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2600000014

第14章 一千打(1)

大卫崇尚自我奋斗,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样,是个全神贯注的人。当滚滚人流冲向北方淘金时,他就在鸡蛋上打主意了,他要全力以赴使这个点子成功。他粗粗地估了一下,这笔冒险不下于发现了一个闪光的金库。就算一打(即十二个——译者注)鸡蛋在道森可卖到五块钱吧,这样的估计是合理的。那么,要是进了这座“黄金之都”,不用说,一千打鸡蛋准能卖到五千块钱。

当然,开销也是要算的,他想得很周全,他是一个细心的人,精明,会算计,天生一个理智的脑袋和一颗不易激动的心。按一打一十五美分来算,一千打鸡蛋的成本不过一百五十块钱,在超级暴利前,就不足挂齿了。假设,就假设这一趟他大大地“潇洒”了一通,人同鸡蛋的运费总共花了八百五十块钱吧,那么,等最后一个鸡蛋脱了手,最后一粒金砂进了腰包,他仍可纯赚四千块钱。

“你瞧,艾玛,”——他和妻子打起算盘。他们宽敞的客厅里,摆满了各种地图同政府测量报告,还有许多旅行指南以及阿拉斯加的旅行手册——“你瞧,到了黛牙后,费用才算真正开始——开头的一段路,连头等舱船票也算上,五十块钱就满打满算了。从黛牙到林德曼湖,运货的印第安脚夫,每一磅要一十二美分,一百磅要十二块,一千磅要一百二十块。就算我的货重一千五百磅吧,总共是一百八十块——多算一点,就算二百吧。有一个刚从克朗代克回来的可靠人士告诉我说,三百块钱能买到一条小船。这人还说,可打包票弄到两个乘客,从每个人身上赚到一百五十,那条船等于白送,再者,他们还可以帮我驾船。还有……全算进去啦。我一到道森,就把鸡蛋从船里运上岸。现在先让我算算,一共是多少?”

“从旧金山到黛牙,五十;从黛牙到林德曼湖,两百,船价是乘客付的——一共二百五十。”她一下算出来。

“还有我自己的衣服行李,要一百,”他享受地接过话头,“这样,至少还剩五百块钱来对付意外的开销吧?但究竟会有什么意外开支呢?”

艾玛耸耸肩,扬了扬眉毛。要是远方的雪国吞得下一个人和一千打鸡蛋,当然吞得下他的一切。她心里这么想,可嘴上什么也没说。她对大卫看得可谓透彻,所以她不用说了。

“就算因为意外的耽搁,要多用一倍时间,我跑这一趟需要两个月吧。想想看,艾玛!两个月赚四千!这不比我现在一个月一百块的打工钱好到哪里去啦。嗯,将来我们要在城外搞幢别墅,住得宽敞一点,每间房里都有煤气灯,从窗口望出去要视线开阔,至于眼下这幢房子,可以出租,收来的房租除了付捐税、保险费、水费之外,还有剩余。此外,也许我还会找到一个金矿,变成一位亿万富翁里,这种机会总有的。艾玛,你觉得我的想法不过分吧?”

艾玛简直不能朝坏处想。不是吗?她娘家那个堂兄弟——当然,只是远亲,一个烂仔,没出息的,横冲直撞——当初从那神秘的雪国衣锦还乡时,不就带来了十万块钱的金砂吗?这还没算上他在开采金砂的矿上拥有的一半主权呢。

老板看见大卫在柜台一头的秤上称鸡蛋,诧异极了,大卫总在他的杂货店买东西。但大卫自己更觉诧异,他发现一打鸡蛋有一磅半重——这样,他那一千打鸡蛋就有一千五百磅重了!

就是不算他在路上必须吃的粮食,他预算的重量中,也没有余地留给衣服、毯子和餐具了。他的算盘一下垮了,他正要重打算盘时,脑袋里突然蹦出一个用小蛋来称称的点子。他奸滑地对自己说,“反正不管大小,一打鸡蛋总是一打鸡蛋”;而一打小蛋的重量,根据他称出的结果,只不过一点二五磅。于是,旧金山城里立刻充满了神色焦急的伙计,那些畜产品批发商看到突然有人要一打不到二十英两的鸡蛋,都摸不着头脑。

大卫把他的房子抵押了一千块钱,把老婆安置在娘家多住些日子,然后辞掉工作,前往北方。为了不超出预算,他只买了一张二等舱船票,可因为正处在淘金的高潮上,二等舱比统舱还乱。

晚夏,他带着鸡蛋,登上黛牙的海岸时,已变成一个脸色惨白、走路摇晃的人了。不过不久,他的腿又有力了,胃口也好起来。他跟奇尔古特脚夫的首次谈判,使他挺起腰杆,硬起头皮。对这二十八英里路,他们讨的运费是四十美分一磅,可是等到他喘口气,刚咽下一口唾沫,运价又涨到了四十三美分。后来,十五个结实的印第安人,看到他肯出四十五美分一磅,就把皮带套上了他的货箱,想不到一个穿着脏衬衫同破烂罩衣的斯盖魁商人,因为在白隘口路上丢掉了马匹,急于要穿过奇尔古特山道往前走,肯出四十七美分,他们又把箱子放下了。不过,大卫性格刚毅,终于以五十美分一磅的代价雇到了几个脚夫。两天之后,他们已经把这些鸡蛋平平安安地送到林德曼了。可是五十美分一磅就等于二千块钱一吨,他这一千五百磅已吃光了他那笔备用的款子,搞得他困在谭塔劳斯角,每天眼巴巴地瞪着那些新造好的小船开往道森。还有,造船厂里也充满了一种狂乱的气氛。所有的人都在没日没夜地赶工,至于他们为何要这样十万火急地嵌缝,钉钉子,涂油,这并不难解释。

那些荒山上的雪线,每天都要爬下来一截,风雪吹刮着,湖中已结起了薄冰,冰层正在加厚。每天早晨,那些累得手脚都抬不起来的人,还要支起惨白的脸,瞧瞧湖面是不是已经封冻。一封冻他们就没指望了——就不能在这串珠状的湖泊里、在湍急的河里顺流而下了。不过,还有更重的打击,他发现了三个同行——三个蛋商。当然,那个德国矮子已经破产了,他正在亲自背着最后一箱鸡蛋,沮丧而回。可另外那两个定造的船已快竣工了,他们正在天天祈祷财神把严冬的铁蹄再挡住一天。但铁蹄已横扫了大地,很多人都在肆虐奇尔古特山的暴风雪里冻伤了,大卫的脚趾也不知不觉地冻伤了。这时候,他碰到了一个机会,他带着货物可以搭上一条正要从碎冰块上开航的船,不过要两百块现款,但他没有钱。

“我看,你再等一下吧,”那个造船的瑞典人说,他在这里等于挖到了金矿,他是个聪明人,自己也清楚——“再等一下,我就会给你造一条棒极了的小船,放心啦。”

得到这句空口无凭的保证之后,大卫回到火山湖那边去了,他在那里碰到了两个记者,他们在从石屋屯越过山道去幸福营的路上,丢失了形形色色的行李。

“是的,”他拿着架子说,“我有一千打鸡蛋在林德曼,我的船的最后一条缝也快嵌好了。总算我运气还好。现在船很宝贵,你们当然知道,连买也买不到。”

那两个记者听到这话,都吵着要跟他去,差不多像要打架似的,然后又用绿花花的钞票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并且在手里摆弄着金灿灿的二十元一枚的金币。他根本不要听这些话,可是他们缠得他毫无办法,等到他们每个人出到三百块的时候,他也只好勉强答应了。此外,他们还硬要把旅费先付给他。等到他们各自写信给他们的报社,说起这位有一千打鸡蛋的“好心肠人”时,这位“好心肠人”已匆匆回到林德曼,找那个瑞典人去了。

“喂,我说啊!把那条船给我!”他开门见山,手里叮当叮当地摆弄着那两个记者的金币,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那条已完工的船。

那个瑞典人冷漠地瞧着他,摇了摇头。

“那小子出了多少钱?三百吗?嗯,这儿是四百。拿着吧。”

他打算把钱硬塞给瑞典人,可瑞典人却后退了几步。

“不行。我说过,这条船是给他的。你得再等一下……”

“这儿是六百。到顶了。要不要你看着办。跟他说搞错啦。”

瑞典人动摇了。最后他说,“好吧。”

等大卫最后一次瞅见他时,他正嗑嗑巴巴地、用半通不通的英语对那几个定船的人解释怎么搞错了。

这时,那个德国佬因为在深湖附近的山上摔坏了脚腕子,已经用一元一打的价钱卖掉了他的存货,雇了几个印第安脚夫,把他抬回黛牙去了。不过,等到大卫跟记者出发的那天早晨,另外两个蛋商也要开船了。

“你带了多少?”其中的一个新英格兰小个子喊道。

“一千打。”大卫大模大样地回答。

“哼!我是八百打,我敢跟你打赌,我能赶上你。”

记者主动地要借钱给他打赌,可大卫谢绝了。那个新英格兰人于是跟另外一个蛋商比赛,那是一个壮实的水手,一个老江湖,这水手说,等到张满篷帆时,他要对他们露两手。他果然张满篷帆,飞快前进,每逢遇到一个浪头,他那张大油布方帆就把船头压得一半淹在水里。他是头一个驶出林德曼湖的人,可是因为他不屑在浅滩上搬下货物把船拖过去,他那条满载的船在激流里的礁石上搁浅了。至于大卫跟那个也载了两位搭客的新英格兰人,他们都是先背着货物涉水过去,然后驾着空船通过这条险恶的水道,驶入本乃湖。

本乃湖是一个又窄又深,长二十五英里的湖,像漏斗一样夹在两旁的高山之中,湖上总是狂风肆虐。湖口的沙滩上有很多冒风冲雪要往北去的人和船,大卫也在这里搭起了帐篷。第二天早晨他醒来时,大风正从南方刮过来,捎带着雪山和冰谷里的寒气,不下于北风。不过万里无云,他看到那个新英格兰人正在张满船帆,一路颠簸着驶过第一座陡峭的山岬。所有的船全在一条接一条地出发,那两个记者都干得非常卖力。

“我们会在麋鹿口之前赶上他的,”他们蛮有把握地对大卫说着,一边扯起帆来,第一片冰凉的浪花已经溅上了“艾玛”号的船头。

大卫从小怕水,但此刻他虎着脸,咬紧牙,狠狠捉住那根跳动着的被当作舵用的大桨。现在,他那一千打鸡蛋全在他眼前的小船里,平平安安地放在记者的行李下面,他那幢小房子和十万元的押单也在眼前晃荡。寒气砭人,他常常要拖上那根当作舵用的桨,换一根新的放下去,让他的乘客敲掉桨上的积冰。浪花溅到哪儿,马上就在哪儿结成一片冰,斜杠帆的下桁,有一边沾着了水,很快就挂满了冰柱。“艾玛”号一路奋勇前进,后来给大浪冲击得连船上的缝和接合处都松开了,可那两个记者却只顾去敲碎冰块,把它扔到船外,而不去戽水。来不及了。必须赶在冬天前面的疯狂比赛已经开始了,所有的船都在拼命前行。

“我……我……我们要想活命,就不能停下!”一个记者结结巴巴地说,他是冻得这样结结巴巴的,并非因为恐惧。

“说得对!老哥,让船从湖中开过去吧!”另一个记者鼓励道。

大卫露出牙齿,傻笑了一下。冰冻的湖岸上泛着阵阵浪花,即使顺着湖中划下去,也要避开那些大浪才有一线希望。一落帆就会给浪头赶上沉没掉。他们常常从那些触礁的小船旁边划过去,有一次,他们看见一条在浪头上的船,正撞向礁石。而他们后面,一条小船载着两个人,帆一转,船就翻了。

“小……小……小心啦,老哥!”那个结结巴巴的人喊道。大卫傻笑了一下,用那双又冰又痛的手抓紧舵柄。激浪一再地抓住“艾玛”号又大又方的船尾,把它掀上来,弄得斜杠帆的后翼荡来荡去,每一次,全靠他拼命,才把船救了出来。现在傻笑已彻底地锈死在他脸上,弄得那两位记者一瞧见他就觉得芒刺在背。

这时在翻腾的涛声中,他们的船掠过一块耸立的礁石,它距湖岸一百码左右。一个人正在这块礁石顶上狂喊,这礁石被浪打得浑身湿透了,人的喊声一时压过了狂风骇浪。但是一眨眼,“艾玛”号已一掠而过,那块礁石也很快变成惊涛中的一个黑点。

“这一下,那个新英格兰人完了!那个水手又在哪里?”一个记者喊道。

大卫回头一望,瞧见了一片黑帆。一个小时前,他就看到了这片方帆如何从灰茫茫的湖上蹿到上风头里,如何时隐时现,渐渐变大。那个水手看来已修好了他的船,正在追赶上来。

“瞧,他来了!”

两个记者不再敲冰,只顾观看了。船后是二十英里的湖面——这样开阔,难怪涌起了冲天大浪。那个载沉载浮、追风逐浪的水手,一下子超过了他们。那张大帆仿佛一下提起这条浪头上的小船,拽得它离开水面,一下又把它捣下来,按在两浪之间的大口里。

“这种浪永远也抓不住他!”

“可是他会让……让船头钻到水里面去的!”

正当他们谈话时,那张油布黑帆已给后面的一个大浪卷得不见踪影。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从那个地方涌过去,可那条船再也没有出现。“艾玛”号冲过那儿时,只看见了一点桨同木箱的残片。二十码外的湖面上,一个人从水里伸出一只胳膊,露出一个披头散发的脑袋。

一时间大家都不作声了。到了看得见湖的尽头时,猛浪不停地涌上船来,那两位记者不再敲冰,只顾用桶把水戽出去了。可是这样戽仍无济于事,他们大喊大叫地跟大卫商量了一会,就去抓船上的行李。面粉、腌肉、豆子、毯子、炉子、绳子,总之凡是可以抓到手的东西,都给他们扔到船外面去了。这样,马上起作用了,进水果然少了,船身也浮得高了一点。

“够啦!”大卫声色俱厉地喝道,因为他们正在伸手去抓放在头一层的几箱鸡蛋。

“鬼才行啦!”那个牙齿打颤的人凶恶地回答。

除了他们的笔记本、照相软片和照相机以外,他们已把所有的行李都扔出去了。那人弯腰,抓住一箱鸡蛋,要把它从绳子下面拉出来。

“住手!告诉你,住手!”

大卫已经拔出他的左轮枪,正在用肘子架在桨柄上瞄准。那个记者于是立起来,站在坐板上,前摇后晃,气得满脸抽搐。

“上帝呀!”

他的同伴叫了一声,就一头扑到船底去了。

此刻,因为大卫分了心,“艾玛”号给一个大浪一掀,就转了向。帆的后翼的缆绳断了,帆身一落空,猛然一跳,帆的下桁就猛地横扫过船面,打折了那位发怒记者的脊梁骨,把他带下水去。同时,桅杆和帆叶也翻倒在船外去了。船一停止前进,一阵大浪就扑上船,大卫连忙跳过去抓住戽水的桶。

在后来的半小时里,从他们旁边飞掠过了好几条船——都是跟“艾玛”号相仿的小船,犹如受惊的兔子,只顾向前狂奔。后来,有一条十吨的驳船,冒着灭顶的危险,在上风里收下帆,很吃力地向他们开了过来。

“让开!让开!”大卫狂叫。

可是,他的低矮的船舷已经碰到那条笨重的大船边上,幸存的那位记者蹿上了大船。大卫像猫一样蹲在鸡蛋箱上,在“艾玛”号的船头,竭力用他冻僵的手指去把拖绳系拢。

“上来!”一个红胡子对他喊道。

“我这儿有一千打鸡蛋,”他用同样大的声音回答道。“拖我一下!我会给你们钱的!”

“上来!”大船上的人同声高叫。

一片雪白的大浪扑上来,冲过那条驳船,灌了“艾玛”号半船水。那帮人一边扯帆开船,一边对他大骂。大卫回骂了几句,就去戽水。幸亏他的桅杆和帆仍旧给帆旗的升降索拉得很紧,像海船的大锚一样,在风浪里撑住了船头,使他能够借此和积水奋斗。

三小时后,这个浑身僵硬,筋疲力尽,胡言乱语,但戽水不息的人,终于在麋鹿口附近的湖滩上靠了岸,湖滩上堆满冰块。两个人,一个是政府的信差,一个是混血儿旅行家,一起把他从浪里拖出来,救出他的货物,把“艾玛”号拖上了岸。他们划着一条独木舟,正要往南方去,当晚就留他在他们帐篷里过了一夜。

同类推荐
  • 家事村事

    家事村事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打死也不取悦男人

    为男人伤心一阵儿可以,牺牲所有快乐不值得。你们男人为什么比我们女人活得快乐潇洒?不就是因为处理问题快刀斩乱麻,果断冷酷,心狠手辣么?我打算向男人学习,多点理智,少点感情!
  • 猎枪

    猎枪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第七情报员

    第七情报员

    诺博士,一个有着机械钳子手的险恶的、残酷成性的迷恋痛苦的隐遁者,将詹姆斯·邦德牢牢抓在他那钢铁制成的手里。邦德和他美丽而迷人的女助手,秘密进入诺博士隐藏在加勒比海岛的基地时被捕获。诺博士发现了一个机会,既可以处置他的敌人又可以进一步进行他的恶魔研究计划。而邦德则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
  • 樱花情人

    樱花情人

    《樱花情人》描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异国情缘,感情真挚,故事感人。作品语言细腻,心理描写非常到位。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重生洪荒之我为光明神

    光明暗夜大PK,怎么把我也卷进来了?难道是我人品爆发,才穿越到洪荒?没想到一个破珠子竟然这么厉害,让我重生还能遇见他们!哈哈,鸿钧,我来了!可是道祖、元始天尊、准提都不收我为徒,这群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家伙!我是谁啊?我可是独一无二的光明神!只有我才能创世纪,不服就放马过来啊……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两世人妖恋

    两世人妖恋

    三年前,是他救了我,那时候,他还是个穷书生,房无半间,地无半亩,但他却有一副难得的好心肠,他救了我,那时的我还是一只白狐……
  •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去人多的地方捞世界

    这25个话题里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压垮我们,必须以拼命的方式,才能得到一个稍许满意的回答。海漂这些年,我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里真实的存在着。我看见在求职公寓里,每天有人住进来又有人离开,在异乡永远没有落脚。我看见无数人经历多次求职失败,在坚持和放弃间不断徘徊。我看见了真正“道明寺”级别的富二代的生活,我明白世间并不存在真正公平。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乐天派好朋友璐璐,却看见她闪婚闪离背后的无奈。我目睹了凤凰男刘志刚从矿工到程序员角色的转换,在重重压力下克服困买房安家。还有,同事偷拿公款被抓,我倾听他离开上海前对欲望的解读。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沉默猎杀

    沉默猎杀

    光怪陆离的模特大赛暗潮汹涌。漂亮女模与有钱男人不断被杀。苏小慢介入调查,身陷迷局。陪聊女白狐,隐秘的春女会馆,和被杀女模的高中校长一一被牵出。在这场有钱人的猎艳游戏中,谁才是主宰她们命运的魔鬼?
  • 人体悬案之谜

    人体悬案之谜

    千百年来,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就是挖掘人类自身的奥妙,探索人体未知的领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研究又走到了新的顶峰,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科学热潮。本书根据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大家展示,发生在人类身上和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神秘现象,比如人体自燃、特异功能、时空隧道等等。爱吃钉子和煤块的人,可以用眼睛做透视的人,有蓝色血液的人,以及能够预示未来的神秘梦境等等。令大家产生无穷的回味和思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