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7400000009

第9章 六王结盟(1)

1、石达开入教

道光二十年(1847)的秋天,洪秀全和冯云山来到了那帮村石达开家。

两人落座,石达开忙让熊清芬烧水泡茶。

冯云山先跟石达开介绍了他和洪秀全。当他说洪秀全是拜上帝教的“天王”的时候,石达开竟然轻轻叹息着摇头。

石达开的这一不太显眼的举动,却让细心的冯云山看了个仔细。当石达开起身去看水是否烧开的时候,冯云山轻声对洪秀全说:“这个石达开,是个很有头脑的人。”

洪秀全点头,说:“我也看到了。人虽然年轻,但是眼神很成熟。他对我们的拜上帝教不太感兴趣。”

冯云山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有自己见识的人是不会随便相信这些的。”

石达开一会儿就拎着茶壶回来了。他给冯云山两人倒上茶水,说:“这茶是我过年拜访老师的时候,老师给的。老师说应该不错,我也从来没舍得喝过,二位应该是懂茶的人,尝尝如何。”

其实,那时候的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穷苦出身,平常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喝茶对他们来说也是奢侈之事。因此两人喝了一口之后,都只是含糊说:“喔,不错,很香。”

石达开笑笑,说:“二位远道而来,达开很是感动,不过,我觉得任何教派,其实都是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广西这边也有基督教,我老师是很博学的人,他也跟我们讲过基督教和佛教,跟二位实话实说,我这个人尊敬有信仰的人,也很尊敬像你们这样的传教者,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人跟外国人不同。外国人是已经觉醒了,什么都看得比较透彻了,因而需要寄托。中国人却还很愚昧,他们还没有觉醒,因此他们现在需要醒悟,而不是用上帝再去愚弄他们。我这个人,是个实用主义者,因此很对不起二位,起码我现在没有信奉上帝的打算。”

冯云山听出来了,石达开把他们的“信上帝教”跟基督教混淆了。虽然他们的信上帝教的主要教义是从基督教脱胎而来的,但是洪秀全把他对基督教的理解,又用中国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再次中国化了。

冯云山看石达开对各种宗教都毫无兴趣,知道这是个很有主见的青年人,就不再跟他解释了。

两人不提拜上帝教了,冯云山却突然说:“听说石相公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事儿,不知道处理得怎么样了?”

石达开本来以为两人没话说了,稍坐一坐就会走了,没想到这个冯云山竟然说起了这个。

他不想在不相干的外人面前说这个事儿,因此只是含糊说:“喔,正在商讨。”

冯云山笑了笑,喝了口茶,说:“好像……不是吧。我在路上听朋友说,跟石相公家族作对的人,背后有奇石墟的熊团董和知县撑腰,石相公,这事您要慎重啊。”

石达开虽然不愿意提这个话茬,但是冯云山一语说中了要害,石达开不由得叹了口气,说:“不瞒二位,这事是比较棘手。不过石家也不是胆小怕事之辈,我们石家是不会把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园子让别人抢去的。”

冯云山看得出来,石达开虽然言语激昂,神情却很是有些疲惫。他说:“跟你们抢夺园子的人背后力量是熊团董,熊团董的撑腰者是知县。也就是说你们石家,其实是在跟官府抗衡。石相公,我知道石家人很多英雄,但是,要想跟官府抗衡,别说是一个石家,就是十个、百个石家,恐怕也不是官府的对手。现在的官府已经跟社会上的流氓勾结在一起,欺压良善,无恶不作,天下老百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跟这些邪恶势力斗争。石相公,您说我说得对否?”

冯云山的话让石达开一惊。他实在没想到一个“传教的”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石达开不摸他们底细,只是含混地点点头。

冯云山自然明白石达开的心情。他说:“石相公好像不太相信我的话。”

石达开坦诚地说:“两位大哥莫怪。达开虽然对各种宗教不感兴趣,但是我知道宗教都是教人为善,让人有所寄托。基督教应该也是吧,至于怎么跟官府斗……冯大哥说的话很有道理,不过,基督教好像也没有这种教义,达开因此困惑。”

冯云山和洪秀全看着摸不着头脑的石达开,两人互相看了几眼,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石达开更是不解,他看看这笑得酣畅淋漓的一胖一瘦,不由得站了起来,摸着头,看着两人。

冯云山过来拍了拍石达开肩膀,说:“好一个石相公,说话干脆利落,真是我辈之兄弟!”

石达开更困惑了。

冯云山停住笑,对石达开拱手,说:“见真人不说假话,石兄弟,我们兄弟创立信上帝教,不过是为了笼络人心,教化众人,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团结民众。我们的上面是官官相护,如果我们老百姓不团结,任人宰割,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因此只有老百姓团结一心,跟官府斗,我们才能有好日子过。”

石达开还是有些不相信,说:“老百姓现在都是散的,不动着自己的利益,很少有人去管别人的死活,要团结老百姓,难啊。”

冯云山说:“是啊。但是当官的是都很团结的。不是有句话叫‘官官相护’么?当官都是聪明人,他们互相维护,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坦白说,从智力上来说,很多老百姓不如当官的聪明。论有钱,老百姓不如当官的;论关系,老百姓还是不如当官的。偶尔有英雄带头造反,正如石相公所说,关系不到自己的利益,老百姓都缩着头,害怕吃亏,英雄势孤,最后的下场不是被捉住杀掉,就是逃亡。藤县的平地王邓立奇和高山王钟敏和都是响当当的汉子,他们造反都是为了自己吗?不是。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像他们这样的,随便投靠官府,都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拿你石相公来说,熊团董不是也让你给他当一个小头目吗?但是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富贵,而是为了争一口气。他们不想当奴才,而是想当一个正正当当的人,因此他们才造反。可是就是这样的好汉,竟然有老百姓为了几个小钱,去出卖他们!你说老百姓坏吗?不是,如果他们有钱,他们也不至于这样。当然,如果他们有了敬畏心,知道会惹得上帝不高兴,他们会有灾难,他们也不会这样。当他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知道不用缩头,知道堂堂正正做人,也不会有大事发生,他们就会像个真正的人那样迸发力量,那时候的百姓就不是散沙了,而是一股天下无敌的力量!”

石达开点头,说:“道理不假,但是……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团结起来呢?”

冯云山说:“我刚刚说了,这正是我们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通过教化,让民众有了统一的信仰,只要民众的心态统一了,那还怕不团结吗?”

石达开有些明白,拱手说:“二位大哥,真是高人。”

冯云山摇头,说:“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没有什么上帝,也没有天父天子,但是百姓混沌,凡事都要看利益,官家有全国的金钱养着官员和士卒,我们只能用上帝的学说来点悟他们。先笼络住他们的心,然后才能成大事。”

“大事?二位大哥说得大事……是什么呢?”石达开有些好奇。

冯云山笑了笑,说:“这个暂且不说吧。石兄弟,你就权作我们传教是为了团结民众,保护广大民众的利益。当然,也包括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那帮村甚至奇石墟都是我们教民的天下,是不是比石家会更有力量呢?大家互相帮助,教众互相帮助,谁还敢欺负我们呢?”

石达开点头,说:“兄弟明白了!刚刚达开对二位大哥有所不敬,请二位哥哥谅解。”

2、石祥祯出手

当天夜里,洪秀全就为石达开举行了入教仪式。三人促膝长谈,冯云山的见解和学识、洪秀全的气度,让石达开非常地钦佩。

第二天,石达开就喊来了石镇仑、石镇吉、石凤魁和熊清芬等人,由洪秀全亲自为他们洗礼,成为了那帮村第一批拜上帝会的信众。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那帮村住了几天,帮助石达开筹划附近村庄的发展规划。住了几天后,两人看到石达开在那帮村的发展已经像模像样,就告辞了石达开,回到了桂平。

拜上帝会在那帮村以及周围村子受到民众之欢迎,超出了石达开的预计。不到一个月,拜上帝会发展到了五百多人。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众聚集在石达开大伯家门前——那帮村中间比较宽阔的小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朝拜仪式,称为“拜会”。由石达开宣讲拜上帝会的——“天条十款”,并讲解教主所写的经义,特别是《原道觉世训》中的一段:

“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唯恐不速者也!”

拜上帝会鼓吹凡入会者都是兄弟姊妹,要互相关心爱护,欺压百姓者都是“妖”,号召百姓听从上帝的号召,团结一致,上帝将是大家的救世主。饱受欺凌的贫困百姓从拜上帝会这里看到了希望,怎么能不踊跃加入?

三叔被打之事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石达开知道熊团董等人都在暗中注视着自己,他现在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不会主动给他解决刘欢喜的事情的,他们在等他投怀送抱,或者等他入瓮,石达开跟弟兄们商量,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静等他们出招。

让石达开没有想到的是,刘欢喜竟然来找他们了。刘欢喜来的时候,带了一大帮人,不但有团练,还有穿着官服的衙役。他们来的时候是清晨,拜上帝会的会旗刚刚开始升起,会员们仰头看着会旗,在参差不齐地念着《原道救世歌》:开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盘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体敬皇天……

刘欢喜带着几十号人骤然而至。他们跑到石达开面前,刘欢喜手一挥,几十人呈半圆状,把石达开包围了起来。教民们停止吟唱,蠢蠢欲动。石达开挥手,示意大家继续。

大家继续吟唱,石祥祯依旧缓缓地升着会旗。刘欢喜气急败坏,带着几个人过去撕扯石祥祯。石祥祯不得不停止升旗,跟几个地痞扭打在了一起。

石镇仑气坏了,他带着几个人冲了过去,先把石祥祯扯出来,对他说:“大哥,你忙你的,这几个猫狗的,就交给我了!”

石镇仑扎住马步,挡在几个地痞的面前。清代的贵县人尚武,这些地痞也都年轻,虽然知道石镇仑勇猛,但是都还是有些不服气,就一个一个朝上冲。石镇仑还是有些孩子气,对他们说:“咱先讲好了,你们一个一个上,我就我自己。是好汉的,咱就按着这规矩来,你们说行不行?”

这些小地痞其实也都是跟着刘欢喜混吃混喝的主儿,骨子里并没有多坏。他们没有主见,是那种跟着好汉是英雄,跟着流氓是地痞的二混子。很多人平时也跟石家的人有交情,因此现在虽然跟着刘欢喜,也大都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态,当下一齐说好,还排好了队。

当头的那个看着石镇仑粗壮异常,并且满脸的愤怒,有些害怕,说:“兄弟,咱可说好了,别的咱不管,咱这帮是点到为止,不许下死手。”

看着他畏畏缩缩的样子,石镇仑不由笑了,说:“就你这么点胆量,还跟着刘欢喜那坏种干什么?大哥,你不如回家老老实实种庄稼。”

这伙计说:“别那么多废话,咱这是比武不是拼命,应该就是点到为止。是吧,兄弟?”

石镇仑笑着点头,说:“好,那你们就放马过来吧。”

这伙计运了运气,大吼一声,就扑了过来。可是他怎么能是石镇仑的对手。他过来想抱住石镇仑,却被石镇仑抓住了胳膊,石镇仑轻轻一甩,这伙计知道不好,啊啊乱叫,石镇仑脸色一变“哼”了一声,说:“你既然是跟着刘欢喜那畜生一起来的,就是来欺负我们石家!你们这些欺软怕硬的东西,你给小爷记住,我叫石镇仑,想杀想打就来找小爷。”

石镇仑这话是轻声跟这位兄弟说得,这位兄弟知道不好,想说几句好话,石镇仑飞起一脚,就踹在了他的肚子上,求饶的话还没出口,人就飞了出去。

第二个趁石镇仑未来得及收势,朝他就扑了过来。石镇仑骂了一句:“你这是想找便宜啊!”

那脚没落地,收到一半,猛然踹出,刚好踹在这个家伙扑来的脸上。石镇仑怕出人命,没用力,但是那人没防备他会出这么一招,人冲得急,自己的脸就猛然撞到了石镇仑的大脚丫子上。

石镇仑没穿鞋,臭烘烘的脚丫子拍扁了这人的鼻子和嘴唇,直接踹进了人家的嘴里。这人脸部受了重击,蹬蹬倒退几步,摔倒在地上后,哇哇直吐。

后面几个看看这石镇仑勇猛,就不讲规矩了,发一声喊,一齐扑了过来。石祥祯已经升旗完毕,转回身,和石镇仑两个,三两下就把几个壮汉打得倒在地上。

刘欢喜一看手下吃亏了,带着人就扑了过来。石祥祯打得兴起,让石镇仑靠后,他背着一只手,对那些人说:“我就一只手,咱玩玩,我可把话撂下,上来的就算欺负我,我只用这一只手,打死我石祥祯不管,你们打死我,我家人兄弟也不找你们麻烦。不用字据,谁想上就上,来吧!”

周围的人大都知道石祥祯英勇,看他脸色如铁,知道他起了杀心,都朝后退。刘欢喜脸上挂不住了,对身后的一个穿着黑衣服的壮汉喊道:“老三,看你的了!”

老三把身上的黑衣服一扔,几步就跳到了石祥祯的面前。大家看了这个老三赤裸的身上的纹身,不免倒吸一口凉气:刀条三!

石达开也不由得惊叫了一声。这人过来后一直站在刘欢喜的身后,不言不语,大家就对他有些忽视。现在仔细一看这人一身的横肉,纹身遍布全身,没有耳朵,认识不认识的都知道了:这就是那个横行贵县,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并且真的至今没有败绩的疯子刀条三。

要说这刀条三也并不是武功怎么厉害,他就是一个超级泼皮。道光二十三年,曾经有个佛山人在贵县开了家武馆,这个刀条三去武馆挑战,佛山来的师傅武功很牛,没用几个回合就把这刀条三打倒在地。

可是这个刀条三就是不认输。数次被打倒都爬起来跟人家打。刀条三有个长处,就是抗打,无论你怎么打,只要人不死,他都能爬起来。拳师功夫厉害,但是心性善良,在无数次把刀条三打倒在地后,看他爬都爬不起来了,就过去扶他,刀条三竟然趁机出手,用两根手指,把拳师的眼珠子掏了出来。

拳师残废,但是比武前请了证人,签字画押,无论是残还是死,都是自家承担,拳师只得含恨回了老家。

这个刀条三在贵县一举成名,成了无人敢惹的老大。

石达开知道这个刘欢喜这次真是有备而来,是存心来闹事的。他看了看刘欢喜,刘欢喜一脸得意地看着他。石达开转身看了看身后那些瞪着眼看着他的教徒们,知道这次面对刘欢喜,他不能服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民众,如果他一软,他们就更看不到希望了。

石达开对石祥祯,沉声说:“哥哥小心了!”

石祥祯明白石达开的意思,那就是让他放开胆打。他点了点头,石祥祯看了看比自己还高出半个头的刀条三,稳稳地站好了,喊了一声:“来吧!”

刀条三朝石祥祯走了几步,猛然跳起,朝着石祥祯就扑了过来。

石祥祯看着刀条三冲过来,却猛然朝后退了几步。观看的民众以为是石祥祯害怕了,不由得唏嘘一片。

石达开也有些纳闷,他疑惑地看着石祥祯。

石祥祯对刀条三说:“刀老大,听说您打仗之前一般都是先签生死文书,今天怎么不签了吗?”

刀条三一愣:“怎么?你想找死?”

石祥祯摇头,说:“不是。不过刀剑无情,拳脚无眼,无论你我谁有个死伤,对另一方来说都是个麻烦,不如我们也签了生死状,无论死伤都于对方无碍,刀老大,你敢签否?”

刀条三哼了一声,说:“佛山来的拳师我都不怕,我还会怕你个雏儿?签就签,只要你不怕死就行!”

同类推荐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伴君:不屑为妃

    伴君:不屑为妃

    天啊,怎么会这样?不过是一时被五百两的酬金迷了眼睛,怎么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太傅?不过是禁不住六百两黄金的诱惑,怎么就被要求嫁给皇帝当老婆?不,绝不,我,安小琬,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不屑为妃!
  • 女治天下

    女治天下

    (此文已设为半价,一次性全文订阅的话,打半折)他是风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俊美的外表,腹黑的个性,文能处理朝政,武能驰骋沙场。贵为太子,却没有实力,为了江山,与四大王展开权力之争。不近女色,却置佳丽无数,后宫因他而争风吃醋,敌国皇上对他爱恨交织,只恨他是男儿身。有谁知道,一朝真相揭露,却是红颜治天下。…………夏擎天:她初次临朝作出的一个决定加重了他父皇的病情,让他对她心生怨恨。烽烟四起,两人最终在战场上相见,无数次交锋,无数次较量,从最初的敌对到惺惺相惜,再到暗生情愫。各自的身份,各自的抱负能否为他们带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南宫夜(慕容笑):他本是江湖自由身,意外的相见让他对她兴起猎取之心。一场交易让他成为她的谋臣,为她夺权,替她除去政敌,随她征战沙场,无数次的出谋策划,无数次的出生入死,当她站在皇权最高点时,他最终成为局外人,他是否甘愿退出把她供手让人?(简介改动,男主共两人,结局一对一)此文属慢热文,主打权力宫斗,爱情为辅。喜欢的亲们请点“收藏”,不喜欢的请绕道。推荐自己的文:爱上离婚女人:友情推荐:银面修罗:(花释棱)火夫人:(雪藏玄琴)半妖:(三木哲)侵夺:(紫若熙)热心的亲们帮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群号是:130713131,支持我的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加入群内共讨剧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虹

    这部长篇小说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为代表。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爱上了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并终于结合。
  • 吃货娇妻

    吃货娇妻

    四九城内,没有人不认识徐宸,他是徐家的嫡孙,身份尊贵,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他说一不二,杀伐果决,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一个叫江瞳的小女人面前却始终接二连三的破例,甚至被她骑到头上作威作福。
  •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是英国文学大师柯林斯的侦探小说代表作,也是世界侦探小说史上的一部杰作。这是一个由一颗巨大钻石引起的曲折离奇的侦探故事。18世纪末叶,一个英国上校在一次战争中夺得了举世闻名的月亮宝石。后来,他在临死前立下遗嘱,将月亮宝石赠予其外甥女雷茜尔。不料,就在雷茜尔生日宴会的当晚,宝石突然神秘失踪。围绕寻找月亮宝石的下落,作品展开了一场生与死、正与邪的较量。小说揭示了现实社会的世态炎凉,暴露了宗教的虚伪,揭露了慈善事业的真相。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 剑心轮回

    剑心轮回

    杀尽天下该杀之人!剑,然而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三足金乌。让他从一个弱者领会了杀戮,段痕,为剑术天才的转世,自小跟着师傅学武,从杀戮中学会了用剑!直到成为万人敬仰的巅峰强者!剑心轮回!,盘古后裔,修罗剑道!为他打开了一扇成为强者的大门
  • 代嫁狂妾

    代嫁狂妾

    强推影的新文《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粗鲁的撕裂,霸道的占有,一夜的狂乱,却不知,却不知承欢的人是谁。众目睽睽之下,衣袖被他无情的撕裂,朱沙不现,证据确凿的‘真像’,刺痛了他的眸,愤恨着他的心。“竟然珠胎暗结。”微眯的眸子中是刺骨的冰冷,“说,那个男人是谁。”“是谁?重要吗?”淡淡的一笑,心却猛然的痛着,他竟然是这般的不相信她。“是不重要,但我会让他生不如死。”狠绝的低吼中似乎隐约伴着咬牙切齿的嘶磨声。“只可惜,你伤不了他。”唇角微扯,她冷冷地笑着,似讥讽,却更似悲哀。“这天下,还没有我伤不了的人。”双眸危险地眯起,直直地射向她,冷到滞血的冰,炽如焚烧的怒,两种情感,两种极端,在他的眸子深处,相克?交融?“好,那就试试。”她云淡风轻般地笑着,他或许可以伤到了天下所有的人,但却独独不能伤到......片段二:“娘子,好香呀!”绝美的笑脸,带着一丝陶醉,靠近她撩人的发丝。“别闹了。”含糊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涩,却隐着让人心醉的甜蜜。房内的他与她柔情缠绵,窗外的他却是一脸的冰冷,她,只不过短短的几天,竟然另嫁他人......……她竟然穿越到这个长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而且还是生病烧坏了脑子的的女人身上。悲?那个据说是才貌双绝惊才风逸,天下最富有,最有势力,连皇上都要敬他的三分的男人,竟然要娶她?难道这个社会丑女,傻女更吃香?喜?只是,他娶她,却并非那么简单,而她也终究只是他的一个丑妾,而且还是一个心智发育不全的傻子。那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容貌,那痴痴傻傻的伪装,碍了谁的眼,刺了谁的心?她终究还是被他送回………只是当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时,她又迷了谁的眼,痛了谁的心?******************************************成亲当日。花轿抬到门前,他轻掀轿帘,却不见新人,只见一块石头下压着的一张纸。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字体,他那千年不变的眸子中隐隐的喷出几股火光。“好,很好。“他那完美的无懈可击的脸上,却漫起淡淡的笑,只是,没有人看到,那丝笑中,隐着的寒意。“挖地三尺,也要将那个女人给本王活捉回来。”那个女人竟然敢逃婚,他会让她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孟拂影,你疯够了没,我告诉你,我白逸辰绝对不会娶你这个疯子,我就是要娶岚儿,我现在就退婚,今天我就来个先斩后奏。”白逸辰咬牙切齿的吼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