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000000025

第25章

巴赫生活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已席卷了欧洲,德国经历了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中世纪的幽灵消逝,近代科学正在建立,人们崇尚科学和理性,人的个性正在冲决教会的枷锁,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主义哲学对巴赫有深刻的影响。巴赫出生的1685年,牛顿已经完成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化学从古代炼金术里脱胎而出,近代生命科学正在揭示人体的奥秘,莱布尼兹发明了数学的二进制并建立了数理逻辑。近代科学的诞生使世界变得更加新鲜神奇,促使社会上形成追寻探索真理的风气。巴赫是一个求知精神很强的人,他接受早期启蒙主义思想,对数学和哲学都有兴趣,曾研读过莱布尼兹的着作《论智慧》,他显然对数理逻辑产生过浓厚的兴趣,这从他作品的严谨结构上可以看出。巴赫并不只创作和演奏音乐,他对乐器、声学和律学也做过探索研究,因此,他加入了“音乐科学协会”。当时,近代物理对声学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十二平均律理论已经建立,这是把自然音阶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个音程相等的半音,于是音乐可以自由转调。转调和离调是音乐主题扩张发展的最主要手段,它使音乐表现力大大增加,音乐的内涵得以丰富。但十二平均律还只建立在理论上,赖以实践的乐器和音乐手法都还不能相适应。因为那时的键盘乐器调音时按C大调纯自然音阶的音高定音,所以,转移调性时只能局限于几个近关系调,演奏远关系调会出现严重的音准问题,这就是纯律调音的局限性。巴赫对古钢琴进行实验,按照十二平均律调音,在这样的琴上就可以自由转调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十二个半音中的每一个音为主音,分大调式和小调式,建立二十四个调,每个调写一首曲子,共得二十四首,上下两卷合为四十八首。这是音乐史上第一次完整地运用十二平均律,它展示了音乐创作的新天地,为现代钢琴技术奠定了基础。

《平均律钢琴曲集》更为值得珍视的还是它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有人说它是一部巴赫大全,这是很恰当的。俄罗斯音乐家安东·鲁宾斯坦说:“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你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性质的赋格曲,它们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它们都是很美的。”这部作品中的所有曲目都没有标题,没有作者关于乐曲的具体情节或诗意的构思的说明,巴赫只是用变幻无穷、精细入微的音乐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音乐结构很严密,表现出巴赫音乐思维的逻辑性,这与他崇尚理性和数学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是巴赫音乐哲理性之所在。

巴赫死后五十年《平均律钢琴曲集》出版,随后便成为一部复调音乐的大教科书,后世作曲家几乎都要研究这部曲集,并从中获取灵感。直到今天,它还是钢琴学生和作曲家的必修课。

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不仅是后代艺术家们研习的经典,也经常被直接移植、改编、配编成新的作品,19世纪法国大作曲家古诺的《圣母颂》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圣母颂》是古诺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的乐曲上未加任何改动配上音乐旋律而成。《C大调前奏曲》手法非常简洁素朴,它的音乐主题是一个分解的主和弦,流水一般的琶音不断流动变化,表现出纯洁平和的感情境界。乐曲只是在各关系和弦的琶音上不断流淌,似乎在为一个暗藏的旋律做伴奏。古诺捕捉住这一感觉,把这个若即若离似有实无的弦外之音用一个具体的旋律表现出来,于是写成了《圣母颂》。《圣母颂》的旋律清丽隽雅,境界深邃而超脱,与巴赫的原作吻合在一起,贴切完美,配合得天衣无缝。《C大调前奏曲》成了歌曲《圣母颂》的伴奏,清纯流动的伴奏与端庄旷远的歌曲相映成趣,有如前后相隔一百多年的两位音乐家心灵的契合。《圣母颂》成了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后来又成了着名的小提琴小品。每当小提琴演奏的《圣母颂》响起的时候,伴随小提琴旋律的钢琴伴奏那流畅的音型就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好像是三百年前的巴赫在天歌唱。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由12首独立成章的性格小品组成,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套曲形式。套曲原义是指成套演出的乐曲,套曲的内部在主题或题材上有一定关联,有时甚至是紧密相关的,如舒曼的《狂欢节》套曲,不仅有题材内容上的关联,在音乐上也有贯穿的主导动机。

柴科夫斯基是一个多产作曲家,在各种音乐形式方面都有优秀作品传世。谈到柴科夫斯基,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歌剧、交响曲、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芭蕾音乐。钢琴套曲《四季》一般不列入他的代表作,但是在音乐爱好者心目中,《四季》却十分亲近可爱,人们喜爱这套钢琴小品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旋律,所以,《四季》流传甚广。

钢琴套曲《四季》写于1876年。1875年12月,柴科夫斯基接到圣彼得堡一家叫做《小说家》的杂志社的约稿信,要求在一年的时间里每月为杂志写一首钢琴小品,内容表现当月气候特征和俄罗斯生活风俗,每首乐曲配发一首俄罗斯诗人相应内容的小诗。杂志社这个别出心裁的创意勾起柴科夫斯基的兴趣,他欣然允诺,并很快寄出一月的曲子,题目是《炉边》,这是根据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的意境所写,表现在俄罗斯的严冬,人们躲在小屋里,坐在壁炉旁,冬夜漫漫,炭火或明或灭,人也昏昏欲睡,静谧安详。

此后,每月一个固定的日子,柴科夫斯基的管家就会提醒说:“先生,又该寄邮件了吧?”这时柴科夫斯基就坐下来,把当月的曲子完成。写这些钢琴小品成了他每个月定期的音乐游戏,写过就放下,直到下个月仆人提醒之前,他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创作灵感不可能随呼随到,在六月和十一月,到了“寄邮件的日子”,柴科夫斯基腹中空空,找不到理想的表达方式,于是拿两首平时写好的性格小品拿来充数,这就是十二首乐曲中最出色的两首:《船歌》和《雪橇》。后来,柴科夫斯基把这十二首钢琴小品集成一套出版,取名《四季》。

《四季》的十二首曲子分成十二个月来表现俄罗斯的自然气候风光和生活风俗,富于诗情画意,音乐的总体风格是清新恬淡、自然淳朴,其中既有俄罗斯自然风光素描,又有民间生活画面,有情有景,情景交融,音乐富于俄罗斯情调,有质朴的优美,有开朗的欢乐,又隐含着淡淡的忧伤。艺术评论家总结出的所谓“典型俄罗斯忧郁”在俄罗斯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中都有表现,在音乐中以柴科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为典型,美术家有希什金和列维坦,诗歌则从普希金开创俄罗斯的文学语言开始,就已埋下了忧郁的种子。隐含的忧伤几乎成为俄罗斯艺术风格的副特征。

在俄罗斯乐坛上,柴科夫斯基没有得到与他同时期的民族乐派的认同,他们认为他是一位世界主义者。柴科夫斯基的整体艺术风格应该纳入浪漫主义主流,但他首先是一位俄罗斯作曲家,他在谈自己的音乐时说:“我在宁静的境界中成长起来,从最早的儿童时代起,就浸透了俄罗斯民歌中那奇妙的美。于是,我热情地献身于俄罗斯精神的充分表现。总之,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的确,只有深情地沉浸在俄罗斯淳朴的民族文化中,才有可能用音符描写出俄罗斯生活的艺术画面。

当初向柴科夫斯基约稿的杂志社编辑提出的诗配乐的创意可谓是别开生面,他们选编的诗来自普希金、维亚捷姆斯基、玛伊柯夫、费特、阿·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普列西耶夫、茹科夫斯基诗人,这些诗人虽然在文学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入选的诗篇都清新可爱,这些小诗为作曲家提供了生动的意境,加上柴科夫斯基自己的生活感受,流淌出的音乐自然是浑然天成,不含半分矫揉造作。

《四季》可以说是俄罗斯生活的四时即景,其中一月《炉边》和十一月《雪橇》表现冬天生活的不同侧面,二月《狂欢节》和十二月《圣诞节》反映节日的欢乐,三月《云雀》、四月《松雪草》、五月《清静之夜》描写春天景色,七月《刈者之歌》、八月《收获》、九月《狩猎》是生活风俗的画页,六月的《船歌》和十月的《秋之歌》专注于意境的经营,这两首曲子最能表现作曲家内心忧伤的一面。

套曲里最常拿出来单独演奏的有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十一月《雪橇》。六月的原诗作者是普列西耶夫,原诗这样写道:“来到夏夜岸边,水波亲抚脚面,星光忧郁遥远,神秘忽闪忽现。”柴科夫斯基把六月写成一首船歌,曲调极尽幽婉流动,级进的旋律从容舒缓,如平静的水波一层层推向远方,小船在朦胧的夜色中渐渐远去,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上。旋律小调的采用使乐曲自然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幽远的意境油然而生。在《四季》的十二首乐曲中,《六月》流传最广,它被改编成管弦乐用于影视配乐,法国影片《熊》用这段音乐烘托出母子间的缱绻之情。《六月》还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它的级进式旋律很适合管乐器初级练习之用,被广泛采纳。十月《秋之歌》的诗作者是阿列克塞·托尔斯泰(注意,不是《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诗意表现深秋季节大自然的肃杀之气,柴科夫斯基借此发挥成一首悲秋之作。音乐没有用模仿音型去描写秋风秋雨和秋叶凋零,但凄恻悲凉的情调仿佛是生命的告别,倾诉着孤独与寂寞。十一月《雪橇》的诗作者是涅克拉索夫,他的着名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有汉语译本,文学爱好者非常熟悉。这是一首描写冬日欢乐的乐曲,钢琴模仿马拉雪橇上铃铛的丁冬声,轻快活泼,雪橇在茫茫雪原上逍遥自在地奔跑,一路洒下欢愉快乐的铃声。柴科夫斯基性格忧郁,冬天却能给他带来欢乐,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他写道:“……俄国的冬天风光对我来说美妙无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雪像无数钻石般闪耀光芒。从我住房的窗口可以视野开阔地眺望远方,多么美好自在,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畅快自由地呼吸吧!”十一月《雪橇》表现的正是晴朗的冬日里自由欢畅的心情。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启蒙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传入俄国,文学、音乐、美术都翻开了俄罗斯本民族的一页,各类艺术都基于同样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到19世纪中后期,文学上出现了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斯托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文豪。美术界的巡回展览画派取代了受外来影响的古典主义,建立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列维坦、萨符拉索夫、希什金、谢洛夫等一大批俄罗斯风景画家使俄罗斯美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音乐方面自格林卡开创了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之后,柴科夫斯基、强力集团继往开来。这是一个广开风气的时代,文学、音乐、美术齐头并进,形成艺术繁荣的局面。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产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作品本身虽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巨作,但作品的艺术风格却反映出当时艺术界的共同特征,它与诗歌的紧密结合,音乐描绘的艺术画面,形成具有艺术通感的美学特质,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气息。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德国当代小提琴家安妮-索菲亚·穆特在她出版的唱片封面题词中说:“尽管在贝多芬的作品里几乎找不出多少小提琴作品,但贝多芬仍然是最伟大的小提琴文献作曲家。在小提琴协奏曲里,贝多芬为演奏家提供了更多的韵味因素,在这里,他创造了全新的小提琴语言。因此,贝多芬创作了小提琴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

穆特是一位小提琴神童(在小提琴名家行列里,几乎找不出一位不是神童的),她12岁开始与大乐团合作演出,13岁与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演奏过多少次此曲,并数次录制唱片,她总能在演奏中领悟出蕴涵在音乐里的新的东西,前面的一段话是一位演奏家集几十年艺术经验的肺腑之言,也确实道出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小提琴音乐史上的地位。

贝多芬一生为小提琴写的音乐的确不多,协奏曲仅此一部,但这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却是所有同类音乐中最伟大的。在贝多芬之前的一百多年里,不乏小提琴协奏曲名作,维瓦尔蒂、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都堪称不朽之作,在贝多芬之后的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布鲁赫、柴科夫斯基、圣-桑、拉罗等人更是取法于上,继往开来,再加上维奥蒂、维厄当、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这些广开风气的小提琴大师的协奏曲,这个领域真可谓是琳琅满目。音乐评论家们在赞美某位作曲家的协奏曲时,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可以与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并列”,或是“可与贝多芬的协奏曲媲美”,但是,贝多芬就是贝多芬,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无出其右的。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为维也纳名噪一时的小提琴家克莱门特写的。克莱门特儿时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能,九岁时就开始公演,22岁就是维也纳剧院的首席小提琴和乐队指挥。他才艺颇佳,名震一方,经常在音乐会上搞一些炫技的小花样,用稀奇古怪的演奏方式博观众一笑,这种杂技性表演通常被认为是很庸俗的,但克莱门特没有让这些逗听众开心的小把戏影响自己的演奏风格,他的演奏风格是优美温柔、精细雅致,这些特点影响到贝多芬的创作,在《D大调协奏曲》里,他为克莱门特写了大量发挥演奏者特性的乐段。

贝多芬的《D大调协奏曲》完成于1806年12月,但该曲是从何时开始写的,没有确切的材料,只知道他为写这部协奏曲之前先写了两部小型作品,用以把握独奏小提琴和乐队的处理,这就是《G大调浪漫曲》和《F大调浪漫曲》,这两首浪漫曲写于1802年,后来都成了小提琴名曲,尤其是F大调,温婉华美,充满柔情,许多演奏家录制过唱片。

贝多芬作曲不是一位快手,因为他有反复修改草稿的习惯,不到最后一刻不定稿。《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手稿上,贝多芬留下足够的空白,供小提琴部分的修改,修改的过程似乎是艰涩的,因为留下的四行空白都写满了。据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说,这部协奏曲的总谱直到演出前两天才改定,已经没有时间再整理抄谱,所以,克莱门特上台演出时用的谱子是手稿,上面涂改得一塌糊涂。

同类推荐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这是一本浓缩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书。它向你展现的既有与伟大的自然法则相通的人类同生共存的金科玉律,也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为人处世、走向成功的绝对规则。29夜每夜学到一个定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狂妃驯冷王

    狂妃驯冷王

    现代令人称羡的天才女,医学、动物学双博士后学位,有与动物沟通的超异能,却在一次地震中穿越到莫名王朝,附身于浩瀚大漠可汗的废材三公主身上。辽旦大国欲与大漠和亲,三公主赫连素心主动请缨,力战群公主获得了和亲资格。和亲路上她乔扮丫鬟,碰山贼、遇色狼,还有阴魂不散的冷面怪人,一路历经波折最终却未能嫁给年幼小皇帝,而是让她嫁给了当朝摄政王临王爷,大喜之日她才悲催的发现,新郎倌竟然是……看天才女如何在临王府风生水起,先替临王爷医治‘不举之症’,再替其他侧妃牵线搭桥……
  • 卡耐基妙语沟通技巧

    卡耐基妙语沟通技巧

    卡耐基要我们坚信,沟通其实并不难,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人生中许多失败都是可以利用巧妙的语言沟通来避免的。世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只有不求沟通、不思进取,就想一蹴而就的轻狂者。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全书十三篇,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字长卿,《孙子兵法》,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成功课

    秘密: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成功课

    "这本书所要阐明的一个道理就是:纸上谈兵的人从来都不会成为真正有所作为的人。一个没有财富的人同样可以变得非常富有;一个不能成为总统或者国会议员的人同样能够获得成功。与那些只知道悲叹命运不公的人相比,善于把握机会的人要伟大得多;与具有高尚品格和良好道德素养的人相比,那些固守着粗俗的财产和行为野蛮的人真可谓卑劣至极。有很多东西比财富珍贵得多,比名声荣耀得多。能够懂得如何走向成功的人生,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