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900000022

第22章 撤藩护藩,斗智斗勇(2)

三桂的愿望如此,然而,他对朝廷有朝一日改变政策不无担心。在洪承畴离云南时,吴三桂曾密求固守之法,巳透露了他的心事。吴三桂并非一介武夫,他对历史颇为熟悉,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类的惨剧,他应该有所记忆。历代许多王朝,往往在取得了全国的统治权后,大肆屠戮功臣宿将。这就如打猎一样,鸟打尽了,再好的弓箭也没用了;抓到了兔子,猎狗就成了多余,不如与兔子一起杀掉吃肉。吴三桂一想到这一幕幕惨剧,不能不心有余悸。因此,他“怀‘藏弓烹狗的虑深”,极力保住兵权,掌握军队,以图自固,才不致被任意宰剖。

吴三桂对朝廷的疑虑不是杞人忧天。

朝廷把吴三桂的两营部分将官调离云南,以便分散吴三桂的势力。

康熙五年二月,朝廷又进一步采取组织措施,再次削弱三桂的“忠勇”、“义勇”的军事实力。以增设云南开化镇总兵官为名,裁去“忠勇”中营总兵官缺,所属官兵,归并到开化镇统辖,其总兵官由原“忠勇”左营总兵官高起隆出任,并调“忠勇”中营总兵官马宝任曲寻、武飏总兵官。

几经朝廷调动,吴三桂所建的“忠勇”与“义勇”两营巳属有名无实。

在朝廷采取某些组织措施时,特别是傅弘烈等人直书吴三桂有“异志”时,已引起吴三桂的严重不安。

吴三桂手下有个浙江人,叫昌黍子,他献策说:“亲王权尊势重,致使傅(弘烈)、李(棠)敢于参劾。何不营造园、亭,多买歌童舞女,日夜欢娱,使朝廷勿疑。”

吕黍子用的是古人的韬晦之计。就拿刘备来说吧,当年他寄篱曹操之下,惟恐志向被曹操识破,便装得整天无所事事,以侍弄园田自娱。吕黍子让吴三桂追欢逐乐,既符台他的愿望,又避去朝廷的怀疑,何乐而不为!吴三桂感到此策甚好,欣然接受。

吴三桂明白,光是追欢逐乐还不足以释去朝廷之疑,还必须采取实际步骤,拿出行动来。至关重要的莫过于军趴,朝廷对此疑心最大,已屡次讨论要裁减他的部队。于是,他适时地提出裁减军队,力图变被动为主动。至康熙四年五月,在平定水西、乌蒙之后,吴三桂立即请求朝廷,将云南省的额兵进行裁汰。他计划裁去额兵七千二百名,其中将一千八百名兵士调到广罗、蒙景两镇和云州、马龙两营,实裁兵士五千四百名。应裁将官,除总兵官以下将领另行改任外,实裁将领副将一员、参将一员、游击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吴三桂还要求,把他的“忠勇”等五营全部裁去。他要求裁军,正符合朝廷的本意。兵部讨论了他的奏疏,立即表示同意,圣祖批复照准。

吴三桂自请裁去了五千余名士兵,不过是做出了一个姿态,对他的实力还构不成根本损害。

三、假意辞官,康熙顺水推舟

正当朝廷不时以疑虑的目光注视云南时,又发生了有人给吴三桂“上血书”的事件。上书的人,名叫查如龙,他原是南明弘光正权某部的官员,后流落江湖,以反清复明为己志,到处活动。至康熙初年,他伪造全国各省总督、巡抚、提督的书信,其官封、印信、花押、图章非常逼真,令人很难识破。他伪造的信中,都有“联络声气,共图举事,恢复中原”的内容。他把这些伪信汇为一岫,携带身上,前往云南。他宿于离昆明不远的一座寺庙中,咬破食指,给吴三桂写了一封血书,大意是:

天下督抚提镇厦朝中大臣,皆有同心,待王为盟津之会(武王伐纣,套八百诸侯于河南孟津渡口)。大王。您是华人,当年之事(指吴降清),出于不得已。今天下之机杼把握在王的手里,王如果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大时机啊!

查如龙写好血书,托付一个侍童送到三桂王府。他企图让人们都知道这封信,给吴三桂施加压力,造成迫使他不得不从之势。侍童到了昆明,却没有办法进王府,他徘徊了一阵,返回到寺庙,把信退给了查如龙。投书不成,他到了曲靖府,不慎犯了事,被知府李率祖拿获,所有伪造的信札和写给吴三桂的血书等都被查出。李率祖与吴三桂不和,得此物证甚是高兴。但见其书札稿中牵连各省官员,无一遗漏,就都给烧掉了,只留下血书,申报督抚,上达朝廷。李率祖不能不报告吴三桂,并把查如龙交给他处置。吴三桂命千总董三纲把查如龙押解进京。临行,查如龙大叫:“我死,你灭九族之日也不远了!”至京,朝廷以叛逆十恶不赦之罪判凌迟处死。查如龙写血书,与吴三桂本无关系,但他使朝廷感到吴三桂的存在,总是一个祸根,因此疑忌更深。

尽管吴三桂让出了一部分权利,朝廷对他的防范却日益明显。过去,凡吴三桂提请,兵部、吏部直至皇帝无不应允,大约从康熙五、六年之交开始,吴三桂提补各官,多不批准。此时,吴三桂安插在京师的心腹胡心水刚刚死去,“内外不相照应”,使吴三桂失去了一个耳目,与京师的关系也陷入停顿状态。吴三桂的女婿、胡心水的侄儿胡国柱和重要谋臣、参赞机务的方光琛向吴三桂进言:“朝廷已怀疑王,王应当想个自全之计。”吴三桂以退为进,于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上疏朝廷,自感“两目昏瞀,精力日减,请求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

康熙帝马上顺水推舟,同意吴三桂辞去云贵总管的职务。

到康熙六年,吴三桂已满五十五岁,论年龄还没到昏昏然的程度。数年后,他起兵叛乱,精神抖擞,满有劲头,与此时的他判若两人。显见,他说“两目昏瞀”,精力衰减不是心里话。圣祖和廷臣就来个顺水推舟,在对吴三桂的赞扬声中,批准了他的请求,趁机又把他的选任大小官员权收回吏部。吴三桂一看朝廷一意收他的权,干脆把选任武官的权也上缴。朝廷也不谦让,又一并收回。

吴三桂辞总管云贵事,交回用人权,所剩权力无几,仅剩个高贵的亲王名号。他失去了大权,就成了食君禄无所事事的“闲王”了。

一向热中权力的吴三桂,一旦失去权力,心中快怏不乐。他的部属却沉不住气了。方光琛等人着急地说:“王还不明白朝廷的意图吗?”久历朝事的吴三桂何尝不明白!可他能说什么呢?他只有沉默,闷闷不语罢了。

吴三桂自辞云贵总管之后,朝廷迅速削去他在云贵的军政大权。同时也进行了安抚,提升他的大儿子吴应熊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同时命吴应熊到云南探望他的父亲。吴三桂也知趣,不敢多留儿子,很快打发他回北京,以显其忠心。

吴三桂辞去云贵总管后,已无多少事可干,差不多每天跟自己的侄儿、女婿等至亲靠近的人在一起宴乐。闲来无事,就跟他们到“箭道”演武场较射比箭。远处悬一铁甲为目标,凡箭能射中、穿透铁甲的,“罪函人”;箭矢弯曲而不能穿透铁甲的,“罪矢人”。后又改为赏赐。此事被朝廷知道(显见朝廷密切注视吴三桂的一举一动),圣祖就派侍卫吴丹前去昆明,携带弓箭数千副,代表朝廷,赏赐给吴三桂的将士。吴三桂陈兵于校场,率左右梅勒、固山、章京等将领,接受赏赐,遥向圣祖谢恩。仪式举行完毕,吴三桂陪同吴丹检阅将士,比射箭法。多谋的吴三桂隐匿精壮将士,专派老的上场比射。吴丹回京复命,报告了他对三桂的考察,朝廷对三桂的疑虑稍为减轻。

康熙十一年(1672年),吴三桂满六十岁,举行大寿庆典。应熊同他的爱妻及其于世瑶一同来昆明祝寿。吴三桂非常高兴,对方光琛等人说:“可见朝廷不疑我,你们都要谨慎些。”

朝廷与吴三桂互相猜疑,也是难免之事。朝廷虑吴三桂势大,与它分庭抗礼,威胁皇权;吴三桂一心世守云南,疑朝廷不履行诺言,惟恐撤其藩地。自云南安定后,被此猜忌日益加深,但双方都很谨慎,尽量消除对方对自己的怀疑。从朝廷方面说,鉴于历代教训,它不会贸然行动,挑起纷争,激化矛盾,这不符合以圣祖为首的统治集团的愿望。从吴三桂方面说,他也不愿意跟朝廷决裂,而决裂就意味着战争,这同样不符合吴三桂的根本利益。双方都想避免矛盾加深,也各自做出一定努力,企图缓和气氛。所以,双方的猜疑也时强时弱。但是,吴三桂以及尚可喜、耿精忠三藩的“独立王国”与清朝中央日益加强的专制体制是无法克服的矛盾。

四、先发制人,谁握主动权

世祖顺治帝在世时,先后封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为王,并派前往南方征剿南明残余。当两广、云贵、福建等省渐次平定,命他们就地驻镇。然而,他们中有的人并不愿意留在南方,提出申请,欲解兵柄北归。

最先提出北归的是定南王孔有德。顺治九年,孔有德上疏:“粤西(广西)业已底定,臣生长北地,与南荒烟瘴不习,每解衣自视刀箭瘢痕,宛如刻划,风雨之夕,骨痛痰涌,一昏几绝。臣年迈子幼,乞圣慈垂鉴,即敕能臣受代,俾臣早觐天颜,优游绿野。”

孔有德陈情,言词恳切,令人生怜爱之心。他长期征战,多处受伤,留下了斑斑伤痕,经受不住南方湿热气候的煎熬,烟瘴之气更使北方人感到畏惧。他惟一的儿子还不足十岁,倘若自己一旦染病,妻与子何以依赖!他不愿留镇广西,实出自内心的真情。他期望解除兵权,回到北京,天天伴侍皇帝,得以清闲无事,“优游绿野”,以终天年。他在奏疏中的最后这段话,强烈地表示了功成引退之意。

尚可喜以年老引退的方式,向朝廷表达了自己始终不渝的忠诚,是维护中央集权的一个主动退让,因而博得了圣祖的高度评价,在褒美中含蓄地赞赏他知趣,“能知大体”,自动去位,使君臣两无嫌猜,共享太平之福,这层意思虽没有说破,彼此已心照不宣地猜透了对方的心事。圣祖的谕旨,证明尚可喜以明理求善终,实为明智之举,显示年迈的尚可喜计虑深远。

尚可喜在申请撤藩时,提出一个条件,即留镇长子尚之信于广州,由他承袭平南王爵。

户、兵两部根据圣祖的指示,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关于尚可喜把王爵让给长子尚之信承袭问题,就现有各藩王例,“子无移袭之例”,无须再议。否决了尚可喜的要求。

关于如何撒藩的问题,吏、兵两部认为,经查尚可喜有十五佐领的兵员,可携带两佐领官兵家口迁居辽东。但尚之信统兵留镇,将使父子分离,况且藩下将士早年就与王共甘苦,如今因撤藩,造成他们两地离析,是不合适的,应全迁为便。兵部特别提出:平南王藩下有绿旗官兵共六千名,原驻广州府,今可喜父子迁移,这六千绿旗官兵应留在广州,命广东提督臣统辖,至于一切夫马舟船,等尚藩开列人口、马匹确切实数,在离广东之时,即遣官拨给。

圣祖批准实施。

尚可喜的本意,并非是全撤,他自己要携带部分家口和兵丁撤回关外故乡,而想把王爵传给长于尚之信,让他继续留镇广东。尚可喜厌怒他,不愿和他在一起生活。尚可喜有于三十二人(其中过继一于),尚之信为长,按封建继承法,又不能不让他承袭。所以,尚可喜自请回辽东,既可保留王爵传之子孙,而自己急流勇退,获晚年安宁。但朝廷以父亲健在无移爵的先例,予以拒绝。并以不忍其父子分离、藩下家口分离为由,下令全撤。尚可喜看得很明白,朝廷的意图是彻底撤藩,从根本上解除它的心腹之忧。既然这样,尚可喜自然无话可说。朝廷锐意全撤,虽非尚可喜本愿,事已至此,他只有俯首听命,服从朝廷的决定了。圣祖派遣钦差持诏书,子同年五月三日送到广州。尚可喜“拜命之后,即缮书称谢,遂陆续提报起程日期、家口马匹数目”,着手准备迁移事宣。

自尚可喜撤藩引起的一场政治动乱已迫在眉睫。

五、弄假成真,木已成舟

圣祖批准尚可喜撤藩的决定,迅速向朝廷内外包括各省军政官员作了通报。吴三桂、耿精忠两藩得知这个消息,心中惶惶不安。他们根本就没有撤藩的思想准备,一次也不曾提过或表示有撤藩之意,如今朝廷同意尚可喜撤藩,实则也强烈地暗示他们,是考虑自己应否撤藩的时候了。朝廷的举动,又暗示他们,是自请搬好,还是等朝廷下令撤你们好,由你们作出选择。

在朝廷阁臣正讨论尚可喜撤藩时,吴应熊探得朝廷意图,迅速秘密派人驰往昆明,向吴三桂传话:“朝廷素来就怀疑王,尚藩、耿藩都已提出辞职疏奏(耿藩辞职,是指康熙十年春耿继茂以病辞职事),惟独王从没有提出辞职,朝廷对王的疑忌更深了。要赶快写奏疏,派遣使者进来,还来得及。”吴应熊要他父亲也效法尚、耿的做法,然后从中谋划,在“弥缝”中可以把自己留下来。

到这个时候,吴三桂还是无意撤藩。在这个问题上,他没有尚可喜那样明智、有远见卓识,还在力图保住自己的利禄名位,幻想世守云南。他也明知,朝廷对他不放心,这使他的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而尚可喜自请撤藩,又把他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撤吧,实非本愿;不撤吧,朝廷对自己的疑忌如此之深,如何是好?他徘徊不定,顾虑重重。倘走错一步,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他召来一班亲信,反复商酌。意见不尽一致。有一部分人主张,不嫡先提出申请,看朝廷到底是什么态度再说。最后,他觉得这个主意可取,跟儿子的建议基本一致,决定提出撤藩的申请。

于是,吴三桂俞幕僚刘玄初起草辞职疏。玄初是四川人,原先在蜀王刘文秀府中,充任幕客,颇善谋划。刘文秀失败,吴三桂将他收留,放在自己身边,不时顾问咨询,很得信任。吴三桂让他写奏疏,他却持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对吴三桂说:“皇上很久就想把王词离云南,但特难开口。王上疏,一定会朝上而夕调。尚、耿两王愿辞就让他们辞去,王可永镇云南,为什么非要效法他们呢?王不可上疏!”

吴三桂一听此言,大伤他的尊严和自信心,很恼怒,气冲冲地说:“我马上就上疏,皇上一定不敢调我。我上疏,是消释朝廷对我的怀疑。”

康熙十二年七月三日,吴三桂给圣祖上了一道自请撤藩的奏疏,他写道:

臣驻镇滇省,巨下官兵家口于康熙元年迁移(指从汉中迁云南),至康熙三年迁完。虽家口到滇九栽,而巨身在岩疆已十六年,念臣世受天恩,捐糜难报,惟期尽瘁蒋篱,安敢遽请息肩!今闻平南王尚可喜有陈情之疏,已蒙恩鉴,准撤全藩。仰恃鸿慈,冒干天听,请撤安插。

康熙马上同意了撤藩,但他没有考虑到撤藩带来的巨大后果。而大多散廷臣对撤吴藩已表示出顾虑重重。他们为什么坚持不同意撤吴藩?正如他们已向圣祖所表示的见解,他们考虑到云南虽然平定,但那里的情况复杂,潜伏着一定危险,如吴藩一撤,局势不稳,担心会出现反复。要说吴三桂图谋不轨,还没有抓到谋反的证据,朝廷无法说出口,以他对清朝的特殊功绩,贸然撤藩,未必令人心服。吴三桂早已变通朝中诸臣,关系密切,他们是同情他的。在他们心中还有一层隐忧:“三桂专制滇中十有四年,位尊权重”,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热门推荐
  • 妖后乱天下

    妖后乱天下

    《妖后乱天下》简介:她天生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异瞳,能掌控风雨雷电,出手狠辣无情,琴棋书画双绝,医毒玄术双修,称霸三界,唯我独尊!她的身份究竟是人、是妖还是黑暗中的王者降临异世?异瞳现,天下乱,青凤出,四海一!这一预言的出现引起了天下的纷争,她,是被心爱的人算计的棋子还是要保护的对象?看异瞳拥有三世记忆的妖女如何玩权术国家于股掌,斩妖魔鬼怪于剑下!琉璃新作:女强穿越玄幻文,精彩起伏,不容错过!============================推荐雪若蓝MM的好文:惑爱好友林小妹的:王妃七岁了翼妖的作品:九岁小娘亲
  • 101℃恶魔美男

    101℃恶魔美男

    在她最爱的樱花树下,男朋友无情的抛弃了她,愤怒之下跑到酒吧买醉,却无意间看到有对男女在角落里舌吻,该死的,姑奶奶今天失恋,这是故意气我吗?大脑瞬间短路,借着酒胆,飞快的飘过去暴打了那男人一顿,灾难来临,从此便惹上了这个恶魔般的美男,甩都甩不掉呀!
  • 冰舞异世

    冰舞异世

    中国国家训练场“好,就这样,保持速度,不要急,继续…哦!!perfect!!太棒了,这个动作简直可以去参加男子比赛了,不愧是当今最年轻的冰上女王,太完美了~”随着冷绝的后外点冰三周跳接勾手三周跳的完美落幕,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汤姆森教练都不禁喜形于色,大加赞赏,而同旁的年轻队员们也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讨论的中心冷绝只是坐在连椅上,大大的毛巾覆住脸颊,毛巾打开,露出了下方震慑人心的绝美容颜,,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冷心而魅惑的容颜,倾国倾城不足以形容,倘是看惯了这般容貌的队员和教练也不由得一阵恍惚。期待已久的大奖赛来临了。只是,天不随人愿…对手的陷害,让她带着遗憾进入异世,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以冰上舞蹈为尊…可这技术,怎么说,也太差劲了…不过,呵呵,既然这样,有如此好的场地和条件,那前世的梦想就在这异世完成吧。第一美女吗,呵,技术烂成这样也敢出来献丑,真是侮辱了我最爱的运动…本来不想教训你的,可香仪不是丫鬟,是最重要的亲人,竟然如此对她,既然这样,就不要怪我了…从此,冰上一舞惊天下,完美的技巧让世人惊叹,成就一段冰上神话…爱过,痛过,五年后,带着无敌可爱的纳豆倾情回归,再次掀起一场追妻狂潮~~赫连宇:“绝,从你第一次在幽院后冰场的一舞,我便沦陷了,怎样,要我亲自八抬大轿将你绑来魅王府吗,还是说,你觉得本王不够华丽,要亲自调教呢…”戏谑的嘴角扬起,他如是说。池林溪:“太子的身份让我与你愈来愈远,那么,这颗心呢,你听,它只为你一人跳动…”池若麟:“从你叫我小麒麟的那刻起,这双眼里,便再容不下第二个人了,你呢,眼中是否有我的一席之地…罢了,不管怎样,若麟永远只是你的小麒麟,永远…”(关于文中许多花样滑冰的描写,一定会有许多错误和漏洞,也有很多借鉴国际大赛的桥段,当然还有很多自己突发奇想杜撰的啦,希望各位表拍,有意见也可以直接说啦,一定会虚心接纳,文笔不好请各位大大多多包涵,呼呼,飘走)新文简介:《盲妃惑情》有兴趣的去戳一下吧,女主属于深藏不露型的,比较慢热,嘿嘿。卧莲重生,世人皆醉。当今天下,明皇暗帝,他们共享江山。整整十二年囚禁般的生活,她在名曰啸王府的府内,一间小屋中度过了十二年的岁月。她是莫染,只是莫染,那个目不能视的瞎子莫染。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那个男人的侧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开不开店看老板,赚不赚钱看店长。如何让你的门店在众多门店中永远挺立潮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更有效率、更有领导魅力、更受下属拥戴的金牌店长?本书将用最为平实、通俗的语言为你一一作答,让你掌握成为金牌店长的独门秘诀。
  •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是一门巧妙运用语言逻辑的学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说话技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或是工作创业,都一定会潇洒自如。
  • 迷糊小助理

    迷糊小助理

    手指都没动一下,情敌满天飞。从此。偏偏,她不懂时尚,某只腹黑却待她如初恋,是屡败屡战的相亲小达人,天后、超模火力全开,就有人帮她搞定一切只是,不会打扮,她怎么觉得,只想虐她千百遍,他才是最危险的那个?,却在不经意间闯进他的时尚世界。
  •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新文《重生归来:女王万万岁》正式发布!重新归来,你若护我,我定不离不弃,许你盛世红颜可好?她是世家暗中培养的希望,一旨圣婚,却被诊出身孕,灵力尽失,被人暗下毒盅,万里追杀,名声尽毁,世家不容,无力自保,险先丧命!“今日欺我者,待到他日,我必百倍千倍万倍还之!”灰飞烟灭前,她狰狞至极以命契誓!血红满天!他本是上古遗留的神祗,龙族歼灭,他带着精心护养的龙筋来到凡间,借由禁术将它孕养到了她的腹中……本该毫无牵连,龙子竟让两个冷情淡薄的人相依相伴……
  •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嬉水之灾:溺水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宙室的防范常识,存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