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500000027

第27章 后记 (2)

克珠杰(公元1385—438年)以聪慧善辩著称,16岁时和持旧因明观点的博东大师(博东大师是藏族历史上著述最多的一位学者,一生写出了各种论著132函,约4000万字)进行论战,一举战败对方,一鸣惊人。他的著作有《因明七论解惑论》、《释量理海论》等因明著作5种,其中《释量理海论》以析理透彻著称。

更登珠(公元1391—1474年)从小聪明过人,师承宗喀巴及贾、克两大弟子,因明著作有《释量论善说》、《因明总义理论》。以上三人虽然都是宗喀巴的亲传弟子,但在因明理论方面各有各的见解。这对宗喀巴一派的重理轻经、深入探讨的学风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萨迦派大学者高冉巴总结藏地因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时说:“对于正理二祖论,雪域共有三种说、七论相互参照说(指萨班以前的第一阶段的情况),选择诸家长处说(指第二阶段萨班学派),各凭自己见解说(指宗喀巴三大弟子开创的新学派)。”(光珠《知识总汇》)这些话高度地概括了藏传因明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由宗喀巴大师三大弟子开创的因明新学派,无论从因明学教育的发展规模,还是从培养人才和理论研究的成就来说,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宗喀巴大师以前,藏区只有十几所规模较大的辩经院,其余大部分寺院都没有正规的学制,有条件的地方只搞一些因明讲座。宗喀巴大师以后,从前后藏、川、康、甘、青藏区到内外蒙古草原建起了上千个大大小小的辩经院,大辩经院学僧多达5000~7000人(如格鲁派六大寺院),规模小的也有三五百人。凡有辩经院的喇嘛寺都有大致统一的学制和学科内容。各辩经院都有因明学科,专修因明3~5年,答辩合格将获得格西学位。

这些大大小小的辩经院,对因明教育的普及和因明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1世纪到20世纪初,在藏族学者中著因明论的有117人,其中宗喀巴学派的就有89人,占总数的76%;因明论著作221部,其中宗喀巴学派的共有183部,占总数的81%。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著书的人数和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在靠手工木刻版印刷,对著书资格要求特别严(藏族过去的习惯,没有相当高学术地位不著书,即使写出来也不会有人资助刻版)的时代,一门学科出这么多著作家和著作,在同一时代恐怕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从因明原理理解的深度、思路的开拓、推理形式的发展成就来看,后期远远超过了前期。宗喀巴学派发展到后期,内部又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学派。在新学各派中出现得最晚而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是郭莽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嘉木样协巴(公元1648—1722年)。他以渊博的知识和非凡的才能,把因明等五部理论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他的因明著作共有8部,由他推导的一些定理和经他修改补充而更趋于周密完善的因三相定义等,已成为后来的因明学家们共同遵循的经典原则,在他离世后的200多年中谁也未能超越他。

二、藏族对因明学的贡献

藏族对因明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献的翻译和保存

文献资料对研究工作具有多么重要的价值是学人皆知的。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影响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原理,因而产生这样那样错误看法的也时有所见。藏族在因明理论文献的翻译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藏族对因明文献的翻译从8世纪末开始,延续到13世纪。在百科全书式的“丹珠尔”部共有陈那、法称、天王慧、释迦慧、庄严师、胜军、法尚、莲花戒等25位印度因明大师的68部因明著作。这些著作都是从5世纪到9世纪之间产生的名著,其中大多数原文早已失传,也无其他文种的译文。但这些古文献资料在藏文中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二) 对因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藏传因明对陈那、法称的学说并不是照抄照搬和简单地教条式地继承,而是在广泛吸收因明百家学说的丰富的思想基础上,展开自由辩论,广开思路进行研究,使因明学说从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因明——测码。藏传因明对印度因明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定义和概念更加趋于周密和完善。如因三相定义在陈那的《正理入门论》中只作了“对象(被证明对象)有此属性,同品有、异品无”这样一些粗略的规定;在法称的著作中进一步限定“必定是对象的属性,同品定有此属性,异品定无此属性”;到藏传因明学家后期的著作中,对因三相的每一条定义增加到四个限制词,从正面和反面排除了各种可能产生的歧义(见嘉木样协巴的《因理辨析》),使“因”的定义达到高度完善和周密,对其他定义也作了同样的补充和修改。

其次是推理形式的简化。陈那改造旧的五支论式,提出了三支论式,这在因明史上一向被认为是划时代的进步。而法称却提出了二支论式,认为“比喻是因法之间的关系的例证,已包括在因法关系支中,不应另作一支”。12世纪初,桑普寺主持恰巴论师开创因明集辨以来,在辩论实践中,广泛采取简便的驳论式,取代了古老的三支论法和二支论法。驳论在二祖的经典著作中只粗略地提到了一些,但没有详细的规则。藏族集辨家将四边八门法则与驳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十分周密而又简便的论证形式。这种驳论式推理形式既可以用于反驳,也可以用于自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萨班的《正理宝藏》中只提到三种驳论式,在更登珠的《真理庄严论》中提出了14种驳论式,在晚期的《集辨》中已归结为20种驳论式。

再次是知识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进一步拓宽。因明是认识和形式逻辑融为一体的一个学科。在因明经典著作中涉及到许多有关理性思维和哲学方面的问题,诸如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语言与思维、具体与抽象、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对立、原因与结果、时间与空间、存在与非存在、相对与绝对、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事物与名称等等问题。如果不掌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很难深刻全面地理解因明理论。藏族因明家把以上这类问题的解决视为打开因明宝库的钥匙,在因明学中增加了以掌握有关知识为目的的《知识集辨》(有人译作《摄类学》)这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知识集辨》不但解决了因明中的许多难题,而且加深和拓宽了因明的知识领域,提高了因明的推理技巧。(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宗喀巴大师称“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知行结合的求实态度、准确巧妙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世间三宝”。他还说:“没有坚实充分的论证做后盾的观点,就像插在泥中的木橛,始终站不稳脚跟。”这充分表明了历史上藏族学者对理论联系实际和逻辑思维的重视程度。因明这门思维科学在一千多年前被译成藏文以来,作为一种认识事物、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工具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形成具有雪域文化特色、实用价值很高的一门学问。

三、藏传因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藏传因明在实践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藏传佛教寺院不是单纯的宗教活动场所,而是仿照印度那烂陀和布嘎摩拉希拉建立的一种综合性大学。规模较大的寺院都开设有十明学科,有严格的学制。“十明”之一的因明是寺院的基础课程之一,入寺的学童首先要学《因明集辨》和《因明七论》,专修因明3~5年。从对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的辨析开始步步深入,培养分析判断、推理辩论的能力,养成周密思考和准确的、合乎逻辑的表达习惯。

(二) 用于佛学的学习。佛学是建立在高深哲理基础上的一门高度抽象的学问。龙树、无著等印度佛学大师的著作绝大多数采用了逻辑论证的表述方法。要读懂这类经典著作,首先必须掌握因明知识,故称因明为“打开佛学宝库的钥匙”。通过读经又可以锻炼和提高使用因明思维规律进行推理分析的技能和技巧。

(三) 用于学术研究。藏族历史上有成就的学者,都是用因明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检验前人的学说,找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新的观点,促使各种学说理论不断向前发展。藏传佛教理论高峰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掌握因明思辨方法有关。

(四)用于写作、演讲等其他方面。藏族习惯上很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和表达技巧。写文章,特别是说理性文章多用因明的推理、论证、反驳的形式。一般演讲说话也讲究语言的逻辑性,推敲用词周延与否、前言后语有无矛盾。巧妙机智的辩论“对歌”相当流行普遍,甚至相互开玩笑也多采用因明的思辨方式,在学术问题的辩论中应用因明的论辩方式就更普遍了。

通过以上诸方面的广泛应用,藏传因明在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经验又使因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藏传因明这个独具特色的思维逻辑体系。

(本书完稿于2009年9月21日)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笑倾天下

    笑倾天下

    他,南风国的四皇子,生性懒散,做事随性,为了摆脱做棋子的命运,他选择了做弃子。他,江湖上迅速崛起的暗门门主,行踪飘渺,集邪肆疏淡清冷于一身;他,南风最年轻的鬼面将军,冰冷的面具,卓越的武功,惊世的将才,威慑四国;他,他,他,收起懒散的那一刻,收起邪魅的那一刻,收起冰冷的那一刻,众人才发现,原来他是她,绝世之姿,祸世之颜,到底绝了谁的情,祸了谁的心?远尘,飘渺清逸,不染纤尘;————待前世今生记忆苏醒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原来的疏淡,原来的悲悯只因我不够完整,待我变得完整时,我便发誓再也不要遗忘……北傲天,蓝眸幽深,俊美无匹,狂妄,霸气,冷酷,残忍;————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男还是女,你,我势在必得,哪怕倾天下之力,你若想飞,我便折去你的双翼,你若想走,我便折断你的双腿,此生,你终将属于我,并且永为我所有,否则,我宁毁之。离幽,妖娆妩媚,魅惑动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跟随着尘的脚步,我讨厌你,因为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你都抢走属于我的尘,只是,为何在尘倒下去的那一刻,在看到你眼中延绵不尽的悲伤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心中更为心疼的是你?君岐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你是一缕阳光,一缕清泉,瞬间的相遇便铭记于心。南仲彦,五官俊美,优雅无比;————何时起,对你的欲望越来越多,亲情对我的束缚越来越淡薄,为你,遭受世人耻骂又如何。尤哈达,温和儒雅,俊秀绝伦;————为何,连停留你眼光的最后砝码也丢掉了?南永阳,阳光可爱;————为你,我愿放弃一切。蓝罗,俊美冷酷;————你是我永远的守护。***************************************************第一卷宫廷童年第二卷江湖风云第三卷群雄逐鹿第四卷花落谁家美男不断增加中,中间可能还会加上一些,若加了,我会提前写入简介,希望大家多多留言,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多多支持,泪心再此先谢过!【注意:该文已经设置为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一半的价格。】推荐自己的新文《天价小小儿》:《神战》:(精彩玄幻文)《无心皇后》:(精彩穿越文)推荐泪的新文:《狂妃纵世》(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推荐朋友文文:《绝世战妃》骨脉《邪惑天下》曦珞妤《谍影战妃》骨脉《邪君囚妃》夜宦灭
  • 嫡女有毒:废材小姐不好惹

    嫡女有毒:废材小姐不好惹

    本是将门嫡女,生母过世,父亲续弦,正牌嫡女落平阳。偏生又是个废材体质,不能修炼,懦弱无能,被退婚沉湖自尽,沦为世人笑柄。一朝穿越,顶级配药师成了此名废材小姐,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当二十一世纪的配药师是好欺负的?她会配药,就会制毒,另带杀人越货最佳帮手随身空间,谁敢惹她,就毒他个片甲不留,抢他个一贫如洗。当懦弱废材小姐化身腹黑毒女,怎惹得某只天才死缠滥打?你一皇子,何愁红颜难觅,何必缠着姐这个小废物?想娶我?先追吧,就怕你没这本事了。
  • 青梅煮马

    青梅煮马

    中考那年,肖剑曾经问过我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说,咱俩有没有可能发展发展?”我淡定的回答他:“你不用担心,这么掉价的事我还是有分寸的。”肖剑听了甚慰,逐摸了摸我的脑袋,夸我是个明事理的好同志。高考那年,肖剑又问了我一个更加深奥的问题:“你说,两个B血型的人生出的小孩会不会是2B血型的?”我继续淡定的回答他:“你不如实践出真知。”肖剑听了若有所思,逐转身将我扑倒。我勒个去,我又不是B型的,扑个毛!!!
  • 左右逢源好人缘

    左右逢源好人缘

    不用左右为难成为矛盾焦点,巧用心思让自己彻底左右逢源,只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职场达人才具备了“人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职场之道可走得远、走得畅。其实生活中也一样,无论对亲情,朋友,爱人乃至家人,都要巧妙的运用左右逢源有个好人缘,这样的生活才够轻松,精彩!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的学问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懂待人处世学问的人,一定会被各种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困扰。只要你掌握了这门学问,你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处世高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如何待人处世,如何赞美别人、拒绝别人,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等等。如果你深入了解了本书中所罗列的待人处世的技巧,那些摆在你面前的看似棘手的待人处世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在以后的日子里,灵活运用了这些技巧,那么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就会顺风而行。
  • 门神

    门神

    绿茵场上有这样一类人,在某些时刻能够左右比赛的胜负。 人们把这类人敬称为——门神。 陆豪,一个喜爱实况足球游戏的伪球迷。 2001年秋天,在得到一张《实况足球8》的游戏光盘后,他成为了一位守门员。 最终,他在佛罗伦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谱写出一段门神传说。 我佛慈悲,我佛V5!!!
  • 叶阳绾黛倚红楼

    叶阳绾黛倚红楼

    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让林妹妹枉送了性命;一个政治下的婚姻,让金玉良缘变成了笑话;一场有缘无份的相遇,让水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是林黛玉,一个从小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前世的她心念滴露之恩,今生却倔强的拿自己的心泪去偿还,最终落个泪尽人亡。但凤凰终将会浴火重生,再次来到人们的面前。当黛玉不再是以前那个体弱多病的林妹妹,她还会任人欺负吗?当爱情再次降临的时候,她还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容纳他人吗?当面对生与死的瞬间,她还会继续逃避自己的心吗?作者寄语:这是一个林妹妹重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作者群号【50142736】,欢迎大家进群提意见啊~
  • 幸福也需要奇迹

    幸福也需要奇迹

    当恋爱中的两个人,赤果果的相见,把自己献给对方,你会不会就此爱上她的全部?受过伤的心灵还能愈合吗?是生离死别的悲苦,还是前世孽债,今生亏欠?痛过之后,还有多少勇气再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