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900000014

第14章 阿尔法,道德家(2)

在那些年头,阿尔法成功地实现了他的作家理想——做个道德权威。他的一切行为都被视为作家-公民的楷模。他对某些行动的好坏判断,预言般地在文学圈子里流传,也经常有人向他征询意见,是否某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不成文的爱国主义原则。于是,他被默认为我们这个城市所有作家的领导。从此,地下活动的资金纷纷流入他手中,然后他再把这些资金分发给急需帮助的同行;他在很大程度上享有接触地下斗争机密的权利:他关心帮助刚起步的作家;他在公众场合拒绝跟一位在华沙与德国人合作的作家握手,因为这位作家在德国的一家出版社供职。他创立并参与编辑了一份地下文学刊物,并将刊物打印成多份,轮流在一些地下“俱乐部”中辗转传阅,并在秘密聚会时为人朗诵。他的立场具有真正的人道主义特点。早在战前,他就已经与其极右派的庇护者断绝了来往,因为,此人曾经扬言有必要在这个国家实行自己的极权主义(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年,这位庇护者就被盖世太保枪杀)。当德国占领军当局开始有系统地屠杀三百万波兰犹太人时,那些排犹主义者并未感到太多忧虑,虽然也在大声谴责这种兽行,他们中很多人在私下里却认为那些做法并非完全没有理由。阿尔法属于我们这个城市中强烈反对群众性大屠杀的公民:他用他的笔批驳一些人的冷漠无情,同时帮助犹太人藏匿,尽管冒着杀头的危险。

他坚决反对民族主义,这种东西噩梦般地体现在德国人身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有共产主义倾向。波兰共产主义者的数量历来就不大;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之后,俄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合作给莫斯科的支持者的活动制造了特别不利的环境。共产主义者的地下活动处于虚弱状态。人民大众的希望都转向西方了,而“地下国家”的活动也十分依赖于“伦敦流亡政府”。阿尔法对周围的道德评价总是很敏感(他的这种敏感完全可以跟气压表的敏感相比)。他对苏联这样的国家并无好感,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在任何人心中唤起友好的感情。就像他的大多数朋友一样,他迫切地希望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和拥有一个人民的政府。

我和阿尔法经常见面。我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在一起共同度过了战争年代。他的出现可以激励人的精神,他以微笑面对一切苦难,他行事放肆,不懂规矩,为的是处处强调对那些穿带钉的靴子和制服并高举右手呼喊“嗨,希特勒”的人的蔑视。为此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把黑伞。他高挑的身材和清癯的身影,在镜片背后流露出讽喻性的眼神和目光,疾步穿越这个城市的受到恐怖威胁的条条街道时如有神佑的气概,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反战英雄的形象。我还清醒地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看望一位住在乡下的朋友,当决定要回家时,我们为选乘哪一班火车还发生过争执,尽管主人已经建议我们乘坐晚半小时开的那班,我们还是坚持早走。我们回到了华沙,步行在大街上,感受着生活的惬意,那是1940年夏日一个美丽的早晨。我们哪里知道,这天将成为我们城市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刚迈进屋,刚来得及关上身后的门,就听到从大街上传来的尖叫声。我朝窗外望去,看见大搜捕开始了。这是送往奥斯维辛的第一批大搜捕。后来在奥斯维辛,有来自欧洲各国的数百万人在那里被杀害,而那时集中营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天在大街上被抓捕的人,也是第一批被运到奥斯维辛的人,他们当中后来几乎无一生还。在搜捕前五分钟,阿尔法和我还在大街上溜达;也许是他的黑伞和他的无忧无虑给我们带来了好运。

那些年代对每位作家都是一种考验。现实的悲剧比人们想象中的悲剧更加悲惨。我们当中如果有谁对那种混杂着绝望和希望的情感不能有所表达,那就有愧于我们的职业。那时只有某种基本的情感深藏在心中:恐惧,失去亲人的痛苦,对压迫者的仇恨,对受难者的同情。阿尔法的天才表现在寻找真正的而非想象的悲剧。他依据手中掌握的素材,写下了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故事要在战后才收集成册出版发行;那本书后来被译成多种语言。这些短篇小说中的故事都表达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忠诚。所以说,阿尔法年轻时喜欢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对于人心中某种无可名状却又是强有力的和纯洁的东西的忠诚。战前,阿尔法倾向于按天主教的理解将此称为道德的绝对命令。现在,由于担心虚假,他只是说,那种绝对命令是存在的。当他作品中的主人公行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把眼睛转向缄默的苍穹,可在那儿除了希望他们什么也没能看到;他们希望自己的忠诚是能建立在世界的某种原则上的,世界的这一原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毫无意义,而且对渴望道德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阿尔法的小说中,主人公的道德观是一种带有问号和停顿的世俗道德,但那种停顿,还不是信仰。我想,阿尔法在这些短篇小说中的写作比他在战前的写作更为诚实。与此同时,他准确有力地表达了在与**的战斗中战死的无数地下抵抗战士的精神状态。为什么他们要将自己的生命孤注一掷?为什么他们要接受苦刑和死亡?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他们既不像热爱“元首”的德国人,也不像拥有新信仰的共产主义者那样有一个支撑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否信仰基督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这仅仅是一种忠诚——就是对被称为祖国或荣誉的某种东西的忠诚,这种忠诚高于一切能叫得出名字来的东西。在阿尔法写的一篇故事中,有一个年轻男孩,受尽德国宪兵的酷刑并知道自己将被杀害,于是供出了他朋友的名字,因为他害怕独自去死。行刑之前,两个朋友相遇,被出卖者原谅了出卖者。这种原谅不可能用任何功利主义的伦理观来解释:没有理由去原谅叛徒。假如这是一个苏联作家写的故事,被出卖者定会带着蔑视的神情从软弱屈服的人身边走开。看都不看他一眼。阿尔法在脱离天主教之后,比从前的他更像是位基督教作家,如果考虑到忠诚的伦理是基督教伦理的延伸,同时与那些以社会效果为目标的伦理背道而驰的话。

战争的后半期,“地下国家”之内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意识危机。抵抗占领军强权的地下斗争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在集中营里枪决和消灭的人数与日俱增。仅仅用忠诚来论证牺牲的必要性往往会引起疑虑。忠诚可以是个人作出决定的基础,但大凡某种决定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命运时,光忠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找到合乎逻辑的正当理由。什么才是合乎逻辑的正当理由?胜利的苏联红军从东部节节逼近,而西方军队却远在天边。究竟为了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社会,每天都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去送死——这是不止一个要为他人承担道义责任的人经常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当时有种非理性的幻想,觉得将会发生什么事,在阻挡苏联红军推进的同时推翻希特勒的独裁统治,这类幻想同波兰是个“没有伪政权的国家”的荣誉感结合在一起。但是,对于头脑清醒的人们来说,这并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此时,共产主义的地下组织开始了自己的活动,某些社会主义的左翼代表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动。共产党人提出的纲领远比伦敦领导的“地下国家”的纲领更为切合实际,事实已经非常明显,这个国家将被苏联红军解放,那就应在它的帮助下进行一场革命。

在地下组织的知识分子中可以看到特别的恼怒,反对在地下抵抗运动中不断扩大的非理性情绪。这种情绪变得近乎歇斯底里。密谋成了某种自在的目的;送死或令别人去送命——似乎成了一种游戏。曾经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宣扬过忠诚伦理的阿尔法,此时很容易在自己周围找到这种伦理的漫画化。他的圈子所主张的爱国主义使他无法接近那些依附于莫斯科的为数不多的小团体。阿尔法像他的许多朋友一样,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圈套之中。这也许就是他在这一时期所写小说的特点。首先,他的小说第一次显示了他的幽默感。在小说中他塑造了他十分熟悉的而又因为密谋变得疯狂的人物。他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歇斯底里的密谋的社会背景。毫无疑问,“地下国家”首先是由知识界一手创造的,“知识界”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阶层是西欧国家完全不知晓的事,更别提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了。这个“知识界”的习惯和约束都来自贵族,他们是贵族继承人(尽管其中某些成员是农民出身),所以他们对知识分子并不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在波兰,知识分子一直试图反叛他们身处其中的“知识界”,就像美国知识分子反对他们身处其中的中产阶级那样。“知识界”的某个成员开始认真思考时,便会发现他远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而一旦发现这个问题,在竭力寻找与人民大众的联系的同时他就成了一个激进主义者,因为他意识到了制度的弊病。阿尔法在写讽刺地下“知识界”的作品时坚信,这个阶层将会由于它自身脱离常轨的行为,给国家的前途带来糟糕的后果,当时人们都认为,战后如果伦敦流亡政府返回到波兰,不可避免要从这一阶层产生出国家的统治者,这就只会给国家带来最大的不幸。

正当阿尔法经历这个痛苦而又无力的嘲讽过程时,华沙起义爆发了。在整整两个月当中,华沙上空一直挺立着足有数千米高的混合着火光的烟柱。结果,二十万人死在街头巷尾的战斗中,而那些没有被炸弹或重武器摧毁的街道则被**部队纵火烧毁;起义结束后,这个原先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城市被夷为废墟,城市居民被流放,街道遭洗劫变得像墓地。阿尔法那时因为住在靠近农村的城郊,才得以逃脱险境,没被抓去做苦工或送往集中营。

1945年4月,在苏联红军赶走德国人之后(战斗仍在柏林城下进行),我和阿尔法回到华沙,我们迷失在乱石堆中,在那曾经是城市街道的地方堆积着一座座瓦砾山。我们数小时踯躅在曾经熟悉的城市一隅。此刻我们已经完全认不出它了。我们顺着一个红砖的坡面往上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幻想中的月球景观。这里是一片沉寂。我们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呈现在眼前的又是一片片新的、遭到严重破坏的废墟景象。在一处瓦砾堆积的峡谷,我们停下了,眼前出现一块小木板,它吊在一个金属栅栏上,上面用血红的油漆写着:“兹比舍克中尉的受难之路”。阿尔法那时的想法肯定和我一样。我们当时在想:一个人在他身后会留下怎样的痕迹?这些词语听上去就像是从一个被毁弃的大地抛向天空的一声呐喊。这是渴求正义的呐喊。这位兹比舍克中尉是谁?幸存的人中有谁能知道他遭受了怎样的折磨?我们想象着,也许他是爬着经过这段峡谷时牺牲的——是他的一个同志写下了这句话,后来这位同志多半也牺牲了。也许兹比舍克那时顽强地支撑着自己精疲力竭的身体向前爬,并感到自己已经负了重伤,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完成任务。这是为什么?有谁试图解释这是他的智慧还是疯狂?莫非这就是莱布尼茨理论中的一个单子单子(Monad),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单子被认为是构成广延世界的最基本单位,要完成冥冥中的天意安排,抑或仅是一个邮政官员的儿子,遵循难忘贵族府第美德的父亲向他灌输的荣誉感而自愿赴死?

我们继续往前走,踏上了一条被人踩出的羊肠小道。这条小路将我们引向了一个幽深的堆积如山的瓦砾之间的谷地。在这个谷底树立着一个临时支起来的粗糙十字架,上面还盖着一个头盔。十字架下面是刚刚栽种的鲜花。大约一个曾是什么人的儿子的人躺在那里,母亲在发现他的墓地后,每日前来看望,便踏出这条小径。

突然响起了一阵轰隆声,宛如剧院舞台上发出的雷鸣。是风吹动着挂在悬崖般墙壁上卷曲的铁皮屋顶,发出“格格”的碰击声。我们翻过碎石堆来到一个荒芜多日的院子里。生了锈的机器埋在高高的杂草丛中。在通往被烧焦的别墅的台阶上,我们发现了一些账本,账面记录着盈亏状况。

众所周知,是伦敦流亡政府下令举行华沙起义,那时,苏联红军已经接近首都华沙,并在华沙郊外和正在撤退的德国人作战。处于地下抵抗的人们情绪激昂。地下军队想要投入战斗。这场起义的目的是要驱逐德国人和占领这座城市,以便以一个已经运转的波兰政府来迎接红军的到来。起义开始后,问题就很清楚了:驻扎在河对岸的红军按兵不动,无意过来援助起义者,那时再慎重考虑为时已晚;因此,悲剧按照永恒不变的规律发生了。这是一只苍蝇反抗两个巨人的搏斗。一个巨人在河对岸等着另一个巨人去杀死苍蝇。结果是,苍蝇在自卫,但它的战士所拥有的常规武器只是手枪、手榴弹和燃烧瓶。整整两个月内,一个巨人每隔几分钟就派来自己的轰炸机低飞到城市五百米的上空投下炸弹,还用坦克和重炮来支援他们自己的军队。最终,苍蝇被一个巨人除掉了,不久之后,这个巨人又被另一个更有耐心的巨人除掉了。

我们找不出任何逻辑理由,以使俄国人帮助华沙。俄国人带给西方的不仅是从希特勒手中的解放,而且是从现存秩序中的解放。他们想以自己认为的好秩序,即他们自己的秩序来取代现存秩序。“地下国家”和伦敦的流亡政府是推翻波兰资本主义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在红军身后已经有一个由莫斯科支持的波兰政府在运转。无疑,华沙的被毁利大于弊,因为,在街头巷尾战死的人们,正是那些可能给新统治者制造最大麻烦的人。那些年轻的知识分子,在反抗德国占领的地下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他们有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情。这座城市本身在被占领的数年内已经变成一座地下堡垒,到处是秘密地下印刷所和武器库。像这样拥有反抗和起义传统的城市无疑将成为莫斯科中央管辖的最不驯服的地区。关于帮助华沙的所有说法也只不过是对这座城市快要死尽的百万居民所表达的同情而已。但在一个由历史来做出裁决的地方,同情是多余的。

同类推荐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挑选了马克·吐温最脍炙人口的几个篇章,其中《竞选州长》和《百万英镑》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另外几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则稍显陌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狗的自述》这篇小说,作为马克·吐温的晚年作品,在一贯的幽默之中,还有着深入的哲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

    中村一郎逮捕了美国海军情报署的特工史密斯夫妇。中共南京联络站站长黄云晴通过潜伏在日军里的内线布谷鸟搞到了史密斯所在医院的地图和警卫配属,并交给上级黄天明。黄天明按照中央指示,将这份情报交给了国民党。突击队出发了,队员们空降渗透到南京并隐藏在萨尔神父的意大利教堂。日军很快发现了端倪,一边准备以史密斯为诱饵,等待突击队自投罗网。突击队成员最终劫走了史密斯,但正当队员们准备返程之际,陈一鸣却表示,这次行动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暗杀中村。书生负责来做蝴蝶的思想工作,他告诉蝴蝶,只要引诱中村在冷锋的枪口下五秒钟,就成功了。蝴蝶在狙击现场却放走了中村。小组成员们迅速转移,萨尔神父和孩子们被捕……
  • 手的十种语言

    手的十种语言

    著名画家黄秋雨失踪两天之后,尸体在颍河里被一个渔人发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方立言奉命侦破这起命案。他在调查中发现,黄秋雨生前创作的组画《手的十种语言》中的最后十幅全部以女性裸体为内容,这其中牵涉到了市委书记的妻子,而黄秋雨被盗的日记和绘画,似乎都与这有关。就在命案调查接近真相的时候,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突然死于一场车祸,而两年前试图谋杀黄秋雨的凶手也浮出水面,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我们

    我们

    《我们》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类型,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柯岩文集(第三卷)

    柯岩文集(第三卷)

    寻找癌症患者的生命世界、常接触。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不但给你以知识,而且给你以力量;不但给你以勇气,而且给你以榜样。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教你在受伤之后,怎样挺起脊梁!教你在折断了翅膀之后,怎样继续飞翔!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里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在残酷中有温柔,在绝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诗意的梦想。
  • 平行空间

    平行空间

    穆昱宇先生白手起家,创下所谓的成功神话,但他内心却倍感疲惫,对周围的一切缺乏兴趣。有天他偶遇少年时代向自己告白,却遭自己唾弃厌恶的女孩倪春燕,从那之后他莫名开始频繁做梦,梦里他到了另一个空间,有着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身份,过着他想象不到的幸福生活。
  • 夏风不过相思江

    夏风不过相思江

    她是明星的私生女,从一出生就被送去贫民窟寄养,她从小就懂得隐忍而活。直到养母去世,弟弟入狱,她才懂得,坚强是唯一的出路。她为了他远离故乡,被囚禁他乡,被迫整容,终于有机会逃回国,再次见到他,而他,已经是别人的未婚夫。夏筝,你的思念,终究吹不过相思江。八年后,你带着秘密归来,他还在不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别惹那匹绅士狼:宝贝不要逃

    留不住,回不去的,是流年…………<br/>“小安,一段感情要经过怎样的曲折,才能完美呢!”<br/>再回来,五年的时间,似乎改变了所有,冷漠的他那样温柔地对待另一个女人,小心翼翼地给她维护起一个柔情的世界,那样温馨。<br/>而那个世界,不允许有她的存在。<br/>所有人,都跟她说,看一眼就好。<br/>可是她好不甘,真的好不甘,她那么那么爱他…………<br/>还有,若干年后,她的小星星该怎么办?<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后倾城

    冷后倾城

    她本是燕国的公主,无人知晓,世人只知云国的皇后冷血无情。他一袭磊落青衫儒雅俊美,无愧天下万民,惟独欠负一个女人。深宫里,她步步为营,她是下棋的人,发誓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因曾经她被人狠狠地出卖过。她说,顾雪然,你果真够无情,也只有你,和慕容云澈一样,薄情寡恩;也只有你,跟慕容云澈一样,要为当日你们的自做聪明付出代价。那个叫顾雪然的男子,给了她最深的爱,也给了她最凌厉的伤。当他跪在她的面前,她凛冽地恣笑。她说,真该好好地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也不会有机会亲眼看到权倾朝野的右相恭恭敬敬地跪在我的面前,这感觉,真的非常的,美妙。她说,从今以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她还说,我要你连忏悔的机会都没有,我要你终生悔恨,我要你寝食难安,死不瞑目。这么深的怨恨,这么冷的眼泪。他是有后悔的。是否等到不能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可是。她是皇后,他是臣子,这只是他们之间仅存的一点缘分,也是他背叛的代价。他只能说,下官祝娘娘从此以后高枕无忧,事事顺心日日开心,宠冠六宫容颜不老。从前是他出卖她伤害她,以后是她利用他折磨他。他和她之间会有怎样的可能,那些爱恨情仇阴谋算计又有怎样的后续。是否精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