武帝大通年间,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九月二十一日从广州上岸,梁武帝得知,急忙派遣使者把他迎接到首都南京。

一见面,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我自即位以来,大兴佛事.造寺庙、译佛经、刻佛像,供养的僧侣不计其数,可以给我算多少功德呢?”

达摩坦然答曰:“并无功德。”

梁武帝大惑不解:“做这么多事情,还一点儿功德也没有?为什么?”

达摩祖师答道:“你所做的都是世俗的小果报,谈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圆融的智慧,最纯净的心灵,它存在于你的内心。你怎么能用世俗的方法企图从外面得到它呢?”

达摩见梁武帝还是不能参悟禅机,便渡江到北魏去了。后来,梁武帝想派人去追,为时已晚。

菩提达摩:原名“菩提多罗”,佛教的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出生于南印度贵族家庭,据说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修大乘佛法,其师认为他已经通晓佛法大义,赐名为“达摩”;受其师之命第一个往中国传法,被奉为“中国禅宗初祖”。

据说,在释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之前,世界上就已经成就过好几尊如来了,而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七尊如来(包括释迦佛),我们习惯称他们为“过去七佛”。就在过去久远的第七尊佛——毗婆尸佛——涅槃之后,四众弟子将他的舍利子以七宝塔恭敬之礼供了起来,整座宝塔里里外外非常庄严。

后来,宝塔里毗婆尸佛的佛像金身,脸部脱落、缺了一小块,此时有一位贫女沿途在行乞,得到了一颗金珠,心里非常高兴,就想要发心将佛像的脸部补好。而迦叶尊者在久远以前这时候的前身是个锻金师,于是贫女便将金珠带过去,想要请迦叶尊者的前身为佛像金身修补。

迦叶尊者的前身在听到贫女的这种发心之后,欣然答应要将佛像补好,而且在恭敬的将佛像金身修补好后,二人更共同发愿说:“愿我俩生生世世都能结为夫妻,而且全身真金色,恒受无上殊胜的妙乐!”

就是由于这样的因缘,他们二人在往后九十一劫当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乐无比,而且每一世身上还真的都散发出真金色的光芒来,一直到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都还是这样子,并于这一世彻悟成就。

为什么同样是布施作佛事,梁武帝花费巨大地去做,反而被达摩祖评为“无功德”,但迦叶尊者与贫女只是用一小颗金珠去做,却能得到这么大的果报呢?

关键在于敬佛的“诚心”上。

梁武帝虽然做了很多佛事,但却经常计较、在意自己所做的功德多少,就是因为着于这样的一个“功德相”,而着相布施与着相修行,因此都不是真功德与真修行。而迦叶尊者夫妻俩,却是基于一片真心,想要把破损的佛像补好,是真心、恭敬地在做布施,因此“舍一得万报”,有很大的功德!

佛家布施如此,平凡生活中我们做好事如此,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更是如此。如果是真心帮助别人,不管是给予别人的一杯水、一个微笑,还是举手之间的搀扶,都是为善。相反,若是为了虚名,为了博得社会、他人、世俗的赞扬,即使是大手笔捐献,也只是作秀,只会令人厌恶。

佛陀曾说,众生看到别人布施做功德,为了名声、为了面子,就是倾家荡产也要花大钱来布施,但是当他看到一些贫穷孤苦的人,却对他们百般刁难与呵骂,还把人家赶走,连一分钱都不给他们,这种做法,叫做“颠倒作善”、“痴狂修福”,是“不正修福”。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怜的,因为他们花费了大笔钱财,却获福甚少。

如果有人以无量之身供养十方佛菩萨及声闻圣众,不如有人布施畜生一口之食,后者的功德比前者大了百千万倍以上,无量无边。

佛法讲求的大公无私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库房担任司库时,住持和尚戒公禅师因病服药,需用生姜作为药引。侍者来到库房取生姜,被宝寿禅师呵斥而去。戒公禅师知道以后,就让侍者拿钱去买些生姜,宝寿禅师这才把生姜给他。

后来洞山寺院缺人住持,郡守来信托戒公禅师介绍住持,戒公禅师便说:”那个卖生姜的汉子可以去得。”宝寿禅师便去做了洞山的住持。后来,禅门中就流传着“宝寿生姜辣万年”的佳话。

宝寿禅师爱护禅门公物,不拿公物增进私人感情;住持戒公禅师不以私利作好恶取舍,力推宝寿。一个公事公办不徇私,一个维护贤能重公德。千载而下,其人其情仍然熠熠生辉!

大公无私,在佛法的布施中是为敬佛无私心,虽行功德事,但无求“功德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说的是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我国宋代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和学者欧阳修就是最好的例子。王安石是史上有名的“变法派”。而欧阳修却主张循“古制”,两人经常因为政见不同而针锋相对,但廷堂之下,二人却是极好的朋友,私交不一般。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典型一例。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神奇的地球现象

    神奇的地球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江山谋:锦墨玄书

    江山谋:锦墨玄书

    他,容墨,当今宰相的二公子,沉稳内敛她,苏锦,前朝将军的遗女,复南派的二小姐,矜贵聪慧。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让他和她从此纠缠一生。一张神秘难懂的千山图有何玄机?一本人人求而不得的玄书又有何惊天力量?总是戴着银色面具出现的男子背后是什么身份?无涯苏玉和翩翩佳公子喻苏是什么关系?这些非同寻常的人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都不知道原来看似无欲无求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人也有着想要倾覆天下的想法,平常的淡淡然只是不屑一顾;虽从小丧失亲父但却有一个待之如亲女的男人疼爱的女孩,多情敏感,对待感情很理智不将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追求,她最后又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它给我们智慧的启迪,让我们抓住希望,对今天更加珍惜,对明天充满自信!
  •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介绍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增强农民生产管理的本领;二是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三是介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做出消费决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介绍饮食保键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如被盗的MP3、古堡疑案、湖心岛的黄金、猪宝宝被绑架等一系列大案。通过破案过程。介绍了一些动物的特征,螳螂警长是一个聪明而有知识的警长,他和有点呆笨的助手狒狒警官破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案件,使读者对动物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并附有较为专业的心理测试题,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
  •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一场邂逅,打开了一个孤寂的心扉,是你让我逃离了围城般的寂寞。那场不快的恋爱之后,上天赐你予我,就这样我们邂逅青春的花季,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一场苦恋,让我们许下了一场生死不离;无数的劫难,注定了你会让我为你穿上那件女人为之痴迷的嫁衣;想想一晃而逝的日子,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前世恩怨烽火再起,今生的儿女情长,熟知仇恨何止?爱情在你我左右徘徊,生活在激发着我们的志,每一天都在不停的探求,探求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下一秒
  • 嫡妃不好惹

    嫡妃不好惹

    满怀欣喜赴约,没等到心上人,却等来一场精心安排的刺杀。银月国女扮男装的太子上官青染,伤心绝望之际,被心爱之人毫不留情的挥掌打落万丈深渊。再次睁眼,悲伤退去,眸底寒光乍现,让人望而生畏,她已非原来的她……纷争不断的皇宫,阴谋重重,负心男子虚情假意,无情利用,后宫嫔妃挑衅、嘲讽,设计陷害,无人知晓,她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漫不经心的弹指一挥间,掀起阵阵血雨腥风:欠我债的人,我让你们拿命来抵,欠我情的人,我让你用一辈子的痛苦来还!本文女强+宫斗+宅斗,总之一个字‘斗’。斗斗更健康,越斗越销魂,外带斗倒所有敌人!推荐自己的文文:《重生之侯府嫡女》:《洛王妃》:《罂粟妃》:《狂妄邪妃》:《冷心弃妃》:推荐好友女强文:宁儿:《楚王妃》
  • 做你的守护天使

    做你的守护天使

    现在佐佐木江美子在医院里面好像是一名十分有名气的大夫,即便好像是佐佐木江美子的性格十分的适合医生的这个行业,可好像是真正让佐佐木江美子下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的人,好像是二介堂亜栄琉,就好像是然而也是因为二介堂亜栄琉,才让佐佐木江美子这么死心塌地的投入到医学当中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