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3800000003

第3章 平民公寓(2)

四楼以上有晾衣物的顶楼,还有两个小间,分别住着干粗活的伙计克里斯托夫和胖子厨娘西尔维。除了七位住宿客人,伏盖太太不管年景好坏,还有八个法科、医科的大学生,以及两三个住在附近的熟客,他们都只包晚餐。饭厅开晚餐时,坐到十八个人,最多可以坐下二十来人。但上午只有七位房客,吃午饭时聚在一起的情景,颇像一家子。人人都趿着拖鞋下楼,私下议论包饭客人的衣着、神态和隔夜的事情,他们之间说话毫无顾忌。这七位房客是伏盖太太的宠儿,她依据每人交纳膳宿费的数额,对各人定下待遇和尊敬的分寸,像天文学家一般不差毫厘。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心里都有同样的考量。三楼的两位房客每月只交七十二法郎。这样便宜的价钱,库蒂尔太太是惟一的例外,只能在圣马塞尔区修道院和收容院之间的那个地段才能找到。价钱便宜说明这些房客大概明里暗里都受着穷困的压迫。所以,房子内部寒酸的样子,也反映在常客们的褴褛衣衫上。男人穿的礼服已经说不出是什么颜色,鞋子像是富人区被人扔在墙角的,衬衣快磨破了,衣服有名无实。女人穿着黯淡陈旧、染过却又褪色的连衣裙,旧花边后来补过,手套用得发亮,绉领发黄,头巾的经纬已经稀松。衣服虽是如此,人却差不多个个都很结实健壮,抵御过人生的暴风骤雨;面孔冷峻,就像不再流通的钱币一般模糊。嘴唇干瘪,却长着贪婪的牙齿。公寓的这些客人使人想起已经演过或正在演出的戏剧,并非那种脚灯前、布景间演出的戏剧,而是活生生的,虽然没有声音,冷冰冰的,但却把人心搅得发热,连续不断的戏剧。

老小姐米旭诺,疲惫的眼睛上面戴着个绿色塔夫绸遮阳罩,用黄铜丝箍着,脏兮兮的,准会叫怜悯天使吓一大跳。穗子零零落落像眼泪一般的披肩,似乎盖着一副枯骨,隐藏在内的形体是那么嶙峋。究竟是什么使这个女人形销骨立的呢?她当年一定漂亮风韵过。是荒唐、忧伤,还是贪婪?是情网陷得太深,兜售过脂粉服饰,还是仅仅当过烟花女?难道她年轻时春风得意,所向披靡,享尽欢乐,以致老来遭报,路人惟恐避之不及?她目光凝滞,看得人发冷,面容憔悴狰狞。她说话声音很尖,仿佛冬天将临时,灌木丛中的蝉鸣。她自称伺候过一个患膀胱炎的老人,被儿女们以为山穷水尽而遗弃。老人给她留下了一千法郎的终身年金;每隔一段时间,继承人便为此跟她吵闹,说她坏话。尽管情欲摧残了她的面容,但肌肤还有某些白皙细嫩的痕迹,足见她身上还残留一些美的踪影。

波阿莱先生简直是一架机器。他沿着植物园小径走着,像一个逐渐伸长的灰色幽灵;头上戴一顶无精打采的旧鸭舌帽,手上好不容易才拿住象牙柄已经发黄的手杖,外套早已褪色,衣摆一掀一掀,露出几乎空荡荡的裤子;套着蓝色长袜的两腿哆哆嗦嗦,像个醉鬼;上身露出肮脏的白色坎肩;皱缩的粗布襟饰,跟系在他火鸡般脖子上的领带不太相称。看见他这副模样,许多人都纳闷,这个皮影戏似的怪物,与意大利大街上翩翩而行的雅弗[10]子孙,是否同属血气方刚的种族。到底是什么工作使他干瘪成这副模样?是什么样的情欲使他那张葱头脸变成茶褐色?那张脸画成漫画,简直不像真的。他当过什么差?说不定做过司法部的职员,在办公室管过刽子手送来的账单、物料单,单子上的东西有处决犯上杀人者所用的黑纱、垫囚笼用的锯末、挂大刀的绳子。也许他当过屠宰场入口的收税员,要么当过管卫生的副督察。总之,这个人似乎曾是我们这个社会大磨坊里的一头驴,是一个巴黎拉东[11],虽然火中取栗,却不知谁是坐享其成的贝特朗;也好像是公众的不幸或劣迹赖以转动的某个枢纽。总之,他是这样一种人,我们见了会说:毕竟这样的人也不能没有。他们被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折磨得面如死灰,巴黎上流社会却一无所知。巴黎实在是一片汪洋大海,你即使投下探海锤,也永远测不出它到底有多深。你去探索去描写好了。不管你如何用心去探索去描写,不管海洋探险者如何众多,如何热心,这片海洋总还有人迹未至的地方、不为人知的洞穴,总还有花朵珍珠、妖魔鬼怪,某些文学潜水员闻所未闻、忘却忽略的东西。伏盖公寓便是这千奇百怪中的一怪。

在这群房客和包饭客人中间,有两张面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维多琳·泰伊番小姐皮肤苍白,显着病态,像患上萎黄病的少女;整天愁眉不展、举止局促、孤苦伶仃的样子,与这里整个愁苦的画面基调十分相称。虽然如此,她的脸毕竟不老,动作和声音还是轻快的。不幸的少女仿佛一株刚移栽的小树,由于水土不服,叶片已经萎黄了。她的脸微泛红色,头发是褐黄色,身材格外苗条,透出现代诗人在中世纪小雕像身上所发现的那种秀美。她的眼睛灰里带黑,流露出基督徒般的温和与随顺。朴素而经济的衣着,勾勒出年轻的体态。她美就美在匀称。若领略了幸福,她一定十分动人:幸福本是女人的诗,一如服饰是她们的脂粉。如果舞会的欢乐使这张苍白的脸庞映上粉红的色调,如果讲究而舒适的生活使她那已经微微凹陷的面颊丰满起来,泛起红晕,如果爱情使这双忧郁的眼睛重放光彩,维多琳大可与最美丽的姑娘们比个高低。她只缺少令女人再现青春的东西:衣衫和情书。她的故事足可以写一本书。她父亲认为有理由不认她这个女儿,不愿把她留在身边,每年只给她六百法郎,还在财产上做手脚,好全部传给儿子。维多琳的母亲投奔远房亲戚库蒂尔太太,后来绝望地死在那里。库蒂尔太太把孤儿视同己出,抚养长大。可惜,这位共和国军需官的遗孀,除了亡夫的那点预赠财产和抚恤金之外一无所有;说不定有朝一日会撇下这个不谙世事、一文不名的可怜姑娘,任由社会去摆布。好心的女人每星期天都带维多琳去望弥撒,每半个月去做一次忏悔,看她能否成为一个虔诚的姑娘。她的考虑是对的。有了宗教感情,这个弃女将来也能有一条出路。她爱她的父亲,每年都到父亲那里,带去母亲对他的宽恕;但每年都吃无情父亲的闭门羹。能够居间斡旋的只有她的兄长,而当哥哥的四年里一次也没来看她,也不给她任何帮助。她祈求上帝让父亲开眼,让兄长软心;对他们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为他们祈祷。库蒂尔太太和伏盖太太只恨词典上骂人的词语太少,不够形容这种野蛮行径。她们咒骂这个混账的百万富翁时,维多琳便喃喃细语,仿佛一只受伤的野鸽,痛苦的呻吟中还吐露出爱心。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长着一张典型的南方人面孔,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风度举止、惯有姿势都显出是贵族人家子弟;从小学的就是高雅的传统习惯。他爱惜衣服,平日穿的都是隔年的旧衣,但有时出门也能穿得像个翩翩青年。他日常则穿一件旧外套、粗坎肩,蹩脚的黑色旧领带系得马马虎虎,像一般大学生一样;长裤也跟上装差不多,靴子已经换过掌。

在这两个人物和其他人之间,有一个过渡的角色,那就是年届四十,鬓脚染过的伏脱冷。他属于谁见了都会说声“好家伙!”的那种人;肩宽胸健,肌肉突起,方方的手十分厚实,指节上长着火红色的浓毛,很是显眼。他的脸过早地爬上了皱纹,看上去有点冷峻,但待人接物却又随和平易。他的中低音嗓子,跟他快快活活的性格非常合拍,一点也不讨厌。他乐于助人,嘻嘻哈哈。如果有什么锁坏了,他会立刻拆下来,鼓捣好,上点油,锉一锉,再装上,一边说:“这我内行。”而且,他什么都懂,举凡船舶、大海、法国、外国、生意、人物、时事、法律、旅馆和监狱,无所不知。要是有人苦经叹多了,他赶紧出手帮忙。他曾好几次借钱给伏盖太太和几位房客,但借他钱的人宁死也不赖他的账,因为尽管他外表像个好好先生,可是目光却深邃而坚毅,令人望而生畏。从他吐口水的架势,看得出他沉着镇静,若要跳出困境,一定会铤而走险。他的目光像威严的法官,似乎能看透所有悬疑、所有思想、所有感情。他习惯午饭后出门,回来吃晚饭,整个晚间都在外面,深更半夜才回来,用伏盖太太给他的万能钥匙开门。只有他才享受这种优待。而且,他跟寡妇相处得非常好,搂着她的腰喊她妈妈,这种奉承也实在让人费解!那女人以为这只是举手之劳,殊不知只有伏脱冷才有那么长的胳臂,搂得住她粗大的腰围。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阔绰地每月交十五法郎,好在饭后能喝上一杯兑酒咖啡。那班青年人固然卷在巴黎生活的旋涡里忘乎所以,那班老年人也固然事不关己无动于衷,但即便不像他们那么肤浅的人,也不会注意到伏脱冷形迹可疑。周围别人的事,他都知道或者猜到;而他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却没有一个人看得透。他明里与人为善,总是客客气气,乐天快活,暗里却把这些当作一道藩篱,隔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虽然如此,却不时流露他城府极深。他往往会冒出一句尤维纳利斯[12]式的俏皮话,似乎热衷于嘲弄法律,鞭挞上流社会,指责它自相矛盾,使人感觉到他对社会现状怀有仇恨,心底里小心翼翼地藏着什么秘密事儿。

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还有那个年轻的大学生,一个精力充沛,一个长得俊美;泰伊番小姐也许无意间受到二者吸引,她暗中偷觑的目光和私下的念头,总离不了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位,好像谁心里都没有她,尽管说不定哪天,她会时来运转,一变而为富有的婚姻对象。再说,这些人谁也不会费神去弄清旁人所诉的苦是真还是假。他们彼此无动于衷,而且出于各自不同的处境,互不信任。他们知道无力减轻对方的痛苦,而且平时一遍遍地互相诉苦,安慰的话也早已说尽;俨然像老夫老妻,没什么话可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剩下机械的生活,就像没上油的齿轮,在那里咬合转动。在街上遇到盲人,他们会毫不理睬地径直走过,听别人说起什么倒霉事,他们会毫不动情,还会把死亡看作是脱离苦海;饱经苦难的结果,对人间最悲惨的景象也冷眼看待。在这群失意的人中,最幸福的要数伏盖太太了,她高高在上地管着这所私人济贫院。只有伏盖太太觉得,那个小园子是一块锦绣花园,其实,寂静和寒冷,干燥和潮湿,使园子显得空旷辽阔,仿佛一片茫茫荒原。只有她才觉得,这所颜色发黄、阴森沉闷,散发出柜台铜臭味的房子有着种种乐趣。这一间间牢房都是她的。她喂养着这帮终身做苦役的囚犯,对他们颐指气使,他们一个个唯唯诺诺。以她所定的价钱,这些苦命人在巴黎,哪里找得到如此卫生而量足的伙食,以及能自己做主安排得虽谈不上雅致舒适,至少也算干净卫生的住房呢?哪怕她极不公道,人家也只是逆来顺受,没有二话。

这些人凑在一起,各色人等应有尽有,简直是,而且实际上也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像中学和交际场里一样,一起吃饭的十八个人中,总有一个可怜的受气包,一个出气筒,大家都拿他取笑。到了第二年年初,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发现,在这群他注定还要共同生活两年的人里,这个受气包的角色显得格外突出。这个受气包就是以前做面条的高里奥老头,如果有人来画画,一定会如历史学家一样,把画面的所有光线集中到他头上。半带仇恨的轻蔑,掺杂轻视的欺凌,对苦难毫不留情的态度,为什么全都倾泻在这个资格最老的房客身上呢?难道他有什么可笑的或是古怪的地方,比恶习还难以原谅吗?这类问题与社会种种不公密切相关。也许人的天性就是这样,要是一个人真的谦卑处世,懦弱无争,或者满不在乎,别人就什么气都让他受。我们不是都喜欢把什么人或物当牺牲品,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吗?最弱小者如小孩,也会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按响各家的门铃;或者踮起脚把自己的名字,涂写在洁净的纪念性建筑物上。

同类推荐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是惟一的实体,其他一切世界都是它投射的影子。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科温知道了一种名为红粉的物质,即使在所有爆炸性物体都保持惰性的安珀仍旧能保持其爆炸反应。这种红粉的产地叫阿瓦隆。科温逃出牢笼,穿行于影子世界中,伴随着黑路前往阿瓦隆,寻找反攻的武器。一路上,一条黑路伴随着他穿过不同的影子世界,像一个不祥的预兆。科温利用阿瓦隆红粉,装备了一支拥有现代火器的部队,开始向安珀前进。但他发现,安珀正遭到围攻,进攻者同样能够穿行影子世界,因为有一条黑路引导着他们。
  • 空心岁月

    空心岁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刻划了雍正、康熙、邬思道、李卫等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统一到一起,注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故事真实可信,人物血肉丰满;作品的文化氛围浓郁,雅而不俗,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作品还弘扬了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情节张弛有致,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中国小说美学风范。有评论家认为,本书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百年不遇的佳构”。本书已印行五次十余万册,中文繁体字本已分别在台湾、香港出版。
热门推荐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樱子

    樱子

    九寨沟之旅,导游青松爱上了日方领队樱子。旅行团团长松田先生欲玉成其事。樱子妈竭力阻止。青松赴东京看望樱子后,樱子前来浦东与青松私会,青松把樱子介绍给神山读友会,神山读友会拜托樱子盛邀松田先生率松田汉诗会成员来浦东与中国青年举行浦东世纪公园诗吟会。盛会举行前夕,樱子妈突然来到浦东,临时改变主意,决定亲自护送樱子前来与青松成亲。接机时刻,青松陡然发现樱子……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宝贼娘,劫上狼君

    萌宝贼娘,劫上狼君

    “在下没财,姑娘还是劫色吧!”这年头真是坑货一个比一个多。劫回来的没钱,装假狗就算了,这回好好的劫财,却硬硬坑成了劫色!眼前这货长得人模人样,俊美妖孽,居然是头狼!苏渺渺摇头叹息:“你走吧。”这货竟无耻赖上了:“姑娘毁了人家名节,要负责啊——”*苏渺渺痛心疾首:真不该打起了卖儿的主意啊!可她不是为了儿好她好大家好嘛!这回好了,儿子生气了,后果很严重;萌宝一个留书出走,要给自己劫个爹!咦?劫回的这个风度翩翩,俊朗不凡,应该挺靠谱的。谁料,关上门,那货开口了——“渺渺,宝儿已经将我卖给你当相公了,你看是不是应该验一下货?”“验什么货?”那货衣衫一褪,答道:“自然是‘夫’纲。”*艾玛,竟劫上了两个“狼”君!萌宝贼娘齐齐大喊:“坑爹啊!”◇◆◇简介无能,美人们还是看文吧!◇◆◇某女:那个,我可能有了。某男眼睛一亮:是吗,有什么反应啊?某女:肚子大了一点,胀胀的感觉。这时,一旁的某宝冷淡插上一句:明天少吃点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额,这熊孩子……)◇◆◇某日,某男胸膛半露,魅惑众生地一把抱住某女,将她压在身下。某女咽了咽口水:你想干什么?某男眉眼一抛:渺渺,干你想干的事。某女双目放光:真的吗?某男衣衫一褪,性感万分地点了点头。某女二话不说,双手狠狠地一推,翻身起来朝外喊道:宝儿,你爹说我们可以吃臭豆腐了……◇◆◇本文一对一宠文,男主腹黑无下限,女主成长抽风型,儿子傲娇萌黑系。宝儿:大减价,买一送一啰喂!贼娘:来吧,来吧,点击“加入书架”,值得你拥有!
  •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在豪门,华衣美食帅老公。可是老公太花心,小三带球找上门。当偶好欺负吗?偶要大爆发!!!本书有群了,群号115191847欢迎大家的加入,敲门砖:书内任何一人物名。新坑《阿杏》,宋劭琳穿越到古代的故事,简介:她本是现代的豪门小姐,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却穿越到古代的贫苦人家,她该怎么改变她和家人的生活?~~~~~~她说:这一辈子我都不可能爱上任何人。他说:阿杏,如果能让你在梦中也叫我的名字,我就是死了也甘愿……点开作者信息就可以直接点开。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亲的支持!O(∩_∩)O~
  • 重生—-狂宠邪女

    重生—-狂宠邪女

    他们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枪口直指向他,她绝美的脸上透着一丝冰寒,“为什么背叛?”他笑了,从未有过的洒脱洋溢在如神祗般俊美的脸上,眼睑微垂,半长黑发随风飘扬着,就像他的心,释放着让人垂涎三尺的自由。“Angel,不是背叛,我只是突然厌倦了杀手的生活,想逃而已。”被称作Angel的女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心却狂涌着绝望般的战栗。他明明知道背叛的下场只有……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