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700000006

第6章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的思想(2)

长生看着恶王打呼的丑恶嘴脸,心中的复仇之念再度萌生,不由得又拔出剑来。但一想起父亲的遗嘱,手又软了,再次把剑插入剑鞘。

恶王第二次惊醒,浑身冷汗淋淋,说:“我又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

长生说:“一定是山中恶鬼们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恶王就又躺下。长生见恶王渐渐熟睡,心中挣扎,第三次拔出剑来,但想来想去父命不可违,最后他长叹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杀掉恶王了。

这时,恶王一下子蹦起来,对长生说:“真奇怪!我又做了个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说原谅我了,再也不来杀我了。”

长生站起来,对恶王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到您身边来,本是想杀死您为我父亲报仇;但我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不准我报仇。我本想违背父亲的遗嘱,将您杀掉,但想到父亲临终时殷勤恳切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不听他的话,所以把剑扔在地上,决定不再杀你。我今天虽然不杀您,但今后也许会恶意再起,又来杀您,这就会使我犯下不听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现在把一切告诉你,请您杀了我吧!这样,您从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恶王愣住了,这样的结局,他万万没有想到他顿时,又感动,又后悔,说:“我做事糊涂,不分善恶。你们父子俩行为高尚,仁至义尽;而我行事残酷,还毫不自觉。今天,我的命本来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怀仁慈,牢记父亲的遗言,不来伤害我,我真是感激不尽。现在让我们回城去吧!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长生说:“我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这里的地势我再熟悉不过了。”说完,便领着恶王出了山林。

大臣们一连找了他们好几天,此时见两人平安归来,都十分高兴。

第二天,恶王准备下令宴席庆祝平安归来。在宴席上恶王问群臣说:“你们有谁认识长寿王的太子长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认识长生,有的是长寿王的旧臣,本来就认识长生,也知道恶王身边的年轻人,明明就是长生,但他们都受过长寿王的恩德,惟恐说穿了,长生性命难保,因此也个个都说不认识。

恶王指着长生说:“这就是长生啊!”说毕,恶王站起身来,郑重宣布:“我今生做的错事很多,而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杀了长寿王并侵占了这个国家。从今天起,我回到我自己的国家去,这个国家就交还给长生。我将与长生结为兄弟,以后若有其他国家敢来侵犯,我一定前来救援。”

不久,恶王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国。

从此,两个国家相互通好,和睦往来,人民也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

在当今社会,恶人自会有法律治裁和惩罚。但如果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大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不要一味纵容,我们大可以借此机会,宽恕他并教化他,人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理应相信,教化力量的强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都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量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科学家,他用相对论的学说,阐述了世间事物的运动规律,攀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不仅用平易的语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品,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说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恐怕有许多人不理解,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也有道理,人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指导下生活,自己并没有过多的自我意识,长大了又为生活、婚姻、儿女所累,努力拼博,也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他工作的成就,也是不自觉的造福于整个人类和社会的,爱因斯坦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一个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敬仰他的同时,他身上如此高贵的品德不就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吗?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自己不会有多大损失。相反,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以此类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理由只是丑恶而不美好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充满物质欲的众生,我们宁愿相信,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和每一个犯罪的人,都有他不得以的理由。以恶治恶,只能恶性循环。不然,我们为什么总是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呢?

4.真正的布施

真布施是舍掉自己舍不得的,是一种自我牺牲。譬如说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能够治好你,我愿意砍掉给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布施。所以以身布施,非常难。

南怀瑾先生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说佛时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我说我什么都不“叫”(教叫谐音),为什么呢?我没有资格当佛教徒,因为我没有办法以身布施。

世界上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所行的真是菩萨道。我告诉大家,二三十年前,我在基隆的时候,一条船在海上碰到了台风,那是海军拍卖掉的旧船,快翻了。一个有肺病的人在船上,水手拿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看见一个女的抱着一个小孩子,在喊救命,就把救生圈套上了母子两个;自己就不要了。那个船员一上来看到,急得不得了,东找西找又找一个救生圈丢给他;他一转身,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找板子东找西找,很危急的时候,他又把这个救生圈给这个年轻人了。他说你年轻还有用,我又老又病,没得用了,最后他牺牲了。这个就是菩萨,在危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

所以我说我不是佛教徒,不能以身布施,你假使多跟我谈一下,我就不高兴了,心想怎么搞的,尽讲,我都累死了。这就是不肯以身布施,对不对?假使有人家要你帮忙,多跑一点路,唉呀!我那么大年纪,还给你跑,这也是不肯以身布施。所以真正学佛,以身布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布施两个字不可以轻易谈,你说这里出十块钱,那里出一百块钱,是布施吗?你是算过的,这一百块钱拿出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八千一万在身上;那不算布施。只有自我牺牲去助人救人,才算是真布施,所以真正的布施之难,这一点需要注意。至于有些人布施了一点钱,还希望留下一个名字,走过来看看,啊!我都布施了,怎么还没有名字?那个不是布施,而是施布了,布施倒过来了。所以学佛要了解布施之难,真布施需要真放下。这里谈布施没有提到钱财,只说以身布施,这样一个人,无始劫来以身布施,这个功德当然很大。

佛说,假使有一个人,拿自己的生命布施,经过无穷无数的时间,只有布施,不要求收回来,这个人福报很大。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学了《金刚经》的法门以后,做到“信心不逆”,这一点是重点,彻底相信金刚般若波罗密大智慧的自性自度的道理,信得过自心自性;光信还不行,信心不逆,没有违背,这个人的福德超过前面以身布施的福德。

信心不逆是很难的,许多人佛学的道理了解很多,但在行为上,做人做事上,都与佛法相反,都是违逆。譬如说劝人家劝的比唱的还好听,唉呀,放下,看开一点……他自己放不放得开?你马上逗他一下,他就看不开了。这就是信心有逆。要做到信心不逆,不是理论而是绝对的信心,这样去修行,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讲的专门以布施为功德的人。更何况还有人对《金刚经》的佛法,广事宣扬,乃至古代没有印刷,只有抄写,受持,接受了,照这样修持,每天读诵,为人家解说这个道理;这个福报比前面的还要大。”

以身救人,难能可贵,那么以身饲虎就更是佛家所倡导的大慈大悲了。

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国家,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佛家慈悲心肠。

有一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丛林游玩。国王久住深宫,很少远行,没多久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他们为了尽兴,便摆脱随从,钻入深林。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们!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小虎喂奶。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点点头,深表同意。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大王子说。

小王子追问道:“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二王子肯定地说:“当然了。但如果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却是不能复活的!”

小王子的慈悲心油然而生,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小王子跟着哥哥们走向父母的营地,突然,他呲牙裂嘴地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内急,随后就来。”两位哥哥,一边嘲笑弟弟的怪模样,一边慢慢向前走着等他。小王子回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着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知道老虎也有慈悲之心。他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着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青!弟弟!”

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刚才的举动,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副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再说国王和王妃休息时,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对国王说:“我刚才做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孩子,我梦见三只鸽子里,最小的那只被老鹰捉来吃掉,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青出什么事了?”

国王赶紧命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父王一见两个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王妃顿时晕倒在地。国王急命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王妃和国王抱头大哭。

这时,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因功德无量投身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五个世界,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摩诃萨青王子心感他们的愚昧,决定教化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国王和王妃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才规劝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出生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白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王妃无法理解:“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可我们身为你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痛苦呢?”

王子看到双亲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了。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回宫后,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王子的尸首厚葬。

人生在世,生命是最重要的,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身体在,就有希望。生命没了还能做什么?而佛家倡导的真布施就是连最不能割的生命也要割舍,以身布施方成大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不能如此,但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总还是可以做到的。

5.慧命教育

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养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因为那是帮助一切人生的精神生命,所以简称为慧命。慧命就是智慧寿命的观念,属于慧命教育,所以它的功德特别大。

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仅点明了老师的伟大和高尚,也说明了老师责任的重大。灵魂即思想,思想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教育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怀瑾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教化帮助的弟子之众,一般老师都是比不了的。《优婆夷坐树下寂静调伏经》上就记载了类似的一则慧命教育的故事: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是位功道高深的佛教忠实信徒,很有名望。

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住下。

婆罗门尼的几位弟子外出化缘、拾柴回来,一进罗园,看见一位女居士端坐树下,面容祥和舒朗,心凝神注,一副安宁寂静、超然世俗的样子。弟子们很是惊叹佩服,赶紧上前施礼,恳请女居士赐教。

于是女居士便跟这几个年轻弟子侃侃而谈。她说古论今,讲法释道,还勉励她们潜心修研,必能获得真知。

几个弟子听得频频点头,心服口服,她们从来没听过这么中肯切实的教诲,这么高深而又平易的事理,都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机遇,因而对女居士越发尊敬,越发感激。

弟子们听了教诲,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女居士,背起柴禾,高高兴兴到庵里。一见师父,就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师父,咱们罗园里来了一位姓瞿昙的女居士,是位道法高强的人呀!她特别善于讲法、说道,而且善解人意,句句经典,指点迷津啊!”

婆罗门尼见自己的徒弟们如此崇拜那个刚来的女居士,心中一动,就势吩咐道:“既然她这么深刻高强,这么值得你们讨教,那么,就替我去跟她说,请她明天到庵里来吃饭吧。”

女居士听了弟子传达过来的邀请后,依然平静地坐着,没起身,沉默不语。第二天一早,婆罗门尼坐在正堂上,堂门敞开,远远地就看见女居士身穿素衣,手持钵盂,信步朝尼庵走来。

婆罗门尼叫弟子给女居士添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吩咐上菜开饭婆罗门尼只顾白吃自喝,对女居士既不谦让,也不关照,似乎并没把她当作自己请来的贵客。女居士也不怪罪,自己照顾自己,吃了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阴阳师:最好看的妖怪小说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超值金版)》趣味盎然,具有很强说服力和启发性。如果你希望命运出现转机,享受成就事业的快乐,那么请你遵循《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超值金版)》提供的意见和技巧,剖析自身的性格,剖析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重新检查自己的经营思路,将你的优点发扬光大,摒弃那些陈旧、固执、不合时代发展的缺陷。从此,你将成为一个面目一新的人,你的人生、事业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局面。
  • 不要丢下相公我

    不要丢下相公我

    宠文,绝世宠文,亲们记得收藏一个哈!大么么。《盲妃十六岁》【宠文,甜蜜一对一,无背叛,无虐身虐心。】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
  • 天机悟道

    天机悟道

    张振宇自小研习易经,以卜卦算命为生。一日机缘突至,张振宇得练气士之法,自此踏上修炼之道。奇遇不断。先得先天灵宝,后得祖巫传承,空间神通纵横宇宙。盘古授过艺伏羲讲过道。断天机、测未来,仙神各界来去自如。各种奇异的生物,各种未知的文明,盘古世界之外尚有大道世界,无尽的世界之中,张振宇探索无上大道,见天地奇观,最终之道,道在何方,是否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一切都是未知........
  • 爱,非爱

    爱,非爱

    周身散发着熟女魅力的女主,尽管拥有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更加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事业有成,更加渴望真挚的爱情!从始至终,进退维谷。他已有家室,他们并没有发生肉体关系,从而发生了一段比《山楂树之恋》更纯美的爱情!男主成熟稳重,仅限于精神恋爱!最终,在商场上叱诧风云的男主AB与已为人妇的女主伽罗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相遇,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可他在爱情面前却迟疑不决,而是各自回归了自己的家庭。但家庭生活另他苦不堪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萌宝无敌:带着老娘闯江湖

    一招穿越失忆了!还好被高人所救还学到一身好功夫。为了探寻自已的身世,雪鸢离开了师父一个小姑娘踏足江湖。终于知道自已的身份,原来她是魔教教主夫人,而且还生过孩子。这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多了一个老公和儿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迟到三天入学的沐之蓿,在湖边偶遇了弹琴一流的美少年秋旭衣,她赞美他的琴声,却被对方误作是搭讪女,为摆脱韩国金妍儿的纠缠,他竟主动吻了她,一条‘交往’的短信,使她扮演成他的女朋友,恰就在她迷茫进入角色时,一张艳照意外出现……后来在她生日那天,那场熟悉的血腥味,再次勾起了另一段歌星爱情的记忆……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