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不是第一次到曼海姆了,在此之前老莫扎特曾几次带他来过这里,因为这里有着名的曼海姆乐队,它是当时欧洲最负盛名的乐队。曼海姆的统治者是特奥多尔选帝侯,他是一位有知识、懂艺术的贵族,提倡艺术,赞助各类艺术,尤其是音乐。曼海姆乐队的乐师们来自欧洲各国,都是优秀的音乐家,这里还聚集着一批优秀的作曲家。曼海姆音乐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展现理性和知性,表现心灵与情感。曼海姆乐团是世界上首创渐强渐弱奏法的乐队,这个新鲜的大幅度力度对比的做法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曼海姆乐队配置最为齐全,所有的管乐器,在这里都找到了固定位置,这支乐队是第一个使用单簧管的。莫扎特听了曼海姆乐队演奏之后,在给父亲的信里对乐队的音色称羡不已。他尤其对单簧管感兴趣,后来他为单簧管写的五重奏、三重奏和协奏曲都成了经典之作。
在曼海姆乐队里,管乐器不再只用来填充和声的声部,而是经常担当起主旋律的声部。各种管乐器都在乐队里有独奏的机会,使每件乐器的个性大为增强,配器法也随之丰富了。曼海姆的音乐在欧洲处于音乐革新的前沿,形成了对欧洲音乐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曼海姆乐派,有人甚至认为曼海姆乐派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声。曼海姆乐队里有一位首席长笛手,名叫温德林,是莫扎特一家的好朋友,十三年前莫扎特第一次来曼海姆时就已结识他。
莫扎特此番旧地重游,又与温德林重叙旧好。温德林比莫扎特年长得多,当莫扎特还是个满地乱跑的小孩子时,温德林就已经是首席长笛手了。温德林对莫扎特像一位温厚的长者,给客居中的莫扎特不少照应。莫扎特经常出入温德林家,每天的午餐几乎都在温德林家吃了。莫扎特为了去巴黎,必须设法筹钱,温德林为他寻找机会,介绍作曲委托人。莫扎特在曼海姆写的两部长笛协奏曲和三部长笛四重奏就是由温德林作伐,为一位荷兰人写的。也许正是由于同温德林的友谊,才使莫扎特改变了对长笛这件乐器的冷淡,写出了几部经典的长笛协奏曲。
温德林思想自由开放,曼海姆乐队里不少乐师都喜欢与他交往,都是他家里的座上客,莫扎特与这些人也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由于同这些人的友谊,莫扎特才连着写了两部管乐独奏组与乐队的交响协奏曲,这两部交响协奏曲都是E大调,独奏的管乐器组略有不同。这里谈到的一首是为长笛、双簧管、大管、圆号这四件乐器写的。
莫扎特除了与曼海姆的音乐家们结下友谊之外,走动得最勤的就是韦柏的家庭了。韦柏从事的仅仅是与音乐有关的工作而已,他是宫廷歌剧院的记谱员,一个音乐圈里的末等角色,一个可怜的小人物。莫扎特频频出入韦柏的家庭当然不是与韦柏讨论抄谱工作,韦柏膝下有四位妙龄少女,其中第二位小姐阿洛西亚不仅生得美貌动人,还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在歌剧院里唱女高音。莫扎特对阿洛西亚一见钟情,为她写咏叹调,还计划着与韦柏全家去意大利旅行,许诺要为阿洛西亚写意大利歌剧,让她用华丽的女高音征服歌剧之乡。此时的莫扎特完全堕入了情网。
老家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在信里大发脾气,他连连写信,催促莫扎特马上动身去巴黎。他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还只是刚刚踏入大门,远远没有成熟,荒唐的生活会把一个天才毁掉,他要求儿子“到伟人中间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莫扎特起初对父亲的信置之不理,一直拖延了两三个月,才动身去巴黎。
在去巴黎之前,莫扎特与曼海姆乐队的朋友们相约,一起参加5月巴黎的圣灵音乐会,并开始为几位管乐手构思交响协奏曲。这几位乐手是:长笛温德林、双簧管拉姆、巴松管里特、圆号庞托。莫扎特为这部协奏曲付出了很大劳动,写出的音乐美妙动人。四位独奏家与莫扎特一起切磋,他们都迷上了这部作品,期待在巴黎获得成功。
在巴黎,为了赶上圣灵音乐会的演出,莫扎特以最快的速度赶写总谱,四位独奏者也如约前来。但是,莫名其妙的事发生了,临近演出之前,协奏曲的总谱不见了。音乐会总监面对莫扎特的质问,一会儿推说是拿去让人抄分谱了,一会儿又推说是找不到了,莫扎特明知乐谱是被压下了,也没有办法。曼海姆来的几位乐师,可不像年轻的莫扎特那么容易搪塞,他们当面骂音乐会总监“无耻”。如此这般,莫扎特刚刚走向成熟期的最优秀作品就此不知去向,直到莫扎特死后七十多年,乐谱才被重新发现。根据专家们的鉴定,这份谱子就是莫扎特的原作。曾经有人对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提出疑问,认为不是莫扎特那个时代的产物,但是大多数莫扎特专家还是认为它是真的。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介于交响曲和协奏曲之间,四件独奏管乐器与乐队展开竞奏,很像是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是传统的快慢快结构,其中慢乐章的抒情方式是典型的莫扎特风格。
现在,《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的所属问题已不再有人怀疑,它已列入莫扎特作品目录,在音乐会上频繁地演出,唱片版本也有许多种行世。听这部协奏曲,从几件独奏管乐器轻灵华丽的音乐里可以感受到莫扎特与乐手们的友谊,音乐里令人心荡神驰的浪漫气息使人联想到莫扎特那场毫无结果的恋爱。
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美国40年代一部黑白影片《魂断蓝桥》里用了一首非常流行的舞曲《友谊地久天长》。电影里的情景是这样的:在一个送别舞会的尾声,乐师们反复演奏这首乐曲,每奏完一遍就有一位乐手熄灭面前的蜡烛悄然离去,直到最后蜡烛全部熄灭。在这组镜头里,摇曳的烛光恍惚着渐次离去的背影,加上柔婉迷离的乐曲,把离情别绪渲染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影评家对这组镜头赞赏有加。但是电影导演调度的这个场面却谈不上什么别出心裁,因为这完全是重复170年前的一个戏剧性场景,那就是海顿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1772年,海顿已经在埃斯特哈齐乐队工作了12年并担任乐长。尼古拉斯·埃斯特哈齐公爵是这个家族里着名的军人和艺术鉴赏家,尤其喜欢音乐。他在家族的封地重修了埃斯特哈齐堡,这是一座宏伟的文艺复兴式建筑,被称作匈牙利的凡尔赛宫。埃斯特哈齐堡坐落在一个美丽的湖畔,这里风景宜人,每年夏天公爵都要带领贵族廷臣到这个幽静的城堡避暑,在这里举行名目繁多的消夏音乐会。海顿为这些音乐会写过许多交响曲、四重奏、歌剧和嬉游曲。
这年夏天,海顿领导的埃斯特哈齐乐队照例随驾前往埃斯特哈齐堡。乐队成员们本来就对每年的避暑视为畏途,因为这意味着要离开家人两个月;而这一年公爵的兴致又特别高,延宕数月不提打道回府,乐师们的情绪越来越低落,又不敢向公爵明说,便向海顿求援。好心而又善解人意的海顿当然不会在主人的兴头上浇凉水,于是,就写了第四十五交响曲,并精心组织排练,旁敲侧击地提醒主人,该回去了。
第四十五交响曲的乐队配置有两支双簧管、两支圆号、一支大管和弦乐器组。这部交响曲在末乐章的快速度上突然放慢变成很长的柔板,在柔板中配器逐渐减少,乐师在演奏完自己的声部之后便吹熄谱架上的蜡烛离去。先是一支双簧管和一支圆号告别,然后是大管起身,另一支双簧管和圆号相继告辞之后,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依次退;临近尾声,只剩下一枝蜡烛下的两把第一小提琴,曲调委曲凄婉;最后一枝蜡烛熄灭后,海顿示意全曲终了。公爵看到这里,才明白了海顿的用意,于是,宣布全体人马次日回维也纳。所谓“告别”,就指的是第四乐章的这段音乐。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可能比较可靠,许多音乐传记里都提到过,但是仔细聆听“告别”音乐,就会感到音乐里传达出的感情与故事不太贴切。在这段音乐里笼罩着忧郁的情调,随着配器的减少,音乐变得越来越简单,然而却越发深刻动人。音乐结束时确实有告别的气氛,但是与故事中的心情不太相同。乐器一件件消失到最终的宁静,听去不像是渴望走开,倒像是恋恋不舍地离去。所以,有关《告别交响曲》的另一个传闻是说公爵有意要解散埃斯特哈齐乐队,这样一来,三十多位乐师的家庭都可能要挨饿,于是,大家委托海顿写这首交响曲,希望能打动公爵,不要让大家陷入困境。但是,这个故事更像是根据音乐的情调加上去的,因为埃斯特哈齐公爵是个着名的音乐庇护人,不会轻易解散他远近闻名的乐队的。埃斯特哈齐乐队在公爵去世后才被解散。
如果把《告别交响曲》只当作海顿对公爵玩的精致的小把戏,诱劝公爵把乐师们放回去与家人团聚的话,那就低估了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对《告别交响曲》在二十多年后的演出有这样的述评:“当乐队演员开始熄灭烛光并相继退席时,听众的心都收紧了,而当最后的小提琴奏出的微弱的声音终于也消失时,听众深受感动地开始默然散开,好像同他们所欣赏的东西永远告别似的。”听众们当然不是因为告别的场面方式而感动,而是音乐本身挖掘并唤醒了他们心底深处的某种东西,才使他们受到感动。
海顿在写《告别交响曲》时已经四十岁,有关作曲的技巧和各方面艺术手法都已纯熟,但是他自幼就在各种教堂和宫廷乐队供职,接受的都是被当作最高艺术准则的宫廷趣味训练。贵族们的审美标准是遏制激情的典雅、优美、匀称、机巧,这扼制了海顿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18世纪中后期的狂飙突进运动席卷了各个艺术领域,启蒙思想带来一股自由浪潮,使那个时期的艺术品普遍具有一种新的气质,就是要探索人们心灵深处,唤醒真正属于人类自身的纯真感情。海顿在那个时期受到那种时代思潮的影响,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作品里描述了热烈的以至悲剧性的感情。在那个时期里,他的实验性作品也比以往更加大胆,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音乐是艺术中之艺术,浪漫音乐是浪漫中之浪漫。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艺运动最主要的特征是狂放奔涌的感情释放,浪漫派音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最为无拘无束、不留形迹。浪漫派音乐是内在热情的喷发,它以火样的热情融化了古典音乐的精致严谨,吞没了任何形式的轮廓;它夸张甚至狂野,恣肆放纵感情,这需要有复杂精深的技巧作为支持。浪漫乐派有两位最值得纪念的技巧大师,小提琴的帕格尼尼和钢琴的李斯特,这两人登上了各自演奏领域的顶峰。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生于匈牙利,自幼随从钢琴名师车尔尼学琴,11岁起就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生涯。1823年,12岁的李斯特随父母迁居巴黎,父亲希望他在巴黎得到更好的音乐教育,那时巴黎正在逐渐地取代维也纳,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然而,声誉甚隆的巴黎音乐学院却有一条清规戒律,不接受外国学生,李斯特的入学请求遭到拒绝。音乐学院的大门既然无法跨越,李斯特便转向巴黎的音乐舞台,用他热情的演奏和鬼魅般的技巧很快就征服了巴黎。1831年,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来巴黎演出,20岁的李斯特看了帕格尼尼夺人心魄的演奏以后,自立宏愿,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他不仅实现了这个愿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偶像。他一生中写了上千首作品,成为浪漫派音乐家里最有影响的一位。
李斯特的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钢琴艺术里最辉煌的作品,他把钢琴技巧发挥到最大极限;但技巧的创新并不单纯是为了炫耀,而是寻求全新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他内心喷薄而出的热情。李斯特在生活中特立独行,在音乐上也玩世不恭,据说他为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主题编了一句歌词,演出时人们可以看见他嘴里念念叨叨,却听不见他在说什么,他是在唱自己的词,大意是说:“你们谁也不懂,你们谁也不行!”他演奏这部气势恢弘的协奏曲时的确无人能匹敌,他的狂热感情和技巧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但他不肯轻易示人的那句唱词似乎是专门留给无所不能的音乐评论家们的,李斯特在这部协奏曲公演之前就早已料到将会出现恶评,因为这部作品完全抛弃了协奏曲的古典传统。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没有按照古典传统分成三个乐章,而是把几个乐章的音乐要素融会得浑然一体,形成构思宏大的单乐章协奏曲。整部协奏曲充满热情,博大精深的钢琴技巧挥洒自如,与浪漫的抒情交相辉映,技巧上调动了钢琴的所有表现手法,使这部作品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经典文献。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三部分相当于谐谑曲乐章,为了使音乐轻快开朗,李斯特在这里用三角铁打出节奏来伴衬钢琴。这个做法引起评论界的嘲弄,一向以笔锋犀利着称的评论家汉斯立克给这部协奏曲起了个讽刺性的诨号,叫做“三角铁协奏曲”。但是李斯特不予理睬,他写道:“尽管那些博学的批评家们提出了最聪明的反对意见,但我还是要继续使用打击乐器,而且我将从它们那里获得一些新颖的效果。”
李斯特从18岁就开始构思他的钢琴协奏曲,直到38岁才完稿,到作品首演时已经44岁,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在这些岁月里,他的艺术经历和生活经历都异常丰富,甚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艺术生涯长达六十余年,前半生作为钢琴演奏家,演出足迹遍布欧洲,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引起当地的轰动。是他第一个把独奏音乐会这个演出形式带进音乐厅,也是他第一个开创了演出时不看乐谱的背谱演奏。他的后半生主要从事作曲、指挥和教学。交响诗这一浪漫主义形式是他的首创,标题音乐的名称由他提出,他开创了音乐教学“大师班”的授课方式,这种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做法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