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500000008

第8章 认识论总论(7)

所谓“比量植根于现量,现量决断靠比量”,说的就是这种直觉经验和理性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直觉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事物的共性、规律。从抽象的共性、规律的理性认识再次返回直觉经验,这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但从理性回归的直觉经验,已和原始的、盲目的经验,本质上完全不同。前者是感官直觉,后者是心识自见分直觉。这种认识上的否定之否定,并非简单的循环。那些不分正邪对错,一律否定分别思维的正面作用的糊涂虫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违犯了从直觉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再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直觉的佛教认识规律。把盲目的感官体验和从理性思维上升所得的妙观察直觉混为一谈,其结果将佛的无分别境界,误解为与土木偶像一样的无心无智状态,对佛理的认识上没有比这更大的错误。

本来是具体的事物,是直接认识对象,但由于受某些条件的限制,也会变成比量知间接认识对象,即所谓的条件限制、时空限制、事物的特殊性质对直接认识造成的限制等。空间限制对眼识而言,如远距离事物和不在现场的事物、隐蔽之物;时间限制如非现实存在的过去、未来之事;事物的性质造成的认识限制,如不可见光和超声波等。对具体事物的直觉认识的直接对象和非直觉的比量知认识的间接对象,并非绝对的。

从认识的主观上讲,是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中形成的显现性直觉和隐蔽性非直觉境的相对差别。如房间的桌椅、书柜之类,对房中人是直观对象,对房外的人就是非直观对象;又如高倍显微镜下的直观对象,对肉眼来说就是非现观隐性之物;又如人的意识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刹那之间可以游遍三界。因此眼识的隐性之物对意识并非隐性之物,直觉经验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但超感官的想象可以扩展到无限大和无限小的范围。

现量真知就是直觉。直觉分五官直觉、心识直觉、自证分直觉、瑜伽直觉等。五官直觉如眼见形色,耳闻声音,鼻知香臭,舌知苦甘之味,身知冷暖等;心识直觉分普通和特殊两种。普通的心识直觉人皆有之,特殊心识直觉有生成的和修成的两种。前者如喜怒哀乐的感受等,生成的心识直觉在人类和动物中都有,人生成的特殊心识直觉如某些小孩的特异功能,动物如狗马蛇鼠等,对地震有预感,候鸟知季节,蚂蚁预感天气阴晴之类。

修成的特殊直觉,如通过修禅定产生的六通等。神通都属心识直觉,虽名为天眼通、天耳通,但不是眼耳的功能,是心识功能。(此说见《现观庄严论疏·金珠论》。)

心识直觉分两种:一种是以根识为缘,在根识直觉的第二刹那产生的心识直觉,唯识家称为第六意识。小乘二派和中观只承认心识,不承认第七、第八识,故称心识直觉;一种是不借助眼识等五根识的纯心识直觉,如六通和自见分苦乐感觉等。

直觉还有与真知相对的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主观原因如精神失常和患影响官能的疾病状态下的直觉。如精神失常状态下的见神见鬼,和患胆溢症(今指甲肝)的眼中白色变成黄色,有眼疾的人看到两个月亮之类。客观原因如距离形成的物体的大小和坐在快速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的情境之类。人体最宝贵的是眼明耳聪、心智正常的健康官能。人世上却有许多心理不正常的人,以追求心理非正常的错觉虚幻为快,如饮酒、吸毒和修炼世间神通都是追求精神不健康的错觉为快的愚昧无知的表现。佛说“智慧是世间第一珍宝”,但有这宝贵的智慧财富的人却少得可怕。

“自证分”指意识的内向性知觉,是与外向性知觉相对应的。外向性知觉,是直接面向外境的,如摄像机镜头,“相分”犹如录像带上形成的图像,自证分就像观看录像的眼睛。自证分属无二见纯直觉经验,证明自证分存在的理由,是意识中复现先前经验的回忆。

瑜伽直觉是修禅定获得的超感觉景象。比量知的主体分别思维,根据推理的性质,可分为事理性比量(物理性比量)、认可性比量(俗成性比量)、可信性比量三种。

事理性比量(旧译“事势比量”)是根据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之间的性能、关系等事理,应用逻辑规律推断未知事物。如从声音的因缘所作性,推断声音的无常性;从某处有烟,推断某处有火之类。诸种推理中,事理性推理占据主要地位,其用途也很广。

认可性比量(旧译“世间极成比量”)是根据共同认可的关系,推断相关事物。如语词和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称谓关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关系,并不存在必然的物理关系。但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语词能起到事物的代替作用,如说太阳、月亮、面包、房屋等等。懂得汉语的人就从这些名称可以知道所指的东西。从语言文字了解到许多并不了解的情况,就是靠的语文的这种共许比量。语言思维不是直觉现量工具,而是符号、代码性的抽象工具。因此,凡是通过语言思维的认识都是抽象的间接的认识。

这种认可性比量,虽然在人类的认识中起着不可代替性的作用,但语言和所言对象之间构成的关系,并非必然性的物理关系,只是一种共同认可的关系。而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个名称不一定指一个固定的对象,一个对象也会有多种名称,特别在表达思想方面,人有智慧,因此,很难排除虚伪的表现。因此,因明论中言语不作正量,古语说的“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也是这个意思。

可信性比量(旧译信许比量)属根据可信的事物,推断非经验性的事物,如对教理的论证。对教理的真假分辨,因明家用“三察”法和“以主见从”法。

“三察”是用现量、事理比量和言论的逻辑性进行考察。通过“三察”达到“三无过”为可信性圣教量。“三无过”是:直觉经验方面的论述,不违背经验现量;理性方面的论述,不违背比量思维逻辑;论述本身无逻辑矛盾。

“以主见从”法是从教理的总体和主要问题为依据,推断局部和从属性问题。《释量论》中说:“主要义理无悖谬,其余事理可比知。”其意思是说:教义从总体和主要问题的论述若合理可信,其他局部和从属问题便用类比法推断,也就是说,只要证明教义的总体和主要观点正确合理可信,其他局部的和从属性的问题,从类比法可以得知其正确可信。比如一棵树,只要知道树根、树干是檀香,其枝叶无疑也是檀香,没有必要对每一个枝叶进行考察 。

佛理的核心是“诸法性空”,施教的宗旨是悟出法性空理,消除心中的迷惘。从思辨的角度看,“万物性空”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古希腊和印度的智者、现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在“空”这个问题上,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这表明智者所见略同,绝非偶然的巧合。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如果科学不好好地认真对待‘无’,那么科学号称明达与优越都将变成笑话。”佛教的万物无一常住不变,刹那间既是它又不是它的变易无常之理,以及遍及一切的因果缘起法等无一样不符合实际,围绕主旨的许多方便法门,也无不合情合理之处。心续总体不灭、流转不息学说和隔世因缘之类,虽非直觉经验所能证明之事,但用思辨和事实足以证明其可信性,地狱之类除了小乘的区域说,大乘自有更合理的“六道心态说”。这一切都能证明圣教量的可信。

因明的这种考察方法也适应于其他一切学说理论的正确可信性的检验。一切伪科学、邪说迷信之类,在理性的“显微镜”和“照妖镜”下,可以看清他们的本质。一切虚妄邪说都是钻人们缺乏理性智慧的空子,理性的阳光照耀之处,非理性的黑暗就无处藏身。文殊把《因明学》比作“世间眼”,“世间眼”就是太阳的美称。

$第九节 量论和因明论的关系

唐朝的玄奘法师把因明论和唯识论从印度带到了中原,和他的大弟子窥基一起,在汉地进行了弘传,虽然在汉传佛教中未能推广因明,但“因明”这个名称在学界并不生疏。但提起“量论”,在汉地听到过这个名称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人。量论就是认识论,梵文Bramana,意为“初始量”、“新知”。在量论中对认识的主体人和人的思想意识的性相、分类、作用、所缘境等的界定论证,对语言和思维的性质特点、语词概念与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自相与共相,自体与返体,一体与异体,相连和相对,圆入与遮入等许多哲学问题在批判数论派、胜论派等外道邪说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认识分直观直觉现量认识和非直观直觉比量认识两种。

在非直观境和抽象事物为对象的比量认识实践中,古印度的先哲和佛教大师们总结出了一套推理思辨的规律和方法。对这套推理思辨的规则方法,藏文称rtagsrigs,或htan tsigs rigpa,即“因明”或“正理”、“理规”。

陈那《集量论》共六章,其中第一章论现量,第二章论自比量,第三章论他比量。法称《释量论》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论自比量,第二章论证佛与佛教,第三章论现量,第四章论他比量。这足以说明,因明逻辑只是量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绝不能把因明和量论画等号。正如渥德尔在《印度佛教史》中说的:“它(量学)现在不是逻辑、论证或辩论术,而是更根本的认识论,这才是它真正的研究课题,而论证方法不过是比量理论的附属部分。”

“因明”的“因”指论证的理由,判定的根据,“明”同“学”,如称五明、十明。正确的推理论证,靠的是正确的理由。在因明推理中的正确理由,即正因,必须具备正因应具备的各项条件,这条件包括理由与论题,理由与论点之间关系,即因三相。既有正因,就有不具备因三相的不成因、不定因、相违因等不正因。因明的理论、方法、规则等都是以因理为中心展开的。掌握了因理就等于掌握了因明学。因明学的“因”字,一字道破了本学科的重点。

在汉传佛教所说的“因明”和藏传佛教所说的“因明”虽然名称相同,但实际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在汉传佛教中,历史上翻译的因明经典资料仅限于《因明入正理论》、《正理门论》等二小论,这种资料的局限性,对量学因明学理的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因明在汉传佛教中未能起到认识方法思辨工具的主要原因。

因明揭示的是一种事物中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和人类与客观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思维和认识规律。这思维认识规律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领域,也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量学因明在藏传佛教中的学用实践中证明了它在开发智慧、提高认识思辨能力的积极作用。下面准备将藏传因明,更准确地说应该译作藏传量学或者认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摄类集辨(对60扎)、心智论(罗柔)、因明论(达柔)依次进行解说。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守护

    末世之守护

    一堆智商高达百分百的诡异植物,一只求爱求抚摸的丧尸,叶缦仰头45°忧伤的望天,她得到的还是随身空间么,口胡,那压根就是植物大战僵尸转换器好不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可以学会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你可以发现,这些寓言有的揭示了某一个经济学原理,有的反映了某一种管理理念,有的会告诉你某一种投资技巧或者励志方略。当我们心里有什么疙瘩解不开的时候,书中的寓言是浅显的,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疙瘩就解开了;当我们钻进了某个死胡同的时候,读一篇寓言,但是寓言背后所反映的哲理却非常的深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思考一会儿,也许就从死胡同里跳出来了;当我们在哪里跌了一跤。爬不起来的时候,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某一篇寓言,也许就顽强地站起来了
  • 穿越之醉红颜

    穿越之醉红颜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历史的车轮始终是不会因为一个意外而有所改变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

    婚礼大堂“我叫龙卓越,以后可以跟你做好姐妹吗?”男子眼中晶亮的光芒闪烁,恐怖丑陋的脸上布满了令人寒碜的笑“真的可以和你做好姐妹吗,太好了,小越越。”女子掀起红盖头,倾城惊艳的容颜满是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左右摇晃“…”参加婚礼的众人齐齐雷倒!◆颜暖空越了,醒来正在大红花娇里头,被人设计嫁给传说中半人半妖,容貌似鬼魅般恐怖的傻子。可是,她新房里这个似从画中走出来仙人般的男子是哪个?人家穿越当王妃,斗姨娘,训小妾,整恶夫,活得风生水起。她也穿越当王妃,却与自个的王爷夫君在拜完堂后成了好姐妹。人家夫君拿的是刀枪剑棍,武功天下无敌她家夫君拿的是绣花银针,绣技天下无双人家夫君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她家夫君则是水做的,手中的帕子换了一块又一块,整日一副梨花带雨状:“娘子,为夫被人欺负了!”◆某夜醉酒“呜…呜呜呜,你可恶,昨晚欺负人家,呜呜呜。”某男躲在床角,咬着被子,俊美的脸上泪珠儿滚落,楚楚动人“月月,放心,我会对你负责任。”某女拍着他抖动的肩,欲哭无泪,貌似她才是吃亏的那一个“真,真的吗?你保证以后只对我一个好,只疼我一个,只看我一个?”“我保证,以后只疼越越,只看越越,只对越越好。”某女指天发誓,却有种怪怪的感觉,好像被人给下了套她没有发现,那躲在角落里小媳妇似的某男,氤氲雾气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他,单纯,无辜,爱哭是他的表相,实则腹黑至极,实不实蹭在她的怀里占尽便宜她,装巧,卖乖,爱笑是她的武器,实则嚣张狂妄,保护夫君成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头等大事她护他,疼他,罩他,她的男人,只有她欺负的份,谁敢动他,找抽他宠她,爱她,腻她,他的女人,只有他宝贝的份,谁敢觊觎,找死本文宠文,一宠到底,温馨无限
  • 驭香

    驭香

    传说,青帝所至之处,芳草如茵,百花怒放,传说,青帝挥手间,枯木回春,肉白骨而医生死,他的名字叫句芒……一次偶然的车祸,一块古怪的花盆残片,引领着慕容纤纤打开仙境之门!一段优美的神话就此展开……推荐本人完本作品:《创神传奇》《新一品修真》《凤临异世》《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唐朝好媳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的男人有回报

    会来事儿的人,能够使难成之事心想事成;能够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能够在商战中左右逢源;能够迅速说服他人,赢得宝贵的合作机会;能够受到上司的重视,深得同事的喜爱、赢得下属的尊重……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生活,通过大量的故事及生活实例来告诉你如何历练“会来事儿”。
  • 冷情王爷俏王妃

    冷情王爷俏王妃

    一次荒唐的博物馆之行让她离奇穿越,陌生的国都,陌生的一切,关牢房,被下毒,被利用,被迫做着一切她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无意进入了冰潭,她几乎命丧黄泉,天底下唯有他能救她,救她却要牺牲她的清白,迷糊中的她为了保命只能无奈的接受他的救治,只是这一切却变了。他慢慢的开始囚禁她,逼迫她必须诞下孩儿,可是孩儿诞下之后她却不想离开,她的逃离,他的失踪,N年后的平静生活突然发生火灾,孩儿中毒,一切的一切莫名的又让她们相遇,相知,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